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百年华章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2021-05-19 23:38
黑龙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此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代理委员长、党团书记罗登贤正在北满巡视指导工作,得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罗登贤召集了北满党的负责干部会议,他庄严声明,“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与东北人民共患难,共生死,争取东北人民不被蹂躏。我们共产党人就在这里和东北人民一起抗日。”

1932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奉天(沈阳)迁往哈尔滨。为了方便工作,冯仲云举家从江北迁往南岗区河沟街一座俄式木屋,后来转移到现为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的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40号(原小戎街2号)俄侨的红顶木屋。从此,这栋俄式住宅成为省委秘书处。冯仲云任秘书长,薛雯担任文书兼做内部交通工作。就在这座小屋里,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哈尔滨市委书记张贯一(杨靖宇)、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对党在哈尔滨组织的抗日活动做出了具体研究、分析和部署。

1932年夏,在冯仲云家中,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省委秘书长冯仲云正为党在哈尔滨组织的抗日活动做准备和部署。

面对严峻的革命形势,满洲省委确定了主战场积极以武装斗争抗击日寇,在文艺战场,以笔作刀枪,进行隐蔽曲折的抗日宣传的斗争策略。白山黑水间的浴血奋战和文艺战场的寸土必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1932年4月12日,哈尔滨成高子火车站附近,哈尔滨反日会负责人赵尚志与范廷桂(东北商船学校地下党员、反日会会员)率领抗联队伍,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养路工人破坏铁轨,成功颠覆日本军列,日军第二师团伤亡147人。

在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积极投身到抗日的各个战场,杨靖宇历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1940年2月23日,因为叛徒出卖,已经六天没有进食的杨靖宇被敌人包围,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后壮烈牺牲。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1938年冬,大雪过后,密林中战士们生起篝火取暖,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将军带领战士们吟唱着《露营之歌》。

1938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为了粉碎日寇“围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向嫩江平原转移,分三批进行了千里西征。著名的《露营之歌》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面对严峻的革命形势,中共满洲省委确定了主战场积极以武装斗争抗击日寇,涌现了一批以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为代表的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在文艺战场以笔作刀枪,进行隐蔽曲折的抗日宣传,出现了一批以金剑啸、罗烽、姜椿芳、舒群、萧军为代表的左翼作家。他们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在文艺战线寸土必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用戴着镣铐的手写下了给儿子的绝笔信:“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20世纪30年代,在哈尔滨道里区新城大街(尚志大街)南端有一处叫“牵牛坊”的地方,它是哈尔滨名士冯咏秋的家,夫妇两人素爱牵牛花,每逢春季都要在房前种植一排牵牛花,因此而得名。这个“牵牛坊”正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先锋站,也是我党开展地下革命文艺活动的秘密联络点。

1933年至1934年期间,是东北作家进行文学艺术活动的黄金时代。在这短暂的鼎盛岁月里,萧红、萧军、金剑啸、白朗、罗烽、舒群、白涛、刘昨非、方未艾、吴寄萍,王关石、唐达秋等著名的“东北作家”都经常在“牵牛坊"从事文学艺术活动,极大地吸引并鼓舞了哈尔滨的一些职工、教师和学生,使“牵牛坊"成为当时哈尔滨文化界人士的活动中心。

20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中国四道街上有一家“明月饭店”,在这里一毛钱就能吃一顿饱饭,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作“一毛钱饭店”。

这家人人能吃得起的饭店其实是中共满洲省委联合冯咏秋、裴馨园、王关石等左翼文化人士筹建运营的,也是我党的秘密联络点和左翼文学青年聚会的场所,店里“跑堂”的都是“兼职”的进步文化青年。

道里中国十五道街,路北一座欧式建筑里,“天马广告社”的中共地下党员金剑啸、共青团员侯小古正在筹备进步刊物,想方设法让更多的进步青年加入到抗日斗争中来。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1933年春,金剑啸创办天马广告社,金剑啸以天马广告社为基地,团结进步文学青年,创办文学刊物,以笔作刀枪,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一场如火如荼的左翼文化运动在哈尔滨展开。

点击下图观看精彩H5

哈尔滨·百年华章第二期

↓↓↓

原标题:《哈尔滨·百年华章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