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沐阳说
文史学者,文化专栏作者
大军阀孙传芳被杀始末,“民国侠女”施剑翘十年复仇记!

1935年11月13日下午,天津市佛教寺院居士林的大堂,众人正聚在一起诵读佛经,突然,几声枪响,慌乱的人群之中,一名光头居士正倒在血泊之中,此人正是响当当的北洋军阀、前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开枪的人是一名女子,名叫施剑翘。

当日,《新天津报》爆出特大新闻称“孙传芳被刺杀,施小姐报父仇“,很快,各大报纸纷纷刊出此条新闻,一时之间,全国轰动。显赫一时的北洋军佛孙传芳,在军阀混战的岁月异军突起,成为最具实力的“东南王“,一生驰骋疆场,最后却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一女子的枪下,这样的结局难免让人唏嘘。

一个是声名煊赫的大军阀,一个是手无缚鸡的弱女子,两人之间会有怎样的仇怨纠葛呢?这名女子手刃仇人之后,结局如何呢?

故事要从施从滨之死说起。

施从滨,正是上述施剑翘的父亲,是一个兵权在手,镇守一方的将领,1922年后,归入张作霖奉系,为官一方,数十年来,爱民爱国,秉性清廉。

1923年,孙传芳已经是吴佩孚直系军阀的一员大将,当年,他率军进入福建,在江浙大战中,他顺利占据浙江,并大肆充军向北扩充地盘,势力空前。而此时,张作霖奉系部队正在向南扩张,两方势力相遇,冲突四起。

1925年,孙传芳联络苏、皖、赣、闽几省的直系军阀,以“双十节”检阅为名,调集大军,自称五省联军总司宁,分五路兵马进攻上海,大规模的奉浙战争爆发,奉军节节败退,很快,孙传芳便占领了上海和南京,孙军所到之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苏鲁两地暗无天日。

孙传芳乘胜追击,仕途继续北进,占领安徽。

此时,施从滨登场了,张作霖任命他为安徽省善后督办,让其整顿兵马迎战孙传芳。

施从滨是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孙传芳大军连日作战已经身心疲惫,施从滨几次主动迎战都占得上风,将孙军困在百里开外的固镇。

如果山东总督张宗昌及时派兵驰援,或许在固镇,孙传芳会受到重创,可是施从滨与张宗昌素来有矛盾,张未及时派兵,施从滨率军深入,陷入了孙传芳的重重包围之中,孙传芳本想保存实力,几次派人与施从滨联络,让他前线倒戈,双方免于作战,但施从滨都置之不理。

孙传芳恼羞成怒,直接开战,很快,施从滨作战失利,被孙传芳所俘。

孙传芳对这个已经年满七十的上将还是心怀敬意,他望着施从滨,行了个军礼,然后满脸笑意的说:“施老,你好呀,你不是来安徽当督办的吗?快去上任吧“。孙传芳不愧他”笑面虎“的外号,上一秒还笑嘻嘻,下一秒立马脸色一沉,连日作战,他早已对施从滨怀恨在心,一声令下“拉出去”。

双军交战,不杀俘虏,这已经是战争年代的共识,但孙传芳不顾手下人的劝说,执意杀了施从滨,并将其首级挂在电线杆上示众三日,才草草入殓,抛之荒野。

当时风头正盛的孙传芳自然不会把这条人命放在心上,草菅人命对他而言只如儿戏,他曾经公开标榜他的“杀人主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一连7个杀,让人胆寒。

施从滨被杀的消息很快传开来,全家悲痛欲绝,当时,刚满20岁的施剑翘尤为悲愤,出生将门之家,她从小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不仅勇识过人,还打得一手好枪法,她暗暗立誓,要为父报仇,并写下一首诗,以明志向:

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情。

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可作为一个弱女子,要接近这位统兵百万,守卫森严的大军阀已然难比登天,更不必谈行刺了,但施剑翘并没有打消报仇的念头,她坚定的走上复仇之路,殊不知,这一走,竟是十年之久。

最开始,施剑翘将报仇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堂兄施中诚身上,他从小在施家长大,如今是张宗昌部下的警备司令。

而当时,孙传芳因为战胜了奉系,成为了直系之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风头一时无两,暂不说施中诚区区警备司令,就连张宗昌又能奈他何。施中诚自然不会将身家性命全部赌上去为一个外人报仇,为了性命前程,他拒绝了施剑翘。

施剑翘万念俱灰,写了一封长信与施中诚断绝了兄妹关系,从此不相往来。

1928年,施从滨三年忌日上,施剑翘一想到父亲大仇未报,不禁悲从心来,与母亲二人抱头痛哭,久久难以平息,却不想,惊动了一旁的施靖公。此人是阎锡山的参谋,来天津办事,因为与施家有些交情,于是借住在施家。

施靖公看着施剑翘哭的梨花带雨,心生爱怜,以答应施剑翘替她报仇为由,要求施剑翘以身相许。施剑翘报仇心切,很快,便不顾母亲反对,嫁给了施靖公,并跟随其迁居太原。

然而,施靖公随着在仕途上越来越平顺,也就越来越贪生怕死,他更加胆小,也不想为自己招来麻烦,报仇一事,早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施剑翘几次催促无果,也便断了念想。

两次所托非人,施剑翘悲愤无比,写下一首诗:

一再牺牲为父仇,年年不报使人愁。

痴心愿望求人助,结果仍须自出头。

施剑翘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人,她决定亲自动手。

但只要孙传芳仍然兵权在握,她就很难近身,除非孙传芳卸甲归田,她方能找到一线机会。

果然,没过多久,孙传芳与北伐军作战全线崩溃,在四面楚歌中接连败退,1928年,孙传芳已经退到了关外,寓居东北。1930年,随着阎锡山、冯玉祥“中原大战”失败,孙传芳东山再起的唯一希望也彻底破灭。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孙传芳举家搬至天津,过上了隐居生活,当时政权局势复杂,对于曾经颇有影响力的大军阀,各方势力都想争取,孙传芳的住处周围,有着严密的布控和监视。

孙传芳不想被任何政权利用,平时深居简出,后来,或许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全家性命安全,又极为高调的皈依佛门,为自己起法名为“智圆“,并开始广交善缘,乐善好施,到处宣扬“英雄到老终归佛,名将还山不言兵“的思想。

此后,孙传芳像是隐匿了一般,而一心想要寻仇的施剑翘,完全摸不清孙传芳的行踪,甚至,连仇人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直到一次偶然,在一个算命摊位前,见到了孙传芳的照片。

可如何接近孙传芳呢?施剑翘想了很久,都想不出办法。

直到有一次,施剑翘在接送儿子放学时,偶然听闻学校里有一个叫“孙家敏”的女孩,其父亲是一个有名的大军阀。施剑翘喜出望外,经过多方探询,得知孙家敏的父亲正是孙传芳。

这么以来就好办了,施剑翘通过孙家敏找到了孙传芳的住处,又多次找到机会去跟孙家敏接近,希望从她口中探听到更多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得知孙传芳每周六要带上一家人去看电影,施剑翘准备好匕首,埋伏在电影院门口。

可是,大庭广众之下杀人哪有那么简单,电影散场之后,出影院的观众实在太多,施剑翘好不容易找到了孙传芳,可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孙传芳上车,然后绝尘而去。

施剑翘心想,要想万无一失的刺杀孙传芳,恐怕还是需要一把枪。

事有凑巧,施剑翘的八弟施则凡的同学朱其平在留宿施家时,曾带了一把崭新的勃朗宁,以及两盒子弹,施剑翘大喜过望,她记下朱其平放手枪的位置,万事俱备,只等接近孙传芳的东风。

没过几天,1935年农历九月十七,施从滨逝世十周年忌辰,施剑翘在寺庙为父亲举行纪念仪式,请来了居士林的法师诵经,没错,就是有孙传芳的那个居士林。

闲谈之间,施剑翘偶然得知孙传芳同是居士林的居士,并且是创办人之一,经常在周三和周六前去另诵佛经。

施剑翘顿时提起精神,机会来了!

第二天,施剑翘化名“董慧”加入了居士林的一个社会组织,可以自由出入,并且能够和居士一同诵经。

11月13日,周三,不出意外,这一天,孙传芳将前往居士林诵经。

为了刺杀,施剑翘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孙传芳的样貌、体型,甚至是口音,她都做了详细的了解。

果然,孙传芳出现了,诵经之时,他正坐在前排正中央。施剑翘悄然坐在他的后后面,等众人闭目奉诵之时,施剑翘神不知鬼不觉的掏出手枪,对准孙传芳的后脑,就是一枪,随后,又对着腰身补了两枪。

孙传芳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施剑翘漫漫十年复仇路,终于走到了终点。

三声巨响,众居士如梦乍醒,魂飞魄散,乱作一团,施剑翘双手举过头顶,大声疾呼:“各位道友莫怕,我为家父报仇,绝不伤及无辜。“

随后,施剑翘将事先准备的传单撒落在地,上面写了她刺杀孙传芳的原因,以及要主动自首等等。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案件在天津地方法院进行审理,按照当时法律,施剑翘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死刑。法庭之上,施剑翘毫不畏惧,她向法官详细陈述了自己10年来艰难的复仇历程。

一时之间,社会各界纷纷对施剑翘表示声援,并强烈呼吁国民政府释放或者从轻处理。

最终法庭宣判,判施剑翘七年有期徒刑。

但社会上对施剑翘一案的讨论却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认为施剑翘为了报父仇,刺杀罪行累累、劣迹斑斑的大军阀孙传芳,其志可嘉,其情可怜。当然,也有人提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孙传芳虽然作恶多端,但已经皈依佛门,如今被刺杀,凶手理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后面的那种说法并不能打动人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然也可以“放下佛经,立地复屠“,孙传芳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屠夫“,如今他”立地成佛“,不过是万般无奈之下的“保命之举”,然而,他亲手所造成的血债,却从未也不可能一笔勾销。

此案最终惊动了冯玉祥,冯玉祥虽然不认识施剑翘,曾在辛亥革命时期,与施从滨一同战斗过,他温煦之后,立马连同民国元勋李烈钧等人呈请南宁政府特赦施剑翘。

终于,在多方压力之下,1936年10月14日,入狱11个月的施剑翘得到特赦。

当然,话又说回来,施剑翘在杀害孙传芳后,社会舆情普遍偏向施剑翘,并将其描述为“现代侠女”,时议也倾向于她。为此,舆论开始刻意贬低和污蔑孙传芳的人格,由此,在这个案件中,过于崇情而屈法,法律的威严和公平不可避免的被边缘化,这在当时,虽然能收到一定成效,很难真正见到法治的功效。

另外一说,孙传芳在统治东南五省期间,军纪严明,相较同时期的其他军阀,其口碑相对较好。作为一个崛起于乱世之中的枭雄,孙传芳纵有错处,也不应当将其丑化和矮化。

归根结底,施剑翘在杀害孙传芳之后,能够义正言辞,毫不怯场,这不过是在当时特殊时期下的一次以身试法。

出狱之后,已经41岁的施剑翘转身皈依了佛门,在苏州灵岩山上的灵岩寺,成了一名弘扬佛法的居士。

后来,施剑翘辗转各地,往来各处佛堂,抗战爆发后,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带领下,逐步走向革命,积极办学,慷慨募捐,利用其身份在抗日战线,做出了贡献,成为爱国主义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施剑翘受周恩来邀请,前往北京当选为北京政协委员。

在施剑翘晚年之际,一直投身祖国统一的工作中,她曾对自己的小儿子施羽尧说:“娘老了,但还有一个心愿,如果健康许可,愿为祖国统一尽一份力量,宋美龄我见过,蒋经国我也见过,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1978年8月,施剑翘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

原创|2021-11-16 14:08:01
阅读5525 6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沐阳说
文史学者,文化专栏作者
沐阳说
文史学者,文化专栏作者 百科特约作者
324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