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唐景崧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08-10-29 浏览次数:5119





唐景崧小照





唐景崧书法

    清朝末年,在广西桂林,曾经出过一位翰林,名唐景崧。虽一介书生,然慷慨悲歌,勇于任事,不畏艰险,屡赴国难,尤以抗击法寇、经营台湾而闻名中外。颇值得一书。
    一、金榜题名
    唐景崧,字维卿,号南注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生于广西桂林府灌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唐懋功,曾中举人,但一生穷途潦倒,未入仕途,长期以课馆为业。由于人品及学问俱佳,颇有令名于当地。在景崧弱冠之时,桂林一位王姓富商赏识唐懋功才学人品,聘其为家塾教师。懋功便离开家乡来到桂林,景崧兄弟三人也随父一同前往。由于母亲早逝,兄弟三人中景崧居长,贫寒的家境带来的压力使他感受深刻。他清楚地记得,身上衣服破旧不堪,却无从缝补,只好用纱线绑往破洞继续穿。清贫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也造就了他坚忍向上的性格,进而影响了他的人生之路,成为他一生中奋进的动力。
    身居异乡,寄人篱下,令唐氏三兄弟自幼小心谨慎,勤奋苦读,特别是作为长子的景崧,不但学有所成,且不时显露出英武之气,甚得王家喜爱,于是将女儿许配于他,可惜王家小姐命短,未及过门便玉陨香销。虽然如此,王家并未因此而疏远景崧,反而大力资助,使他专心举业,连考连捷。咸丰十一年(1861年)景崧参加广西乡试,高中头名解元;同治四年(1865年),赴京赶考,得以金榜题名。据朱保炯等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卷下,景崧获同治四年乙丑科二甲第八名进士,赐出身;另据朱汝珍编《词林辑略》卷八,唐景崧,字薇卿,一字小泉,选庶吉士,散馆改隶部主事,官至台湾布政使,署巡抚。景崧两弟分别名景崇、景崶,在乃兄激励下,发奋读书,也先后中了进士,入翰林。据朱保炯等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卷下,景崇获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第六十三名进士;景崶获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二甲第四进士;另据朱汝珍编《词林辑略》卷八,唐景崇,景崧弟,字希尧,号春卿。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学务大臣。据《词林辑略》卷九,唐景崶,景崧、景崇弟,字升鱼,号禹卿,又号元颖,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他们共同创造了“同胞三翰林”的奇迹,成为一时佳话,士林荣之。
    二、请缨抗法
    唐景崧应属少年得志,二十岁中举,二十四岁成进士、点翰林,二十五岁候补吏部主事。然而,清代官场暗无天日,关节甚多。这一候便是16年,无“缺”可补,使景崧空渡岁月,心中郁闷可想而知。恰在此时,也就是光绪八年(1882年),法越事起,景崧把握时机,投笔请缨,为国分忧。据《清史稿•唐景崧传》,光绪八年(1882年)法国殖民者派遣雇佣军入侵越南,然其最终目的是以越南为跳板进而染指中国,朝野愤恨,官民不安。景崧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七月二十九日,景崧上书光绪帝,提出为“绥藩固圉”,自愿“请缨”出镇南关,抗击法国侵略者。
     自鸦片战争始,中国与西方列强几经较量,皆遭败绩。西人之利炮坚船,令国人谈虎色变。而当今居然有人主动提出“请缨”出关,与“法夷”性命相搏,而此人居然还是出身翰林、素不知兵的文官,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光绪帝阅罢奏章,顿生感慨。在国事艰难、焦头烂额之际,居然有忠勇之士为自己分忧,于是在八月五日发出上谕:“吏部候补主事唐景崧,着发往云南,交岑毓英差遣委用。”景崧临行之时,好友余紫云以联相赠:“称心一日足千古,高会百年能几何。”透过友人之笔,可折射出景崧当时踌躇满志的心情。
    景崧出京后,先到广东拜会了时任两广总督的曾国荃,国荃并不看好景崧,只是“韪其资议之入越”。翌年(1883年),景崧前往云南昆明,拜见云南巡抚岑毓英,被岑派往中越交界处的保胜,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共事,开始了二人祸福相依、沉浮共处的辉煌岁月。
    刘永福(1837年─1915年),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又名义,字渊亭。少年时代曾为人佣工,二十岁时参加天地会,并于同治三年(1864年)组织黑旗军,武装自立。同治六年入越南,进驻保胜,并逐步将黑旗军发展扩充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同治十二年,应越南国王之请,率军入越抗击法军,击毙法军头目安邺,因功被越王封为“兴化保胜防御使”。景崧与永福相见,有恨晚之憾。当即向永福提出抗法御侮上、中、下三策。上策乃“以保胜等越南十州为基地,相继拓展至其它各地”;中策乃“黑旗军全师进攻河内,以争取中国所支援的军饷”;下策乃“坐守保胜,以待时机”。永福权衡者再,决定采用中策。光绪九年(1883年)五月,被黑旗军围困河内达一年之久的法军海军上校李维业,率领法军出城反攻,景崧在战前为鼓舞士气,特作檄文一篇,历数法军侵越以来种种暴行,宣告黑旗军援越抗法乃是应天顺民的正义之举,号召越南民众与黑旗军并肩战斗。檄文洋洋洒洒,义正词严,对鼓舞中越军民斗志,作用极大。战斗过程中,永福在河内城西纸桥设伏,大败法军,击毙法酋李维业及其副手卢眉,大获全胜。永福因功被越王封为“三边副提督”,主管越南的宣光、兴化、山西三省,并负责扼宁富良江两岸。景崧也因功被清廷赏四品衔。
    法军自河内之役大败后,避开黑旗军而转攻越南首都顺化,以武力迫使越南阮氏王朝与法国签订“保护”条约。景崧向清廷愤然提出:“为今之计只能顾及南交之土地、人民,而不能顾及阮氏之社稷!”,并在与光绪帝的上书中说:“越南半载之内,三易国王,欲靖乱源,莫如遣师直入顺化,扶翼其君,以定其心,若不为藩服计,不妨直取为我有,免归法夺。否则首鼠两端,未有不取败者也。” 其气势与眼光,令世人钦敬。
    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在越南连战连捷,长驱北进,对驻越黑旗军和清军大举进攻,兴化、北宁等地纷纷告急,岑毓英令唐景崧与刘永福去救援驻守当地的清军广西将领黄桂兰,黄桂兰部不纳景崧建议,致使战略要地失守,大败而逃回云南;永福部黑旗军在顽强抵抗两日后,也失掉长年驻守的山西;唐景崧立脚不住,只好去投奔驻于越南谅山的广西军主帅徐廷旭,徐廷旭早闻景崧之名,并欣赏其才干,初见之下,即委派唐景崧管理前敌营务,并率兵扼守军事要津巴塘岭,打退了法军的多次进攻,从而使全军的士气在不利的阴影下得到了恢复。
    此时,张之洞已接替曾国荃任两广总督,之洞乃一甲翰林,景崧座师,对其才干早已了解并十分激赏,于是命景崧回国招募练勇四营,组成“景”字军入越参战。景崧率军取道牧马,深入山高林深之险地,奔袭一千二百里,绕至敌后,取得突出战绩。岑毓英非常赞赏他的才能,特调拨滇军潘德继部归景崧指挥。从此之后,唐景崧就凭借因他而命名的景字军,脱离刘永福黑旗军而独树一帜,为中法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景崧率景字军与岑毓英交给他的滇军潘德继部,进驻河内门户三江口。十一月,法军进攻刘永福吴凤典部,景崧率部下谭敬德等人前往救援,景字军与黑旗军并肩作战,将法军围困于宣光城内达四月之久,法军惶惶而不可终日。恰在此时,法国国内茹费理内阁倒台,致使法军人心浮动,危城难守。眼看中越两国胜利在即,而腐朽不堪的清廷却在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公历1885年4月7日)下表,对法军妥协停战,从而开创了世界外交、战争史上的怪例:法国实败而胜,中国实胜而败。
    三、经略台湾
    中法之战后,唐景崧奉调回国,因功晋升为二品秩,赏花翎,赐号霍伽春巴图鲁,主管中越边界划分事宜。同年十月又将他调往台湾,并很快成为封疆大吏。
    光绪十三年(1887),景崧以福建台湾道道员的身份,正式入台任职。景崧初到台湾,当地文化大多仍具有原住民特色。为促进台湾文化发展,景崧办书院、兴科举,并倡导修铁路,皆为有益之举。为发展经济,他走访民间,了解农桑之事,教化台南当地的少数民族。同时,由于张之洞的极力提携,景崧很快便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实力人物。光绪十七年,升台湾布政使,二十年,又署理(代理)台湾巡抚,可谓一路顺风,飞黄腾达。而刘永福也由南澳总兵改任台湾总兵,帮办台湾军务。而此时唐、刘二人已颇不相谐,于是景崧将永福排斥至台南驻防。
    唐景崧视察台湾防务时,特曾到台南郑成功祠(又名开山王庙)拜谒。听罢庙中住持对英雄伟绩的介绍后,景崧大为感动。当即挥毫写下一联:“由秀才封王,撑持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激昂慷慨,字字铿锵,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给予了崇高的评价,赞扬了他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不朽功勋。也为日后他被推举出任台湾民主国总统埋下了伏笔。
    此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日本。激起了广大台湾民众的无比愤慨。景崧多次致电清廷,表示“台湾属倭,万众不服”,“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若战而不胜,待臣等死后,再言割地。”但清廷卖台木已成舟,对此无动于衷,回电训斥景崧曰:“台湾虽重,比起京师则台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又台湾孤悬海外,终久不能据守……不可因一时义愤,遂忘以前所陈种种患害于不顾也”。并谕令“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五月八日,清廷代表在烟台与日本代表交换条约批准书。至此,台湾士绅倚靠清廷保台之望彻底破灭,于是便有台湾自保之议。
    五月二十三日,台湾士绅丘逢甲等以全体居民名义,发布《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二十五日,台湾民主国在台北宣告正式成立,推唐景崧为总统。年号“永清”,以蓝地黄虎图案为国旗。在台北设议院。当日,景崧致电清政府曰:“台民闻割台后,冀有转机,未敢妄动。今已绝望,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于五月初二日(旧历)齐集衙署,捧送印旗前来,印文曰:‘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旗为蓝地黄虎,强臣暂留保民理事,臣坚辞不获。伏思倭人不日到台,台民必拒;若炮台仍用龙旗开仗,恐为倭人藉口,牵涉中国,不得已暂允视事,将旗发给各炮台暂换,印暂收存,专为交涉各国之用。一面布告各国,并商结外援,嗣后台湾总统均由民举,遵奉正朔,遥作屏藩。俟事稍定,臣能脱身即奔赴宫门,席藁请罪。”
  台湾民主国,实际上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抗日临时政府。《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已经没无能力也无打算维护台湾,然台湾民众断不甘心接受日本统治。为自救计,台湾部分士绅自发酝酿而成立台湾民主国,其性质及与中国的关系,景崧电文所言甚确。“台民自主,万不得已,非此不足拒倭,但有一线转机仍归中国,断不肯自居化外”。刘永福亦曰:“改省为国,民为自主,仍隶清朝”。
    景崧就任台湾民主国总统后,一面向列强发出呼吁,望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并以准备允许外国租借台湾矿山、土地等权利,换取列强对台湾的共同保护,以抵制日人;同时对台湾防务进行了重新布署。自率一部兵力驻台北,总揽全台军政大权,并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台北是台防根本重地,本应派重兵驻守。道员林朝栋在中法战争中防守台湾,勇敢善战,曾大败法军;刘永福所部黑旗军在越南抗法,战功卓著,名震遐迩。但这两名战将都受到景崧猜忌,被调离台北。唐景崧自率新招募未经训练和阵战的广勇驻守台北。
    开战必须军饷。然清廷不但不予接济,甚至连刘永福派人到大陆募集的捐款也被扣留,并下令封销去台船只,切断台湾与大陆的一切联系。由于内忧外患,日军进逼,台湾形势急转直下,不可收拾。当然,就景崧本意而论,断不甘心内渡离台。数年苦心经营、性命相搏,才得到如此高位,一旦内渡,当年赋闲无聊之境遇又将重现;但日人凶蛮贪酷,对台垂涎日久,又有条约为凭,必不惜任何代价以并之。自己若不内渡,恐将性命不保。为留得后路,景崧在就任“总统”后,竟将妻子、行囊送回内地,又首提库银四十万两汇往上海,其后又提银多次,谎称订购军火,而日后银两大都去向不明,表明他对撤回内地早已有所准备。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十(1895年6月2日),清廷割台特使李经方(李鸿章之子)租用外籍客轮抵达台湾,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日舰主凶“西京丸”上,与代表清廷与日人签署《交接台湾文据》。景崧旋即下令全台文武官员限期内渡,总计全岛三府三厅一直隶州十一县的正职官员共十八人中,有十三人逃回内地,导致全台形成权力真空,整个台湾陷于极度混乱;同日,日军正式武装入台,攻打台北要塞三貂岭和狮球岭。与此同时,日军悬赏六十万金,购买唐“总统”头颅,使景崧惊惶失措,一些防守重地的兵勇发生内乱,景崧亦不闻不问。向为景崧所倚重的“大侠”吴国华与另一清将包干臣自相火并,致使驻守台北的兵勇不战自溃。目睹台湾全岛民众聚哭于市,悲声达于四野,他自知回天乏术,只能“日以泪洗面”。6月4日,景崧携其爱妾化装前往美国驻台税务司请求庇护,得以乘德国轮船“阿打”号逃至厦门。
    四、残生寂寞
    唐景崧身为巡抚,临阵脱逃,其罪不小。然朝廷念其旧功,网开一面,并未降罪,但其声望自此一落千丈,国人无不指责其欺蒙台湾民众,陷国土于倭寇的可耻行径。于是再无颜面于官场中厮混,回到桂林,打算在此终老余生。两广总督张之洞仍念旧情,慷慨相助,他便在风光秀丽的桂林榕湖南畔的五美塘修建起豪宅一所,取名为“五美塘别墅”。其晚年生涯,便一直在此度过。
    由于景崧在台湾的所作所为太过不堪,令家乡父老及读书士人深感失望。在其定居桂林之初,不时有人前来当面质问其出卖台湾,是何居心,景崧无言以对,只好驱避了之,大有无颜见人之窘。然而来者不善,见不到人,轻则大声责骂,重则损毁室中摆设,有一次甚至连高挂在堂上的匾额,也被人取下来打得稀烂。景崧自知理亏,便听之任之。能保此命,已属万幸,身外之物被毁,又何足吝惜。
    五美塘别墅中,建有一亭,景崧为其取名为“下棋亭”,为日常消磨时光之处。亭上镶嵌有楹联一副:
    纵然局外闲身,每到关怀惊劫急;
    多少棋中妙手,何堪束手让人先。
    此联乃景崧自拟,旨在借用棋语,为自己弃台逃命作辨解,诉说自己当年曾为台湾民众尽心尽力,而后来事出无奈,而能体谅者又有何人。以抒发从台湾逃回桂林后,因官场失意而郁结于胸中的块垒。
    景崧晚年,除弈棋之外,颇好戏曲。后竟组建戏班,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景崧邀请湖南祁剧艺人一批,组成戏班,名“桂林春班”。班内有许多桂剧名伶,还招收30名女学徒,桂林女子学戏实自此始。为看戏方便,于“下棋亭”畔,建起大戏台,两侧赫然显目地悬挂着唐景崧亲自撰写的楹联:“眼前灯火笙歌,直到收场犹绚烂;背后湖光山色,偶然退步亦清凉。”此联与看棋亭的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写景,实则表现唐景崧虽退出政界,心中仍念念不忘昔日的绚烂时光。戏班演出由景崧亲自改编的剧本剧目。这些剧目后来被景崧汇编成册,取名《看棋亭杂剧》,从而在桂林形成了一个新的地方剧种──桂剧。“桂林春班”也就成为桂剧的最早戏班。
    景崧为扩大“桂林春班”的影响,广聘名角,如名重一时的林秀甫(艺名鸭旦)、小崔子等人;再邀请社会名流,如岑春煊、康有为之辈,在五美塘别墅中连日开台唱戏,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常常引得路人驻足旁听。一次,康有为看完戏后,即席赋诗答谢唐景崧。诗云:“九年灯色照朱缨,千里莺花入桂城。万玉哀鸣闻宝琴,一枝浓艳识花卿。芙蓉城远神仙梦,芍药春深儿女情。新曲应知记顽艳,从来侧帽感三生。”文人雅兴于此可见一斑。
    下棋看戏之余,景崧仍不忘为桂林文教事业倾注心力。除同时担任当时桂林四大书院中桂山、榕湖两书院的山长(校长)之外,还亲自筹办学校一所,并援用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主张,为学校取名为“体用学堂”。康有为应邀多次来桂林讲学,宣扬传维新变法。景崧一直给予鼎力支持。后康有为成立“圣学会”,景崧率先入会为会员;康有为筹办《广仁报》,景崧解囊相助,赞助巨资,并带动桂林仁人志士纷纷捐款;成立“广仁学堂”,景崧为之上下疏通,出谋献策。就主观而言,景崧是为挽回声誉而有此举,而客观上也为桂林文化教育事业做了不少好事。在景崧弟子行列中,马君武与邓家彦二人颇值得一提。前者两次赴德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邓家彦则三次赴美国留学,最终获博士学位。马君武的留学创造了一个让人钦佩的第一,第一位获得德国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邓家彦的留学生涯也创造了一个令人敬重的第一,他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已经66岁。是第一位如此高龄仍求学不倦、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先贤。马君武还是最早介绍达尔文进化论到中国的学者。他年轻时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马君武与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同盟会章程起草人之一。在教育领域,马君武曾与蔡元培齐名,人称“北蔡南马”,著名学者胡适就是他的学生。
    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冬,景崧病逝于桂林,亨年六十有三。其遗著除《观棋亭杂剧》之外,尚有《寄闲吟馆诗存》、《诗畸》和《谜拾》,以及他那册赖以成名的《请缨日记》等。景崧善书法,其作飘逸婉丽,雍容有矩度,遗墨传世不多,世人宝之。
    关于唐氏后人,有一人值得一提。便是其女孙唐筼。她刻苦自励,博学多才,高雅贤淑,性格沉静。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体育教师。后与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相识、相知并结为百年之好。成为士林佳话。
    纵观景崧一生,可谓大起大落,亦文亦武;翰林起家,疆场成名。战法寇而谋略大展;保台湾而有心无力。为不甘寂寞而请缨,最终复归于寂寞。实为太史前辈中具有非凡经历之非凡人才也。
      
    
      
    

文章来源:邸永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