CN100529922C - 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9922C
CN100529922C CNB021304149A CN02130414A CN100529922C CN 100529922 C CN100529922 C CN 100529922C CN B021304149 A CNB021304149 A CN B021304149A CN 02130414 A CN02130414 A CN 02130414A CN 100529922 C CN100529922 C CN 1005299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lcd
insulation course
transparenc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304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2065A (zh
Inventor
池野英德
铃木成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2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2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99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99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27Through-hole 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 to the active element through an insulation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层夹在下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下基板上形成了连线和薄膜晶体管,对置基板设置成与下基板面对。提供已经形成了反射电极的反射区和已经形成了透明电极的透明区,公共电极形成在对置基板上。当在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以及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驱动液晶层。通过按照电容划分透明区和反射区的静电电容,使施加给下基板的接触液晶层的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和施加给对置基板的接触液晶层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在反射区比在透明区低。这样使反射模式以及透射模式地亮度都最大,以便即使在反射区和透明区中间的边界周围也不会扰动液晶分子的定向。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它反射来自外侧的入射光来提供显示光源并在背面透射来自光源的光。
背景技术
有一种已知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LCD),在内部具有反射器,通过此反射器反射外部的入射光以便提供显示光源,从而不需要作为光源的背光,透射型液晶显示器配置有作为光源的背光。
由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可以设计为具有比透射型液晶显示器更低的功率损耗、更薄和更轻,因此它主要用于便携终端。这是由于当从外侧输入的光在显示器中的反射器处反射时,可以使用此光作为显示光源,这样就不需要背光了。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具有这样的特性,例如当周围光线暗时,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具有比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更好的可见度。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包括TN(扭曲向列)型液晶、单片偏振器型液晶、STN(超扭曲向列)型液晶、GH(宾主)型液晶、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型液晶、胆甾型液晶等、驱动液晶的开关元件以及在液晶单元内部或外部提供的反射器或背光。这些普通的液晶显示器利用薄膜晶体管(TFT)或金属/绝缘膜/金属结构的二极管(MIM)作为开关元件,采用有源矩阵驱动系统可以实现高清晰度和高质量的图像,并且配置有反射器或背光。
作为既具有传统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优点又具有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优点的液晶显示器,公开了一种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参见日本专利No.2955277),如图1所示,此液晶显示器具有如此设置的栅极连线2和源极连线3以便在有源矩阵基板的像素电极1周围延伸并且彼此垂直交叉,具有在像素电极1上提供的薄膜晶体管4,具有连接到薄膜晶体管4的栅极和源极的栅极连线2和源极连线3,并且具有金属膜的反射区5和形成在像素电极1中的ITO透明区6。
由于在像素电极中提供反射区和透明区,当周围的光很亮时可以关闭背光,以便此液晶显示器可以用作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这样表现出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较低功耗的特性。当周围光线暗时,背光打开,以便此液晶显示器用作透射型液晶显示器,这样当周围光线暗时表现出改进的可见性,这是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特性。在下文,既可以用作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又可以用作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称为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
然而,根据传统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入射光来回穿过反射区5中的液晶层并经过透明区6中的液晶层,这样在液晶层中产生光程差。这样在两个区之间产生延迟差,不能使输出光强度最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专利No.2955277中描述的液晶显示器具有在反射区5中透明电极7下面提供的绝缘层8和设置在绝缘层8上面或下面的反射器9,如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截面图所示,从而提供反射区5的液晶层厚度dr和透明区6的液晶层厚度df之间的差。
图5是显示透射模式的输出光强度Ip和反射模式的输出光强度Iλ的计算结果的曲线图。很显然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输出光强度随着液晶层的厚度而不同。通过设定反射区中液晶层的厚度dr与透明区中液晶层的厚度dr之比约为1∶2,消除反射区5和透明区6之间的光程差,以便接近输出光的特性。由于绝缘层8的厚度大约为液晶层的厚度的一半,并且应为几个微米,因此增加了制造工序数,这样削弱了透明电极7的偏振度。为了定向液晶分子而形成在透明电极7上的定向膜受透明电极7的偏振度的影响。这就带来了在刮擦工序中有效定向困难的问题。
此外,如图3所示,反射区5和透明区6之间的台阶扰乱了在下基板11和对置基板12之间的产生的电力线10,这样使液晶显示器的性能恶化。此外,如图4所示,当液晶显示器工作时,在下基板11上反射区5和透明区6之间的台阶部分周围的液晶层13中,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和下基板11表面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产生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的扰动(反向倾斜向错),这样使液晶显示器的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它使反射模式以及透射模式的亮度最大,使得即使在反射区和透明区之间的边界周围也不会扰动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包括:
其上形成了连线和薄膜晶体管的下基板;
面对下基板设置的对置基板;
夹在下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形成在下基板反射区中的反射电极;
形成在下基板透明区中的透明电极;
形成在对置基板上的公共电极;
用于在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以及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驱动电路,借此通过所述反射区的静电电容的电容性划分,使施加给下基板的接触液晶层的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和施加给对置基板的接触液晶层的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在反射区比在透明区低。
当施加给透明区中的液晶层的驱动电压比施加给反射区中的液晶层的驱动电压低时,反射区中液晶层的双折射比透明区中的液晶层的双折射小,使其能够确保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中的每个模式的最佳双折射。这可以使两个模式的输出光强度最优化。
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液晶显示器,即通过反射区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划分,使施加给下基板的接触液晶层的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和施加给对置基板的接触液晶层的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在反射区比在透明区低。
反射区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划分在透明区和反射区的驱动电压之间产生差值,使得可以利用由单个薄膜晶体管施加的电压,由不同的电压同时驱动透明区和反射区。这样能够防止薄膜晶体管数量的增加,消除驱动电压控制的复杂性,导致液晶显示器制造成本的降低。
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液晶显示器,即作为透明区液晶层厚度的单元间隙基本上等于作为反射区液晶层厚度的单元间隙。
由于透明区和反射区中的单元间隙基本上一致,因此能够消除由液晶层中电力线的扰动而产生的定向扰动或者由预倾斜角的扰动而产生的定向扰动例如反向倾斜向错。这样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特性。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绝缘层淀积在薄膜晶体管上,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在绝缘层上的预定区域,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对置基板通过绝缘膜与透明电极连接。
反射电极与透明电极通过绝缘膜的连接使得由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器,通过按照电容将由夹在透明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液晶形成的电容器划分为由透明电极-绝缘膜-反射电极形成的电容器和由反射电极-液晶-相对电极形成的电容器,可以在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产生电位差。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绝缘层淀积在薄膜晶体管上,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在绝缘层上的预定区,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对置基板与透明电极电连接,绝缘膜淀积在对置基板的与液晶层接触的那个表面上。
由于绝缘膜淀积在反射电极上,由夹在反射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形成的电容器按照电容划分为由绝缘膜形成的电容器和由液晶形成的电容器,从而提供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电位差。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绝缘层淀积在薄膜晶体管上,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在绝缘层的预定区,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对置基板与透明电极电连接,绝缘膜淀积在对置基板的面对反射电极的那个区。
由于绝缘膜淀积在对置基板的面对反射电极的那个区,因此由夹在反射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形成的电容器按照电容划分为由液晶形成的电容器和由绝缘膜形成的电容器,从而提供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电位差。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绝缘层淀积在薄膜晶体管上,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在绝缘层上的预定区,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对置基板与透明电极电连接,绝缘膜淀积在反射电极上和对置基板的面对反射电极的区上。
由于绝缘膜淀积在反射电极和对置基板的面对反射电极的区上,因此由夹在反射电极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形成的电容器按照电容划分为由绝缘膜形成的电容器和由液晶形成的电容器,从而提供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电位差。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绝缘层淀积在薄膜晶体管上,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在绝缘层上的预定区,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第二源极通过绝缘膜与源极连接,反射电极通过形成在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第二源极电连接。
由于第二源极通过绝缘膜与源极连接,由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电容器。通过按照电容将由夹在透明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液晶形成的电容器划分为由透明电极-绝缘膜-第二源极形成的电容器和由反射电极-液晶-相对电极形成的电容器,可以在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提供电位差。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绝缘层淀积在薄膜晶体管上,透明电极形成在绝缘层上,绝缘膜淀积在透明电极上,反射电极形成在绝缘膜上,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在反射电极和绝缘膜中形成到透明电极的开口。
由于绝缘膜形成在透明电极上,反射电极形成在绝缘膜上,因此由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电容器。通过将由夹在透明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液晶形成的电容器按照电容划分为由透明电极-绝缘膜-反射电极形成的电容器和由反射电极-液晶-相对电极形成的电容器,可以在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提供电位差。由于在开口处除去了反射电极和绝缘膜,因此开口作为透明区。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在绝缘层上形成波浪形,在波浪形的顶部周围区和/或其底部周围区形成开口。
在波浪形的顶部周围区和底部周围区难以向观众有效地反射从对置基板输入的光。因此,开口形成在顶部周围区和底部周围区中,作为透明区,以便在反射模式及透射模式可以确保有效的液晶显示。
绝缘膜可以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由于使用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作为绝缘膜的材料,因此能够根据各种条件例如用法、产品质量和液晶材料等选择最佳的绝缘膜,这样增加了设计阶段的自由度。
液晶显示器可以以下列方式构成,即第一滤色片形成在对置基板上,第二滤色片形成在薄膜晶体管上,反射电极形成在第二滤色片上。
由于滤色片形成在对置基板和器件基板上,在反射模式光两次通过对置基板一侧上的滤色片,在透射模式光通过每个器件基板和对置基板上的滤色片一次。这样能够减小两个模式的颜色变化。还能够分别设置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色调。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传统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
图2显示了传统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截面图;
图3显示了在传统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中电力线的干扰图;
图4显示了在传统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的干扰图;
图5显示了在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中,液晶层厚度和输出光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6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局部截面图;
图7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部分下基板的截面图;
图8是图6和7中所描述的结构的等效电路。
图9A至9F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下基板的制造工艺图;
图10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部分下基板的截面图;
图11A至11E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下基板的制造工艺图;
图12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部分下基板的截面图;
图13A至13F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下基板的制造工艺图;
图14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部分下基板的截面图;
图15A至15F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下基板的制造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此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形式,并不限制本发明。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局部截面图。如图6所示,此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内部具有下基板11、设置为与下基板11面对的对置基板12、以及夹在下基板11和对置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此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采用有源矩阵系统,例如具有按照像素提供的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像素。
下基板11具有绝缘基板14、绝缘保护膜15、TFT16、绝缘层17、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绝缘保护膜15淀积在绝缘基板14上,TFT16形成在绝缘保护膜15上。每个TFT16都具有绝缘基板14上的栅极16a、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位于绝缘保护膜15上的上述的后面的三个电极覆盖栅电极16a。漏极16b和源极16d的平面设置与图1所示的先有技术的平面设置相反。现有技术的说明与本发明的说明不同的原因在于:用在先有技术中的“漏极”和“源极”的名称与本发明使用的名称相反。
在绝缘层17中钻出接触孔20,接触孔20到达TFT16的源极16d。淀积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覆盖接触孔20和绝缘层17。透明电极19与TFT16的源极16d连接,并具有为像素电极的功能。反射电极18通过绝缘膜21与透明电极19电连接,并具有作为反射器和像素电极的功能。
淀积用于液晶分子定向的由聚酰亚胺等组成的定向膜22,覆盖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当刮擦定向膜22时,就确定了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对置基板12的与液晶层13接触的表面也用定向膜(未示出)覆盖。在下基板11的周边部分提供的端子区中形成绝缘基板14上的栅端子部分23和覆盖栅端子部分23的绝缘保护膜15上的漏端子部分24。
对置基板12具有从液晶层13一侧开始依次层叠的透明电极25、滤色片26和绝缘基板27。从绝缘基板27进入对置基板12的入射光从对置基板12透射,经过液晶层13到达下基板11,并经反射电极18反射变为反射光。此反射光再穿过液晶层13并从透明电极25离开对置基板12。
在下基板11与液晶层13相对的一侧提供背光28。来自背光28的光穿过绝缘层14、绝缘保护膜15、绝缘层17和透明电极19到达液晶层13,并通过液晶层13从透明电极25离开对置基板12。
图7是图6的截面图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下基板11的局部截面图。当透明电极19通过接触孔20与TFT16的源极16d电连接时,由TFT16提供的电位等于透明电极19的电位。然而,当反射电极18通过绝缘膜21与透明电极19连接时,反射电极18的电位变得比透明电极19的电位低。此时,由反射电极18、透明电极19和绝缘膜21形成了一个电容器。
图8是图6和7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如果将在下基板11和对置基板12之间夹持液晶层13的结构认为是电容器,设定CLC1是透明电极19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设定CLC2是反射电极18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并且设定C1是反射电极18和通过绝缘膜21连接到一起的透明电极19的组合。由于CLC2和C1两个电容器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串连连接,因此按照电容划分了由TFT16施加的电压,使得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给CLC2施加的电压)变得比在透明电极19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仅给CLC1施加的电压)要低。
已知如果在上和下基板上提供四分之一波片以便以下列方式产生λ/4的相差时,即波片通过相反的圆偏振光,例如,当没有施加电压时,已经最初处于垂直定向状态的液晶进入所述所谓的常规黑模式,即在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都提供黑色显示,但如果将用于显示的光的波长设定为λ,当液晶层13的双折射(延迟)为λ/4时,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而当双折射为λ/2时,透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还已知当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增加时,液晶层13的双折射也单调地增加。
因此通过由绝缘膜21连接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以便提供如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之间产生电位差,可以使液晶层13的双折射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都最优化。可用于绝缘膜21的材料为SiN、SiO2、Ti2O3、Ta2O5、SiO和Al2O5等。然而,由于图8的CLC1和CLC2的电容根据液晶层13的材料和厚度而变化,并且施加的电压和双折射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液晶层13的材料而变化,因此需要适当调整绝缘膜21的材料和厚度。
图9A至9F是在图6所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下基板的制造工序的举例图。如图7所示,首先,在绝缘基板14上形成栅极16a,在栅极16a上淀积绝缘保护膜15,在绝缘保护膜15上形成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从而形成作为开关元件的TFT16的基板(参见图9A)。此外,淀积绝缘层17,覆盖TFT16,形成到达源极16d的接触孔20(参见图9B)。开关元件不限于TFT16,也可以制备用于其它开关元件例如二极管的基板。
然后形成ITO的透明电极19,覆盖绝缘层17,以便源极16d和透明电极19通过接触孔20彼此电接触(参见图9C)。当淀积透明电极19时,可以利用施加掩模的溅射方法,选择性地只在透明区淀积ITO。在透明基板电极19上施加掩模29以便仅露出与反射区的边界区,通过阳极化形成绝缘膜21(参见图9D)。
然后,在给透明电极19和绝缘膜21施加掩模29的情况下,反射电极18或A1膜通过真空淀积形成(参见图9E)。反射电极18的材料并不限于A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导电材料。然后,在反射电极18、透明电极19和绝缘膜21上涂覆聚酰亚胺定向膜22,并且在液晶的想要定向的方向上刮擦定向膜22(参见图9F)。当以上述方式制造了下基板11时,通过框架构件使其面对对置基板12并将液晶层13注入到两个基板之间,从而制成了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对置基板12上已淀积了滤色片26和透明电极25。由于可以使接触液晶层13的下基板11的表面基本平坦,因此在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边界附近不会出现液晶层13的定向扰动等。
下面将讨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图6中的第一实施例一样,下基板11具有绝缘基板14、绝缘保护膜15(未示出)、TFT16、绝缘层17、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绝缘保护膜15淀积在绝缘基板14上,TFT16形成在绝缘保护膜15上。每个TFT16都具有绝缘基板14上的栅极16a、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位于绝缘保护膜15上的上述的后面三个电极覆盖栅极16a。在下基板11的周边部分提供的端子区中,形成绝缘基板14上的栅端子部分23和覆盖栅端子部分23的绝缘保护膜15上的漏端子部分24。
图10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下基板的部分截面图。在绝缘膜17中钻出到达TFT16的源极16d的接触孔20。淀积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覆盖接触孔20和绝缘层17。透明电极19与TFT16的源极16d连接并具有作为像素电极的功能。反射电极18通过绝缘膜21与透明电极19电连接并具有作为反射器和像素电极的功能。在反射电极18上淀积SiO2等的透明绝缘膜21。此时,在反射电极18的整个表面上淀积绝缘膜21以便完全覆盖反射电极18。尽管未说明,也淀积了与用于液晶分子定向的聚酰亚胺等的定向膜22,覆盖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当刮擦定向膜22时,确定了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
由于透明电极19通过接触孔20与TFT16的源极16d电连接,因此由TFT16提供的电位等于透明电极19的电位。由于反射电极18与透明电极19直接电连接,因此反射电极18的电位变为等于透明电极19的电位。由于透明绝缘膜21淀积在反射电极18上,使得接触液晶层13的反射区的表面变为绝缘膜21的顶表面,因此由绝缘膜21的顶表面和反射电极18形成电容器。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变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如果将在下基板11和对置基板12之间夹持液晶层13的结构认为是电容器时,设定CLC1是透明电极19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设定C1是反射电极18和绝缘膜21的顶表面的组合,并且设定CLC2是绝缘膜21的顶表面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由于CLC2和C1两个电容器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串连连接,因此按照电容划分了由TFT16施加的电压,使得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给CLC2施加的电压)变得比在透明电极19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仅给CLC1施加的电压)要低。
已知在λ为用于显示的光的波长的情况下,当液晶层13的双折射(延迟)为λ/4时,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而当双折射为λ/2时,透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还已知当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增加时,液晶层13的双折射也单调地增加。因此通过在反射电极18上淀积绝缘膜21以便提供如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之间产生电位差,可以使液晶层13的双折射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都最优化。可用于绝缘膜21的材料为有机材料,例如SiN、SiO2、丙烯和arton。然而,由于图8的CLC1和CLC2的电容根据液晶层13的材料和厚度变化,并且施加的电压和双折射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液晶层13的材料而变化,因此需要适当调整绝缘膜21的材料和厚度。
图11A至11E是在图10所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下基板的制造工序的举例图。首先,在绝缘基板14上形成栅极16a,在栅极16a上淀积绝缘保护膜15,在绝缘保护膜15上形成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从而形成作为开关元件的TFT16的基板(参见图11A)。此外,淀积绝缘膜17,覆盖TFT16,形成到达源极16d的接触孔20(参见图11B)。开关元件不限于TFT16,也可以制备用于其它开关元件例如二极管的基板。
然后形成ITO的透明电极19,覆盖绝缘层17,以便源极16d和透明电极19通过接触孔20彼此电接触(参见图11C)。当淀积透明电极19时,可以利用施加掩模的溅射方法,选择性地只在透明区淀积ITO。在透明基板电极19上施加掩模的情况下,通过溅射法等形成反射电极18(参见图11D)。然后,在给透明电极19施加掩模的情况下,通过CVD在反射电极18上淀积SiO2,从而形成绝缘膜21(参见图11E)。然后,在反射电极18、透明电极19和绝缘膜21上涂覆聚酰亚胺定向膜22,并且在液晶的想要定向的方向上刮擦定向膜22(未示出)。绝缘膜21可以淀积在对置基板12的面对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上。可以选择的是,绝缘膜21可以既淀积在反射电极18上又淀积在对置基板12的面对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上。
反射电极18的材料不限于A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导电材料。当以上述方式制造了下基板11时,通过框架构件使其面对对置基板12并将液晶层13注入到两个基板之间,从而制成了液晶显示器,其中在对置基板12上已淀积了滤色片26和透明电极25。由于可以使接触液晶层13的下基板11的表面基本平坦,因此在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边界附近不会出现液晶层13的定向扰动等。
下面将讨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图6中的第一实施例一样,下基板11具有绝缘基板14、绝缘保护膜15(未示出)、TFT16、绝缘层17、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绝缘保护膜15淀积在绝缘基板14上,TFT16形成在绝缘保护膜15上。每个TFT16都具有绝缘基板14上的栅极16a、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和第二源极30,位于绝缘保护膜15上的上述的后面四个电极覆盖栅极16a。在下基板11的周边部分提供的端子区中,形成绝缘基板14上的栅端子部分23和覆盖栅端子部分23的绝缘保护膜15上的漏端子部分24。
图12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下基板的部分截面图。源极16d和第二源极30通过SiO2绝缘膜21连接到一起。在绝缘膜17中钻出到达TFT16的源极16d的接触孔20和到达第二源极30的接触孔20。淀积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覆盖接触孔20和绝缘层17。透明电极19与TFT16的源极16d或漏极16b连接并具有作为像素电极的功能。反射电极18与第二源极30连接并具有作为反射器和像素电极的功能。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没有直接电连接到一起。尽管未示出,也淀积了用于与液晶分子定向的聚酰亚胺等的定向膜22,覆盖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当刮擦定向膜22时,确定了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
由于透明电极19通过接触孔20与TFT16的源极16d电连接,因此由TFT16提供的电位等于透明电极19的电位。由于反射电极18通过绝缘膜21与TFT16和第二源极30连接,因此反射电极18的电位变得比透明电极19的电位低。此时,由反射电极18、透明电极19和绝缘膜21形成了电容器。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变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如果将在下基板11和对置基板12之间夹持液晶层13的结构认为是电容器时,设定CLC1是透明电极19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设定CLC2是反射电极18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并且设定C1是反射电极18和通过绝缘膜21与源极16d连接的第二源极30的组合。由于CLC2和C1两个电容器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串连连接,因此按照电容划分了由TFT16施加的电压,使得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给CLC2施加的电压)变得比在透明电极19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仅给CLC1施加的电压)要低。
已知在λ为用于显示的光的波长的情况下,当液晶层13的双折射(延迟)为λ/4时,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而当双折射为λ/2时,透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还已知当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增加时,液晶层13的双折射也单调地增加。因此通过在源极16d和第二源极30之间插入绝缘膜21以便提供如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之间产生电位差,可以使液晶层13的双折射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都最优化。可用于绝缘膜21的材料有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等。然而,由于图8的CLC1和CLC2的电容根据液晶层13的材料和厚度变化,并且施加的电压和双折射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液晶层13的材料而变化,因此需要适当调整绝缘膜21的材料和厚度。
图13A至13F是在图12所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下基板的制造工序的举例图。首先,在绝缘基板14上形成栅极16a,在栅极16a上淀积绝缘保护膜15,在绝缘保护膜15上形成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从而形成作为开关元件的TFT16的基板(参见图13A)。开关元件不限于TFT16,也可以制备用于其它开关元件例如二极管的基板。在绝缘保护膜15和TFT16上施加掩模29以便仅露出源极16d的端部的情况下,通过阳极化形成绝缘膜21(参见图13B)。
然后,在绝缘包含膜15上的预定位置布图第二源极30,以便使其通过绝缘膜21与源极16d连接(参见图13C)。此外,淀积绝缘层17,覆盖TFT16,并且在绝缘层17中形成到达源极16d的接触孔20和到达第二源极30的接触孔20(参见图13D)。然后在绝缘层17上淀积ITO的透明电极19,以便通过接触孔20电接触源极16d。当淀积透明电极19时,可以利用施加掩模的溅射方法,选择性地只在透明区淀积ITO(参见图13E)。
此后,在绝缘层17上形成A1反射电极18,以便通过接触孔20电接触第二源极30。在淀积反射电极18时,通过施加掩模的真空淀积,可以选择性地仅在反射区形成A1膜(参见图13F)。反射电极18的材料不限于A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导电材料。然后,在反射电极18、透明电极19和绝缘膜21上涂覆聚酰亚胺定向膜22,并在液晶想要定向方向上刮擦(未示出)。
当以上述方式制造了下基板11时,通过框架构件使其面对对置基板12并将液晶层13注入到两个基板之间,从而制成了液晶显示器,其中在对置基板12上已淀积了滤色片26和透明电极25。由于可以使接触液晶层13的下基板11的表面基本平坦,因此在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边界附近不会出现液晶层13的定向扰动等。
下面将讨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6中的第一实施例一样,下基板11具有绝缘基板14、绝缘保护膜15(未示出)、TFT16、绝缘层17、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绝缘保护膜15淀积在绝缘基板14上,TFT16形成在绝缘保护膜15上。每个TFT16都具有绝缘基板14上的栅极16a、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位于绝缘保护膜15上的上述的后面三个电极覆盖栅极16a。在下基板11的周边部分提供的端子区中,形成绝缘基板14上的栅端子部分23和覆盖栅端子部分23的绝缘保护膜15上的漏端子部分24。
图14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下基板的部分截面图。在绝缘膜17中钻出到达TFT16的源极16d的接触孔20。淀积透明电极19、绝缘膜21和反射电极18,覆盖接触孔20和绝缘层17。透明电极19与TFT16的源极16d连接并具有作为像素电极的功能。SiO2等的透明绝缘膜21淀积在透明电极19和反射电极18之间。反射电极18通过绝缘膜21与透明电极19电连接并具有作为反射器和像素电极的功能。
绝缘层17具有波浪形的表面,淀积在绝缘层17上的透明电极19和反射电极18也具有波浪形表面。除去反射电极18的波浪形表面的顶部区和底部区中的反射电极18和绝缘膜21,并且形成开口31以便透明电极19接触液晶层13。
尽管未示出,也淀积了用于液晶分子定向的聚酰亚胺等的定向膜22,覆盖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当刮擦定向膜22时,确定了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由于透明电极19通过接触孔20与TFT16的源极16d电连接,因此由TFT16提供的电位等于透明电极19的电位。然而,由于反射电极18通过绝缘膜21与透明电极19连接,因此反射电极18的电位变为比透明电极19的电位低。此时,由反射电极18、透明电极19和绝缘膜21形成电容器。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变为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如果将在下基板11和对置基板12之间夹持液晶层13的结构认为是电容器时,设定CLC1是相关开口31处透明电极19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设定CLC2是反射电极18和对置基板12的组合,并且设定C1是反射电极18和通过绝缘膜21连接到一起的透明电极19的组合。由于CLC2和C1两个电容器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串连连接,因此按照电容划分了由TFT16施加的电压,使得在反射电极18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给CLC2施加的电压)变得比在透明电极19的区域中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即,仅给CLC1施加的电压)要低。
已知在λ为用于显示的光的波长的情况下,当液晶层13的双折射(延迟)为λ/4时,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而当双折射为λ/2时,透射型液晶显示器提供了最高强度的输出光。还已知当施加给液晶层13的电压增加时,液晶层13的双折射也单调地增加。因此通过在反射电极18上淀积绝缘膜21以便提供如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之间产生电位差,可以使液晶层13的双折射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都最优化。可用于绝缘膜21的材料为有机材料,例如SiN、SiO2、丙稀和arton。然而,由于图8的CLC1和CLC2的电容根据液晶层13的材料和厚度变化,并且施加的电压和双折射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液晶层13的材料而变化,因此需要适当调整绝缘膜21的材料和厚度。
图15A至15F是在图14所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下基板的制造工序的举例图。首先,在绝缘基板14上形成栅极16a,在栅极16a上淀积绝缘保护膜15,在绝缘保护膜15上形成漏极16b、半导体层16c和源极16d,从而形成作为开关元件的TFT16的基板(参见图15A)。开关元件不限于TFT16,也可以制备其它开关元件例如二极管的基板。
此后,在TFT16上淀积绝缘层17。为了在绝缘层17上形成波浪形表面,形成平的绝缘层17,此后掩蔽绝缘层17,利用光致抗蚀剂在绝缘层17上形成台阶。此后进行退火使绝缘层17的台阶的角部圆滑,使得形成的绝缘层17的表面具有和缓的波浪,在绝缘层17中形成到达源极16d的接触孔20(参见图15B)。然后,通过溅射在绝缘层17上形成ITO的透明电极19,使得源极16d和透明电极19通过接触孔20彼此电接触(参见图15C)。此外,通过CVD在透明电极19上淀积SiO2绝缘膜21(参见图15D)。然后,通过真空淀积在绝缘膜21上形成A1膜的反射电极18(参见图15E)。
基于已经在图15B的工序中用来形成波浪形的掩模,确定了反射电极18的波浪形表面的顶部区和底部区,利用在与顶部区和底部区对应的位置具有孔的掩模,利用蚀刻和光致抗蚀剂除去顶部区和底部区处的反射电极18和透明电极19,从而形成开口31。在每个开口31中,露出透明电极19(参见图15F)。
反射电极18的材料不限于A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导电材料。当以上述方式制造了下基板11时,通过框架构件使其面对对置基板12并将液晶层13注入到两个基板之间,从而制成了液晶显示器,其中在对置基板12上已淀积了滤色片26和透明电极25。由于可以使接触液晶层13的下基板11的表面基本平坦,因此在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边界附近不会出现液晶层13的定向扰动等。
由于在反射电极18中形成开口31,通过借助于透射模式中的背光等从下基板11的相对侧照射光到液晶层13,允许光穿过液晶层13以便确保液晶显示,因此即使在暗的环境下,也可以确保显示。形成开口31的区域不向观众反射来自对置基板12的输入光,因此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即使处于反射模式,也不会显著减小亮度,所述反射模式是在反射电极18处反射来自对置基板12的输入光。
作为不同的实施例,现在将描述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用滤色片26代替淀积在下基板11上TFT16上的绝缘层17。此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局部截面图和此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形成反射电极的工序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一样。其区别仅在于用滤色片26代替绝缘层17。
在反射模式的显示中,来自对置基板12的输入光经过设置在对置基板12上的滤色片26两次,直到变为输出光。在透射模式的显示中,来自背光28的光经过设置在下基板11上的滤色片26和设置在对置基板12上的滤色片26,直到变为输出光。在反射和透射模式中,光两次经过滤色片,使其能够在两个模式都确保相同的彩色显示。还可以确定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之间分开显示的颜色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当在反射区中施加给液晶层的驱动电压比在透明区中施加给液晶层的驱动电压低时,在反射区中的液晶层的双折射变得比透射区中的液晶层的双折射小,使其能够确保每个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中的最佳双折射。这可以使两个模式中的输出光的强度最佳。电容划分产生了透明区和反射区的驱动电压之间的差,使得透明区和反射区可以同时通过由单个薄膜晶体管提供的电压驱动。这样可以防止薄膜晶体管数量的增加,并且排除了驱动电压控制的复杂性,导致液晶显示器制造成本的降低。当透明区和反射区中的单元间隙基本一致时,可以消除液晶层中由电力线的扰动而导致的定向扰动或者由预倾斜角的扰动而导致的例如反向倾斜向错等的定向扰动。这样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特性。
当反射电极通过绝缘膜与透明电极连接时,绝缘膜淀积在反射电极上,绝缘膜淀积在对置基板的与反射电极面对的区域上,绝缘膜淀积在反射电极和对置基板的面对反射电极的区域,第二源极通过绝缘膜与源极连接,绝缘膜淀积在透明电极上,并且反射电极形成在绝缘膜上,由反射电极和透明电极形成电容器,由电容划分可以提供透明区和反射区之间的电位差。由于在开口处除去了反射电极和绝缘膜,因此开口用作透明区。
在波浪形的顶部周围区和底部周围区中,难以有效地向观众反射从对置基板输入的光。因此,在顶部周围区和底部周围区中形成开口作为透明区,以便在反射模式以及透射模式都能确保高效的液晶显示。
由于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稀和arton可以用作绝缘膜的材料,可以根据各种条件例如用法、产品质量和液晶材料选择最佳的绝缘膜。这样增加了设计阶段的自由度。
当滤色片形成在对置基板和器件基板上时,在反射模式,光两次经过对置基板侧上的滤色片,在透射模式,光经过器件基板和对置基板上的每个滤色片一次。这使其能在两种模式减小颜色的变化。这使其能够分别设定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中的色调。

Claims (17)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其上形成了连线和薄膜晶体管的下基板;
面对所述下基板设置的对置基板;
夹在所述下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形成在所述下基板反射区中的反射电极;
形成在所述下基板透明区中的透明电极;
形成在所述对置基板上的公共电极;
用于在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以及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驱动电路,
从而通过所述反射区的静电电容的电容性划分,使施加在所述下基板的、接触所述液晶层的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和施加在所述对置基板的、接触所述液晶层的那个表面的驱动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在所述反射区比在所述透明区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器,其中作为所述透明区液晶层厚度的单元间隙基本上等于作为所述反射区液晶层厚度的单元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层淀积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预定区域,所述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对置基板通过绝缘膜与所述透明电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层淀积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预定区,所述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透明电极电连接,绝缘膜淀积在所述对置基板的与所述液晶层接触的那个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层淀积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的预定区,所述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透明电极电连接,绝缘膜淀积在所述对置基板的面对所述反射电极的那个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层淀积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的预定区,所述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透明电极电连接,绝缘膜淀积在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对置基板的面向所述反射电极的那个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层淀积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预定区,所述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第二源极通过绝缘膜与所述源极连接,所述反射电极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所述第二源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层淀积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透明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绝缘膜淀积在所述透明电极上,所述反射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膜上,所述透明电极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在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绝缘膜中形成通向所述透明电极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波浪形,在所述波浪形的顶部周围区和/或其底部周围区中形成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绝缘膜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4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绝缘膜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5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绝缘膜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绝缘膜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7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绝缘膜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绝缘膜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9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绝缘膜由SiN、SiO2、Ti2O3、Ta2O5、SiO、Al2O5、丙烯和arton之一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滤色片形成在所述对置基板上,第二滤色片形成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反射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滤色片上。
CNB021304149A 2001-08-22 2002-08-19 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299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51088A JP4689900B2 (ja) 2001-08-22 2001-08-22 液晶表示装置
JP251088/2001 2001-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2065A CN1402065A (zh) 2003-03-12
CN100529922C true CN100529922C (zh) 2009-08-19

Family

ID=1907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30414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29922C (zh) 2001-08-22 2002-08-19 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5) US6831715B2 (zh)
JP (1) JP4689900B2 (zh)
KR (1) KR100491372B1 (zh)
CN (1) CN100529922C (zh)
TW (1) TW5834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3038B (en) * 2000-05-26 2002-04-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device
JP4689900B2 (ja) * 2001-08-22 2011-05-25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956287B2 (ja) * 2002-04-26 2007-08-08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3925432B2 (ja) * 2003-02-28 2007-06-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181905B2 (ja) * 2003-03-25 2008-11-1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40087464A (ko) 2003-04-08 2004-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7379134B2 (en) * 2003-04-30 2008-05-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n a portion of the common electrode
CN1295554C (zh) * 2003-05-28 2007-01-17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射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KR100936960B1 (ko) * 2003-06-02 2010-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JP4614726B2 (ja) 2003-11-25 2011-0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462299B2 (en) * 2004-03-05 2013-06-11 Sony Corporation Reflec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system
JP4606822B2 (ja) * 2004-09-10 2011-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284759B (en) 2004-11-12 2007-08-0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133757B1 (ko) * 2004-11-25 2012-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0414408C (zh) * 2004-11-26 2008-08-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KR20060069080A (ko) * 2004-12-17 2006-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060139527A1 (en) * 2004-12-27 2006-06-29 Wei-Chih Cha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ve display mode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balanced chromaticity image for the same
US20060139522A1 (en) * 2004-12-27 2006-06-29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balanced chromaticity
KR101071261B1 (ko) * 2005-03-30 2011-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60114921A (ko) * 2005-05-03 2006-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379138B2 (en) * 2005-06-09 2008-05-2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voltage potentials selected to achieve predetermined polarization states for light encountering respectively the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areas
JP4434166B2 (ja) * 2005-06-09 2010-03-17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892882B2 (ja) 2005-06-13 2007-03-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97049B1 (ko) 2005-06-27 2012-11-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201310B1 (ko) * 2005-06-30 2012-1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투과형 액정표시소자의 제조방법
CN100444234C (zh) * 2005-08-16 2008-12-17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驱动方法
JP2007096202A (ja) * 2005-09-30 2007-04-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集積回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15027B1 (ko) * 2005-12-21 2012-12-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JP4638891B2 (ja) * 2006-03-06 2011-02-23 友達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器
KR101286495B1 (ko) * 2006-06-30 2013-07-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US7920234B2 (en) * 2006-06-30 2011-04-05 Lg Display Co., Ltd. Transflective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40846B (en) * 2006-08-04 2011-04-2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of a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anel having a single gap
JP4734503B2 (ja) * 2007-02-20 2011-07-27 奇美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マルチドメイン化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4658979B2 (ja) * 2007-02-23 2011-03-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338806B (en) 2007-09-26 2011-03-1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pixel structur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CN101576681B (zh) * 2008-05-08 2013-08-2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射半反射显示单元
US20110090428A1 (en) * 2008-06-17 2011-04-21 Noritaka Ajari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870018A (zh) * 2010-04-27 2013-01-09 密执安州立大学董事会 具有等离子体彩色滤光器和光伏性能的显示设备
EP2699952A4 (en) 2011-04-20 2015-06-24 Univ Michigan SPECTRAL FILTERING FOR VISUAL DISPLAYS AND IMAGING SYSTEM HAVING MINIMUM ANGULAR DEPENDENCY
JP5975331B2 (ja) * 2012-07-04 2016-08-23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プラズモニック導波路を用いた光デバイス及び光アイソレーター
US9547107B2 (en) 2013-03-15 2017-01-1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ye and pigment-free structural colors and angle-insensitive spectrum filters
CN103207474B (zh) * 2013-03-28 2015-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US9349329B2 (en) * 2013-06-26 2016-05-24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light leakage reduction structures
KR101959488B1 (ko) * 2015-09-08 2019-03-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9387964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2852A (en) * 1994-02-23 1996-07-02 Kaiser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igh speed, high ambient viewabilit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US6078370A (en) * 1998-12-16 2000-06-20 Technology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array of pixels for use in a multi-pix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2537A (ja) * 1992-09-22 1994-04-15 Toshiba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素子
JPH103078A (ja) * 1995-10-17 1998-01-06 Seiko Epson Corp 反射型液晶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3658849B2 (ja) * 1996-03-29 2005-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43606B2 (ja) * 1997-03-25 2004-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型表示装置
EP0867747A3 (en) * 1997-03-25 1999-03-03 Sony Corporation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JP2955277B2 (ja) * 1997-07-28 1999-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281849B2 (ja) * 1997-10-07 2002-05-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US6195140B1 (en) * 1997-07-28 2001-02-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 which at least one pixel includes both a transmissive region and a reflective region
US6281952B1 (en) * 1997-12-26 2001-08-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167335B2 (ja) * 1998-01-30 2008-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980156B2 (ja) * 1998-02-26 2007-09-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H11264964A (ja) * 1998-03-17 1999-09-2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680765B1 (en) * 1998-04-08 2004-01-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3800865B2 (ja) * 1998-06-05 2006-07-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724263B2 (ja) * 1998-09-11 2005-1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の駆動装置及び液晶装置
JP2000193936A (ja) * 1998-12-25 2000-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10109333A (ko) * 1999-04-13 2001-12-08 모리시타 요이찌 액정표시장치
US6697135B1 (en) * 1999-10-27 2004-02-24 Lg. Philips Lcd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flective and transmissive mode parity
KR100656695B1 (ko) 1999-12-11 2006-12-1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투과반사형 액정 표시장치
US6909481B2 (en) * 2000-11-07 2005-06-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JP4196505B2 (ja) * 1999-12-13 2008-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カラーフィルタ
KR100586242B1 (ko) * 2000-01-06 2006-06-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TWI290252B (en) * 2000-02-25 2007-11-21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394987B1 (ko) * 2000-04-07 2003-08-1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투과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0351700B1 (ko) * 2000-04-17 2002-09-1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투과 액정 표시장치
JP3824889B2 (ja) * 2000-07-14 2006-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液晶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2098954A (ja) * 2000-07-21 2002-04-05 Citizen Watch Co Ltd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41628B1 (ko) * 2000-08-21 2006-11-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블랙레진을 이용한 반사형 및 반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JP3895952B2 (ja) * 2001-08-06 2007-03-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93709B2 (ja) * 2001-08-22 2012-12-12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689900B2 (ja) * 2001-08-22 2011-05-25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58295B1 (ko) * 2002-02-26 2008-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A2389791C (en) * 2002-06-20 2004-10-19 James Stanley Podger Multiloop antenna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2852A (en) * 1994-02-23 1996-07-02 Kaiser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igh speed, high ambient viewabilit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US6078370A (en) * 1998-12-16 2000-06-20 Technology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array of pixels for use in a multi-pix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57639A (ja) 2003-02-26
KR20030017372A (ko) 2003-03-03
TW583427B (en) 2004-04-11
US6831715B2 (en) 2004-12-14
JP4689900B2 (ja) 2011-05-25
KR100491372B1 (ko) 2005-05-25
US20050094068A1 (en) 2005-05-05
CN1402065A (zh) 2003-03-12
US20080198312A1 (en) 2008-08-21
US20070211186A1 (en) 2007-09-13
US7369200B2 (en) 2008-05-06
US20030038908A1 (en) 2003-02-27
US20060066782A1 (en) 2006-03-30
US7649597B2 (en) 2010-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9922C (zh) 液晶显示器
JP400210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299106B (zh) 滤色器基板及包含该滤色器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
JP39206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74164B1 (ko)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US7790488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10031885A (ko) 액정 패널용 기판, 액정 패널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전자기기및 액정 패널용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01305995A (ja) 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211072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TW200539317A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2432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articular conductive element
US6822716B2 (e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n alignment fre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using back exposure to form the same
KR20040047400A (ko) 횡전계방식의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986381B2 (en) Array substrat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3347558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H0712864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0289029A (ja) 記憶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4005539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H104866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04735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1305996A (ja) 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05334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04264527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KR100416585B1 (ko) 박막트랜지스터액정표시장치의제조방법
JPH04326330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PPON ELECTRIC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IPPON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308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80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EC LCD TECH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LT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