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峰哥風遊.跟著歷史戰場遊台灣」

1895「乙未戰爭」 日軍兵進台南城

今次的主題故事---

阿婆仔浪港   糗劉永福逃跑

英國傳教士遞請願書   日軍兵不血刃進台南

 

(峰哥的學習之旅。以下文長,請慎入)

 

台語「阿婆仔浪港」   是在糗劉永福落跑

你知道台語有句古話叫「阿婆仔浪港」嗎?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台語的「浪港」,就是落跑、逃亡的意思。

至於「阿婆仔浪港」,糗的就是「台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劉永福。

2020_05_14 上午9_13 Office Lens.jpg2020_05_14 上午9_14 Office Lens.jpg

18951019日,當日本大軍打到台南家門口時,他堂堂大總統為了躲避日軍的追緝,不但棄大軍不顧,還喬裝扮成老太婆、抱著一隻寵物犬躲進英國輪船,然後從台南安平出港逃往廈門。

是歷史的巧合也是失敗者的必然。嘴上口口聲聲說要抗日保台的「台灣民主國」三大統領,和「客家三傑」真是沒法比。人家「客家三傑」是真正流血殞命保鄉土,但位高權重的「民主國三統領」咧,一旦和日軍面對面,歐,不,他們連日軍的臉都還沒瞧見,就都以落跑的方式退場。其實,真正愛鄉愛土的抗日人士,多半是這些平民百姓,特別是鄉土意識濃烈的客家鄉親。

第一任大總統唐景崧本該守護北台灣,卻在日軍攻下基隆後,64日,唐景崧就喬妝成老婦,先躲到滬尾(淡水)德商得忌利洋行,再搭德國商船逃到廈門;寫得一首好詩的副總統丘逢甲原本駐守中台灣,他見總統都落跑了,65日留下一句千古絕唱的廢話:「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自己也落跑回廣東;而自立為「台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的劉永福,一方面,因為他的駐防區在南部離日軍比較遠,二方面他還在執行大陸重臣張之洞給他「以拖待變」的命令。直到俄羅斯、德、法確定不插手日本接收台灣了,劉永福也算撐到最後了,才和唐景崧一樣化妝易容落跑離台。在南部多待了四個半之後,1019日他終於也落跑了。而且他還集結前兩位落跑者之大成,不但學唐景崧扮成阿婆仔浪港到廈門,還學丘逢甲一隻手指指著別人,也留下名言,「內地諸公誤我,我誤台民。」這看似愛國悲憤的警語,實則與丘逢甲一樣,是四隻手指頭指向自己的無用牢騷。

回首歷史,其實早在六月份唐景崧和丘逢甲落跑大陸後,劉永福當時也很徬徨,惴想著是不是干脆也內渡大陸算了。是一直主戰的清末重臣,湖廣總督張之洞要劉永福的黑旗軍在台灣再撐兩個月,以為俄羅斯的國際強權會像干涉遼東半島一樣,阻止日本佔領台灣,所以劉永福才答應撐下來。 這一撐,不只撐了兩個月,而是四個月。這是因為有了桃竹苗客家義勇軍橫空出世,一路阻擋日軍的接收步伐,才讓本來就無心戀戰的鴉片鬼劉永福,在日軍打到台南的家門口了,撐到了十月中旬,他才一邊下令留下的清軍死守,一邊卻自己化裝潛逃,十月19號「阿婆仔浪港」逃回大陸。

事實上,早在八月底,台、日在彰化八卦山決戰之後。日本面對台灣民眾激烈的抗日行動,已決定以軍政代替民政,改用戰爭的強硬手段向南攻擊。駐台灣總督更向日本母國要求增兵支援。除了原有的近衛師團,又再增兵「混成第四旅團」,由貞愛親王率領,於1010日從嘉義布袋港登陸,往台南開拔;第三支增援部隊,則是由乃木希典將軍率領的第二師團,也在1011日從屏東枋寮登陸,先在屏東佳冬蕭家古厝有一場小規模遭遇戰,之後就一路往北攻下高雄鳳山,然後繼續向台南挺進。

日軍當時的作戰計畫是準備在1023日,動用前述兩個半師團的五萬大軍(這已經是當時全日本1/3的兵力)海陸並進,由北、西、南三路並進向台南發動總攻擊。

面對日本的增兵圍城行動,劉永福沒有也沒辦法有任何作為。他除了繼續狂吸鴉片抒解壓力,唯一的能做就是在日軍圍攻台南之前,收拾起「藍地黃虎旗」的台灣民主國國旗,早一步落跑逃離臺灣。1019日夜裡,劉永福拋下他統領多年的八千名黑旗軍,以及惶恐不安的台南子民,抱著他的愛犬「阿婆仔浪港」。剩下台南子民,人人自危,全城陷入混亂。

               

                英國巴克禮牧師遞請願書   日軍兵不血刃進台南城

人心惶惶的台南,怎麼辦?

當地士紳富豪打算循台北模式,推舉代表去請求日本軍隊,以和平的方式進城維持秩序。但派誰去呢?台南又沒有像辜顯榮一樣的人物敢自告奮勇。於是,英國領事向士紳們推荐了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巴克禮。

巴克禮當時已經在台南傳教20年。不過,他並沒有直接答應台南士紳的請求,而是要求台南人先寫下請願書。巴克禮強調,他去見日軍,只是轉達台南居民的意願,所以,他要求一定要有台灣人隨行。巴克禮的謹慎,是因為當時台灣仇外情緒沸騰。在日軍大舉進逼台南的同時,台南地區就接連出現奇特的黑函,有人散佈基督徒與日本人勾串的假新聞。1014日,還造成19名基督教徒被暴民殺害。不過,面對暴力事件,卻不見劉永福對台南軍、民有任何約束。如果巴克禮這時候貿然去見日軍的消息走漏,「通敵」的假新聞一旦被渲染,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務實」的台南士紳知道日軍即將進城的急迫性,1020日,士紳們很快達成共識,他們答應巴克禮的要求。由一百多人聯署簽下請願書,並且派出19名沒有武裝,連煙斗都不敢帶的漢人充當護衛隊。他們帶著請願書連夜向南出發,去拜訪當時最靠近台南的日本第二師團主帥乃木希典將軍。根據巴克禮日後出書表述,當天晚上,他們一行20餘人從府城小南門出城,沿著今天的省道台一線往南走,只走了七、八公里就到了日軍營地。然後,經過一個又一個關卡的通報,21日清晨三點鐘,他們終於見到南部軍團的司令乃木希典將軍,並且遞上請願書。

乃木將軍收下請願書後,他要求巴克禮要替日軍當前鋒,進城之後,還要替日軍打開府城城門。這是意料中事,巴克禮當然同意。

在軍營裡坐著瞇眼一個小時,清晨五點天剛矇矇亮,日軍就要巴克禮先回台南城裡轉達訊息。告訴台南人,「只要他們安靜地投降,無論男女都不會被傷害。但若有任何叛逆行為,全城就會被燒成灰燼。」

務實的台南人並沒有食言反抗,他們乖乖的打開城門。

1021日上午8點,日軍進入台南府城,台、日雙方沒有一個人傷亡。有人批評巴克禮引領日軍進城是「賣台」行為,認為這種做法,滅了台灣人的骨氣,更間接導致兩千多名投降的黑旗軍日後被日軍殺死、餓死。不過,也有人贊許傳教士的行為,至少他保住府城十幾萬人的身家性命。此後,巴克禮牧師沒離開台灣,他還設立「台南神學院」繼續在台南傳教四十年,直到1935年他85歲時病逝,巴古禮幾乎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台南。不管後人對他怎樣評說,事情發生就發生了。有人阿婆仔浪港,也有人終生留在台南。發生過的就是歷史,歷史是過去事,我們無能也毋須改變它。

台南府城基本上被和平的佔領,直到1917年日治時期實施都市更新計劃,台南府城的城池才絕大部分被拆除。這之後,再也沒有引不引導敵軍入城的問題了。從日軍進入台南城後,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

巴克禮牧師像                                              劉永福將軍像

2020_05_14 上午10_26 Office Lens_1.jpg2020_05_14 上午9_12 Office Lens.jpg

arrow
arrow

    liuhsufeng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