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70年发展:经典不逝,新生力量不断

图片
7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
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影,作为记录时代变迁、生活巨变的载体,亦是引领人们精神文明的火炬。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电影在与时代共振中不断革新创造,从黑白影像到华光流彩,从顺应政治思想到反应社会现状,从历史回观到未来展望,从底层小人物到武林奇侠…...
通过银幕烙印下一幅幅令人难忘的画面。
图片
今天我们来温习下一代代影人的卓越贡献,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事业如何一步步发展为千山林立、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洋影戏”带来文明传播新渠道
中国电影萌芽初现
1896年,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大张旗鼓地放映了最初的影像,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播放电影,被中国人称为“西洋影戏”。
图片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购置了一套法国制木壳手摇摄影机,说服菊坛泰斗谭鑫培开演了京剧《定军山》,国人第一次用影像记录下戏曲的魅力,中国电影的萌芽始现。
图片
《定军山》海报
《定军山》的出现,使“西洋影戏”与国人日常的娱乐项目“听戏”恰到好处的融合,看电影于是变成了一种生活的时尚。这也让文学艺术家们意识到,电影或将成为一种精神文明传播的利器。
彼时,国人对电影工业知之甚少,甚至主创们连摄影机机位的转换都不懂,但年轻的郑正秋、张石川却明确的知道:“创造生气勃勃的空气,来改造中国死气沉沉的现象……是文学家艺术家的责任。”
图片
郑正秋
图片
张石川
至1922年,郑正秋、周剑云、张石川等人组成了明星影片公司,“导演”这一名词才在拍摄现场出现了。
1913年元旦,郑正秋根据家乡婚姻旧俗构思创作剧本、联合张石川共同导演、批判封建婚姻制度的故事短片《难夫难妻》放映;其后两人再度合作的《孤儿救祖记》收获火爆票房成绩,带动了许多民营企业家开办电影公司。
图片
《难夫难妻》剧照
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更是凭借光怪陆离的电影特技、离奇荒诞的故事情节,“一把火”烧透了中国影坛,带动了大小电影公司蜂拥而上,中国电影出现了第一个“繁盛时期”。
烽火绵延不断
电影勇负历史责任唤醒民众意识
1932年,日本军队进攻上海,爆发了淞沪战争,炮火摧毁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摧毁着正欲蓬勃生长起来的电影文明。此时电影人发出了“猛醒救国”的劝告,摄制抗日影片以通过反映战事唤醒民众。
在1933年一年里,各大电影公司先后开映了《三个摩登女性》、《狂流》、《天明》、《城市之夜》、《都会的早晨》、《飞絮》、《春蚕》等多部反映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影片,给电影观众带来新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冲击力。
图片
“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用电影唤醒民众爱国意识,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人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
随后,一部部批判现实主义影片《渔光曲》、《大路》、《新女性》、《桃李劫》、《十字街头》在法西斯暴力肆虐的恶劣环境之下顽强地诞生了。其中,《渔光曲》于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成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还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
图片
《渔光曲》剧照
1938年,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拍摄了一部名为《四万万人民》纪录片,中国的抗战引起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关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也适时地把一个真实的延安、真实的八路军介绍给了中国和世界。
与此同时,一大波进步电影人,在香港的夏衍、司徒慧敏、蔡楚生以及在上海“孤岛”的阿英、于伶等人,相继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塞上风云》、《白云故乡》、《前程万里》、《木兰从军》等电影,坚持着电影的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电影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学贯中西、才华卓著的学者型导演费穆,更以一部《小城之春》颇为后人所称道。
图片
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国电影人用电影表达着人们的心声,将民族解放的历史洪流,与国民渴望和平的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观众的心灵慰藉和民族的影像史诗。
歌颂新中国建立
献礼片成型电影题材走向多样化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66年之间的电影统称为“十七年电影”。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大多以社会主义为基调,是以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电影。这一阶段的电影开始承载和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激活了一代人的爱国凝聚力和英雄情结。
50年代的电影,多歌颂人民革命斗争,如《白毛女》、《钢铁战士》、《南征北战》、《董存瑞》。
图片
1959年建国十周年,便出现了第一批“献礼片”,如《林则徐》、《风暴》、《老兵新传》、《五朵金花》《林家铺子》《青春之歌》,无一不展现了时代精神与民族风采;
60年代前期,中国电影更加成熟,涌现出《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早春二月》、《李双双》、《甲午风云》、《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等题材多样的优秀影片。
图片
建国初期的影人被称为第三代导演,这一代导演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注重表现生活的本质,他们善于在影片中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
新社会新生活,激发了这些电影人无限的创作激情,众多优秀电影作品促使新中国电影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第四代导演厚积薄发
中国电影稳步复兴
文革十年,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才能极大程度被打压。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艺术家们满面容光焕发,第四代导演终于有机会站在银幕后方,将积压已久的激情和力量尽数释放。
1979年,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
图片
1979年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片展览片单
改革开放不仅让市场经济多元化,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大解放,观众对电影的质量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电影创作者也在寻求突破之路。他们开始追求美学造诣,在创作中展现自我个性,在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调上,秉承对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探索精神。
彼时,一部《小花》问世,该片具有抒情诗般的清新风格,这就使其大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创作者以战争作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展示大时代下人物的命运走向。且《小花》运用了情绪蒙太奇手法,用视觉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思维、联想、回忆等,对表达主题、刻画人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图片
从《小花》开始,人们开始对历史进行着全面的反思,电影作品也已摒弃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对人性的关照和情感的诉求。《婚礼》、《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等电影,也使得中国观众从银幕上体验到久违了的亲情和爱情。
图片
《生活的颤音》剧照(中国第一部有亲吻镜头的电影)
第五代导演横空出世
天之骄子开辟电影新气象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一年后,他们与同班同学陈凯歌一起,先后拍摄了“第五代”的宣言之作《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这两部在电影语言上与中国传统电影有着巨大差异,这震撼了中外影坛。
图片
张军钊的《一个与八个》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史第五代的开山之作,以其新奇独特的影像意识和强烈的风格特征,为第五代导演迅速登上影坛、用自己的影像美学体系来拍摄自己心目中的电影开辟出了一条路。
陈凯歌的《黄土地》则作为那个时代标志性的新潮电影,彻底颠覆了中国电影传统叙事与影像的关系,开拓了中国电影的新局面,同为第五代导演的田壮壮甚至直接指出:“《黄土地》这部电影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未来”。
图片
张艺谋在《黄土地》的摄影阐述中提到:“我们想表现天之广袤,想表现地之沉厚,想表现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想表现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想表现人们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力量”,这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远远大于对市场的欲望啊。
1984年,张艺谋在山东种下300亩红高梁,高梁红了,一部充满生命力量的《红高粱》也诞生了。《红高粱》斩获了“金熊奖”,第一次让国际知晓中国是可以创作出带有东方特色的优秀电影作品的,它堪称是中国电影登上国际舞台的“创世纪”。
图片
1992年,张艺谋用隐藏起摄影机的偷拍方式完成了影片《秋菊打官司》,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金狮奖”,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相继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图片
随后,电影人还将《香魂女》、《被告山杠爷》、《警察故事》搬上银幕,展现了各类小人物的真实生活,这时电影的叙事和表达方式更加人性化。
第五代导演是幸运的,他们像是时代的宠儿。
图片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了专业系统的对电影产业、技术的学习,带着无限的创新激情,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在选题、叙事、人物塑造、镜头运用等方面力求标新立异。
第五代导演在90年代获得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即金狮奖、金熊奖、金棕榈奖,曾4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迄今为止历代中国导演中最辉煌的一代。
图片
田壮壮(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在24岁时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随后又在《黄土地》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姜文,也以《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启了自己的导演之路。他有着鲜明、犀利的自我风格,处在第五代导演的时代,但又不属于第五代。
图片
而随着改革开放、港澳回归,也打破了我们与海外、港澳地区的壁垒,初步形成了“两岸三地”共同打造国产影片的新局面。
2000年,李安带着一部极具东方韵味的武侠剧情片《卧虎藏龙》摘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李安用恰当的方式让众多美国人理解和接受了中国元素的魅力,《卧虎藏龙》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入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栏,在中国电影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
图片
第六代个性鲜明
新秀导演正青春 中国电影未来不限量
图片
第六代导演大致是对第五代高潮之后产生的一批年轻导演的概称,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他们多关注当下中国,尤其是当下的城市生活,并善于以城市生活为载体,表现当代都市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在影片制作方式和叙事方式上,第六代导演体现出非主流、非常规性的倾向。他们的镜头经常锁定社会边缘人物,丝毫不掩饰人性的阴暗和文化的危机,裸露了生活的原生态。
图片
其代表人物王小帅1993年执导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是中国最早的“独立电影”之一。导演自己筹钱拍摄,完全脱离了中国电影的发行与放映体系,并且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
图片
而不管是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还是管虎的《斗牛》、娄烨的《推拿》,都以其极为关注社会个体、小人物的独特视角,关注底层人物在社会洪流中的残酷命运,充满了浓郁的人文精神。
图片
他们每一位导演都特立独行,喜欢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下,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
如果说第四代的历史反思像娓娓道来的抒情诗、第五代的自我风格表达像各抒己见的辩论赛,那么第六代导演则更像诗与远方的编撰者,他们善于将生活状态影像化表达,他们的电影也被称为“新感觉主义电影”。
而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商业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影的跨界、新生力量亦逐渐崛起,陈思成、肖央、韩寒、郭帆、徐峥、田羽生、路阳等年轻导演皆受到市场和大众极大认可。
图片
他们被冠以“新力量”、“新生代”、“网生代”、“新势力”等等新秀之名,在电影美学和创作思维上表现出了与前几代导演截然不同的新思路。
不管是第一部电影作品《我不是药神》就大获成功的文牧野,还是内容至上以《心迷宫》、《暴裂无声》小众题材博大众口碑的忻钰坤,或是凭《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一扇窗的郭帆,都有着足够的气势向未来更广阔的电影市场冲击。
图片
这些青年导演新力量,没有成体系或者形成明显的共同美学风格,且有许多跨界人士,如演而优则导的黄渤、邓超、徐峥,还有“自学成才”的大鹏等等。
图片
科班出身的薛晓璐、毕赣、宁浩等导演则与这些“跨界导演”共同构成了新力量导演的主心骨,其构成的多样性集体兼顾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
而受到动漫、游戏和二次元文化濡染的“网生代”观众需求影响,当下的动漫电影、青春电影等类型的电影也逐渐占据市场一定份额。
图片
这些新力量导演已凭借自身实力在国内票房上屡屡创造奇迹,但还未问鼎国际级奖项,未来的征途仍然很漫长,但也充满未知与希望。
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题材渐次多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联网庞大载体更是给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从《大决战》三部曲到《建国大业》三部曲,再到《红海行动》《战狼》的强军之路全面展现,从《庐山恋》开启的时尚浪潮,到《花样年华》的旗袍复古热,从革命题材主旋律到荒诞戏剧新浪潮......
新中国的电影从未停止革新,电影创作者们的热血永远沸腾。
图片
不管是黑白胶片还是数字媒体,始终不变的,是电影人创作时对历史对时代的致敬,对和平、机遇的感恩与珍视,对国家富强昌盛的美好愿景。
始终不变的,是新中国崛起的时代大背景下,电影所承载的精神文明力量,及其带给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社会反思。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