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锦灵中文
北京赛酷雅科技有限公司
国学茶馆|圣人孔子也“双标”

作为儒家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从汉武帝以来,地位愈发尊崇,享受到“至圣”、“素王”的无上称谓。很多人将孔子奉为楷模乃至精神偶像,原也无可厚非,毕竟孔子的人生经历确实足够传奇,很多至理名言依旧振聋发聩。但要是认为孔子金身无缺,身上没有一丁点错误,则实在是有些理想化了。

毕竟孔子也是个“双标”的人。

请注意,孔子虽然提倡“仁”提倡做“君子”,但是孔子他老人家却从来没有说过仁君子不能双标之类的话,而且《论语》当中,就记载有孔子双标被人家笑话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途经陈国,陈国的“司败”——也就是相当于“司寇”,管理刑法的大官——问了孔子这么一句话:

“昭公知礼乎?”

这里面的“昭公”,指的是鲁国的先君鲁昭公,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意思,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点“孩童心性”,不知道是因为长不大还是缺心眼,另一方面则是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斗鸡血案”——因为一场斗鸡运动,鲁昭公被卿大夫赶出了鲁国流亡在外,最终客死异乡。

值得一提的是,在鲁昭公流亡的时候,孔子曾经跟随其左右。

陈国大夫“昭公知礼乎?”这么一问,孔子连想都没想,直接回答:“知礼”。

见此情况,两个人有的没的又聊了一会儿,孔子退下,他的弟子巫马期被陈司败请了过来,这个陈司败也是很不客气,上来直接就带着一点质问的口气问道: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我听说,君子(孔子)是不会党同伐异偏袒他人的过失的,难道君子也会干这种事情吗?

“君取(娶)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鲁君(昭公)从吴国娶来夫人,这可是同姓之国,将夫人称为“吴孟子”,这种行为如果都是“知礼”,那不懂礼数又该是什么样?

陈司败这一番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特别是“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这一诘问,在气势上颇有一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觉。

巫马期听完这番话,退下之后回去禀告孔子,孔子听完之后大概是苦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孔丘我也真是幸运,我有了过失,人家一定知道。

算是变相承认了自己说谎“双标”所犯下的错误。

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在先秦时期,诸侯国之前朝聘媾和,国与国之间联姻,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异姓”。比方说“姬姓”的封国,国君联姻就不能找姬姓的国家的女子,而要找姜姓、子姓、嬴姓、妫姓等其他姓氏的国家。所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繁)”这种嫁娶禁忌,实际上带有一定的防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

而鲁国是周公旦的后裔封国,是姬姓大国,吴国是吴太伯的后裔封国,也是姬姓国家。尽管两国国君的血缘关系已经淡化,但依旧是男女“同姓婚姻”,这是非常不符合礼制的。

那年月按照习俗,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而且女子的姓,经常会跟上自己的排行或小字。大家如果看书,里面提到女性的时候,经常有“X姜”“X姬”,前者就是姜姓封国的女儿,后者就是姬姓封国的女儿。

按道理,鲁昭公从吴国娶来的老婆叫“孟”,所以应该叫“孟姬”,但是鲁昭公自己就是一个姬姓的人,让人家听着自己的老婆名字里也带着“姬”,总是感觉不好,于是就自欺欺人的管人家叫“吴孟子”,透着那么一股此地无银三百两。

按理说鲁昭公的做法,十成十是“不知礼”,孔子跟着他曾经一起流亡他国,对他的事儿应该是心知肚明。但是面对陈国大夫的提问,孔子却坚定地说“知礼”。后世有人评价孔子,夸他是“忠君”,为君上“隐讳”,维系国家尊严,搁现在的话讲就叫做“有立场”,毕竟是自己的国君,就算再怎么不好,时过境迁斯人已去,他也是好的。后来越传越神,孔子的这番话也就成了“愚忠”的典型。

不过话说回来,孔子自己也是知道自己的话“有过”,所以这种双标,恐怕他本人也是并不认同的,只可惜人在春秋身不由己,先做一个纯粹的刚直不阿的人,确实是不可能。更何况孔子和鲁昭公君臣一场,还曾经共患难,遇见有人打算说点先君的坏话,孔子难免要予以反击,无论是出于国格,还是出于人情。

这样的圣人,还有点人情味儿不是?

作者  锦灵中文|2020-10-23 22:02:34
阅读629 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锦灵中文
北京赛酷雅科技有限公司
锦灵中文
北京赛酷雅科技有限公司 百科特约作者
59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