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新闻看点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八角楼里的红色烙印:两篇光辉著作在这里完成

2021年06月24日 11:08 | 作者:付振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井冈山6月23日电(记者 付振强)“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的灯就亮了……”这是出自语文课本中《八角楼的灯光》一文的描述。

1

位于井冈山市茅坪乡内的八角楼毛泽东旧居。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这段历史发生在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当年,他居住在进深左侧的二楼,因卧室顶有一个斗八藻井,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

光线昏暗的卧室里,靠窗书桌上摆放着一盏油灯和一个砚台。讲解员许微微告诉记者,毛泽东同志在茅坪期间,经常在此召开军民座谈会,整理调查报告。为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回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引导党和人民朝着胜利的道路前进,毛泽东同志于1928年11月下旬完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2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在此完成书写。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毛泽东在这两篇著作中,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任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而坚定边界军民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军的生活非常艰苦,毛泽东同志晚上办公经常到深夜,天气冷了,他就把床上的毯子披在身上御寒。”讲解员介绍,根据地的用油十分紧张,按规定毛泽东同志晚上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可为了节省用油,他只点一根灯芯。

记者了解到,毛泽东旧居的墙上至今还留有红军写下的几条标语。现在室内陈列的架子床、桌子 、茶几、高背椅是当年毛泽东用过的原物。1961年3月,国务院将八角楼毛泽东旧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八角楼毛泽东旧居卧室陈设简单,当年条件十分艰苦。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在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内,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也坐落于此。许微微介绍,会议旧址为慎德书屋。走进屋内,一排矮小的凳子几乎贴近地面。“由于当时条件紧张,代表们没有从老乡家里借到足够多的凳子,所以就直接搭起门板开会,开完会这些借来的门板都是要还回去的。”许微微说。

4

位于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据了解,当年红军的后方留守处、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机构也设立于此。庭院内,一棵破石而长的大树吸引记者注意。许微微介绍说,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常在这里看书、思考问题和找群众访问情况。由于这棵枫树生长的环境奇异,毛泽东同志借此打比喻“这棵枫树,长在石缝里,长大后,竟把石头撑开了。我们闹革命,现在力量虽然弱小,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撑破蒋介石反动政府这块大石头”。

5

毛泽东旧居的墙上至今还留有红军写下的标语。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6

位于庭院内的枫树。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毛泽东同志的话富有哲理,意义深长,对激励红军战士和群众的斗志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许微微说。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