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学霸”钱学森,也是“麻辣教师”钱学森

2021-12-13 07:30
上海

202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这位人民科学家严谨治学,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小学时的钱学森就是品学兼优的好苗子,到了交通大学也是妥妥的学霸,留学美国也被导师冯·卡门称赞为“美国火箭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天才”。

钱学森也是言传身教的好老师,他不仅自己有前瞻的科学眼光、卓越的科研实力,也有严格的教育标准。

今天,通过几个有趣的小故事来了解“学生”钱学森和“老师”钱学森。

钱学森在为学生授课

他折的纸飞机就是不一样

1917年,不满六岁的钱学森进入国立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习,当时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成绩却名列前茅。

童年钱学森

品学兼优的钱学森也非常“会玩”。课间纸飞机比赛,他的飞机总是能飞得最远。这里头有大门道,小小钱学森已经懂得选择最光滑的纸张、最整齐的棱角,以及在飞机头夹上一根小小的笔芯。

曾背完整本化学分析英文教科书

1929年,钱学森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交通大学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大考、小考、期末考、学年考,考试特别多,而且考试分数要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两位数。

钱学森很好强,非考90分以上不可。为了考好一门化学分析课,他把整本英文版教科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连同注解都背下来。

他有几次与满分擦肩。一次是热力学考试,钱学森的答卷十分完美,但是老师故意扣掉一分。老师告诉钱学森,这是为了防止他滋长自满情绪,钱学森欣然接受。还有一次水力学考试,老师故意出了难题,但是钱学森答题一气呵成,全部迎刃而解。只是最后一道公式推导中,他有一处漏写了下标“s”,被严格的老师扣去了4分,最终获得96分。

钱学森在交通大学就读期间的试卷

但是,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历史最佳学生实验报告是一份满分作业,就是钱学森的。那次热工实验,他提交的报告长达100多页,详细记载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细节,获得了100分。

争强好胜让美国同学哑口无言

1935年,钱学森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当时曾有美国同学当面耻笑中国人愚昧无知等。钱学森听了非常生气,立即向他挑战,要比比谁的成绩好。期末考试,有位教授出题刁钻,同学们都做不出来,觉得是教授故意刁难,就气愤地要去抗议。可是到了办公室门口,大家发现门上贴着一份试卷,卷面干净整洁,运算清晰准确,没有一处修改、涂抹的痕迹,可见试卷的主人答题毫不费力。教授打了一个大大的“A”,后面还有三个醒目的“+”号。

钱学森与冯·卡门兄妹等合影(前排左一为钱学森)

试卷上的名字正是钱学森。从此再也没有同学敢小瞧这位中国青年。

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1947年,钱学森被麻省理工学院任命为正教授,也成为麻省理工成立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那时候他只有36岁。

他主持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火箭与喷气推进技术的专著《喷气推进》,被美国军方列为空军工程师必学教材。

1953年,论文《物理力学,一个工程科学的新领域》发表(图左);1962年,《物理力学讲义》出版(图右)

1953年,钱学森提出物理力学的概念,开辟了全新的研究学科。他的《物理力学讲义》被译成俄文并被广泛引用。1986年,美国国家标准局专家认为“分子动力学是钱学森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的物理力学的延伸”。

给学生配上“奢侈品”

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上课时,发现学生们完成作业的时间太长了。留心调查却发现,原来班里大多数学生家境贫寒,没有条件买计算尺,因此计算步骤耗费大量时间。了解到这个情况,钱学森将自己所著《工程控制论》获得的奖金连同之前购买国债的利息全部捐给学校,其中一部分经费就用于给所有学生买计算尺。

钱学森当年为学生购买的计算尺(黄吉虎向钱学森图书馆捐赠)

那个年代,18元一把的计算尺对家境清贫的学生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了。但是钱学森指示教务人员,该花的钱不要省,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

学生最害怕的考试

钱学森的考试非常特别,是讲义、笔记、参考书都可以带的开卷考试,但这也是学生最害怕的考试。因为,答案在任何资料里都找不到。

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1958级学生黄吉虎记得当年一场考试,只有两道题目,却从早上八点半一直持续到傍晚。第一道概念题占30分,多数人都能拿下,第二道题却难住所有人——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地球,请列方程求解。

授课中的钱学森

25个字的考题背后却要考验学生知识积累、综合理解、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只有两个人及格,平均只有三十几分,期间还有4个学生晕倒……

最后是钱学森网开一面,所有人分数开平方再乘以十,大多数学生才最终过关。可是,这场考试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钱学森决定要求所有学生延期半年毕业,专门补基础。那半年,学生们光数学题就做了三千多道,却也因此受益匪浅。

超过100分

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曾经问:100分的标准是什么?

有学生回答:答对全部题目。

冯卡门却说,他认为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都没有百分百准确答案,只有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他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点对钱学森影响很大。

1938年,钱学森作为冯卡门的助手开始攀登更多的科学高峰。当时在研究“结构屈曲”的难题,不断演算、修正,演算稿多达700多页,最后论文成稿修订5次,只有10页。完成研究后,他在存放论文稿件的信封写下“Final”(最终成果)。又意识到,人类对科学真理的探索是无止尽的,于是他又写下了一句“Nothing is final”(凡事皆无止境)。

钱学森存放论文稿件的信封

本文综合整理自钱学森图书馆最新出版、由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著《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图片来自钱学森图书馆

综合整理:易蓉

编辑:易蓉、陆闻天

原标题:《他是“学霸”钱学森,也是“麻辣教师”钱学森》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