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程抱一

(法蘭西學院院士,法籍華裔詩人、作家、翻譯家、藝術批評家、書法家)

鎖定
程抱一(Francois Cheng),原名程紀賢,1929年12月出生於山東濟南 [10]  ,祖籍江西南昌,法籍華裔詩人、作家、翻譯家 [1]  、藝術批評家、書法,法蘭西學院 [1]  ,其主要理論著作有《張若虛詩歌之結構分析》《中國詩歌語言研究》等;主要藝術論著有《想象的空間:千年的中國繪畫論》《筆法天才朱耷》《石濤,生命世界之真味》等;主要詩集有《託斯堪詠歎》《四季一生》《三十六首情詩》等;主要譯著有 《神一氣》《駱駝祥子》等 [3]  [19] 
1945年程抱一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外語系;1948年,隨父親旅居法國,先後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攻讀語言學和法國文學;1969年,獲得巴黎高等研究實驗學院(EPHE PARIS)碩士學位 [8]  ;1970年,創作理論著作《張若虛詩歌之結構分析》;1971年,獲得巴黎第七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1]  ;1973年,任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院教授 [5]  ;1974年,獲聘為巴黎第七大學教 [10]  ;1977年,完成理論著作《中國詩歌語言研究》;1980年,創作藝術論著《想象的空間:千年的中國繪畫論》;1989年,發表詩集《樹與石(De l’arbre etdu rocher)》 [12]  ;1991年,創作完成《虛與實:中國繪畫語言研究 [9]  ;1998年9月,發表長篇小説《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 [3]  [6]  ;2000年,創作詩集《雙歌(Double Chant)》 [12]  ;2002年6月,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2003年,創作詩歌《愛之路》 [13]  ;2005年,創作完成法文詩集《萬有之東 [7]  [11]  [19]  ;2017年9月,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參加“從東方到巴黎——中國留法藝術家百年開拓與交流展”。 [15] 
中文名
程抱一
外文名
Francois Cheng
國    籍
法國
出生地
山東濟南
出生日期
1929年12月
畢業院校
巴黎第七大學
職    業
作家、翻譯家、書法
代表作品
《中國詩歌語言研究》《天一言》
主要成就
2002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
祖    籍
江西南昌
原    名
程紀賢
學    位
博士
學    歷
研究生

程抱一人物經歷

1929年12月,程抱一出生于山東濟南。
1945年,畢業於重慶立人中學,後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外語系。
1948年,隨父親旅居法國,先後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攻讀語言學和法國文學。
1969年,完成碩士論文“張若虛詩之結構分析”,同年獲得巴黎高等研究實驗學院(EPHE PARIS)碩士學位 [8] 
1970年,創作理論著作《張若虛詩歌之結構分析》。
1971年,獲得巴黎第七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1]  ;同年,加入法國國籍。
1973年,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後任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院教授。 [5] 
1974年,獲聘為巴黎第七大學教授。 [10] 
1977年,開始用法語寫作,完成理論著作《中國詩歌語言研究》。
1979年,創作理論著作《虛與實:中國畫語言研究》。
1980年,創作藝術論著《想象的空間:千年的中國繪畫論》。
1983年,創作完成《七首法語詩》。
1989年,發表詩集《樹與石(De l’arbre etdu rocher)》。 [12] 
1990年,完成譯著《雲水之間,中國詩歌再創集》。
1991年,創作完成《虛與實:中國繪畫語言研究》。 [9] 
1993年,創作詩集《四季一生》。
1997年,創作詩集《三十六首情詩》。
1998年9月,發表長篇小説《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 [3]  [6] 
1999年,創作詩集《託斯堪詠歎》。
2000年,創作詩集《雙歌(Double Chant)》。 [12] 
2002年6月,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2003年,創作詩歌《愛之路》。 [13] 
2004年,創作詩集《衝墟之書》。
2005年,創作完成法文詩集《萬有之東》。 [11] 
2006年,創作理論著作《美得五次沉思》。 [19] 
2012年,當選為南京大學“十大傑出校友”之一。 [7] 
2017年9月,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參加“從東方到巴黎——中國留法藝術家百年開拓與交流展”。 [15] 

程抱一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程抱一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他的父母早年曾留學美國。青少年時代的程抱一經歷了顛沛流離的戰爭苦難。1948年,程抱一隨籌建教科文組織的父親一起來到法國。 [3]  [5] 
  • 婚姻家庭
程抱一的妻子是法國人米舍利娜 [18]  ,他的女兒是法國漢學家程艾蘭 [2] 

程抱一主要作品

  • 文學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備註
1970年
《張若虛詩歌之結構分析》 [19] 
理論著作
1972年
《和亞丁談里爾克》 [12] 
-
1973年
《駱駝祥子》 [19] 
譯著
1977年
《中國詩語言研究》 [19] 
理論著作
1979年
《虛與實:中國畫語言研究》 [19] 
理論著作
1980年
《想象的空間:千年的中國繪畫論》 [19] 
藝術論著
1983年
《七首法語詩》 [7] 
-
1989年
《樹與石(De l’arbre etdu rocher)》 [12] 
詩集
1989年
《筆法天才朱耷》 [19] 
藝術論著
1989年
《神一氣》 [19] 
譯著
1990年
《雲水之間,中國詩歌再創集》 [19] 
譯著
1993年
《四季一生》 [19] 
詩集
1997年
《三十六首情詩》 [19] 
詩集
1998年
天一言 [13] 
小説
1999年
《石濤,生命世界之真味》 [19] 
藝術論著
1999年
《託斯堪詠歎》 [19] 
詩集
2000年
《歌唱噴發之處》 [19] 
藝術論著
2000年
《雙歌(Double Chant)》 [12] 
詩集
2001年
《誰來言説我們的夜晚》 [19] 
詩集
2002年
《此情可待》 [13] 
小説
2002年
《對話,對法語的一份激情》 [19] 
藝術論著
2003年
《愛之路》 [13] 
詩歌
2004年
《衝墟之書》 [19] 
詩集
2004年
《美總是獨特的:另類中國畫家的道路》 [19] 
藝術論著
2005年
《我們時刻相迎》 [19] 
詩集
2006年
《美得五次沉思》 [19] 
藝術論著
2007年
《萬有之東——程抱一詩輯》 [7] 
-
2015年
遊魂歸來時 [14] 
-
  • 書法作品
創作時間
作品名稱
作品規格
作品圖鑑
1985年
《春江花月夜》 [15] 
29cmX48cm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1997年
《花草放也,飛雁回也》 [15] 
33cmX33cm
《花草放也,飛雁回也》 《花草放也,飛雁回也》

程抱一創作特點

  • 藝術綜述
程抱一長期致力於中國詩學、繪畫、書法、評論、翻譯多方面的創作和研究。 [20] 
程抱一藉助結構主義、符號分析學的方法,分析中國古典詩歌和繪畫的結構功能,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堂奧;詮釋中國的文化思想,從哲學的高度重新激活了中國的宇宙論和生命觀;詩歌和小説創作,把個人的生命體驗、深度的哲思和對歷史的反思融匯在一起,對存在問題和近現代中國生存狀況做了探究。 [8] 
  • 文化交融
程抱一認為,任何到異國他鄉定居的人,無論受教育程度如何,無論他是否意識到,都會有段時間感覺自己像被命運拋向大海的尤利希斯,“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知識分子流亡則更痛苦,這裏指的是文化流亡。離開本土文化和社會,遊離於兩種文化之間,成了“文化邊緣人”。在這種處境當中,有人痛苦彷徨一輩子,也有人最終在兩種不同的文化之間找到了立足點。在兩種文化的撞擊中激發出具有獨特光彩的思想。程抱一就找到了一個將中法文化精髓交融在一起的最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3]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程抱一始終努力做到借鑑西方哲學思想,把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和西方哲學穿插在一起,互相呼應,而不是進行簡單的比較。 [3] 
除了睿智和思辨,程抱一的理論著作裏還有詩情畫意。無論是介紹中國詩歌和繪畫的方式,還是他筆下的人物,都讓讀者無時不感到中西兩種文化在交織,中西兩種思維方式在穿插。而這兩種文化似乎都同樣滲入骨髓,又涇渭分明,它們互相滲透,但又沒有形成一種四不像的混合物。 [3] 
  • 詩歌創作
程抱一最早的創作是從詩歌開始的,並在法國自成體系。他始終盡力做到中西合璧,把兩種似乎迥然不同的傳統結合起來。他認為中國詩有禪的傳統,西方詩歌則延續了奧爾菲的傳統。禪講究從有至無,從無而有,所謂“見山有山,見山無山,見山似山”。而奧爾菲的傳統是出死而生,體現悲劇性的隔絕,如人與神的隔絕。但是這兩種傳統之間有相通之處,因為無論“無”還是“死”都要經過毀滅而再生。西方的由死而生,其實《楚辭》裏就有《宋玉》,只是《楚辭》表現得沒那麼淋漓盡致。西方詩歌那種從破裂達到超生和真純的隔絕性的悲劇在但丁的《神曲》裏表現得很充分,後來波德萊爾的詩歌也繼承了這種傳統。 [3] 
程抱一的詩歌裏兩面都有。他的詩作《雙歌》的主題是人與自然,人與自己命運的對話。《戀情》是36首情詩,但表現的不是狹義上的愛情,而是人間的激情。主題是什麼無關緊要,關鍵是他把那種人與天地的交流中所流露出的奧秘以及人類命運本身所包含的悲劇性的激情體現在了詩中。程抱一不像西方詩人那麼鋪陳,而是以簡約而含蓄的言語表現,給人以一下一下敲擊的感覺。程抱一既避免使詩歌成為自我感嘆,又努力避免當代法國詩歌空泛、抽象和做作的傾向。在他的詩歌裏,非常好地體現了法語的音樂性,為中法詩歌的融合創造了一個完美境界。 [3] 
在詩歌語言的分析中,程抱一劃分出了三個層次:一是詞彙和句法層,二是格律層,三是象徵層。這三個層次,分別對應虛實、陰陽、天地人的宇宙論範疇,共同構築起完整的文化符號秩序,形成了中國詩歌語言的運轉機制。程抱一對中國詩歌奧秘的結構性解答,提出了一些問題。在詞彙和句法層,虛實關係體現為虛詞與實詞之間的微妙遊戲;在格律層,陰陽關係通過聲調對位和對仗進行着辯證的轉換;在象徵層,天地人的三元關係在自然的隱喻性意象中,以主客體之間情思感應的方式得到了開發。 [8] 
  • 小説創作
從詩到小説的轉變,程抱一呈現的是其關於存在之本質性思考的兩個面向。與詩歌中占主導地位的形上對話不同,程抱一敞開的是面向生活世界的思考。通過小説,他撿拾起了被詩歌所棄置的幸福、悲傷和荒誕,在生活的體驗之中尋找關於生命、歷史和文化的啓示。在如何以小説語言記敍生活的問題上,他顯示了一個文化哲人在歷史敍述、文化差異等議題上的獨到見解。 [8] 
程抱一的小説詩學,與普魯斯特的啓示有關。對生活的重新體驗,是與過去的生活經驗對話的過程。如何與生活對話,他的寫作經驗提供了兩個獨特的視角:一是寫作的間離效果,二是意義的光照和啓示。 [8] 
寫作的間離效果,與小説所採用的語言有很大關係。程抱一的小説,之所以選擇法語作為記述工具,一個原因就是它可以產生一種間離效果,使得作者能夠對於源文化和生活經歷進行重新的認知和省察。在這一過程中,記述本身就成了一種創造性的行為。其次,小説作為過去生活的重新體驗,在意義的發掘方面體現了作者的自覺、清醒的意識。小説敍述如何承載過去,在歷史進程中與生活經驗對話,尋找打開生命和文化之門的鑰匙,乃是程抱一小説思想的要義所在。 [8] 

程抱一獲獎記錄

  • 作品獲獎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98年11月
《石濤﹕生命世界的滋味((Shitao, la saveur du monde))》 [6] 
馬爾羅藝術獎
1998年11月
《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 [6] 
費米娜文學獎
2000年
二重唱》 [7] 
羅傑·開魯瓦獎
  •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1年
榮譽騎士勳章 [3] 
法國政府
2002年6月
法蘭西學院 [1] 
2006年12月
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1] 
2012年
南京大學“十大傑出校友”之 [7] 
2014年12月
山東大學名譽博士 [16] 

程抱一人物評價

“程抱一在法語文學領域取得的了傑出成,為中西文化交融作出了突出貢獻;程抱一德高望重,事業有成,被稱為法國的‘不朽者’,也是法蘭西文學最高殿堂的‘第一位亞裔和華裔人士’。他不僅是法蘭西的驕傲,也是所有講法文的中國人的驕傲。”(時任中國駐法國大使趙進軍評) [1] 
“程抱一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智者’,他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不僅是法蘭西學院的榮譽,也是法蘭西共和國的榮譽。”(時任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剋評) [3] 
“程抱一孜孜不倦地傳播中國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國文化深扎於法蘭西文化的土壤,他的教學、寫作、翻譯作品和大量的文化活動,在法國和歐洲大陸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成為當代法國知名的中華文化學者和文化傳播者。”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評) [4] 
“程抱一是微妙含蓄的詩人,中國藝術的深湛理論家,法國重要詩人的漢譯者,他似乎不費力地把東、西方的精華凝為一體。”(讓·芒賓諾教授評) [10] 
“程抱一是罕見的成功者之一,他對人生磨難的切身經歷和深刻體驗,對東西方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使他寫出了集東西方文化之大成的傑作,為推動中法的文化交流和繁榮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湘潭大學學報》評) [13] 
“程抱一作為法國著名的華裔文化大家,具有國際公認的學術地位和聲望。先生孜孜不倦地傳播中國文化藝術的精髓,並推動中法兩國的文化交流不斷深入。”(時任山東大學校長張榮評) [16] 
“程抱一還遠不止是一位傳遞者,他更是以他的創作聞名海外,而且他的創作跨越了許多藝術領域,從繪畫到書法,從詩歌到小説,從翻譯到文論,都有膾炙人口的創作或研究成果。”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褚孝泉評)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