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想] .三百年前台海风云-读《闽海纪要》(下)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第0729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729)

[历史回想] .三百年前台海风云-读《闽海纪要》(下)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郑经时代台湾的行政区域图

(~续前篇
郑经从铜山撤军返回台湾之后,将东都改为“东宁”,升天兴、万年二县为“天兴州”、“万年州”,并增设南路、 北路及澎湖三安抚司。

由于明郑在大陆沿海的据点已完全丧失,无力反攻大陆,而郑经亦无意西进。陈永华建议 郑经息兵养生,先好好经营台湾,再图谋复兴大计。

郑经悉心委政陈永华,在陈永华规划下,“分诸将土地,课耕种、征租赋、 税丁庸、兴学校、通鱼盐,安抚土民,贸易外国。”

而由于清廷实施迁界,造成沿海骚动, 明郑趁此召募沿海汉人前来台湾拓垦。荷兰时代,台湾的汉人仅约一、两万人,至郑经时代, 台湾汉人人口突破十万人。

此时台海无事,郑经统治下台湾实质处于独立状态,或有历史学者称之为“东宁王国”, 不过郑经未曾正式宣布台湾建国,即使相传桂王永历帝已遭清兵杀害,郑经仍奉明朝为正朔, 继续使用“永历”为纪元,仍以“反清复明”为使命。

这时海峡两岸,虽然敌对,但互有使者往来。清廷不时提出优渥条件招降,“削发归顺,自当封藩。”、 “效朝鲜例,称臣纳贡。”只要郑经承认清廷统治中国的合法地位,并奉中国为宗主国,则清廷容许 郑经据有台湾,以像朝鲜一样,成为藩国,享有独立的地位。

双方派使或文书往来,各提条件,然而彼此各有顾忌,互信不足,始终无法达成和谈协议。 然而两岸之间,亦不再兵戎相见,台湾海峡平静无事。

清廷最后一次招降,条件更优惠,清廷对台官员以书招抚郑经曰:“台湾本非中国版图,足下父子自辟荆榛.., 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地。”、“若能保境息民,则从此不必登岸,不必薙发,不必易衣冠, 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入贡亦可也。”

这次清朝所提和谈条件最大的一次让步。最后仍然和议破局。有历史学者认为,倘若当时郑经答 应清朝的条件,则台湾早就独立建国了,从此台湾海峡将平静无事。


这样的评论,饱含今人的情感,却忽略了当时郑经所处的历史环境。

且不论清廷提出的和谈条件,是否真心,或只是策略运用,和议不成,必然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值得深思。

郑经在回覆清廷的文书,早有“建国东宁”之语,当时清兵亦无力攻台,然而郑经自始至终, 不敢宣布独立建国,仍奉明朝为正朔。其理由为何?

这可从当时明郑的内部条件来看。当时台湾约十万的汉人中,十之八九,都是郑成功攻台之后才移入台湾的。 这些移民,或为反清复明,或迫于战乱,而流亡台湾,人心多思家乡故土,只因故国被满清占据, 沿海又实施迁界及海禁,而不得不暂居台湾。心中无不盼望有一天能重返故乡。

倘若郑经不奉明朔,正式承认清朝,进而宣布独立建国,则其政权的稳定性可能随之动摇。清廷只要 停止迁界政策,修边政,鼓励流亡台湾的汉人返乡,则在台的汉人,包括知识份子、士卒及农民,可能大量回流 大陆,则将严重削弱明郑的国力。此时,清军随时可撕毁承诺,渡海消灭这一明朝的残余势力。

郑经无法接受清朝的和议条件,始终奉明朔,其根本的原因在此。用现代的词汇来说,当时在台湾的汉人, 有泉州人、漳州人、汀州人、兴化人、福州人、潮州人、惠州人,但没有“台湾人”;在台湾的汉 人有“大明意识”,却还没有“台湾意识”。当时的郑经其实并没有条件去接受清廷的和议。

清廷不敢渡海攻台,郑经亦无意反攻大陆,虽然双方和谈没有结果,海峡仍是平静无事。倘若长期对峙 下去,随着时间演变,在台的汉人落地生根,代代绵延,或许“东宁王国”就可能成为历史的事实。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继起,史称“三藩之乱”。这场战争 改变了台海局势。

当时据有福建的耿精忠担心自己实力不足,于是邀郑经率军渡海参战。郑经闻讯, 认为这是多年来难得一次反攻大陆的绝佳机会。次年(1674),郑经率领大军渡海, 重返睽违十年的厦门岛。

原本担心清廷威胁的耿精忠,却因初期进军顺利,全闽底定,又攻入浙江,而反悔让郑经的势力进入福建。 于是双方交恶,在福建开战,各自抢占地盘。后来在吴三桂调停下,才划界休兵。

三藩之乱初期,声势浩大,清廷东南半壁江山全部失守。而郑军最盛之时,拥有汀、漳、泉、兴、邵、潮、 惠等七府及金门、厦门两岛,在福建建立了反攻大陆的根据地。 然而,在年轻且英明的康熙皇帝督战下,清军逐步反攻,耿精忠、尚之信兵势日蹙,最后 降清,转而攻打郑军。而吴三桂亦节节败退。清军逐步收复闽粤失土,最后,郑经占领的七府全失。 1677年,郑经退守金厦两岛。

1678年,吴三桂因忧惧而突然暴毙,部将拥立其子,继续作战。郑经则发动了最后一次反攻大陆,由刘国轩领军, 包围海澄八十余日,战况惨烈,清军死亡三万人,郑军终于攻下海澄。刘国轩骁勇善战,常身先士卒, 曾经在漳州城外以万余兵力,对抗十余万清兵,指挥自如,令清军畏惧不前,成为明郑后期著名将领。

1678年,清廷再次厉行迁界之令。三藩之乱爆发时,下令“闽省居民迁入内地者, 悉还故土。”以挽回民心,而至此时,三藩只剩残余力量,于是清廷再次下令迁界,以打击郑经。 这项迁界令,“上自福州、福宁,下至诏安,沿海筑寨,置兵守之;仍筑界墙以截内外。” 结果造成“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的荒凉景象。

1679年,清廷闽浙总督姚启圣在漳州设“修来馆”,以高官厚禄吸引郑军将士归顺。 一些明郑官兵因此而奔向敌营,金厦军心动摇。

图:1682年的台海地图,义大利人罗希(G. Rossi)所绘《中华帝国图》(局部地图)

1680年,清军发动大军攻打金厦,郑经见势不可为,于是主动撤守,下令全师回台。 次年(1681),清军攻入云南,消灭吴三桂的残余势力,纷扰八年的三藩之乱, 至此全部平定。

郑经从1674年率军渡海反攻大陆,1680年黯然还师台湾。西征六年,劳民伤财,却无功而返,郑经 从此意志消沉,不理政事,纵情于酒色。而他所倚重为左右手的陈永华也已于这一年病逝。

隔年(1681),郑经病逝,享年40岁,长子郑克臧(臧+土)继位。明郑内部却发生政变,郑克臧被杀,部将另立12岁的郑克 塽继位注2。康熙皇帝下令施琅建造兵船,准备渡海攻台。

有历史学者认为,郑克臧被杀,明郑内部动乱,才让清廷有可趁之机攻台。其实原因并不在此。 这次的政变,只有郑克臧一人被杀,且事前获得郑经母亲董太夫人的同意,过程并未引发动乱, 对明郑的实力并无影响。郑克塽继位后,名将刘国轩负责台湾的防务,探知清军准备渡海作战,亦积极筹画 澎湖防务。

1681年,明郑政权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郑克臧被杀,而是郑经西征六年造成国力严重耗损。 明郑本是仅有十万人口的政权,历经六年的反攻大陆作战,已耗尽陈永华苦心经营台湾累积的国力。

在反攻大陆作战的后期(1679),因军需浩费繁大,东宁政府无力支持。刘国轩奏请“请停文武官员月俸, 自饷辖兵三月。”可见当时的明郑政权已因这场战争而财政濒临崩溃。

郑经率军返台时,其母董太夫人对他痛责:“若辈不才,莫如勿往;今观此举,徒累桑梓、苦生灵,是何益哉!” 郑经回台后,台湾又连续遭遇三年旱荒,史载:“岁饥,米价腾贵,民多饿死。”

图:澎湖海战,清军进攻路线

1683年六月十四日(农历),施琅率领战舰六百余艘、甲士六万余人,渡海攻打澎湖, 明军由名将刘国轩在澎湖亲自督战,以三百战舰,精兵二万余御敌。

澎湖海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二百年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规模就远小 于这场海战。而三百年前,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在英吉利海峡的对决,规模亦不如这次的澎湖海战。

1683年的澎湖海战,在澎湖湾内展开,战斗极其惨烈,郑军英勇奋战, 阵亡一万多名士官兵,战舰损失一百九十余艘,澎湖海上飘满浮尸焚船。 最后清军取得胜利,刘国轩率残军逃回台湾。

澎湖海战决定了明郑政权的命运,台湾民心士气顿时瓦解,郑克塽只好派出使节至澎湖呈献降表,郑克塽及文武官员 依清廷指令,易衣冠,薙发结辫。自郑成功于1662年占领台湾,至1683年郑克塽投降为止,明郑政权在台湾维持了22年。

1683年,时为康熙22年,康熙皇帝刚满30岁,正带领大清帝国走向康熙盛世。在施琅的奏请下,次年(1684), 清廷将台湾收入中国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康熙39年(1700),康熙皇帝下诏:“朱(郑)成功系明室之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下令将郑成功及郑经父子 遗骨归葬故乡福建泉州南安。这一年,郑氏的后人,护送着郑成功父子的骨瓮渡海返乡。当船舰通过台湾海 峡时,大海沧茫,映照孤帆远影,象征着一个大航海时代的结束。


这个大航海时代,从十六世纪中叶起,以闽南人为主的民间海上武装力量,纵横台湾海峡 长达一百年,最后更击败了新兴的海权国家荷兰,取得台湾,震惊欧洲。

而这股来自民间的海上力量,并非凭空产生,其历史可追溯自中国两宋时代的科技成就,造就了航海技术的 发达。

元代时,福建泉州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明代永乐年间,郑和更率领前所未有的庞大舰队 七次远航西洋。

泉州人见识过郑和的船队,闽南人熟悉海洋,而明朝中叶后,国家海洋政策改变, 实施海禁,限制贸易,促使航海技术及人才流落民间, 最后更驱使福建沿海人民沦为海上盗匪。闽人傅元初曾恺切上书:“海上,闽人之田。”、 “海禁一严,无所得食。”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 入海从盗,啸聚亡命。

明郑政权的覆亡,结束了这一百年来闽南人所创造的海上世纪。然而闽南人并没有远离海洋,随着台湾的开发, 此后一波波以漳州、泉州籍为主的闽南人及来自潮、惠两州的客家人,冒着禁令,渡过黑水沟(台湾海峡), 移民前往台湾,写出了一篇篇悲欣交织的渡海史诗。

最后一次大规模移民台湾的渡海史诗,发生于1949年。一、两百万军民追随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迁台, 以避战祸。蒋介石以台北为临时首都,以金门为反攻大陆的跳板,隔海与共产中国对抗。

三百多年前,明郑与清廷隔海对峙的场景,三百年后,又戏剧性的在台湾海峡上演。而这次的海峡对峙, 历时更久,经过了六十年,胜负仍然未定,结局仍然未知。

旅记日期:2009.09.14

注2:郑克臧为郑经的长子,陈永华的女婿。郑经率军西征时,委政陈永华, 陈永华奏请立郑经长子郑克臧为监国,郑经准之。郑克臧作风严毅,颇有郑成功之风,因此叔父(郑经诸弟)及郑氏公子 都不希望由他继位。而由于郑克臧并非郑经的正室所生,是郑经侍妾昭娘所生,于是有政治流言诬说,郑克臧并非郑经亲生子。 冯锡范及郑经诸弟于是说服郑经的母亲董太夫人下令收回郑克臧监国印。冯锡范等人为绝后患,令人刺杀郑克臧。


【事件年表】
●1612年
 郑芝龙前往日本,时年18岁。
●1623年
 郑芝龙与平户田川氏结婚。
●1624年
 郑森(郑成功)出生。荷兰人占领台湾。
●1628年
 郑芝龙降明,结束海盗生涯。
●1630年
 郑森从日本返国,时年7岁。
●1642年
 郑森19岁,长子郑经出生。
●1644年
 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崇祯帝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福王即位于南京。
●1645年
 清兵破南京,福王遇害。唐王即位于福州。赐郑森姓朱,改名成功。郑芝龙掌握军政大权。
●1646年
 郑芝龙降清,唐王遇害。郑成功起兵抗清。桂王永历帝即位于广东肇庆。
●1647年
 郑成功军队暂泊金门料罗湾。时金厦为郑彩所控制。
●1648年
 闰三月,郑成功攻占同安。九月,清军破同安,屠城,死五万人。
●1649年
 正月,郑成功攻占漳浦。六月,伐潮州。
●1650年
 郑成功夺下金厦两岛,兼并郑彩部队,兵四万,声势壮大。
●1651年
 郑成功部属施琅降清。
●1652年
 郑成功十月围漳州城,凡及六月,城中食尽,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万人。
●1653年
 清主封郑芝龙为同安侯、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拒绝招抚。清主大怒。四月,成功围漳州城。城中食尽,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余万人。十月,清军解围,郑成功退守海澄。
●1654年
 清主幽禁郑芝龙于宁古塔。
●1657年
清恐郑芝龙逃亡,加铁炼三条,手足杻械。六月,台湾荷兰长官揆一献物于郑成功,求通商,郑许之。
●1658年
桂王遣使晋成功延平郡王。郑成功率军北伐,进军南京,先胜后败,损失三分之二部队,退回金厦。
●1659年
桂王渡金沙江,逃入缅甸。
●1660年
清兵大举进攻金厦,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稳住情势。
●1661年
郑成功率军攻台。四月登陆,包围热兰遮城。清顺治帝病逝,康熙帝即位,时年8岁。清处决郑芝龙,命沿海迁界。
●1662年
荷兰在台长官揆一投降,荷兰结束在台38年统治。三桂令人绞杀永历及太子。郑成功改台湾为东都。五月(农历),郑成功病逝,享年39岁。郑经继位。
●1663年
清与荷兰合兵攻金厦,清军占领金厦,大肆掳掠,百姓伤亡惨重。郑经撤往铜山。
●1664年
郑经撤军回台,暂无西征之意,委政陈永华,息兵养生。
●1665年
清提督旋琅疏请攻台,拜靖海将军;船至外洋,遭飓风,折返。清主招还施琅回京,其余归降将遣驻各省。
●1669年
清主命招谕郑经,双方文书往返。郑经无意反攻大陆,而清主亦厌兵,无意征台。
●1673年
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变,据云南四川贵州抗清,揭开三藩之乱的序幕。
●1674年
靖南王耿精忠据福建叛变抗清,东联郑经,郑经率军入闽。与耿精忠内讧,在福建开打,争夺地盘。清廷停止迁界政策,允许闽人返回沿海故乡。
●1675年
郑经与耿精忠和解。以枫亭为界,各不侵犯。郑经攻陷漳州。
●1676年
刘国轩攻陷惠州。耿精忠势蹙,降清。
●1677年
清军入泉州,郑军失利,郑经退守金厦两岛。
●1678年
吴三桂暴毙。清闽浙总督遗使入厦门招抚郑经,郑经拒绝。清廷再度实施迁界。
●1679年
姚启圣开第于漳州,曰“修来馆”,以高官厚爵重赏鼓励郑军官兵归顺。
●1680年
清派大军攻金厦。郑经放弃金厦,撤军回台。康熙帝令尚之信自杀。
●1681年
正月,郑经病逝,享年40岁。九月,清军入云南,杀吴三桂世子,三藩之乱完全平定。
●1683年
施琅率军攻台,澎湖一役,郑军失败。郑克塽投降,结束明郑在台22年的统治。
●1700年
康熙帝下令,郑成功及郑经遗骸归葬故乡福建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