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原來中山堂背後有這麼多歷史故事

清末的台灣由於地理位置與人口增長等原因,清廷於1845年正式設立台灣布政使官,位在台北府城西門內的西門街(今衡陽路)北側,傲然聳立著的衙門,是當時福建省於臺的最高行政機關。而在日本進城前,布政使司衙門也成為了台灣民主國短短數日的總統府,日本佔領了台北後,布政使司衙門則成為治台始政式典禮場地,也為日本所管轄,標誌著長達半個世紀的日本時期的開始。

 

直到我們所熟知的台灣總督府廳舍(今總統府廳舍)竣工之前,1895年至1919年的布政使司衙門一直是台灣總督府的辦公場所。

 

從台北公會堂到中山堂

 

【走讀台北】台北城內的公會堂歷史大現場:探訪從歷史古蹟化身藝文空間的中山堂


1928年,總督府以紀念昭和天皇登基為由,選擇在布政使司籌防局前廣場興建了崇高的台北公會堂。為了這座新的建築,部分布政使司衙門和欽差行臺的建築被遷移到圓山動物園和台北植物園保留,而臺灣巡撫衙門則於1932年被拆除。


戰後,台北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成為受降儀式的第十五受降區的場地、舉辦國民大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以及政府接待外賓等重要場所。它承載了許多重要的國家事件,一直到陽明山的中山樓竣工為止。在這座堂宇裡,歷史見證包括美國總統尼克森、南韓首位總統李承晚、南越首位總統吳廷琰、菲律賓總統卡洛斯·加西亞、伊朗國王巴勒維等元首的訪問,以及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署。

 

 

中山堂因其珍貴的歷史和獨特地位而受到高度重視。內政部於1992年將中山堂列為古蹟,凸顯了它在台灣文化和建築遺產中的重要性。2019年,經文化部文資局公告指定,中山堂被列為國定古蹟,進一步凸顯了其在台灣文化遺產中的價值。

 

當時,中山堂進行了空間整修,引進了專任主任,並增設了多個空間,如台北書院和藝文沙龍。這些改進使中山堂成為台北市一個兼具教育、藝文和休閒功能的多功能場所,進一步發揮了其對當地文化生活的貢獻。


中山堂建築特色

 

【走讀台北】台北城內的公會堂歷史大現場:探訪從歷史古蹟化身藝文空間的中山堂

 

台北公會堂是一座深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由當時知名的建築師井手薰操刀設計。在日本時代,「公會堂」是一個為城市舉辦各種活動的公共場所,而臺北公會堂是這個概念的極致體現。它不僅在臺灣,也在當時的日本各大城市興建,而臺北公會堂可謂是其中最宏偉的一座,以規模和場地設施來說僅次於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的公會堂,位列當時日本第四大都會公會堂之一。

 

這棟建築總共擁有四層樓,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公尺。它包含了一個名為「集會堂」的部分,分為上下兩層,總共可容納2056名觀眾。這個空間曾經是一個免費電影院,播放各種電影,吸引了很多市民。此外,它還是國民大會召開的地點,直到1966年中山樓完工後,國民大會的開會地點才遷至中山樓。另外在中華路一側,有曾經國民大會秘書處的辦公室。

 

另外,台北公會堂還設有一座三層樓高的餐廳,室內面積達到1400平方公尺。除了餐廳,還有娛樂室、理髮廳、貴賓室和廚房等設施。在餐廳的正面,掛著中華民國的國寶,即知名藝術家黃土水的作品《水牛群像》。屋頂曾經設有赤道儀折射望遠鏡和圓頂觀測臺,不過這些設施在戰後已遷移到圓山天文臺。

 

台北公會堂在1936年完工,其設計風格反映了當時流行的現代折衷主義。它使用了鋼骨水泥結構,外牆貼有北投窯場生產的淺綠色面磚,但仍保留了一些古典裝飾元素。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建築使用了中東風格的拱窗和臺灣陶瓦,並在外牆上使用北投窯場面磚貼出多樣的花紋,為這座建築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氛圍。

 

正門與入口

 

【走讀台北】台北城內的公會堂歷史大現場:探訪從歷史古蹟化身藝文空間的中山堂

 

中山堂的正面入口門廊展現了當時先進的安全設計理念。它的汽車道和行人道分隔明顯,汽車道前方鋪設了特製的「中村式人造石塊」,而正面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弧形三拱圈門廊。這門廊的柱身上附有精緻的壁燈,工藝非常考究。目前,為了安全,車道已經改建為行人專用區。門廊非常寬敞,可供民眾集結或避雨,而入口處的淨足池讓人們在進入大廳之前能夠清潔鞋底。

 

大廳與迴廊

 

【走讀台北】台北城內的公會堂歷史大現場:探訪從歷史古蹟化身藝文空間的中山堂

 

環繞著大集會堂的寬闊迴廊確保了流暢的人流動線,並在緊急情況下,使人們能夠快速撤離會場。中山堂的大廳天花板採用回教風格的穹窿造型,飾以精美的幾何圖案。在1971年的整修中,柱頭的裝飾新增了梅花圖案,而柱身下半部保留了原來的咖啡色小方塊馬賽克。

 

中正廳(大會堂)

 

【走讀台北】台北城內的公會堂歷史大現場:探訪從歷史古蹟化身藝文空間的中山堂

 

大會堂是當時最巨大的室內會議場所,容納人數超過二千。從1936年竣工以來,它一直擔當著台灣藝文展演的關鍵場地。在日本時代,這裡是殖民政府重要的集會場所,而在戰後初期,它成為臺北市極少的音樂廳之一,孕育了台灣現代舞蹈和校園民歌等藝術形式。一直到1993年,國民大會長期在中山堂召開。因此,這個場所具有政治象徵意義,包括蔣介石宣布「復行視事」和連任總統就職典禮都在這裡舉辦。(圖為光復廳外)

 

【走讀台北】台北城內的公會堂歷史大現場:探訪從歷史古蹟化身藝文空間的中山堂

 

中正廳的舞臺採用鏡框式設計,最初是為了放映電影和舉辦會議而建造的。經現代化整修,使舞臺能夠支持各種不同類型的演出,包括音樂、舞蹈、傳統戲曲等。觀眾席分佈在一樓和二樓,總共可容納1122名觀眾。(圖為中山堂之寶「水牛群像」)

 

Info.

中山堂(前台北公會堂) 地理位置

地址: 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