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葛洲坝集团屡创水电施工新纪录
发布时间:2011-11-02 来源:经济日报

葛洲坝水利枢纽安全运行30年来,共通过船舶208万艘次,客运量达7368万人次,过闸货运量达6.29亿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为葛洲坝泄洪闸泄洪场景。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被誉为三峡工程“谜底”之一的三峡升船机项目日前3号筒体浇筑至171.65米高程,并完成175.15米高程的钢筋工序验收。图为项目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 冯国栋摄

2010年,葛洲坝集团参与完成的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关键技术、水布垭超高面板堆石坝工程筑坝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葛洲坝集团参与完成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新设计理论与实践,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到标志当今世界建筑施工最高水平的工程——三峡工程;从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水布垭大坝,到世界最高双曲拱坝——锦屏一级大坝。一个个精品工程、一座座水电丰碑,见证了葛洲坝集团水电开发技术不断创新的轨迹。

创举在解决难题中诞生

今年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成功运行3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葛洲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丁焰章骄傲地说:“葛洲坝人创造了100多项中国乃至世界水电施工新纪录,30年来,工程经受了多次考验,运行良好。”

人们惊讶于葛洲坝集团现在的成就,可是很少有人知道,41年前刚涉足水电工程建设时是什么样的情形。葛洲坝集团党委常委、总工程师周厚贵告诉记者,当时,作为国内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因为规模大,面临的技术难题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周厚贵举例说,建坝后河道泥沙淤积问题,就是一大难题,修建三门峡工程导致黄河回水直逼上游陕西关中的历史教训非常深刻。针对这一难题,葛洲坝科研设计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确立了“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设计理念,既解决了水库和大坝下游江段的泥沙淤积问题,又满足了通航的安全要求。

再比如,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控制技术,是大坝施工的又一难点。葛洲坝人在施工过程中首创了一整套被誉为“七度工程”的温度控制技术,解决了我国炎热地区大坝混凝土浇筑的“老大难”问题,降低了成型坝体混凝土热胀冷缩的剧烈程度和破坏力。

“一项项创举,在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中诞生。”周厚贵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除要解决泥沙淤积、生态保护等世界性难题,还要攻克众多技术难关:要史无前例地截断长江,解决深水区、大流量、高水头的截流问题;要在正向和侧向允许误差只有5毫米的情况下,解决大规模部件的安装;还要设计与低水头、大容量相适应的水轮发电机组……

葛洲坝人先后攻克了这一系列技术难题,逐步掌握了预裂爆破、水下爆破、7摄氏度低温混凝土基础处理、预应力锚束、碾压混凝土等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施工技术。

“实践证明,葛洲坝集团的工程建设史,是葛洲坝人自主创新,实施科技攻关,不断刷新中国水电建设新纪录的历史。依托重大工程进行创新,是葛洲坝集团的创新基因。”丁焰章说。在他看来:“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只有像三峡大坝、葛洲坝这样的世界级重大工程才能提出,而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意味着重大创新和突破,产生的也将是世界级的技术创新成果。”

如今,葛洲坝集团依托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中积累的技术优势,继而建设了隔河岩工程、水布垭工程、二滩工程、溪洛渡工程、锦屏工程、向家坝工程等全国大部分大型水电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葛洲坝集团的科技实力,而三峡大坝的承建,将葛洲坝集团的技术创新水平推向了高峰。

1997年,葛洲坝人第二次截断长江,创造了截流流量、龙口水深、时抛石强度三项世界纪录,在世界截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葛洲坝人仅用12.888秒一举掀掉了三峡三期上游围堰110米高程以上的18万余立方米混凝土,成功演绎了规模、难度世界之最的“天下第一爆”,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工程爆破行业首个特等奖。

内外结合打造创新高地

重大工程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单靠自身的力量远不足以攻克其中的技术难题。“整合内外研发力量,共同攻关,是推进工程建设的现实选择。”葛洲坝集团科技部部长郭光文说。

湖北清江水布垭水电站枢纽工程不久前通过专家验收,成为中国面板坝建设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工程。“水布垭面板坝的成功建设,是国内坝工界共同努力的结果。”郭光文告诉记者,除了葛洲坝集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科学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三峡大学等参与技术攻关的相关单位达20多家。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葛洲坝工程建设之初,为解决国内工程从未遇过的技术难题,公司就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并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攻关,可以说,合作创新一开始就融入了葛洲坝集团的血液。

目前,葛洲坝集团以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平台,与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单位建立技术研发联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合同约束达到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一方面以集团公司提出的课题为依托,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联合攻关;另一方面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已有科研成果为依托,开展产品化研究和推广应用。

比如,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仿真断裂分析”和“新老混凝土结合”研究,与武汉大学及长江科学院合作进行“大江大河截流技术”研究,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进行“三峡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监控系统”研究,与天津大学联合进行“龙滩及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仿真”研究等。

重大工程项目的承建,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内外合作,开阔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视野,一批批创新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如今,葛洲坝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核心,以各专业研究所为研发主体,公司所属子分公司技术中心为支撑的技术创新研发体系,形成了1.4万人的专业搭配合理的科技队伍,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10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大江大河截流、筑坝、地下工程、大型机组安装等众多领域,占领着世界施工技术制高点。

激发一线员工创新活力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杨继学说:“像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设施的工程质量,务必做到一丝不苟,马虎不得,稍有疏忽,将后患无穷。”要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除了要有可靠的技术保障之外,还要确保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创新应用。

因混凝土结构体内外温差而导致的温度裂缝,是大坝施工的“顽症”,在工程界有“无坝不裂”之说。葛洲坝科研人员经过重点攻关,形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综合温控技术。然而,“这么先进的技术,如果不是一线员工小改进、小创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郭光文介绍说,在混凝土温控技术实施中,由于片冰机接水盘漏水,使片冰生产结块,导致夏季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空洞”。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公司制冷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片冰机接水盘进行了技术改造,解决了接水盘漏水问题,有效确保了温控混凝土的质量。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创新不仅仅是工程师、技术专家的事,一线员工一项小小的合理化建议、一项不起眼的工艺改进,却对企业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生产一线员工是技术创新中最后一道传递手,传递的好坏,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成效甚至成败。”杨继学说。

为激发一线员工的创新活力,葛洲坝集团一方面加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投入了60余万元专项资金,建设了24家“职工书屋”;成立网络学院,提供800多门免费课程,为职工开通网络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从2004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四届职工技能竞赛。

今年4月,湖北省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发布,由葛洲坝集团一公司职工汪丹杰、黎江、高清闽完成的“铁川桥水电站25t/400m起重载索设计”和试验检测公司职工程汉丹、张振宇、聂卫平完成的“自动化开具混凝土配料单软件”两项成果荣获三等奖。据了解,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已有7项技术革新成果被湖北省评为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几年来,职工革新工艺及合理化建议达6000多条,2100多条建议和方案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创造或节约资金1.9亿多元。□ 记者 刘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