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汕头史话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口袋春秋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汕头史话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作者|秦梓高 编辑|黄居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轰炸我国城镇,残酷地屠杀我国同胞,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和仇恨。是年8月13日,汕头爱国青年在中共汕头市工委的倡导与组织下,成立了“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后改称青抗会)。市工委为了更广泛地发动各阶层群众起来抗敌,于同年10月派吴南生去发动组织少年儿童,开展救亡工作。吴南生是个自学成才的十五六岁年轻小伙子,这时刚刚加入共产党。他与王强等人成立了“汕青救会少年工作队”,领导在学与失学的部分少年儿童进行抗日宣传。在此以前,由国民党所控制的“汕头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已在少年中组织起“儿童抗敌后援会”。这个儿抗会的小头头是朱宝衡和朱宝岱两兄弟。参加儿抗会的成员有吴元成、吴荣等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国民党汕头市政府人员的子弟。

汕头史话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汕头早期的“青抗会”

少工队成立后,他们以红军少年先锋队为榜样,少工队的队歌就是少年先锋队的队歌。他们在青救会领导下,工作十分活跃,到处歌咏演戏,贴标语发传单,还学习文化,学习政治时事,内容十分丰富,精神面貌十分活泼,吸引了不少儿童参加。连儿抗会的小会员也很羡慕他们的活动。不久吴元成就带部分会员脱离儿抗会参加了少工队。这样儿抗会就名存实亡,后来也就停止活动了。这时少工队也向小学发展,但真正加入少工队的约有近百名,没有入队只参加少工队一般性活动的外围儿童有数百人之多。但成为骨干并加入“少年文艺工作队”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的只有王强、段俊豪、陈滢(女)、陈铁、林志豪、吴容、刘坤城、王亚华等十几二十人。队长吴元成,政治指导员吴南生(后兼任党支书)。这些人年龄大都是十来岁,但他们已不再是一般学生儿童了,而是具有爱国思想、工作热情、活动能力的抗日小战士。

汕头史话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日军占领汕头市区(日本随军记者摄)

少工队成立后,经常配合抗战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如当时汕青抗为保卫大武汉发动30万人签名活动;发动群众征集万封慰问信;向前线战士捐献5000件棉背心等活动。少工队就积极进行宣传和募捐。少工队的小战士首先积极向战斗在前线的士兵寄慰问信,有一位小队员就寄了18封,最少的也寄了3封。再就是上街宣传,到车站读报,在电台播音,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唱歌演戏。如演出《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由于剧情动人,表演逼真,群众深受感动。当扮演卖艺老头拿着小铜锣请大家为救亡捐款时,观众纷纷解囊。少工队员们悲切地唱着那流亡歌曲,特别是当唱到“那年、那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时,那凄凉哀怨的歌声,感动得很多人流下眼泪。

1938年10月,青抗会工作中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准备开展游击战争。组织了4个战工队下乡,少工队也分别参加了战工队,到农村帮助农民收割谷物;到桑浦山勘察地形,绘制地图,为后来潮汕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打下基础。

汕头史话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日军进入潮汕

汕头市失守前夕,汕青抗会派有文艺特长的人才加强了这支队伍,少工队遂改名为“汕青抗会流动剧团”,队长郑松涛。1939年6月21日,日寇进攻汕头。流动剧团刚好在潮安的旗地演出,按照党组织的部署,沿正受破坏的潮汕铁路北撤至文祠,后开进凤凰山的白水湖。这时许多成员已是无家可归浪迹异乡的儿童了。流动剧团故改名为“汕青抗流亡剧团”。当时队员们生活很艰苦,只靠地下党筹得的微薄经费和同志们自己带来的一点钱维持生活,每天只能吃三餐稀饭和一点青菜,经受和成年人一样的艰苦。刚接任队长的黄城存主动献出订婚的金戒指来维持饮食。当地人民对这群到处流亡的孩子很同情,有的给他们送来大米和蔬菜,有的送来瓜果和糖。这班流亡少年白天帮群众劳动,夜晚登门家访,教他们唱抗日歌谣,使流亡烽火在偏僻山村燃烧。这时潮安青抗会也派来李开胜、陈平、陈薇(女)等人壮大了剧团队伍。与此同时,还加紧排练吴南生编写的小潮剧《打鬼子》和陈谦编写的小歌剧《送郎上前线》。是年7月7日,中共潮汕党组织领导的“汕青抗武装大队”成立。这时流亡剧团有些团员参加到这支队伍中,直接拿起武器进行抗日游击战争。

汕头史话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日军海上侵略汕头图

为了加强对当地驻军独九旅士兵的抗战宣传教育,以便在独九旅名义下进行工作,并得到给养与经费。1939年9月党组织派徐扬为代表与独九旅秘书徐先兆谈判协商后,决定将汕青抗儿童流亡剧团改为“独九旅艺宣队”,但共产党仍领导着这支队伍。是年中秋节后,艺宣队开至独九旅旅部驻地潮安黄竹径。艺宣队经常到驻军连队和农村宣传,他们背着道具和生活用品,步行到各地巡回演出,走一路唱一路歌,演一路戏。他们上台是演出队,下台是工作队。他们在前沿农村帮农民收割;在抗敌前线给士兵读报讲时事;与战士和群众联欢,教他们唱抗战歌曲;到野战医院料理伤病员,得到人们广泛的好评。连独九旅旅长华振中夫妇,听到10岁小演员林志宏的讲演,看到扮演《打鬼子》武生12岁的小演员陈滢表演后,对他们的演技与口才赞不绝口,还认陈滢为义女。艺宣队成为当时活跃在潮汕抗日前线的一支艺术战斗队。

1940年4月,在蒋介石掀起反共的高潮中,中共领导的艺宣队被迫解散。艺宣队散发了《被迫解散告潮汕父老》传单后,队员们转入地下秘密工作。

End

秦梓高:《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摩崖石刻:濠江古代人在旅游的时候也喜欢刻上“到此一游”

●骄傲!汕头这支英歌队上了央视,火了!

●冬至 ‖ 濠江的“挲大圆”

●重庆公共汽车坠桥事件还不远,汕头公交车安全谁来守护?

●在濠江,开好一辆公交车到底有多难?

●大劳热!农历十月初三夜珠浦社区举行“赛桌席”,现场人山人海!

●濠江又到“岁末酬神”,答谢神恩时

●闲谈濠江立冬为什么要吃“炣饭”的习俗

●难忘童年“农忙”时

●成也潮汕人败也潮汕人——一个外地记者见证汕头的兴衰历程

●推开东湖的“时间门”,九十九年前,有人在屋顶喝红酒

●有一个潮汕的女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亲身经历的潮汕出嫁礼俗

发布于:湖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