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半世纪 难忘李小龙

撰稿:黄璇 摄影:许其皓

        怎样去诠释“李小龙”这位经典人物,彷佛并不是一个难题。一切既有的标志性元素举目皆是:锐利凌厉的眼神,气势夺人的叫喊声,钢条型的身躯,旋风式的踢腿,快速的寸劲拳,黄色连身衣,双节棍……一个极具独特个人气质的鲜明形象已不言而喻。

        我们暂且搁置他这件外衣,再往深一层探究,就又必然领悟到“李小龙”这个华人名字的渗透层面是跨地域、跨时代、跨界别的。在全世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李小龙”的名字无人不识;在全球各地,只要提起“Chinese Kung Fu”,人人皆知。中国功夫于国际上,在李小龙之前是寂寂无名的,但在他之后街知巷闻,这足见好莱坞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李小龙的聪明之处——以几部电影,将中国武术提升到空手道丶跆拳道的国际认知水平。

        李小龙在美国旧金山(港澳称三藩市)出生,在香港长大,然后返美求学、工作,再回流香港,创一番事业。他拒绝让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用功夫展现中华文化自信,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华人武术家和影视明星。1973 年,他在香港猝然离世,终结其只有32 岁的一生。

        李小龙的人生,虽短暂却丰富!

1:1半身像身穿李小龙《死亡游戏》中经典黄色战衣,背景墙上的语句反映李小龙对武艺人生的追求。

跨越时间地域阶层

        今年7月20日是李小龙逝世50周年纪念日,离世至今50年,李小龙声名不减,对世界的影响没有因其离世而消失。在流行音乐、新兴运动、动漫、电子游戏和广告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为纪念这位传奇华人功夫巨星逝世50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馆现正于馆内一楼举办“李小龙——经典永续”快闪展览,展出一系列以李小龙为题的流行文化珍藏,展期至明年1月1日。此展览展出的 20 组展品,体现李小龙艺术影响力及其思想,多年来如何被广传、转化、再现,见诸于各种流行文化载体如电影、漫画书、动漫、模型等。

        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林国辉表示,李小龙于上世纪70 年代带起全球功夫热潮,当时年轻人会收藏贴纸、海报,穿着李小龙T恤和模仿他的发型,期望自己“像他一样自信、功夫(打得)一样好”。而这次李小龙逝世 50 周年纪念活动,博物馆希望透过这些流行文化的产品,让大众了解李小龙对香港、甚至整个亚洲流行文化的影响,亦可从他的格言中认识功夫以外的哲学思想及人生态度。

        “李小龙——经典永续”展览中,一尊等比例李小龙硅胶半身像,由收藏家吴文皓提供,位于展区中央位置,很是显眼。1:1 半身像身穿李小龙《死亡游戏》中经典黄色战衣,后方背景墙上的语句反映李小龙对武艺人生的追求。该展览还展出了不少李小龙的纪念邮票,以凸显其对流行文化,特别是邮票发展的影响。

位于香港文化博物馆入口的李小龙铜像。

让李小龙真诚表达自我

        然而,要忠实呈现李小龙,最好的方法还是让他自己“告诉”我们吧!观赏“李小龙——经典永续”展览尚未尽兴的观众,可移步至文化博物馆二楼欣赏“平凡·不平凡——李小龙”常设展览。二楼的这个展览,与一楼有所区分;二楼的展品更为丰富,多数由美国李小龙基金会(Bruce Lee Foundation)赞助或捐赠予博物馆。

        参观二楼展览前,让我们尝试放下对他既有的印象,清空我们的思绪,让思维如水一般没有束缚,徐徐流注到他生命中的某一个时间焦点、某一个空间定格,让他的一言、一语、一字、一物,真诚地表达他自己。

        其实早在 2013 年,李小龙逝世 40 周年之时,香港文化博物馆首度与李小龙基金会合作,举办“武·艺·人生——李小龙”主题展览,回顾他的传奇一生,广受大众欢迎;据统计,从 2013 年开幕至 2020 年下旬,累计参观人次超过370万。这里,一度成为一众“龙迷”缅怀偶像的“打卡”之地。

        2020 年底,文化博物馆与李小龙基金会达成共识,为展览进行更新工程,并将李小龙的传奇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延续至2026年。现正举行的“平凡·不平凡——李小龙”,可算是“武·艺·人生——李小龙”的 2.0 版本,更细致地描绘出李小龙巨星形象背后的人生哲学和心路历程。

        2013年的展览主要透过电影、武术及文字三方面来回顾李小龙的一生。在这个基础上,博物馆的策展团队构思更新展览内容,并深入研究李小龙的生平事迹。李小龙基金会为文化博物馆的展览提供了不少个人物品,展现李小龙鲜为人知的一面,其中包括印证李小龙醉心于电影编剧的《死亡游戏》塔顶决战镜头处理手稿、他亲书阐释“截拳道”的中文手稿,以及致妻子莲达(Linda Lee Cadwell)的家书等,一字一句、一纸一页地拼凑出李小龙的理念与心路历程。不得不提的是,当年因李小龙工作忙碌而搁置的电影《无音萧》从未曝光的剧本也在这个展览展出。

李小龙为《死亡游戏》编排动作场面的笔记。

李小龙的影艺历程

        李小龙自出娘胎便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其父亲李海泉当年为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母亲何爱瑜为香港富商何东爵士胞弟何甘棠之女。位于香港半山卫城道上的“甘棠第”,是上世纪初本港首屈一指的名门大宅,如今已被特区政府列为古迹保护,并辟作孙中山纪念馆。

        何爱瑜出身名门世家,但李海泉出身寒微。当年香港艺人到海外演出(俗称“走埠”),特别是前往美加演粤剧大戏,是一条可观的财路。1939年12月,李海泉带同妻子随剧团到达美国旧金山作粤剧巡回表演,次年11月27日,李小龙在旧金山东华医院出生。李小龙的原名李振藩,取“威振三藩市”之意。根据李氏夫妇为儿子申请美国公民出埠回国证书时的口供,李小龙的英文名Bruce是接生医生提议的。

        1941年,由于李海泉与正在旧金山开拍粤语片《金门女》的名导演关文清感情甚笃,而片中需要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参与演出,李海泉义不容辞“借出”仅3个月大的儿子,造就了李小龙第一次参与电影的机缘。有意思的是,李小龙在《金门女》中“反串”饰演一名女婴,他也因此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最年轻的反串演员。

        李小龙首次以主角身份演出的电影是 1950 年的《细路祥》。“细路仔”是非常地道的广府话,即是“小孩子”之意,电影改编自袁步云的同名漫画。细路祥是一个由好变坏,再由坏变好的孤儿。“李小龙”这个艺名,便是袁步云提议的。

        1970 年代初,李小龙的演艺事业渐见起色。除在幕前演出外,他也曾为好莱坞电影担任动作指导。在与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合制的《龙争虎斗》及遗作《死亡游戏》中,他亦得偿所愿,透过电影向国际舞台展示了他的武术哲学,成为功夫电影阐释武术思想的经典。其实,李小龙在 1971 年返港前夕曾立下豪愿,要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东方人电影明星,现在看来,早成定案。毫无疑问,他的一生都在演戏,由几个月大到逝世前夕,真的是戏梦人生。

“平凡·不平凡——李小龙”常设展览,展品多数由李小龙基金会提供。

铁骨柔情李小龙

        有人说,戏剧是夜间文学。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书信就是文学创作者在夜间思考的产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肤浅被深思取代,琐事被静寂阻隔,人的欲望和真实的自我,在星空下得到释放。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李小龙都是习惯通过写信来表达思想和情感。重视家人的他,到外地工作经常写信回家,展览中,也展出多封写给妻子的家书。这些信件在现在看来,成为了观者的一种“福气”!在电影中,李小龙通过武术表达自我,而这些信件收录的那些没有被收录的话,成为他真诚表达的另一件艺术品。

        “Walk On!”

        在李小龙基金会的所有珍藏中,有一件是李小龙女儿李香凝(Shannon Lee)尤为钟爱的:“在父亲的遗物当中,我最珍爱的物品之一是写上‘Walk On’的卡片和座台。这是他背部严重受伤时用于鼓励并提醒自己,每天需要集中精力和意志,继续向前走,一直不断向前。我真的很喜欢那张卡片,看到会深受启发。”

        1970年,李小龙因腰椎受伤需卧床半年,当时医生更断言他以后不能再习武。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凭着“Walk On” (坚毅前行)的信念,以坚定意志和超越自我的精神,重新操练体能,克服伤患。正如他创作的诗歌,“Walk on and see a new view, walk on 

        and see the birds fly.”(坚毅前行便能看到新的风景,坚毅前行便能看到鸟儿飞翔。)

        李小龙是改变西方人对中国“东亚病夫”和“低劣人种”印象的第一人,要以三言两语诠释其一生可谓非常困难。李小龙已经离开我们 50 年之久,但是对于崇拜和喜爱他的人来说,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就像李小龙在一首诗里写的那样:“说了很多,却没有道出,心底最由衷的感觉。离别会很久,但只需记住,我会永远牵挂着你。”

        对于忘不了李小龙的“龙迷”来说,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这两场展览,何尝不是对他的最好回忆。

“李小龙——经典永续”快闪展览

        日期:即日起至 2024 年 1 月 1 日(逢星期二休馆)

        地点:香港文化博物馆一楼(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 1 号,港铁车公庙站 A 出口)

        费用:免费参观

        “平凡•不平凡——李小龙”常设展览

        日期:即日起至 2026 年(逢星期二休馆)

        地点:香港文化博物馆二楼(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 1 号,港铁车公庙站 A 出口)

        费用: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