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陈凯歌不觉有仇恨大片现象 夸青年导演直指人心

新浪娱乐

关注

不谈《梅兰芳》、不谈电影节差距、不谈影片观感、不谈中国女演员发展前途……在上海电影节组委会的“三重门”中,对评委主席陈凯歌导演的专访,就像他谈到香港电影,解释自己不够了解的话一样:“说了跟没说差不多。”不过陈凯歌本人非常有风度,一进门就说记者这几天也很辛苦,不要搞成发布会那种严肃的场合,随意聊天可以放松放松,工作人员一番耳语叮嘱之后,还大笑着说“不要对我设计问题。”

开幕日见面会上,媒体关心的“会不会照顾田壮壮”话题下午再被提起,陈凯歌强调了自己和田壮壮的友情和互相欣赏,也重申了自己会尊重每个导演的心血。

反驳“三大导演半边天”说法

不认为有仇恨大片现象

几天前在复旦大学演讲时,冯小刚导演批评国人“仇恨大片”时,以票房为例说明大片的份量,称张艺谋、陈凯歌和自己三大导演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对此,陈凯歌表示自己“孤陋寡闻,没听说过仇恨大片的现象。”他说,少数几个导演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少年轻导演很有才华,希望以后能够尽量起到帮助作用。

在选片标准上希望“直指人心”的陈凯歌,还就年轻导演话题延伸表达,“年轻导演有很强烈的个人表达,可能带来一些非常新鲜的元素,这就叫直指人心!虽然影像上不那么精美,但力量在里头,让你没办法拒绝。”因此他希望上海电影节以后能在选片方面,更关注新导演,“那些憋了好久非说不可的话,通常导演会放在他头一两部电影,所以电影节要扶持年轻而有才华,想法独特的导演。”

寄语上海电影节要更“国际”化

选其他国家能接受的影片

上海电影节5次邀请,陈凯歌终于能来参与,还是因为《梅兰芳》推迟开机才抽出时间,他开玩笑称无论有什么事都得来,“再不来别人就会误会自己对组委会有成见了。”对于评委的任务,他的认识很简单,“篮子里的面包都是别人选好的,我们只是起到判断作用。”

以往几届上海电影节,中国电影和演员获得不少重要奖项。谈到和其他A级电影节的差距,陈凯歌说希望上海电影节在“国际化”上用力,不要仅仅强调上海,“我不了解上海电影节的定位和程序,但名称里头更需要注意‘国际’这两个字,选出的影片里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其他国家也能接受。”他表示会跟组委会沟通很多个人感受,“差距当然有,但得慢慢调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得到,戛纳60年,也不是一开始就怎么样。”陈旧/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