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和蹇先佛携手七十余年的甘苦人生

图片
萧克上将戎马一生,战功卓著;他的妻子蹇先佛是一位知识女性,在哥哥姐姐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1935年,萧克与蹇先佛在湘西结为夫妇。自此,这对革命伴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濡以沫74个春秋。
终身伴侣
19岁的蹇先佛参加了红军,和她一起参加红军的还有她16岁的弟弟蹇先超。
蹇先佛才华出众,能写善画,被安排到红六军团政治部做宣传工作。她发挥自己的特长,每到一地,就用红粉浆在墙上写标语,画宣传画,回到营地又刻钢板,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直到今天,在湘鄂川黔地区一些地方的民房墙壁上还留有她当年刷写的标语痕迹。
蹇先佛有知识,口才好,又具女性的亲和力,在一次“扩红”中,在她的宣传影响下,有2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了红军,创造了红六军团一次“扩红”最多的纪录。她耐心地向敌军俘虏宣传红军的政策:“你们不要怕,红军优待俘虏。你们也是苦出身,是被国民党抓去当兵的。有愿意留下来当红军的我们欢迎;想回家去的,我们发给路费。”在她的影响下,多数人留了下来。
年轻漂亮、工作出色的蹇先佛在几乎清一色的男人队伍里格外显眼,更加引起萧克的注意。他是一名儒将,很喜欢与有知识、有文化的蹇先佛交谈。一来二去,两个人的思想越来越贴近了。蹇先佛也感觉萧克与别的指挥员不一样。她后来回忆说:“萧克不训人,很容易接触,他不仅仅对我本人,对其他年轻红军也一样,同什么人都谈得来。”
互生好感的两个年轻人彼此倾慕,但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贺龙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就跟妻子蹇先任商量此事,蹇先任也觉得妹妹和萧克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于是,由贺龙出面穿针引线,有着共同革命理想和信念的一对年轻人建立了恋爱关系。1935年6月,任弼时、陈琮英夫妇在湖南大庸(现为张家界)为萧克和蹇先佛主持了婚礼,他们在枪炮声中结为终身伴侣。
战地情深
1937年七七事变后,7月9日,萧克同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叶剑英、左权、徐海东等红军将领联名通电南京政府,请缨杀敌。蹇先佛1938年12月调到晋察冀中央分局组织部工作,后任北方分局党校总支书记。
萧克、蹇先佛工作单位不在一个地方,平时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多。1941年12月的一天,蹇先佛突然接到萧克的电话,让她火速赶到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原来,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林迈可夫妇、班威廉夫妇,为躲避日本宪兵的迫害,逃出北平来到平西。这几年,林迈可他们秘密为晋察冀采购运送了大量稀缺药品和无线电器材,是八路军的老朋友。萧克特地让炊事员把伙房的一条狗宰了,和蹇先佛一起招待林迈可一行。
萧克夫妇与他们敞心交谈,谈世界,谈战争。林迈可夫妇很快就与萧克夫妇成了好朋友。萧克的儒雅和蹇先佛的美丽,令林迈可倾倒,他用手中的蔡司伊康相机为萧克夫妇拍了一张合影照。
1943年8月,萧克任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指挥晋察冀军民开展反“扫荡”的斗争。9月初,他突然患病,高烧不退,随边区政府、华北联大等单位转移到阜平神仙山。根据组织安排,蹇先佛带着孩子到神仙山,一边参加反“扫荡”,一边照顾萧克。他们一行100多人组成一个小单位,在反“扫荡”中独立行动。
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12点多钟,晋察冀三分区政委王平打电话说,敌人将在拂晓前包围神仙山,要他们务必在这之前突围出去。萧克当时高烧39度,医生、护士主张他坐担架走。蹇先佛认为山路难行,坐担架走行动迟缓,天亮前突围不出去就麻烦大了,力主骑骡子马上行动。黑夜中,他们机智地从诸敌分进的间隙中悄然插到外线,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萧克很佩服妻子的果敢,问她:“你为什么要我骑骡子走?”她从容地说:“你不骑骡子,不但你走不了,大家也会被你拖住。即便从骡子上摔下来,也比被敌人包围好。过去红军伤病员不就是在马上救护的?”
在与敌人紧张的周旋中,战士们晚上和衣而睡,马不卸鞍。蹇先佛既要照顾丈夫和孩子,又要随时注意敌情和小单位的行动方向,还要保持与有关单位的联系。直到12月中旬,反“扫荡”才胜利结束。这时,中央来电,让萧克去延安养病、学习,并准备参加中共七大。蹇先佛也是七大代表,便一同前往。萧克住在枣园,一边养病,一边学习整风文件,蹇先佛也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夫妇俩时刻准备着踏上新的征程。
与子偕老
全国解放后,萧克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后,萧克在政治运动漩涡中几经沉浮,历经坎坷,但夫妻两人都一起同甘共苦。
“文革”结束后,这一对长征老战士,又开始了新的长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萧克当选为中顾委常委;蹇先任、蹇先佛双双当选为中纪委委员,她俩的名字在新华社公布的中纪委名单中排在一起,在社会上一时被传为佳话。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萧克夫妇相继离休,他们居住在大乘胡同一座略显陈旧的四合院里,过着恬静的晚年生活。蹇先佛热情地支持萧克离休后所从事的一切。他俩与姐姐蹇先任的寓所离得很近,仅隔着一条太平桥大街,几位老人一同享受美好的夕阳时光,饱经沧桑的脸上始终写满了幸福。
《文萃报》2974期摘自《沿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