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1日,为纪念陈白尘先生诞辰113周年,我给一些微信好友发送了下面两张照片。
去年微信截图
收到照片的有些好友给予了点赞,时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的苗怀明教授并嘱咐我写篇文章“说说陈年往事”。我直言“文思枯竭”不敢领命。
转眼一年即将过去,在考虑后天怎样纪念陈先生的生日时,我忆起怀明教授的嘱咐,心想,我虽然写不了文章,但也可以用收藏的一些照片来“说说陈年往事”呀!
上个世纪80年代,拍照片要用相机,要用胶卷,不像现在“随手拍”这么方便,所以记录《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编写工作的一些照片(其中大多是我用海鸥120相机拍摄的),恐怕还是具有史料价值的吧!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而陈老是指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编写工作的主帅,公开这些照片来纪念他114周年诞辰,想来并非毫无意义。
1983年3月,全国文学、艺术学科规划会议确定由南京大学戏剧研究室编写论述中国现代戏剧史的专著,陈白尘先生为这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
一个月后,该书编写组成立,于15-20日召开首次编写工作会议。因担任学术顾问的赵铭彝和柯灵两位老先生也出席会议,而当时南大附近的宾馆或客满或价格过高,所以把两位老先生安排下榻我的中学校友担任所长而他表示给予优惠的南京军区第一招待所(俗称“AB大楼”,现名“华东饭店”),会议也就在那里召开。会议确立了史著编写的总体要求及基本思路,拟订了全书的大纲、体例,进行了人员分工。
前排自左至右:柯灵、屈南松(赵铭彝夫人)、赵铭彝、陈白尘、顾文勋;后排自左至右:徐天健、姚远、董健、朱栋霖、马明、陈雪岭。1983年4月摄于南京军区第一招待所。
1984年4月19—28日,编写组在完成部分初稿的基础上,在苏州东吴饭店召开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老一辈戏剧家夏衍、于伶、赵铭彝、柯灵、石凌鹤、葛一虹应陈老邀请作为学术顾问出席会议。
自左至右:柯灵、于伶、赵铭彝、葛一虹、夏衍、陈白尘、石凌鹤。
这次会议之所以在苏州东吴饭店召开,主要原因是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夏衍那些日子在苏州,住在靠近东吴饭店的南林饭店。
夏公与陈老
老一辈戏剧家们在会议上畅所欲言,回顾、评说了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些现象、事件、人物、作品,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规律、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戏剧队伍统一战线等问题发表了意见。编写组成员都深感收益甚大。
于伶、夏衍、陈白尘
夏衍在发言时右手时不时地伸进上衣口袋又马上抽出来,其子沈旦华告诉大家,老爷子已经戒烟了,却未改掉从口袋里掏香烟这个习惯性动作。 
夏衍在会场
自左至右:赵铭彝、葛一虹、石凌鹤、于伶、陈白尘。
4月26日,全体与会者应苏州市委宣传部和吴江县委、县政府邀请游览同里镇和松陵镇,在退思园拍摄了合影——
前排自左至右:陈国容(柯灵夫人)、柯灵、陈白尘、夏衍、赵铭彝、于伶、葛一虹、陆翰云(葛一虹夫人);后排自左至右:钱璎、马明、惠小砚、陈雪岭、董健、顾文勋、朱栋霖、待考、徐天健、陈韶、金玲(陈白尘夫人)、徐大妹(石凌鹤夫人)。
大家是坐船去同里镇的;柯灵代表大家在退思园的贵宾册上题词:“由退思进  因忙得闲”;葛一虹挥毫“退思草堂  嘉定葛一虹书”;这些场景我都拍照的,遗憾的是现在找不到这些照片了!
初稿打印本
1985年12月,全书初稿基本完成,选印了部分章节分送赵铭彝、柯灵、葛一虹等学术顾问和田本相、杨景辉、黄会林、许国荣、孙庆升、陈坚、梁化群、黄金铎等中国戏剧史专家审阅并提修改意见。
自左至右:陈坚、黄会林、孙庆升
1986年5月28日至6月3日,召开第三次编写工作会议(“《中国现代戏剧史》讨论会”),听取、讨论专家们提出的修改意见。由于与会者多达19人,项目经费拮据,而时任南通县委书记以及县委办公室正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北山饭店副总经理,都是我读大学前在南通县委宣传部工作时的同事或好友,他们均表示替我们解决困难,所以这次会议便在南通县北山饭店召开。
会议通知
会议气氛热烈,大家逐章逐节评议书稿,商讨修改意见。
南通县党政领导和南通市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来看望与会同志,左一为南通市委宣传部章立功副部长。
与会者合影。前排自右至左:许国荣、徐天健、田本相、黄会林、宋时、黄金铎;左一:梁化群。后排自右至左:陈雪岭、胡星亮、丁罗男、孙庆升、陈坚、杨景辉、董健、惠小砚、朱栋霖、顾文勋。
陈老因年事已高、身体不适,没有去南通,但他于5月28日在南大中文系会议室主持召开了鉴定会的预备会议——
1989年7月,《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面世,赢得学界高度评价;该书1991年获“江苏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翌年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特等奖。
特等奖证书
2022年2月28日 一稿
3月4日 二稿
(部分照片由陈晶提供并修饰)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濑户宏、顾文勋、盛竹云:《申报掲载文明戏剧评》
新书推介|高子文:《文明的逆子们——美国现代戏剧的中国叙事》
新书推介 | 吴敢、孙厚兴主编:《徐州戏剧史》
殷伟荣:戏剧词源新说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