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聽台灣愛唱歌】葉啟田──愛拚才會贏!在文化戒嚴的時代,他用台語唱出解嚴心聲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第一次看見寶島歌王

葉啟田走進攝影棚,穿著整套白色的海軍上將服裝,這是他出版《愛拚才會贏》專輯首次的電視通告,製作團隊嚴陣以待。寶島歌王的氣宇非凡,說話謙和有禮。他走上台,樂隊揚起前奏,葉啟田舉起偶像的雙臂,向觀眾投以神性的目光,唱起一首新歌叫做〈愛拚才會贏〉。

一時失志不免怨歎
一時落魄不免膽寒
那通失去希望
每日醉茫茫
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
好運  歹運  攏嘛要照起工來行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拚
愛拚才會贏

從小崇拜的偶像出現在眼前,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的演唱,當年秀場天王如他,日進斗金的傳言在業內都讓聞者瞠目結舌,「葉啟田」三個字像一座歌壇巨塔,他的歌舞造詣和親切笑容,是台灣流行文化的KING OF POP!

年輕時的葉啟田。蕭青陽提供。

解除禁令之後何去何從?

〈愛拚才會贏〉這首歌推出之後,瞬間燃起全台灣耳朵的震撼。那是解嚴的第二年,向來宿命的台灣人,已經解脫了對過往不認命的枷鎖,寶島在政治上呈現「新氣象」,卻沒有在民生上出現「新現象」。

這有點像情侶分手,雙方協議結束戀情,當一切成為事實之後,這個答案反而讓彼此重新艱澀地尋找自我。當年,大多數台灣人就處在這種茫然之中,我們得到了長久以來追求民主的夢想,但當美夢成真之後,大家好像不知道要怎樣變更好。

歌王的這首歌,全曲歌詞只有49個字,曲式僅A.B兩段,沒有流行歌裡強勢煽情的副歌段落,單憑一句「好運/歹運/攏嘛要照起工來行」,就給足了台灣人一個很明確「照起工行」前進新社會的答案。(「照起工來行」形容「按部就班,腳踏實地」。)

一首會「抓龍」的歌

前幾年,我問葉啟田有關這首歌的成就,他解析了流行歌曲反映社會的意義:

就好像姚蘇蓉唱的〈今天不回家〉(1969年發行),60年代的台灣非常保守,父母都叫小孩不能超過9點回家,所以今天能不回家那是最高興的,並不是去做什麼違規的事,就是跟朋友聊天也好。那就是反映時代的流行曲,所以會受到很大的喜愛歡迎。沈文程唱的〈心事誰人知〉(1982年發行)也是,那時候台灣人的社會環境和百姓心情比較鬱卒,對自己的前途堪憂,這首歌就唱出大家無奈的心悶。

〈愛拚才會贏〉是1988年發行的,當時是台灣解嚴之後,我跟詞曲作者陳百潭老師談到社會的改變,我們都認為解嚴就是小鳥都放出來了,大家更要衝、要拚、要為自己贏。討論之後陳百潭老師提筆創作,我聽到寫出來的歌之後,就跟唱片公司說,這首歌會「抓龍」,飛龍在天,會流行很久很久!

結果,這張專輯的銷售成績為正版120萬張,盜版至少900萬張,也的確流行了很久很久。

流行音樂行業有許多「行話」,譬如說這首歌,「我有聽到『趴近狗』(Pachinko)聲!」形容「歌會紅,聽到錢的聲音」;這首歌有「噹工啊」聲,形容這首歌不夠精緻,感覺太粗糙。可是我是第一次從葉啟田口中聽到一首歌曲會「抓龍」,這樣的形容更貼切於歌聲入耳後,聽眾可達身心抖擻之效。

葉啟田〈愛拚才會贏〉:

政治已解嚴,文化仍戒嚴

1987年解嚴之後,禁歌以及方言歌曲在廣電媒體上並沒有真正解嚴。在台灣還是三台(台灣電視台、中國電視台、中華電視台)時代,當年的新聞局廣電處仍雷厲風行的管控媒體及流行歌曲。我那時甫在電視製作單位任職,新聞局明文規定,每家電視台一天只能播2首台語歌。我每個星期都要送審歌單給電視台,尤其要註明台語歌曲,如果播出當天有其他節目唱了1首台語歌,節目部就會要求我們只能夠再安排1首方言歌曲,因為每天只有2首的限額!

當時,台內會先初審我們所提報的歌單是否有禁歌,再來就是播出當日的台語歌額度,審完之後再送新聞局複審,按規定都是新聞局核准之後,我們才能進行錄影。這個限令的主要原因是「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尚未解除,而「新聞局廣電處」和「警備總部」有一個「聯檢小組」,共同在檢查監看所有媒體的文化宣傳工作,直到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才結束。

1987年之後,流行音樂仍處在文化戒嚴時期,方言歌曲沒有立刻獲得解禁後的媒體寬容與尊重;但台語歌的黃金時代來臨,在廣大歌迷支持下,一首首經典台語歌紅遍台灣的大街小巷,創造銷售佳績和傳唱熱度。其中唯獨〈愛拚才會贏〉,每次選舉前幾乎都是政黨必爭之歌,除了台灣,全球至少有10種語言翻唱。

很多流行音樂創意,都能符合時代當下的社會集體情懷,但我相信葉啟田說的,這首歌會「抓龍」。每次聽這首歌,總覺得他像一個知心好友,透過他的歌聲闡述歌詞中所表白的人生哲理之後,任督二脈全部打通,它果然是台灣一首「神曲」!

越語版的〈愛拚才會贏〉:

中文版的〈愛拚才會贏〉(「大喇叭組合」余潤澤、徐銨演唱):

瀏覽次數:28265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台灣流行音樂及經典民謠文化推手,集音樂出版者、策展人、演唱會製作人、紀錄片監製於一身,耕耘流行音樂三十餘年,2002年起自創「野火樂集」音樂品牌,戮力於發表台灣的原創歌曲至國際發聲,屢獲國內外音樂大獎肯定。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台灣流行音樂及經典民謠文化推手,集音樂出版者、策展人、演唱會製作人、紀錄片監製於一身,耕耘流行音樂三十餘年,2002年起自創「野火樂集」音樂品牌,戮力於發表台灣的原創歌曲至國際發聲,屢獲國內外音樂大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