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湾区 081期 | 香山萧友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先驱

萧友梅既是一位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又是一位对中国近代新音乐创作作出开拓性贡献的著名作曲家。但他最主要的还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家,为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是上海音乐学院创始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二十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萧友梅是最有贡献的人士之一。
■蔡登山
图片
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鹏,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父亲萧煜增,字焱翘,原是前清秀才,后以塾师为生。母亲梁碧帆,育有两男一女,不幸于萧友梅出生后不久过世,父亲续娶继母胡瑞蓬。
图片
萧友梅(图片提供:陈永秀)
萧友梅五岁时(1889)随父亲移居澳门,在倾向新学的儒生陈子褒所设的学校——“灌根草堂”学习。萧友梅在那里不仅打下了旧学的根底,还随陈子褒学习日文、英文,从此奠定文史与外文的基础。萧家邻居住着一位会音乐的葡萄牙牧师,时常用风琴弹奏宗教音乐,这种崇高圣洁的乐声,已使萧友梅心神向往,慢慢地他能伴着琴音哼出乐曲来,牧师颇为惊异,将他叫到家里来,让他看看那只破旧的风琴。这件小小的事情,已使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音乐的种子,影响到他日后的事业。
萧友梅八岁时,孙中山在澳门设馆行医,与萧家近邻,两家都来自广东香山,因乡谊之情常有往来。孙中山长萧友梅十八岁,两人从此相知相识,成为忘年之交。萧友梅不但仰慕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志业,并深受其革命思想的熏陶。一八九九年萧友梅十五岁时,考入广州著名的新式学堂——“时敏学堂”。所学课程除中文、英文、历史、地理、算术外,还有图画、唱歌、体操等,从此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萧友梅在“时敏学堂”读了一年,便爆发“义和团之乱”,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激发新学堂学子强烈的爱国热情。萧友梅在1901年东渡日本,没想到这一去,竟在日本逗留将近十年的时光。
在日本时,萧友梅先在东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学习,1904年开始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修声乐及钢琴两科。在这种两面兼顾的攻读下,先后五年,到了1906年二十二岁时,考取广东省官费留学生额,得以进入东京帝国文科大学哲学科,专攻教育学,三年后毕业。
图片
萧友梅送给孙中山的相片。(图片提供:陈永秀)
1905年,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等人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1906年,经孙中山介绍,萧友梅加入了同盟会。萧友梅对革命事业极为关注,经常热情地宣扬孙文主义的精髓,孙中山曾多次对廖仲凯谈起萧友梅,说:“他最能理解我的本意”。也因此,萧友梅与廖仲凯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更成为廖仲凯家中的常客。
图片
萧友梅(右二)在东京
萧友梅以学音乐的留学生身份,掩护革命活动,减低日本警察及清廷的注意,他们的住所便成为秘密集会地点,每逢开会时萧友梅总是带着廖仲凯与何香凝夫妇的女儿廖梦醒到楼下玩耍,为的就是在门口放哨。同年十二月,同盟会准备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策划起义事宜,因风声走漏,满清政府知会日本派出密探加紧缉捕孙中山。此时,萧友梅已搬到东京郊外大久保村的乐卢居住,但在此危急时刻,他将孙中山掩藏在自己的卧室中达一个月之久,不仅孙中山的衣食全由萧友梅负担,孙中山与外间的联系,更全由他转送,直至将孙中山转移到安全地点为止。后来孙中山一直不能忘记他在东京的这段蒙难生活,并极为赞赏萧友梅的胆识与为人。
1909年夏,萧友梅毕业回国。翌年他参加清廷在北京保和殿举行的留学生殿试,学部发给他的证书,称萧友梅“留学生毕业考试取得甲等,奉旨赏给文科举人”,被清廷学部任命为“视学官”。
图片
胡汉民给萧友梅的词
1912年民国成立,萧友梅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足见孙中山对他的赏识与信任。在总统府中他结交了一批朋友,有胡汉民、朱良文、陈廷骥、但焘、谭熙鸿、刘鞠可、张竞生、杨铨、任鸿隽、宋子文等,与胡汉民与廖仲凯尤为至交。及至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这些人在苦闷中忧心忡忡,胡汉民写了一首词给萧友梅,这样说:“不到短长亭,未是愁时候,天遣流莺,抵死催,归思浓如酒。”同年,孙中山被迫下野,萧友梅旋即回广东,在胡汉民主持的广东省都督府任教育司学校科长。
同年十一月,萧友梅作为公派生赴德国入莱比锡国立大学攻读哲学与教育,同时又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攻读理论与作曲。萧友梅最感兴趣的,还是莱比锡市中心的“布店音乐厅”(Gewandhaus),该处每年举行为全球乐坛瞩目的音乐演奏会,各国著名音乐家经常到此讲学、演奏、指挥,使得萧友梅直接接触到音乐艺术的精髓。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莱比锡的音乐活动也冷落下来,幸而莱比锡未有战事,萧友梅得以继续完成学业,于1916年夏,以论文《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乐器史的研究》获得莱比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该论文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中国留学生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也是最早在海外发表的关于中国乐队、乐器、演奏的研究,将古代音乐文献做清晰系统性的梳理,显示萧友梅对中国音乐知识的渊博。论文署名Hsiao,Yiu-Mei Chopin ,显示他对波兰音乐家肖邦(Frédéric Chopin)的崇敬。而当时欧战方酣,萧友梅返国归途受阻,于是在1917年10月,他北上到了德国首都柏林,进入柏林大学研究院哲学系与施特恩音乐学院(现改为柏林市立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他在德国的几年时光,认识了当时德国的一批音乐巨匠,如作曲家舒尔慈(H. Schulz)、乐评家雷密(A. Remy)、音乐家及教育家胡果·利曼(Hugo Riemann),还有“布店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匈牙利指挥家尼克士(A. Nikisch),和“柏林国立管弦乐团”的指挥李察·史特劳斯(R. Strauss),他们的艺术成就及对音乐艺术的严正态度,给萧友梅日后返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1920年3月底,萧友梅回到阔别八年的祖国。他志在音乐,尤其是急需办好音乐教育,创建音乐教育机构,培养音乐人才,使中国音乐得以复兴并予发扬光大,因此他毅然前往北京,不久便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取得联系。同年秋,萧友梅出任北京大学音乐系讲师兼任北大“音乐研究会”导师。研究会内先后设立小提琴、钢琴、中乐的琵琶、古琴、丝竹和昆曲等组,均由校方聘请名家指导。萧友梅则担任教授音乐史及和声学等理论课程。
萧友梅经在“音乐研究会”担任钢琴教师的杨仲子的鼎力协助,于1920年9月创办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萧友梅兼任科主任,该校于1924年升格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创立音乐系,1926年合并于北京国立女子大学。
1922年秋,“音乐研究会”正式改名为“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所长由蔡元培兼任,萧友梅则担任教务主任,实际管理所中事务。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音乐教育机构,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它培育了不少音乐人才,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在抗战胜利后担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院长的吴伯超,不幸的是,1949年1月27日,他乘太平轮前往台湾为国立音乐院觅新址的途中,于浙江舟山群岛遇船触礁,随船沉没,享年四十六岁。
图片
萧友梅在北京大学创立中国第一个管弦乐团。(图片提供:陈永秀)
1922年冬,萧友梅召集清末海关总税务司署的管乐团部分成员成立“国立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团”,由他亲自训练并担任指挥,在四年半中总共举行了四十二场音乐会,演奏世界音乐大师:海登、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世界名曲,其中还演出他自己创作的《霓裳羽衣曲》。为北京民众介绍了西方音乐艺术——这也是第一个由中国乐师演奏、由中国人指挥的乐队,在当时很受欢迎。这个小乐团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上是深具意义的。
由于萧友梅多年的奔走推进,北京的一些大专学校先后设立了音乐系(科),音乐教育事业初具规模,并引起世人注意。1922年全国实行新学制时,以前可上可不上的“乐歌”,改名为“音乐”课,并且规定为小学的必修课。
1925年秋,北洋政府将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加设音乐、戏剧两系,并将美专升格为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为林风眠,萧友梅则被聘任为副校长兼音乐系主任。奉系军阀张作霖接管北京政权后,其教育总长刘哲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以“有伤社会风化”“浪费国家钱财”为由,下令停办北京国立院校的所有音乐系科。萧友梅苦心经营了五年的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也被迫解散。这时北伐军已经攻占了长江流域,蔡元培就职于南京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萧友梅也南下去寻求发展。
1927年11月27日,蔡元培接受了萧友梅创办国立音乐院的计划,由蔡元培担任院长,萧友梅被聘为国立音乐院教授兼教务主任,院址设在上海陶尔斐斯路五十六号。后蔡元培因公务繁忙,任命萧友梅为代院长。次年又聘任萧为院长。
图片
上海音乐学院前的萧友梅铜像。(图片提供:陈永秀)
音乐院创办以后,因经费短缺而常不能按时交纳房租,院址不得不频繁迁移。1928年2月迁到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的两座洋房,八月又迁至毕勋路(今汾阳路)。1928年,冼星海由北平来上海考入国立音乐学院,因家贫无以维系,萧友梅为他安排了文字抄写工作以半工半读。冼星海还会吹单簧管,萧友梅带他去报考工部局乐队,因水平不够而未被录取。其实,早在1926年,萧友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主任时,就曾为当时在该校就读的贫苦学生冼星海安排抄谱或做图书管理员,得些收入来补助生活。
1929年6月,学生因宿杂费问题和校方发生冲突而罢课,并激发学潮。萧友梅因此事向教育部提出辞职,国立音乐院宣告停办。
图片
萧友梅
1929年,南京政府修正大学组织法,规定仅传授一种专门技术的学校都应改为专科学校,并公布了“专科学校组织法”。国立音乐学院也于此时更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任校长。他将当时在上海甚至全国各地能够找得到的著名中外音乐家,或高薪聘请或苦言相劝,网罗至自己的麾下。就连国文、英文等共同课,他也请水平最高的人来教。如易大厂、龙沐勋(时任暨南大学国文系主任)曾任这所学校国文课的教师。
1930年秋,萧友梅聘请留美回国的著名音乐家黄自任教务主任。此后,二人携手为中国刚刚起步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学生人数续增,毕勋路的校舍不敷应用,故在1931年开始,迁往辣斐德路。萧友梅为实现其远大的音乐教育计划,因此开始筹建新校舍,直到1935年新校舍终告完成。
图片
萧友梅(右三)和黄自(左一)、贺绿汀(右一)合影,1935年2月于国立音专
“音专”的编制已较前扩大,分设理论作曲、键盘乐器、管弦乐器、声乐及国乐五组。而教师的阵容可说是自中国接受西洋音乐以来最强大的,除了黄自外,还有教授钢琴的王瑞娴、和弦乐的法利国(Arrigo Foa)、留学比利时返国的吴伯超、赵梅伯、利瓦伊宁、陈洪、胡周淑安、应尚能、朱英等人,还有许多外籍教授,无论从师资及制度来说,“音专”均可作为近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楷模。事实上,中国日后著名的作曲家及演奏家,亦大多出身于“国立音专”,萧友梅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现代早期音乐人才,如冼星海、贺绿汀、江定仙、李焕之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音专在江湾建成的新校舍遭到了敌机的轰炸。萧友梅组织人员在1937年10月迁到马斯南路(今思南路)坚持办学。一年后,又将学校一分为三。到1939年9月,音专再迁公共租界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的一幢残破的楼房中。在抗日战争艰苦危险的环境中,萧友梅的音专一直没有停止教学,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萧友梅早年患有肺结核病,因长期积劳,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但他仍然每天办公,主持校务并为学生讲课。
1940年汪精卫成立汉奸政府,敌伪利用留日与同盟会的老关系威逼利诱,妄图拉萧友梅下水。此时的萧友梅虽贫病交并,且处于险恶的环境中,但他毫无所动,显示了高贵的民族气节。1940年12月31日,因结核菌侵入肾脏,萧友梅在上海体仁医院病逝,享年五十六岁。
图片
萧友梅
萧友梅为人严谨而有恒,做事兢兢业业,始终不渝,事业心与责任心均极强,自德返国后的十多年时间,全部放在音乐教育事业上,日夜奔劳,对于儿女私情早已抛诸脑后。后来经过“音专”同事、声乐系主任胡周淑安的介绍,认识了毕业于沪江大学的戚粹真,两人年纪相差近二十岁。1932年,两人在杭州结婚,其时萧友梅已经四十八岁了。直到婚礼完成后,才发结婚通知书给亲友,表示“国难期间,诸从简节,事先未及奉闻”。婚后育有子女各一:萧勤与萧雪贞。萧勤是国际著名画家,乃少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活跃至今的抽象大师;而作为“东方画会”的发起人之一,萧勤1961年在米兰发起“庞图国际艺术运动”,是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理论家与活动家。
萧友梅毕生主要精力投献于教育事业,同时在音乐创作上也有显著贡献,共写有歌曲一百余首及其它体裁作品。1922年和1923年先后出版了创作专辑《今乐初集》和《新歌初集》。影响较大的歌曲作品有《问》《卿云歌》《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等。此外,他还编写了《普通乐学》及许多介绍西洋技术理论的书籍和教材。萧友梅还致力于编写音乐教材:有1924年的《风琴教科书》、1925年的《钢琴教科书》、1927年的《小提琴教科书》等。
就萧友梅的一生功业来评价,他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实在起着划时代的贡献,誉之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先驱”,实在当之无愧。
■作者简介
蔡登山
台湾著名文史作家,曾任电影公司营销部总经理及出版社副总编辑,沉迷于电影及现代文学史料之间,达三十余年。1993年起筹拍《作家身影》系列纪录片,任制片人及编剧,四年间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乾、张爱玲诸人之传记影像。
著有《人间四月天》《传奇未完——张爱玲》《鲁迅爱过的人》《张爱玲色戒》《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及友人》《梅兰芳与孟小冬》《民国的身影》《声色晚清》《一生两世》《多少往事堪重数》《情义与隙末》等数十本作品。
来源|晶报APP
编辑: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