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晓读晓看
文化领域爱好者
民国畅销书作家张恨水:他的小说妇孺皆知,令张爱玲“嗜之若命”

民国时期中国文坛群星璀璨,异常热闹,然而若论最畅销、写作效率最高的作家,则当推“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张恨水。

张恨水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在5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写了大约3000万字,堪称著作等身。

作品妇孺皆知,张爱玲“嗜之若命”

张恨水的作品在民国时妇孺皆知,读者人群极广,有著名的军政要员,青年学生,也有家庭妇女、贩夫走卒等等,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位读者就是张爱玲了。

张爱玲从小就痴迷张恨水的小说,无论在文章还是书信中,曾多次提到张恨水。她在散文《存稿》中写道:“我有个要好的同学,她姓张,我也姓张,她喜欢张资平,我喜欢张恨水,两人时常争辩着。”

直到中老年,她对张恨水的喜爱依然不减。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张恨水迷妹。

1971年,台湾作家水晶曾访问过居住在美国的张爱玲。他在《夜访张爱玲》一文中说,张爱玲看章回小说,尤其是张恨水的9本书,一看神经便松懈下来。

“她对于张恨水,嗜之若命了。”

老舍曾说“张恨水啊,真是国内妇孺皆知的作家。”

鲁迅的母亲鲁老太太爱读张恨水的小说,我们从鲁迅的书信中早就知晓的。

有趣的是,老太太问鲁迅:“你为什么不写张恨水这样的小说给我看看呢?”鲁迅回答:“他写他的,我写我的。”

张恨水究竟是怎样一位作家,让文学地位远高于他的张爱玲如此痴迷呢?

那么我们先看看他都写了哪些小说吧。

《啼笑因缘》听说过吧,它是张恨水作品中被改编次数最多的一部小说,当时非常轰动。连张恨水自己也说:“上至党国名流,下至风尘少女,一见着面,便问(啼笑因缘》,这不能不使我受宠若惊了。”

《金粉世家》也非常有名。这部小说在2003年的时候还被改编为电视剧,曾经掀起过一阵收视狂潮。刘亦菲就是从这部剧中出道的。

年少成名,多产作家

生于江西广信,祖籍安徽潜山县的张恨水,原名张心远。自幼酷爱文学,17岁就以“恨水”的笔名投稿。

1919年,张恨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南国相思谱》,连载于芜湖的《皖江报》副刊。

真正让张恨水成名的作品是从1924年起,开始在《夜光》杂志上连载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这部小说连载5年,直到1929年初才刊载完毕。

此后,《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作品让张恨水真正成为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使他的名声如日中天、妇孺皆知。

从《春明外史》到1939年的《八十一梦》,张恨水在15年间写了60部章回小说,是一位非常多产的作家。

传说张恨水写作有三绝:

一、他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小说同时着笔。

二、他写作从来不打草稿,每每是一挥而就,甚至没什么涂改。

三、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穿插于小说之中。

深入民间、风格大变

1934年,张恨水游历到陕西、甘肃一带,亲眼目睹民间的艰苦生活,使他内心极为震动,其后他的写作风格大变,从风花雪月、富足骄奢的书写内容,转而开始描写民间大众的疾苦。

抗战爆发后,张恨水将主要精力放在写作抗战的小说中,其中《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最具影响力。

1939年,长篇寓言式小说《八十一梦》在连载期间,因为作品鞭挞了贪官污吏,触犯了当时社会上的权势人物,张恨水受到严密的监视。

1945年,张恨水创作了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虎贲万岁》,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

《虎贲万岁》描写了代号为“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背水一战、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的感人故事,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1949年,张恨水发表了《写作生涯回忆》。

1952年,张恨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三次婚姻,一段爱情

张恨水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是封建的包办婚姻,结婚没几天就以到南昌求学为名离开了家。

第二任妻子是他在北平时在一所专门收养流浪女子的平民习艺所认识的。婚后他教她认字看报,但由于俩人文化差距实在太大,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1931年,张恨水遇到他生命中的红颜知己——周南。由于第二任妻子不接受他再娶,于是俩人只好另外找了所房子在外面结婚了。

写了许多浪漫爱情故事的张恨水,这次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爱情。他和周南是真正的琴瑟和谐、相濡以沫,相守到死。

1959年,周南不幸患病离世。张恨水始终守候在病榻前。

张恨水的三位夫人先后为他生养了13个子女,算得上是人丁兴旺了。

下笔如神,从不拖稿

张恨水在创作高峰时期,同时写着几部小说。

每天晚上,各家报社的人都会到张家门口排队拿稿子,而张恨水在屋内奋笔疾书。在晚上九点前,他一定会将写好的不同的稿子交到各大报社编辑的手中。

有人问张恨水,你一次性写这么多小说,难道故事不会写混掉吗?

张恨水答:“自己的孩子,哪会乱。”

当然,他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诀窍。首先会将大纲列好,然后将人物故事的主线制成表,并贴在墙上作为参考。

有时,他会先写一本书的三四天的量,再去写另一本书三四天的量。

因为严格的计划和写作效率,张恨水几乎从不拖稿,所以他的口碑特别好。

张恨水一生不参加任何党派,也不担任公职,他全靠自己的一支笔养活一大家子人。

对于写作,他说:“除了生病和旅行,没有写作,会比不吃饭更难受。”

因此,写作既是张恨水的营生,也是他的爱好和习惯。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张恨水由于患病,无法写作。虽然政府对他多有照顾,但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而家里人口多,开支大,不得已他卖了大房子,搬到一处小四合院。

当身体慢慢恢复后,他又拿起笔,恢复了写作,陆续发表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

1967年,张恨水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去世。

作者  晓读晓看|2020-08-07 17:36:08
阅读438 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晓读晓看
文化领域爱好者
晓读晓看
文化领域爱好者 百科特约作者
63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