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纵观汪精卫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简直就像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

前半生壮志凌云,

官费留学加入同盟会,起草会章,深得孙中山赏识,

连孙先生的遗嘱都是汪精卫起草的

为唤醒民众刺杀摄政王,失败被捕后在狱中写下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再加上面容俊朗、口才出众,惹得肃亲王善耆都不舍得杀他,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甚至还有把女儿许配给汪精卫的想法。

周游天下,怀有报国之心

刺杀摄政王,慷慨做楚囚

写得一手好文章,随孙中山斡旋天下

心怀天下,挥斥方遒这种读书人才有的气质使得汪精卫二十岁出头就名扬四海

可汪精卫所处的时代和位置并容不得这种书生意气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正是这书生意气才容易动摇

也正是这书生意气才会觉得和平运动才能救中国

才会相信对日占区人民不压迫的鬼话

才会在投敌后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身上背负着四万万同胞的命运

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少年时以为刺杀摄政王就能解决问题

以为跟随孙中山做好同盟会就会解决问题

后来以为斗倒蒋先生就会解决问题

以为成立伪政府就会解决问题

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代,

光靠写几句诗,做几篇文章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以汪精卫代表的旧时代读书政客是斗不过以蒋先生代表的江湖乱世之中的投机分子

以至于常常被蒋先生逼得“出国看病”

而汪精卫心气又高,自然在此处留有心结

汪精卫在搞“和平救国”之初曾给蒋先生留下诀别信,最后写道

“君为其易,我任其难”

让人联想到陈璧君曾说过

“难道汪先生做汉奸也要低人一等吗?”令人莞尔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而汪先生的“任”在投敌之后也受到了不小的挫败

相传近卫文麿曾收到过秘密报告,表示汪精卫给蒋介石写过信

表明要在投敌后用三民主义影响日本,最终让日本统治者倒台,使中国收回东北

虽然此信被认为不实,但还是在日本人心中留下了疑虑

日本人不但不愿扶持伪军壮大,反而处处加以限制

故而伪军士气极为涣散,日军不愿出资源扶持,伪军也不愿为日本人卖命

(抗战神剧中伪军战斗力不堪一击其实并没有太夸大)

他写的诗也失去了慷慨激昂,只剩悲凉与痛苦

“孤悬破碎山河影,苦照萧条几旅人。南去北来如梦梦,生离死别太频频”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据金雄白回忆,汪精卫在见日本人之前突然失去了控制,

拼命抓着自己的头发说道:“我恨 我恨啊”

汪精卫在党内的不如意或许导致个人心态的变化

但根本原因还是在谋求解决中日问题的一次尝试

据资料记载,汪精卫投敌之时已经与日本协商出在当时看来对中国及其有利的方案,

无奈时局多变,日本高层轮换后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

而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汪伪政权与日本之间可谓是“互相利用,各怀鬼胎”

汪的存在间接导致了伪军战斗力低下,只能靠日本本土士兵作战

可也导致了日本占领区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日本后顾之忧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而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大一批打着和平救过幌子的汉奸加入日军,严重打击抗日武装士气。

汪精卫曾在诗中写道

“生惭郑国延韩命,死羡汪锜作鲁殇。”

其实说的就是他自己

生惭郑国延韩命:战国时期,韩国派一名叫做郑国的人到秦国修水渠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

死羡汪锜作鲁殇:春秋时期,一名叫汪锜的人战死沙场,埋葬汪锜时孔子说道:“虽然汪锜未成年,但为国战死,应用成年人的葬礼”

汪精卫自知要背负一世骂名,唯有写诗聊以自慰。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你个书生搞什么政治!

其实如果汪精卫当年在国民政府急流勇退,闲来吟诗作赋,后世谈论民国大师时比少不了汪氏。

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做了阜昌天子。留下千古骂名

六十年无一事成,不须悲慨不须惊;

尚存一息人间世,种种还如今日生;

也许是汪精卫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