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拐点:安史之乱
这场战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朝叛将安禄山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内战,与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这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反唐战争的发起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称为“安史之乱”。亦称天宝之乱。

这次变乱是如何发生的呢?

这要从长远的根本因素和短期的偶然因素说起了。

节度使制度可以视为安史之乱的祸根。在初唐之时,节度使仅负军事之责。太宗、高宗时期屡次开疆拓土,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节度使们同时掌管军政大权,他们雄据一方,成为唐室隐忧。到了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三镇节度使,光是账面上的兵力即达18万余,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还不满13万,这种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留下了地方威胁中央的隐患。

除了节度使制度形成的边将骁勇之外,河北地区从初唐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也在经历一个“胡化”的过程。唐太宗至唐高宗、武则天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北部一带,这里成为胡汉杂居之地。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天宝年间,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任用胡人节度使镇守边界,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等胡人取得权力,具备了叛唐的实力。

节度使制度的隐患和河北地区的胡化是安史之乱最根本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偶然因素,这就要归因于唐玄宗后期的政治昏庸和安禄山个人的野心上去了。

开元末年,承平日久,唐玄宗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发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挥金如土,宠幸杨贵妃。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宰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口蜜腹剑”的权臣李林甫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六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以致谄媚当道、民不堪命。其继任者杨国忠更是只知搜刮民财。权臣间的争权夺利,让安禄山有了可乘之机。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国忠之名举兵反唐。于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内部维系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被彻底打破。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他在位的时候唐朝迎来了国势的强盛期,但也正是因为他统治后期的政治腐败,酿成了安史之乱
安禄山画像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安史之乱的经过。

首先是唐军抵抗,长安失守,玄宗退位。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趁唐朝廷内部空虚腐败,拼凑唐兵及胡人共约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于范阳(今北京)起兵。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太守、县令或逃或降。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得知安禄山反讯,犹豫后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准备防守;命皇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特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遇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攻入洛邑。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降,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封常清、高仙芝采取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两人。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朝廷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又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唐室本可利用险要地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但唐玄宗与杨国忠急于平乱,强迫哥舒翰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北23里)。途中士兵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兵请求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已经被士兵乱刀砍死,玄宗本欲赦免杨贵妃,但士兵继续喧哗,在高力士苦劝之下,玄宗缢死杨贵妃。

与此同时,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恒州(今日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接着,叛军内部动乱,战争结束。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安庆绪谋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其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

唐廷对史思明存有猜疑,欲策划消灭之,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的60万兵马,邺城之围得以解除。宦官鱼朝恩谗毁,郭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军队内讧,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宝应二年(763年)春天,史朝义部下先后献莫州、范阳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于林中自缢,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王朝的中央军无力平叛,不惜招抚安史降将,分封为节度使、观察使,允许其保留所据地区与兵力,于是藩镇数量激增,全国各地均置节度使。而安史叛将的旧有军力得以维持,因此便割据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务。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形成藩镇割据的问题,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和其后五代十国的混战。

安史之乱行军路线图

安史之乱的影响绝不只限于唐朝本身。政治方面,安史之乱导致了长安、洛阳的衰落与中国政治重心的转移。自秦汉以来,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带均为政治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乱后,这一带因战乱持续而残破不堪。故五代之中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后的各个皇朝均不再定都两地。

在经济方面,华北,关中一带的经济凋敝,经济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经济地位。安史之乱主要蹂躏唐朝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经济大受破坏;相反,江南一带的经济得以保全。而且大量中原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使江南经济日益发达,最终凌驾于中原之上。而且伴随着西域地区的逐步丧失和安史之乱后兴起的排胡风潮,唐中后期开始文化整体转向保守,不复盛唐时代的包容大度。

阅读数 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