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十二岁抵御柔然,为何能继苻坚之后再度统一北方

灵刻文史

北魏拓跋珪以其弟为人质向后燕国王慕容宝求和(此番是想先回老家搞定内乱),慕容宝也知北魏内部有动乱,此时攻打决不失为一个好机会,因此拒绝了拓跋珪求和的请求,同时发兵十五余万想要与北魏做出最后的决战。

拓跋珪眼见求和不成,慕容宝都调集大军北上追击了,于是就安营扎寨,准备迎战。慕容宝找准时机,趁北魏军刚刚安营扎寨还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之时,率精兵万人,趁夜偷袭魏营,同时发起猛烈攻势。

果然如同慕容宝预料的那样,魏军丝毫没有防备,营中乱作一团,拓跋珪连鞋子都没有穿慌忙逃走了。

影视剧给你机会也不中用啊

拓跋珪逃出来之后,立刻击鼓收拢那些北魏士兵(类似于现在的吹哨集合),这下魏军有了主心骨,是时候反击了。

燕军听得鼓声震耳欲聋以为中计,慌忙撤退,这一撤退不要紧,轮到燕军自乱阵脚了,天黑着,加上心里恐惧那就不管你是敌是友(是魏军还是燕军),放箭的见人就射,拿刀的见人就砍,这时拓跋珪带着士气正盛的魏军开始反击,燕军死伤惨重,慕容宝带着逃出去的士兵向河北方向逃去。

拓跋珪心想:我好心和你求和,你却想趁我病(北魏内乱)要我命,我岂能放虎归山?于是拓跋珪率军在后紧追不舍,正值深冬,风雪交加,还要趟水过河,那些伤兵几乎都死了。

拓跋焘

慕容宝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不管了,赶快逃命要紧,率领两万精兵逃回了都城中山,拓跋珪也再一次率兵围住了中山,城中的尚书慕容皓开城投降,慕容宝又凭借着兵力逃出中山,逃到了如今的辽宁省朝阳市(龙城)。时光荏苒,转眼换了几个皇帝

公元398年,拓跋珪在平城(如今的山西大同市)称帝。

公元409年,拓跋珪被杀(死于其子之手),拓跋嗣继位。

公元423年,拓跋嗣病逝,拓跋焘继位,史称魏太武帝。“统治万世”已然成空

前面讲到过赫连勃勃投靠后秦然后反叛有了一股不错的势力,建立大夏王朝,修筑统万城,寓意千秋万世唯我统治,没多久赫连勃勃就薨(叫个高大上的名字,皇帝死叫薨)了。

拓跋焘趁赫连勃勃薨时率军进攻夏都城统万城,城破,夏王赫连昌被俘虏,大夏王朝享国运二十五年。

不安分就让你永远安分

北部的柔然跃跃欲试,听闻北魏拓跋嗣薨的消息,那是急忙率军攻占了北魏的旧都盛乐。

拓跋焘正值年轻血气方刚,我能受你们那蛮人的鸟气(北魏早期虽是鲜卑部落,但从拓跋珪称帝之时实行一系列政策,已经汉化),亲率两万精兵前去驱逐柔然。

为什么拓跋焘这么勇呢?据记载拓跋焘十二岁时就已经率兵在河套地区抵御柔然的入侵了,我们十二岁时在干什么?汗颜啊。

柔然率军六万有余,而拓跋焘只率军二万,因此柔然王仗着兵力优势把拓跋焘包围了五十多重。魏军十分恐慌,但见一少年镇定自若,吾自岿然不动,魏军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于是拓跋焘带领魏军奋力厮杀,突出重重包围,还斩杀了数名柔然大将,柔然大败北逃,之后又多次进攻柔然(趁着他们放牧的时候不注意,偷袭一次又一次),终于把柔然打怕了,再也不敢染指北魏疆域。别担心,他们两位是来搞笑的

平定了北部的柔然之后,魏军士气正盛,拓跋焘进攻北燕,当然北燕实力很弱,具体比较起来可能还不如柔然,但皇帝冯弘不甘心不战而降,送了一万人头,眼看打不过,便向边疆政权高句(gōu)丽(lí)求救,没多久冯弘因自大被高句丽王杀掉了,也是悲催,至此,北燕灭亡。

接着就是北凉了,这货(北凉王沮渠牧犍),喜欢说大话,到处宣扬北魏打柔然没打过,我比柔然强,言外之意北魏不敢来攻我,这下好了,魏帝找上门来了。

先是劝降,北凉王手下的人都说投降吧,咱打不过的,可是碍于面子就是不投,还想拉拢柔然一同抵抗魏军,不知道柔然已经被打怕了吗?这下北凉王的侄子忍不住了率领部下投降北魏了,可能北凉王觉得有个台阶下了吧,于是也不嫌没面子了,尴尬地投降了北魏,北凉享国运三十九年。

继苻坚之后再次统一北方

拓跋焘十六岁继位,十二岁时抵御柔然,先后十三次出兵柔然,使之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继而又灭了赫连勃勃的胡夏,以及北燕、北凉这些政权,终究使得自淝水战败之后分裂割据的北方再次归于统一,是继前秦苻坚之后再度使得北方统一的人。

至此,北方统一,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对并立,形成了南北朝对峙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