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溥仪就算不被赶出紫禁城,他依然会投靠日本人当汉奸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相当传奇。1912年退位后,溥仪暂时保留了在紫禁城皇宫中的居住权。直到1924年,军阀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才被赶出了皇宫,移居到天津。
图片
溥仪在天津生活了七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下,去到了奉天,后来又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成为了“伪满洲国皇帝”。
严格来说,“伪满洲国”本就是日本为了分裂中国而建立的。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尽管主观上是为了满清的复兴大计,但实则是一种“汉奸”行为。而日本人与溥仪最初产生联系,则是在溥仪被赶出皇宫,移居到天津之前,他曾在日本公使馆内短暂避难。当时日本人发觉到了溥仪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在第二天便对外宣布容留溥仪。
那么,如果当年冯玉祥没有将溥仪赶出皇宫,那溥仪后来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理清北方当时的形势。1912年,清廷与袁世凯达成协议,溥仪退位后,仍然可以继续留在紫禁城中生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袁世凯的举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中,但凡是篡权夺位建立的新王朝,往往都会善待前朝皇室,向天下彰显自身的宽宏。比如篡汉登基的曹丕,篡周登基的赵匡胤,无一没有给前朝皇室以巨大恩惠。
身为前清大臣的袁世凯,自然也要效仿古人的手段。在袁世凯的眼中,所谓的建立共和,只不过是王朝更迭的过渡阶段,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彻底废除帝制。
后来袁世凯果然登基,顺理成章地建立了新的王朝。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袁世凯在一天,溥仪依然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不过,袁世凯在当了八十多天皇帝后就被迫下台,并且很快就死了。这样一来,溥仪就失去保护伞。
图片
北洋政府乱成了一锅粥,今天段祺瑞上台,明天曹锟上台,各大派系之间为了争夺权力,闹得不可开交。终于到了1924年,冯玉祥突然倒戈回京,他先是软禁曹锟,搞垮了吴佩孚,后来干脆将溥仪直接赶出紫禁城,彻底废掉了帝制。
可以说,冯玉祥出手赶走溥仪,既是一次偶然事件,又是历史的必然。
冯玉祥之所以出手,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为了倒卖皇宫的宝物来筹措军饷。事实上冯玉祥也确实是这么干了,皇宫宝物有很多出现在北京地下的古玩市场上。而后来冯玉祥的心腹鹿钟麟也在回忆中证实,1926年南口之战中花费的巨款,正是从倒卖皇宫宝物中获得的。
不过当时冯玉祥并不承认。为了证明自身的清白,他曾专门在皇宫中摆宴邀请了一众北洋军阀。席间,他曾命令皇宫众多杂役,在门外齐声证明自己没有拿皇宫中的任何宝物。
不过,在座的军阀都不相信。
冯玉祥和孙殿英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两者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一个发活人财,一个发死人财。
从变卖宝物换军饷这个出发点来看,哪一位北洋军阀会嫌自己的军饷太多?这也就意味着,哪怕冯玉祥不将溥仪赶出紫禁城,也总会有其他军阀忍不住打起皇宫宝贝的主意。溥仪早晚都会被赶走。
图片
彻底下台的溥仪,对于北洋军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尤其是到1928年,北伐军击败奉系张作霖后,军阀混战的时代,也彻底落幕了。一个前朝的皇帝,根本无法左右革命局面。
但对于心存歹意,妄图分裂中国的日本来说,溥仪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最起码,当时封建思想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溥仪是清廷的皇室正统,是众多满清遗老心中的最尊崇的人物。只要他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振臂一呼,总会有一些思想守旧的人听从号令。而这便是分裂中国的一股强大力量。
溥仪始终有着恢复满清统治的宏大梦想。当日本人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的时候,溥仪没有任何拒绝他们的理由。他将依然会在日本侵华以后,进入东北,成为“伪满洲帝国皇帝”。
而只要上了日本人的船,溥仪后半生的人生轨迹,就不会出现多大的偏差。他依然会在战后被关押到苏联。回国后他依然会被送到抚顺战俘管理所进行改造。
因此,即使溥仪没有在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他后半生的道路,也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