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背后的淞沪会战(一):京沪杭国防工事与驻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战事最早是在华北展开,主要参战部队是西北军部队、晋绥军、中央军一部、八路军、川军一部,华北战事除先期在平津、河北的作战外,主要是在山西境内进行,即以太原会战为核心的数次大战役。
七七事变一个多月后的8月13日,国民政府又开辟了华东战场,由此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初期的一次大战,中日双方共计有约100万军队参战,这场大会战对之后的抗战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片
前几年,有一部名为《捍卫者》的电影是讲述淞沪会战中宝山保卫战的;现在又有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是讲述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之战的。
这两个营级规模的战斗都是淞沪会战中无数次战斗中的一部分,大家看电影只能了解到会战中的一片雪花,而且艺术作品跟真实历史之间多少还是有差别的。
我们本篇文章则从淞沪会战的前因后果入手,通过原始资料及分析尽可能给大家展现出这场大会战的基本面貌来,并且对一些长期流传但却缺少历史依据的观点进行探讨,以使大家加深对这次大会战的了解。
一:京沪杭国防工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战事是逐步扩大的,而如何将作战计划落实也是在不断扩大的战争中,逐步确定的。
我们现在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立即就进入了高潮,这是不太确实的。实际上从卢沟桥的枪声开始到军队的大规模动员、调动、参战,以及战争的全线展开是有一个过程的,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都是如此。
如在七七事变发生一个月后的8月7日,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重心仍然在华北方向(具体原因我们后面会提到)。
何应钦在当日的国防会议报告中提到,将全国军队列入抗战序列者,第一线约100个师,第二线约80个师,依照作战序列,使用河北者约50个师,现正在集中。
而在弹药方面,当时军政部储备有6个月作战的弹药,预计在长江及黄河以北囤积三分之二,而在江南仅保持三分之一。
图片
也就是说,在淞沪会战之前的6天,国府尚未最终决定在上海发动一场大会战,仍计划在华北展开主力战。如当时在南方的中央军精锐18军,正在向华北方向集结,而不是首先输送至华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上海方向,国民政府没有战备,事实上在上海方向的作战,是早就在计划之内的,只不过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
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盘就在江浙沪,这是众所周知的。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军在上海的进攻使得国民政府感到了很大的威胁。
事变结束后,由于在上海地区国军不得不常驻正规陆军,因此仅保持了上海警察总队和上海保安总团等非正规部队。
鉴于日军在上海方向对国府核心区域的威胁,1933年时国民政府就计划在京沪杭地区构筑国防工事,以迎击日军未来的进攻。
当时,杨杰提出了一个“京沪杭设防方案”,核心是对南京采用闭锁式设防,但该方案形式陈旧,不利于持久作战,故而未被采纳。
之后,由德国军事顾问经实地勘测后,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但该方案极为消耗财力,故而也未被采用。
最后,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李青等人勘测后提出了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
图片
1934年到1936年,国军使用了4个步兵师及大批工兵部队按照此方案构筑了上海至南京一线的防御工事。
该方案划分了京沪、沪杭、南京三个防御地区,以京沪为防御重点,先构筑工事,后配置兵力防守。
京沪地区有沪宁铁路、京沪公路和长江三条水陆通道,国军预计此线为日军西进的主要路线。在这个方向,北边是长江、南侧是太湖,二者之间湖沼绵亘,河网纵横,如果能选择要点构筑防线,可以有效抵御或迟滞日军的进攻。
因此国军最终选择苏州到福山一线构筑吴福线阵地,选择无锡至江阴一线构筑锡澄线阵地,在这两道国防线的前后,又设置有前进阵地和后方阵地,另外还设置有警戒阵地。
在沪杭防御区,为次要防御方向,但为了与京沪防御区相衔接,也构筑了乍嘉线(乍浦到经嘉善到苏州)、海嘉线(海盐经过嘉兴到吴江)两道防御阵地。
另外为了加强南京的防卫,在乌龙山、栖霞山、青龙山、淳化镇、牛首山、大胜关一线,形成一道弧线阵地,以东南为主要防御方向;复廓阵地以南京城墙为内廓,在紫金山、麒麟门、雨花台、下关、幕府山要塞炮台一线为外廓阵地,形成内外城两线,相互利用;在长江北岸的浦口构筑桥头堡,以封锁渡口。
图片
上述国防工事中,以吴福线和锡澄线为重点,构筑数量较多的永久性工事和部分半永久性工事,并尽可能利用天然障碍物,与构筑的工事相连接。而在次要方向,则只构筑较少的永备工事。战争开始前后,驻防部队拿到国防工事配置图后,再辅之以野战工事,将防御体系打通。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构筑的阵地是以若干步兵营阵地为核心的,每个营阵地包括三个连阵地,每个连阵地又包括三个排阵地。各连排阵地又有一线阵地和预备阵地,形成纵深梯次配属。
除了步兵阵地外,营阵地还有各种轻重机枪、战防炮、迫击炮射击工事。永久性工事以钢筋混凝土构筑,标准是能抵御150毫米重炮轰击及500磅炸弹轰炸。
其中重机枪工事有正射和侧射两种;轻机枪工事有单射孔和多射孔两种;战防炮工事有一战斗室,射孔为70度开口;观察所有观察一方及四周两种;掩蔽部可容半排人休息,亦可当指挥部用。
总的来说,这些防御工事该有的都有,由国军36师、57师、87师、88师等4个步兵师及独立工兵第1团、工兵学校练习队、宪兵团等部构筑完成的。
这些防御工事虽然构筑完成,但其实隐含了非常大的问题:
第一:各地所建的工事大都是按照固定图构筑的,没有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调整,如有的工事突兀于地面,有的没有构筑到高地的反斜面和倾斜面;
第二:有的机枪工事构筑在山顶上,只求射界开阔,而射孔开得很大,未考虑到被敌炮击毁的后果;
第三:大量工事构筑好后缺乏管理,后续状况很差;
第四: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对工事质量造成影响;
第五:大量工事的钥匙由当地保长管理,而不是由部队掌握;
图片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希望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
当时构筑的防御工事并不能立即使用,而是需要战时守备部队提前进驻,按照国防工事守备图找到阵地,以挖掘的野战工事打通各永备、半永备工事,然后配置好部队和作战物资,这才能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
这一点非常关键,后面我们还会提到。
以上虽然说到了战前国防工事构筑中的缺陷,但实事求是地说,其中很多点都是后来才发现的。就当时国防工事构筑完毕之后的情况来说,国民政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而在这些国防工事构筑的同时,国民政府也必然要考虑到在此线对日战备的问题。
1936年,国民政府将全国划分了若干国防区,由张治中担任京沪区的司令官,而张治中在苏州以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的名义开展工作,其下属部队有36师、87师、88师3个正规师,以及上海保安总团、江苏保安团等部队。
这些部队既是国防工事的构筑者,也是国府常驻在相关地区的驻军,同时也是国军当时装备和训练最好的部队。如民间常说的国军“德械师”,主要指的就是36师、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等几支部队。但是这些精锐部队却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攻坚训练,对后来上海围攻作战造成了不利影响,当然这是后话了。
图片
而在当时的京沪杭地区,国府既有防御工事作支撑,驻防的又是最精锐的部队,反观日军在上海仅驻防有战斗力次于陆军的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国军在侦察、情报方面对日军工事缺乏正确估计),因此张治中等将领对于扫荡日军在上海的驻军信心很大,这也是后来国军选择在上海主动进攻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