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视的孩子,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

文墨历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威廷根施坦因

桂系大佬白崇禧共有十个孩子,其中九个都很活泼,整天缠着母亲马佩璋,父亲白崇禧一回来就立马围过来,深受白崇禧的喜爱。

但是,还有一个孩子却很内向,很少跟兄弟姐妹们玩耍,也不受白崇禧重视,但他却成为白崇禧的子女中名气最大、成就最大的一个,就是白先勇。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视的孩子,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

白先勇出生于1937年7月11日,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在他出生时,七七事变刚刚爆发,白崇禧来不及为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庆祝,就匆匆赶往抗战前线,似乎也预示了这个孩子不被重视。

虽然出身显赫,但白先勇从小就对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非常同情,他日后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以劳苦大众为创作题材的。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白崇禧举家迁往重庆,7岁的白先勇却被诊断出肺痨,这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病,怕传染给其他兄弟姐妹,白先勇需要被隔离起来静养。就这样,白先勇独自生活在一个小角落里,整天面对白墙,没有人来跟他说话。

白先勇独自生活了四年多,他的病才慢慢好转,这段生活对他日后的人生影响极大,他内向、孤僻的性格,也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视的孩子,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

一次偶然的机会,白先勇翻到母亲的一本《红楼梦》,开始细细品味起来。《红楼梦》这本书伴随了白先勇的一生,但有谁知道,这竟是他小时候被隔离起来时偶然接触到的。

白先勇病好之后,开始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上学,相比其他孩子,他格外热爱读书,读中国古典名著、外国小说,甚至连一些学者都无法读下去的外国宗教哲学书籍,他都能耐心读完。

随着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白先勇也随着全家来到了台北。1956年,白先勇考入“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系,但他志不在此,后来又转学到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

在大学时代,白先勇就展露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天赋,他在读书之余,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中长篇小说,在台湾文学界颇有名气。

大学毕业后,白先勇遭遇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就是他的母亲马佩璋去世了。在母亲入土的那天,白先勇曾说:“我觉得埋葬的不仅是母亲的遗体,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母亲去世没多久,25岁的白先勇前往美国读书,已经古稀之年的父亲白崇禧亲自到机场送他。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视的孩子,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

这一天,一向坚毅的白崇禧竟哭得一塌糊涂,因为他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这次父子一别,恐怕是很难再相见了。

果不其然,4年之后,没等白先勇归来,白崇禧就去世了。白崇禧征战沙场半生,晚年却十分凄凉,仿佛失去了方向的鸽子,整日迷茫,怅然若失。或许,去世也是解脱。

到美国后,白先勇继续开始自己的创作,此时的他无拘无束,灵感大发,相继创作出了《台北人》《孽子》《纽约客》等著名小说,其中《台北人》被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第七位,而《孽子》则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

夏志清教授曾评价说,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视的孩子,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

除了创作小说,白先勇还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极推广者,比如昆曲、《红楼梦》。尤其是《红楼梦》,从1965年至1994年退休,白先勇一直都在加州大学开《红楼梦》导读课,用英文给外国学生讲红楼梦的故事。

当他听说现在的中国大学生基本已经没有人去读《红楼梦》了,于是他又回到台北,给学生们讲《红楼梦》。此后,白先勇频繁往返于大陆和台湾、香港之间,与两岸学者共同研究探讨红学。

2017年,白先勇把多年来给学生讲的《红楼梦》讲义编成了一本《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在大陆出版,可以说倾尽了白先勇一生的心血。

素材源于头条号历史客栈,如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