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强视角|装饰主义的建筑华采:原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

2020-10-23 16:04
上海

原创 尔冬强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图、文│尔冬强

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原江北支行所在地系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于民国25年(1936年)6月28日迁入处。位于宁波市外马路23号。

这幢矗立于宁波外滩江边的装饰主义建筑,是宁波当时最壮观的建筑,呈现在建筑外观的几何图形,显示了装饰派建筑师的特殊爱好,贯通整幢建筑的垂直线条和建筑中部凸起的塔楼,使建筑呈现出漂亮时尚的品质。

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后,此处即为宁波分行江北支行所在地。简洁的线条、温暖的色系,沿着屋顶的几何形带状装饰和玻璃天顶洒下的细碎的阳光所营造的氛围,将30年代的摩登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中国通商银行简介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0月创办于上海, 1897年5月27日正式成立,总行设在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7号。由户部奏请设立,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资本商股规银500万两,先收250万两,其中招商局和电报局分别投资80万两和20万两,盛宣怀、李鸿章、王文韶等大官僚投资近80万两,纯商人投资股份为数极少。另度支部拨存通商银行200万两,先领100万两,作为生息公款,实际有附本性质,5年内分期归还。该行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洋商银行,聘英国人为经理,钱业领袖为华经理,总董张振勋、叶澄衷、严信厚、杨文骏、刘学询、严滢、杨廷杲、施则敬、朱葆三,严滢为驻行办事总董,洋大班为英国人美德伦(A. M. Maitland),华大班陈笙郊。1898年,清政府授予发行银元券、银两券并代收库银的特权,全国各大行省均先后设立分行,重要者有北京、天津、保定、烟台、汉口、重庆、长沙、广州、汕头、香港、福州、九江、常德、镇江、扬州、苏州、宁波等处,业务盛极一时。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业务渐告不振,1905年只剩北京、汉口2个分行,烟台1个支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该行逐渐成为纯粹的商业银行,外籍行员退出管理层,行务全由中国人主持,原华大班陈笙郊、谢纶辉去世,由傅筱庵继任,改称总经理。1932年,该行股东大会修正章程,改两为元,实收资本为350万元,设总管理处于上海,分支行及办事处遍及上海全区及全国重要都市。1935年6月7日推举杜月笙为董事长,傅筱庵任常务董事,同年11月停止发行兑换券,发行准备库移交法币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1936年呈准国民政府财政部加入官股,改为官商合办银行,资本增至法币400万元,原有私股350万元按15%折合为52.5万元,另由国民政府以复兴公债抵充,加入官股347.5万元。领有财政部银字第274号营业执照。与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一起被称之为“小四行”。抗战爆发后,总行迁至重庆,先后在兰州、西安、洛阳、宝鸡、成都、自流井、衡阳、桂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业务重心转移至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在上海的机构和业务被汪伪政府接管,受伪中央储备银行控制。抗战胜利后,总行由重庆迁回上海,京、甬、杭、锡等分支行也先后复业。1949年9月20日前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部于8月21日颁布的《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及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颁布的《华东区私营银钱业申请登记验资办法》完成登记验资手续,资本人民币1.648亿元,升值1.352亿元,合计3亿元。1951年5月,该行与新华、四明、中国实业、建业等四行在金融业内首先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底加入公私合营银行。

原标题:《【尔冬强视角】装饰主义的建筑华采:原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