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五军到红三军团:横刀立马为革命

2020-06-21 18:55
北京

原创 靳潇飒 东方红啦

1930年6月至7月期间,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工农红军队伍,自鄂东南南下,先后攻占咸宁、通山、岳阳之后,在湘鄂赣独立师和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下攻占金井,歼敌大部。在7月27日晚,一举攻克长沙城。

此事一出,不仅令正在进行中原大战的蒋、冯、阎、桂等国民党各派为之震惊,更让国内各政治派别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刮目相看。

长沙之战,这支队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伏击战、进攻战、阵地战等战法,勇猛战斗,连破敌阵,力战长沙,大振红军声威。

这支队伍便是此前刚刚成立的“红三军团”,其领导者,便是之后威名赫赫的“彭大将军”——彭德怀。

红军第三军团攻占长沙

从平江起义到红五军组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为了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国民党在全国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面对险恶的环境和生死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投入战斗。

一时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先后打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转战井冈山开辟根据地,在绝望关头打开了革命的新局面。

此时在湘鄂赣三省的交界处,革命火种也正悄然生长着。

1928年春,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五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4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的彭德怀经段德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第一团建立起了秘密党支部,随后,彭德怀领导第一团党组织在军队中建立“秘密士兵会”,开始向广大士兵进行革命教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方针。

7月17日,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以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达平江,与第一团副官邓萍建立联系,传达了中共湖南省委员会关于准备在必要时举行起义的指示。眼见时机不断成熟,彭德怀召集当时在第五师随营学校工作的共产党员黄公略、贺国中、黄纯一等人开会,决心争取全师起义。

然而举行秘密起义的消息不幸泄露,国民党湖南独立第五师师长周磐得知消息后,迅速给其副师长发密电,要求立即逮捕共产党员黄公略、黄纯一、贺国中。

万幸的是,这封密电恰巧被正在巡视的彭德怀截获,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彭德怀立刻召集滕代远、邓萍、张荣生、黄纯一、李灿、李力、李光等人决定以闹饷为手段,在7月22日乘敌午休时举行起义。

平江起义

7月22日上午10时,彭德怀在团部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他先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破坏国共合作的罪行,随后宣布实行士兵会章程,正式发动起义。

上午11时半,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部队集合在平江县城东门外一营驻地——天岳书院操场上,全副武装,颈系红带,精神振奋,举行威武庄严的起义誓师大会。

下午1时许,彭德怀趁平江县城内军警官兵午睡正酣,带领800勇士越过浮桥,以迅雷之势向县城发动进攻,一举解除了城内军警2000多人的武装,缴获步枪1000余支、子弹100万发,活捉了作恶多端的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分子200多人,占领县城,取得平江起义的伟大胜利。为庆祝起义成功,彭德怀挥笔写下诗句:

北伐时期士兵会,秘密活动两三年。

平江起义扬眉日,工农革命旗帜鲜。

红五军司令部臂章

平江起义胜利后,彭德怀所率领的平江起义各部决定采用红军番号,以显示与国民党队伍的不同。由于在井冈山会师后的朱毛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因此他们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以下简称红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邓萍任参谋长,下辖十三师一、四、七团。

红五军在平江起义胜利后并不恋战,而是撤出县城,将部队分散到各乡,转战于湘鄂赣边境地区,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建设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为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五军所用托盘

同年12月上旬,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宁冈新城,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实现了会师。会师后,红五军暂编为红四军的第三十团,但其军党委也仍然存在。

1929年9月,彭德怀带领队伍重返平江,与尚在此地坚持战斗的黄公略会合,重新恢复了红五军建制:彭德怀仍任军长,滕代远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公略任副军长,邓萍任参谋长,下辖五个纵队。

从大冶兵暴到红三军团成立

红五纵队

为了打开新局面,1929年10月,彭德怀指挥李灿、何长工带领红五军第五纵队(以下称红五纵队)由湘赣挺进鄂东南,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红五纵队抵达鄂东南之后,在大冶地区开展游击战,取得攻打大冶县城的胜利。随后,红五纵队退出县城,配合赤卫队,消灭了刘仁八、白沙铺、小箕铺、三溪口等十几个重要集镇的反动武装,队伍迅速壮大。一时间“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大冶兵暴旧址

鄂东南革命运动的日益高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极大震惊,国民党独立十五旅唐云山部急赴大冶、阳新地区,企图扑灭红五军在此地燃起的革命火焰。

然而,国民党独立十五旅第二团二营五连排长程子华表面上是国民党军官,实际却是中国共产党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他暗中与红五军、中共大冶中心县委取得联系,里应外合切断了独立十五旅与外界的联络,拘押了反对兵暴的国民党军官,使国民党军队缴械投降,这就是震动全国的“大冶兵暴”。

大冶兵暴的胜利,扩大了革命武装,使红五纵队由挺进鄂东南时的1000多人扩充到6000多人,为发展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开拓武装割据的新局面,作出了卓越贡献,被中央军委称赞为是“模范式的大冶兵暴”。

1930年5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鄂东南,与红五纵队会师,在大冶、阳新边界,击溃敌二十军郭汝栋部,再次攻占大冶县城,随后兵进黄石港、鄂城、阳新、咸宁等地,然后回师刘仁八到三溪口一带休整。

随着部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军队改制也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6月6日,红五军军委于大冶刘仁八召开扩大会议,听取出席上海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和全国红军代表会的代表滕代远、何长工传达会议精神。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和第三军团党的前敌委员会,彭德怀为军团总指挥和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政委,红三军团下辖五、八两军。

位于湖北大冶市的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

至此,红三军团正式宣告诞生。

红三军团的建立,适应了红军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移方针,为红军队伍和各地革命武装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军事保障。它的成立使鄂东南与湘东北、赣西北各处红色政权连成一片,让星星之火有了燎原之势,最终形成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长征途中过草地

这支善战的队伍训练有素、作战威猛、屡立战功,逐渐与红一军团一同成为捍卫中央苏区的左膀右臂。长沙之战后,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红三军团参加了数十次重要战役,为打破国民党军事封锁浴血奋战。在条件艰难的长征途中,与红一军团肩负着突围挺进、断后阻敌,保卫党中央的重任。湘江、遵义、土城、会理等每一场重要战斗,翻雪山、过草地等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有他们的身影,为夺取长征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民军队历史上谱写了光辉壮丽的史诗篇章。

参考文献:

[1]王焰主编. 彭德怀年谱[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03.

[2]柯有华.彭德怀与红三军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

[3]石仲泉.盘点红三军团的六大功绩[J].湘潮,2014.12.

[4]王中兴,郑理.红三军团攻打长沙的前前后后[J].军事历史,1993.01.

[5]石仲泉.平江起义与红三军团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10.

[6] 滕久昕,张泰山.滕代远与红三军团[J],党史纵横,2011.12.

作者:靳潇飒,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博士生

责编:宋莹

网编:宋莹

监制:方丹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