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史之乱”让洛阳成人间地狱(上)

封面新闻

关注

《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

李白像(马睿临)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唐李昭道所绘《明皇幸蜀图》描绘了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往成都避乱的情景。 图据文博山西

电影《妖猫传》中的唐玄宗与安禄山(右)形象。图据片方

唐玄宗像

□马睿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初春。前一年安禄山的叛军攻陷了洛阳,李白目睹叛军的残暴行径后到华山避乱,写下这首诗: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就看见了明星仙女。她手拿着莲花,在空中踩着云朵飘然而来。身上云霓般的衣裳拖着长长的带子,在天空中飘然而行。她邀我登上云台,拜谒了神仙卫叔卿。我恍恍惚惚地与他们一起驾着鸿鹄,飞上了天空。当我们飞至洛阳的上空时,俯首下看,只见到处都是安禄山的叛兵。百姓尸体纵横,鲜血染红了野草,而一个个豺狼似的叛军官兵正戴着官帽在大肆庆祝。

《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古都洛阳经济繁荣人口众多

李白对洛阳这座城市很有感情,先后在此居住多年。洛阳城,东邻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倚殽山和渑池,北靠黄河,南面伊河、洛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早在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就环绕洛阳四周设置了函谷(今河南新安)、广城(今河南临汝)、伊阙(今洛阳龙门山)、大谷(今河南偃师)、轩辕(今河南登封)、旋门(今河南荥阳)、小平洋和孟津(今河南孟县)等八座关隘。由于伊洛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东周、东汉、魏、晋、北魏等许多朝代都在此建都。隋唐两代,洛阳虽然名义上是陪都,但宫殿、街道、市场的规划和建设都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十分相似,个别坊市甚至超过了长安。

隋炀帝即位之初,就开始大规模经营东都,先后兴建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皇室成员长期居住在洛阳,很少回长安。朝廷各衙门官署,也随之设在洛阳。武则天载初年间(689年至690年),连科举考试都改在洛阳举行,史称“东选”(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大诗人杜牧在洛阳考中进士后,豪情满怀,兴奋地写下“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由于洛阳地处大唐帝国的中部,所以交通也很便利。由长安向东的大道,出潼关后即达洛阳,再由洛阳分路,转往东方各处。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更以洛阳为起点,凡由通济渠前往长安必经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西域各国的胡商纷纷云集于此,开展贸易。当时,洛阳城中设有南、北、西三市。这些胡商们多集中在南市周围,南市在隋朝叫“丰都市”,面积占据两个坊,共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百余店,各种货物堆积如山(徐松《河南志》)。西市在隋代叫“大同市”,周长达到四里,其中有邸一百四十一区,资货六十六行,商业比隋代还要繁荣。洛河上的漕渠桥“皆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若西京之崇仁坊”(元朝《河南志》卷四)。

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为了给女皇歌功颂德,洛阳城里的蕃客、胡商捐出百万亿钱,在洛阳定鼎门铸造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天枢”。这座天枢高达九十尺,下面铸有铁山作柱脚,还铸了两只麒麟,用它来镇守四方。天枢上面置有一只巨形铜盘,直径三丈阔。并铸有蛟龙像人一样立在那儿,两足捧着一只大火珠,望去像太阳初升(丁用晖《太平广记》;司马光《资治通鉴》)。由此可见,当时洛阳胡商之多,商业之发达,财力之雄厚。

洛阳之所以繁荣昌盛,户口众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都城本来就是人口聚集之地,再加上政府的移民充实,便更为繁华。早在隋炀帝营建洛阳时,不仅迁徙豫州郭下的居民到洛阳,还迁来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魏征《隋书》)。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时,又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到洛阳(刘昫《旧唐书》)。这样大规模的人口充实,极大地促进了洛阳的经济发展。

“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共有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口(司马光《资治通鉴》)。而洛阳城所在的河南府下辖二十六个县,就拥有十九万四千七百四十六户,人口一百一十八万三千零九十三(刘昫《旧唐书》),分别占全国的2.14%和2.23%。

起兵反叛安禄山攻陷洛阳城

正因为洛阳战略地位重要,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所以安禄山十分重视洛阳。早在造反前,他就命人秘密绘制洛阳地区军事地图。造反前两三天,安禄山在府中召集了十余名亲信大将,先是赐予重赏。然后在大厅里挂出了一幅大地图,地图上表明了山川、道路、关隘、险要之处。紧接着,他给每位将领颁发了一幅,并宣布:“凡是敢违抗我命令的人,一律斩首,大军直指洛阳!”部署完毕后,众将领走出府门,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叛军一路南下,抵达洛阳,沿途果然和地图上画的一模一样(张固《幽闲鼓吹》)。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中原已几十年没打过仗,官吏百姓都没经历过战争。突然听到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的消息,不少官吏吓得魂飞魄散,弃城四逃。叛军所过州县,有的望风瓦解,有的开城出降,叛军一路所向披靡,进兵迅速(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安禄山是十一月九日起的兵,十日占领太原。十二月三日,就进驻黄河北岸(今河南滑县)。第二天,过了冰冻的黄河,进入河南道境内。

接到安禄山叛变的消息后,唐王室乱成一团。仓促之间,唐玄宗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立即赴洛阳募兵。封常清很快就募兵六万人,又切断河阳桥(今河南孟县),加强洛阳的守备。同时,唐玄宗又派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征讨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在长安募兵十一万,准备东征。十二月,高仙芝率军进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安禄山指挥叛军进攻陈留(今河南开封),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上任才几天,守城兵士都没打过仗。一听到叛军号角之声,顿时吓得“授甲不得,气已夺矣”。叛军一到,他们立刻土崩瓦解。张介然和近万名兵士被俘后,全被杀害,一时之间“流血如川”(刘昫《旧唐书》)。紧接着,安禄山又乘胜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荥阳太守崔无波登城拒战,守城兵士一听见鼓角声,同样也是“自坠如雨”,全被俘虏(刘昫《旧唐书》)。叛军一过荥阳,兵锋便直指洛阳。尽管封常清奋力抵抗,但手下的兵士全都是新召募的百姓或商贩,根本未经训练。一经交战,立刻溃不成军。无奈之下,封常清只得放弃洛阳。

当时,御史中丞卢奕奉命留守洛阳。城破之前,卢奕把家属全部送到长安,自己发誓死守洛阳。叛军进城后,卢奕穿着朝服,捧着官印,坐在官署大厅里。他对叛军说:“当臣子的,应该知道忠与顺。只要能保持气节,即使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叛军听后,都忍不住怆然改色。后来,卢奕也遇害(刘肃《大唐新语》卷五)。

烧杀掳掠

繁华都市顿成人间地狱

洛阳,这座好端端的繁华都市,顿时成为了人间地狱。战争爆发,首先吃亏的肯定是人民。安史叛军每攻破一座城池,烧杀掳掠,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使得沦陷区广大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加之军纪散漫,叛军所过之处无不化为废墟。他们把所抢到的金银财宝全部送往老巢范阳。抢掠到妇女就分给官兵,抓到青壮年男子就让他们在军中运送辎重,对老人、幼儿则大肆屠戮,有的叛军甚至把婴儿抛到空中,用长矛挑死(司马光《资治通鉴》)。

安禄山攻破洛阳后,叛军鼓噪从四门而入,纵兵杀掠(司马光《资治通鉴》)。史思明是安禄山手下大将,他的小儿子史朝清,性格特别残暴。他的许多姬妾都是从民间抢来的良家女子,凡是不肯顺从的,一律杀害(佚名《蓟门纪乱》)。

安史叛军所侵占的地区,有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其中河北、河南两道所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刘昫《旧唐书》)。战争不是由战场胜负来决定,而是由人心来决定。治国的逻辑往往就是这么简单:你怎样对待人民,人民就会怎样对待你。安史叛军的这些倒行逆施,已经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到了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正月一日,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封其子安庆绪为晋王,安庆和为郑王,达奚珣为左丞相,张通儒为右丞相,严庄为御史大夫。定都洛阳,改范阳为东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