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背后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评价与反思

十三:淞沪会战的评价
从1937年8月13日到11月,当时中国军队中三分之一的军队都聚集在了淞沪战场上,一战便是三个多月,前后的伤亡高达30余万人。
图片
淞沪战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军人以勇敢无畏的精神与日军陆海空体系展开殊死搏战,涌现出了以坚守宝山的姚子青营与四行仓库孤军营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群体,他们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
正是由于这些军人的坚守和牺牲,才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甚至可以说,这一仗是自甲午战争以来,在中日战争或冲突中中,其遭遇的抵抗最坚决,而且规模也最大的大战。
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全面抗战真正意义上的开端应该是淞沪会战后才开始的。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以巨大的牺牲证明了国人的抵抗意志,极大地鼓舞了国内的民心士气,也为沿海工业内迁、保存经济实力赢得了时间。同时日本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这么坚决,其遭受的死伤也是甲午战争以来历次中日战争或冲突中最大的。日本速战速决的设想被打破后,长期陷入在中国战场上,被绑上了一辆不可能停下来的战车,最终落得了鸡飞蛋打,一败涂地的结局。
但是,从军事上讲,淞沪会战最终我们还是失败了,而且败得比较惨。所谓惨的方面,远不止于上面提到的伤亡惨重。事实上淞沪会战的失败也给整个抗战的大局造成了很被动的局面。
最直接的影响是淞沪会战使得当时中国大多数的能战部队损失掉了,以至于日军在12月中旬就占领了南京,由此控制了整个京沪杭地区,站稳了在长江下游的落脚点,日军兵员及装备可直接海运至此,然后北上可与华北日军相呼应,又可凭借优势水上力量沿长江而上,夺占我长江流域核心区域。
要知道,在11月初国军主力尚与日军在对峙当中,虽然三个月的血战伤亡了18万余名将士,但相当多部队的骨架战斗力还在。
图片
此时的日军距离南京要隔着这几十万大军以及两道国防线和一个首都防卫圈。
然而在日军登陆金山卫后,一个月时间中,国军在混乱的大撤退中就损失了10余万军队,两道国防线,还让日军兵临南京城下。而南京守军因大多为淞沪受创之部队,根本无法持久守城,故而在12月13日南京城破,又折数万部队。
为什么说后续这么多呢?
因为实际上淞沪会战本来国军是可以打得更好些,损失更小些,而战果更大些的。
当年参战的国军将领以及现在的研究者基本都有一个共识:
淞沪会战应该打,而且必须打,但不应该是后来的那种打法。在会战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受到最高指挥官蒋介石寄希望于西方列强决策思想的影响,以军事从属于外交,最终导致了军事上过早、过重的溃败。
如果排除掉这种干扰,国军在最初的进攻中可能战果更大,而在后续作战中如能适时后撤到国防线的话,国军的损失肯定会更少些,而坚守的时间也会更长些。即便最后依然是败,但不至于兵败如山倒。如果大量有生力量得到保存,而日军的进展没有那么迅速,1938年后的抗战局面必然不至于那么被动。
有人说,仗都打完了,这么说还有用吗?其实任何战争打完后,都要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图片
1938年2月28日,陈诚在武昌珞珈山将校研究班曾作过《沪战的经过与教训》的讲话,在这份讲话中提到:
战略原是达成政略目的的一种手段,但是战争既启,就应该以战略为主,不能因政略牵制战略。因为战略获得胜利的时候,政略的环境就可以跟着好转;反过来说,如果战略失败,就是最初认为有利的政略,亦必跟着恶化。
这次战略受政略的影响极大,乃是国家的不幸,并不是国家的错误,因为我国本身准备不足,要希望人家援助的关系。
此说是比较委婉的,因为政略牵制战略的根源在蒋介石这里,所以陈诚又说道“并不是国家的错误”,实际是为了给蒋介石解脱。
从整场战役看下来,淞沪会战没打好的客观前提是中日两国巨大的实力差距,但在战役战术上没打好的原因则恐怕蒋介石的责任要更多些。而蒋介石之所以指挥决策上出现问题,一方面是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不太强,但更多的还是建立在其不信任本国人民、军队,而过多将寄希望于列强的基本指导思想上了。
要想真正地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最稳固的基石,其实就是本国的亿万军民,谁看到并且做到了这一点,谁就是胜利者。
如今,淞沪会战已经过去83年时间了,抗战胜利也已经75年了,如今又恰逢有淞沪会战的电影出来。
图片
从小了来说我们这篇文章是对电影背景到具体战斗的一个总体介绍,从大了方面来说,也是以此文去纪念当年那场大战中奋战流血的数十万将士。
甚至再大一点,本文也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公号对抗战胜利的一点纪念,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去了解那场卓绝的战争,通过汲取历史经验,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成熟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建设祖国。流血牺牲的残酷战争告诉我们,唯有强大的国家和人民才不会受到欺负,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