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2. 政治

【专访】麦凯格-约翰斯顿:卅年推动加中科技交流,曾希望中国走台湾之路

"但我发现,中国嘲笑加拿大人‘憨’;两个麦克事件迫使我打破沉默"

Margaret McCuig Johnston

1979年,因西单民主墙,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左)第一次前往中国,并考察文革后的中国大学。在大连,与Pai Anlin在一起。

照片:Radio-Canada / Submitted by Margaret McCuaig-Johnston

Yan Liang

渥太华

玛格丽特.约翰斯顿-麦凯格(Margaret McCuaig-Johnston)女士常常出现在加拿大媒体上,就加中关系发表分析和看法,并对中国近年政策持严厉批评的立场。

这位曾任职加拿大联邦自然资源与科技部资深官员从七零年代末开始,学习中文,关注中国民主化与科技进步,曾积极推动加中关系发展。

最近,她接受加广中文的专访,讲述她对过去几十年加拿大对华政策的反思、不安、与担忧。

加广特别报道:

加中关系50年

  • 1来自9 : 1979年,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在沈阳,与Wang Yulai 以及An Wei合影。, 照片:{{pictureCredit}}Radio-Canada / Submitted by Margaret McCuaig-Johnston
  • 2来自9 : 1979年,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第一次前往中国,拍摄西单民主墙。, 照片:{{pictureCredit}}
  • 3来自9 : 1979年7月,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拍摄的西单民主墙。, 照片:{{pictureCredit}}Radio-Canada / Margaret McCuaig-Johnston
  • 4来自9 : 1979年7月,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拍摄的西单民主墙。, 照片:{{pictureCredit}}Radio-Canada / Margaret McCuaig-Johnston
  • 5来自9 : 1979年7月,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拍摄的西单民主墙。, 照片:{{pictureCredit}}Radio-Canada / Margaret McCuaig-Johnston
  • 6来自9 : 1979年夏天的北京西单民主墙。, 照片:{{pictureCredit}}
  • 7来自9 : 1979年,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在清华园。, 照片:{{pictureCredit}}
  • 8来自9 : 1979年,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左)第一次前往中国,考察文革后的中国大学。在大连,与Pai Anlin在一起。, 照片:{{pictureCredit}}
  • 9来自9 : 玛格丽特拍摄的大连周恩来纪念馆。, 照片:{{pictureCredit}}

两名麦克事件令我愤怒

玛格丽特回忆起,2018年12月初她抵达上海。

她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到访中国 —— 从九零年代开始,她主要是推动加拿大对中国的技术援助项目,尤其是从2014年到2020年,她还负责加中科技合作探险之旅项目,推动加中技术交流。

但这一次,她隐约感觉有些不安,因为在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押了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

果然,几天之后,中国扣押了两名加拿大麦克,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以及商人斯帕佛(Michael Spavor)—— 玛格丽特用了绑架这个词。这一行动也让人质外交这个词频繁出现于国际新闻当中。

玛格丽特介绍说,之后,她与一位上海公司总裁见面,对方告诉他,北京有一个百名加拿大人名单,可以随时从里面找出一两个人来扣押。后来又有一位朋友告诉她,她的名字也可能在上面。

两个麦克被绑架令我非常愤怒,同时,我也发现,在上海酒店,我的两个行李箱被搜查过,没有丢失任何东西,但我知道。因为我一直有个习惯,在中国,离开酒店房间时,我会给我的行李箱内部和上锁之后分别拍照
引自 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

那是她最后一次前往中国。

直到现在,她谈及两名麦克事件情绪依然激动。她表示,加拿大一直是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国家,曾从各个方面,为中国发展提供过帮助,但中国竟然用绑架两名麦克的方式来报复,之前还绑架了传教士加勒特夫妇。

一直以来,我是政府官员,不适合发表评论,我是在新闻背后的人,但这一次,我不能再犹豫了。我感觉非常愤怒,是被迫发声,为两个麦克发声。
引自 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

她还认为,孟晚舟以及两名麦克事件之后,加中关系 (新窗口)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她也是从那时起成为在媒体上高调对中国提出批评的专家之一。她还加入了一个人权组织,希望为保障中国人权做些什么。

加中科技交流四十年

早在负责加中科技探险之旅项目那几年,她就发现,不仅仅是加拿大的工程师,也包括美国和欧洲的科技人员,在与中国合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欺骗。

她曾专门撰写过一份详尽的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她例举了加拿大与中国科技合资企业遭遇的困境,比如,加方常常受到中国合作伙伴的压力,要他们放弃更多的公司拥有权,要求技术转让,出售关键性技术等,最终目标是要控制加拿大知识产权;而且,加方的企业拥有股权比例太低。

她认为,中国近些年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那是站在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科技上,甚至是使用欺骗的手段达到的。

我承认,在这(与中国打交道)方面,我们太幼稚了。中国合作者当面会说,加拿大人非常直率、容易合作,但在背后,他们对加拿大人居高临下,甚至用‘憨’这个词来嘲讽加拿大人,这不善良,尤其是帮助过你的人。
引自 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

她表示,与中国科技合作之初,中国的科技能力是非常低的,甚至食品标准都很低,比如,加拿大的农业科技专家布罗斯教授(Dr. V D Burrows)曾协助中国西部展开燕麦种植等。

但到了新冠疫情期,加拿大曾同意和中国一起研发疫苗。按合约,中国本应该提供疫苗样品在加拿大进行试验和生产,但加方根本没拿到疫苗试验品 —— 中国再次欺骗了加拿大。

玛格丽特分析,很长一段时间,加拿大和西方各界都认为,中国开放,经济与科技合作有助于中国拥抱世界。假以时日,中国会朝着台湾的方向发展 —— 经济腾飞,民众生活提高,政治日益开放民主。但现在看,这只是一厢情愿。

她认为,现在的中国变化无常,就像川剧的变脸。习近平或许认为,经济胁迫、战狼、和对邻国,尤其是对台湾的霸凌,可以令中国得到更多好处。短期来说,或许如此,但长期看,国际社会正在重新制定规则来防止中国的霸凌和欺骗。

我并不后悔为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技术合作付出如此多的努力 —— 那是中国之前政府改革开放的年代。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对他们来说,赶上并成为对世界创新网络有贡献的一员非常重要。但随着习近平上台,事情发生了真正的变化,他在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知识产权、民用技术融入军事发展、任意拘留、出境禁令、以及不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变得日益激进。 中国已经改变,其他国家需要通过贸易多元化,以及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来加以适应。
引自 玛格丽特.麦凯格-约翰斯顿
MMJ

玛格丽特最近在渥太华一间咖啡馆,接受了加广中文采访。

照片:Radio-Canada / Yan Liang / RCI

西单民主墙

玛格丽特饶有兴趣描述自己第一次前往中国的情景。

她清晰记得,那是在1978年,当时,加拿大《环球邮报》每天都在头版报道北京的西单民主墙。

该报当时的驻中国记者约翰.佛雷泽(John Fraser)就在民主墙面前对学生和工人们进行采访,而且介绍过由魏京生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即民主现代化。

对于玛格丽特和家人,除了曾资助过一个香港学生,对中国知之甚少。西单民主墙事件令她感觉,这是多有意思的一个国家啊。

于是第二年,她和丈夫跟随渥太华大学的一个15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中国,考察文革之后不同地区的大学 —— 当时,外国人不准以私人名义访问中国,必须跟随代表团。

当然,玛格丽特真正兴趣的,是去看看西单民主墙 —— 那是1979年7月,魏京生已经被捕,但还没有被判刑。

她拍摄了不少现场照片,而北京民众见到他们都非常好奇,因为从不知道外国人也知道西单民主墙,了解他们的状况。更有趣的是,他们来自加拿大 —— 白求恩的故乡。

之后,玛格丽特开始在政府机构的职业生涯,因为懂中文,日常事务之外,与中国合作的许多项目都落在了她的肩上。

1993,她应邀主持APEC的一个研讨会,主题是先进科技,中国是在此前一年加入了APEC,而和她共同主持这个大型研讨会的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是一位女士。

这令玛格丽特更加相信,中国正在发生变化。

她感慨说,反而是现在,习近平政府中的女性比例直线下降,习甚至说,女性应该结婚生子,照顾家庭,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的走向。

(发言仅为嘉宾观点,不代表加广立场)

Yan Liang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