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告──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中廣告的出現

 

1920年代的國際社會處於民族自決的時期,朝鮮爆發三一運動、中國五四運動興起、日本內部原敬內閣成成立,台灣的留日學生浸淫在日本的自由化氛圍中,更希望日本能夠改善對台灣的政策。台灣總督府方面,日本改派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來台,進行同化政策。 

 

  《台灣民報》於1923年創刊,創辦者「以林獻堂為首,包括蔡培火、楊肇嘉、林呈祿等人」 [1] 1920年,林獻堂、蔡惠如等留日的青壯年台灣學生,在東京創立新民會,進行台灣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民報》的創辦目的主要是要鼓吹台灣議會運動、教育民眾,是日治時期台灣右翼社會政治運動的主要發生場所。但是台灣的民主運動一直受到限制,台灣新民報》繼承《台灣民報》的意志,繼續經營下去。

台灣民報》中的廣告通常篇幅小而集中。從史料中可以看出來台灣民報》明顯的看到一個差異在於:台灣新民報》明顯比《台灣民報》多了許多廣告,從醫療相關的梅毒療藥、胃藥到飲食、唱片、雜誌、保險等多樣的廣告,豐富的插圖以及巨大的文字無不吸引讀者的眼光。這樣巨大的轉變,讓我在閱讀這兩份報紙時產生一些疑問:是甚麼原因灶常這樣的轉變?是讀者群變了?還是編輯者變了呢?文章將以此為中心作為討論的主軸,並引用兩篇史料試圖找出廣告出現的原因。

    台灣民報》中看到的廣告大部分集中在報紙的最下一排,各個廣告用框線區隔,使用中文對廣告目標做簡單的描述(圖一)。而台灣新民報》中 文字方塊: 圖 1 《台灣民報》第二百七十八號 (七) 昭和四年九月十五日 則是使會看到一整頁的廣告,運用大幅的圖案、標示,文字量雖然增加,但卻能夠更清楚的讓讀者完整知道廣告想要表達的訊息(2 )。推測原因,首先我認為這兩種極度不同的廣告類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商品類型不同。台灣民報》上的廣告通常是在宣傳某一商家,因此對這些商家來說,只要將商家的名稱、地址、聯絡方式清楚標明,再加上一些簡單的描述,就能達到宣傳的目的。但是台灣新民報》上廣告的是一件「商品」尤其我引用的這篇又是藥品廣告。藥品是一種會對人體產商直接影響的商品,眼藥水又是針對人身上最脆弱的部位——眼睛,因此商人必須對這項藥品做出更完善的介紹,包括使用方式、藥效、價錢等資訊。儘管在廣告中可看出廣告者誇大的部分,但是看似完整的資訊卻容易增加消費者對商品的信心,並促使其對商品產生好感。可看出這是因應商品需求所做出改變。

 1.png 

圖 1 《台灣民報》第二百七十八號 (七) 昭和四年九月十五日

  另一方面,廣告精美度差距如此大的原因可能在於印報技術的進步。從(圖1)左邊數來第二個廣告來看,「老威發式」這個廣告試圖在其中加入圖片的元素,但是印刷效果模糊,畫面的呈現沒辦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觀台灣新民報》上的廣告(圖2),如「自動點眼容器」的圖示,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手部細緻的紋路、陰影,還是自動點眼器的光滑感、瓶身的刻紋,都能夠清楚的呈現。可見不一定是台灣民報》不想要擺放精美的廣告,而是在實際運作上,台灣新民報》的印刷技術有長足的進步。

 

讀報社是專為不識字的普通民眾而設的活動,《台灣民報》發行之後,透過讀報社將報紙的文章傳達到最底層的民眾,達到啟迪民智的效果。到了一九三零年代,公學校的教育已相當普遍 [2] ,讀者識字率的提升使廣告能夠使用更多的敘述文字,尤其圖文並行的方式,更增加廣告的可讀性。

 

  同時,根據蕭柏暐在〈台灣的報業傳承與政治社會運動─以台灣民報社員人際網絡為中心〉文中指出:由於台灣民報》的編輯者們具有不同的個性及理想及身分,而台灣民報》的發行更牽涉到台灣士紳政治社會運動的導向,就連台灣民報》本身的編輯者間都產生理念上的爭執,更不用說台灣民報》與台灣新民報》之間的編輯者差距會有多大。尤其是台灣民報》的編輯者在經過十年的政治運動,面臨到總督府的壓迫及內部的分歧,心境也會發生一些轉變,在台灣民報》中幾乎將所有篇幅放在討論政治、社會事務上,對種種議題進行分析、討論,而在台灣新民報》中,儘管仍存在社論的文章,但已增加許多文學性的散文、小說、詩詞,娛樂性及抒情感越來越強,廣告的內容、刊登形式在這樣的趨勢下自然而然地變的更豐富。

 

  除此之外,廣告的增加也代表著編輯者資金來源的增加,但目前還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所以暫時將此保留到以後進行發掘。

 

  總而言之,台灣民報》及台灣新民報》中廣告的發展是在日治時期的社會脈絡下建立起來的。廣告內容的轉變、讀者識字率增加、印刷技術的進步,都影響報紙中廣告的發展。

 

 

2.png 

2 台灣新民報》第九百六十六號

 



[1] 蕭柏暐,〈台灣的報業傳承與政治社會運動─以台灣民報社員人際網絡為中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學位論文》,2011、頁1-2 

[2] 周婉窈,〈實學教樣、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2003),頁221-222

arrow
arrow

    蔡玫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