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科技界的卓越领导人之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捍卫世界和平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人民的和平使者,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人民外交家,也是一位大力推进科学技术普及的热心倡导者。

生前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科学家中最早担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的理事、国际科学家联合会理事及出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全体大会的中国代表和首席代表,并于1962年当选为世界科协副主席。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93年11月24日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91岁,是一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世纪老人。

周培源中学时代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中,因参加“五四”运动,触怒了校方,被学校开除。后来,他考上了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的插班生就读,一面开始涉足科学研究,撰写了一篇关于三等分角的数学论文;一面积极参与学校实施的“强迫运动”,多次获得了中距离赛跑的冠军。这两方面的锻炼都使他受益终生。1924年秋,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被送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系二年级学习。1926年春获学士学位,同年秋获硕士学位。

1927年春,周培源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于1928年春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该校的最高荣誉奖。随后,他到美国东部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作短期访问学习,并经巴黎去意大利参加了一次国际数学学术会议。同年10月,他从意大利来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师从量子力学创始人海森堡教授研究量子力学,半年后因海森堡教授去美国讲学,他又应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泡利教授之邀,到瑞士跟随泡利教授继续从事量子力学研究。

1929年秋,周培源应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之聘,从瑞士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年仅27岁。那时的清华大学只有一百来名教授,其中有三位30岁上下的青年教授,他们的学识才华,风度气质,深受同学们的爱慕与敬仰,被谐称为清华“三剑客”。周培源就是其中之一,他主讲理论力学和相对论等理论物理课程。由于课讲得生动有趣,富有深度和逻辑性,出题和解题思路也非常之妙,常能把人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以致半个世纪之后,他的一些学生还能清楚地记得他的第一堂课,第一次考试和第一次听他的学术报告的生动情景。

1936年,他利用年休再次赴美,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其间,他参加了爱因斯坦教授亲自领导的广义相对论研讨班,并登门拜访了这位科学大师,还结识了他的得力助手英斐尔德等一些朋友。

1938年5月4日,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开学。西南联大的校舍在城西北,周教授的住处却在城外西南郊的一个小山村里,陆路相距19公里,走水路则要三个半小时。他就买了一匹马,每逢上课,他五点多钟就得起床喂马,刷马,备鞍,送两个女儿上学,然后再骑马赶到学校上课。被戏称为“周将军”。一次马被车惊,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一只脚挂在脚蹬子上,被拖着跑了长长一段路,幸遇一位农民把马拦住,才幸免于难。还有一次,因学校有事,回家时天已很黑,马迷失了路,连人带马摔到一条沟里。就是这样,他也风雨无阻,按时到校上课。

抗战期间,一心想以科学救国的周培源,放下不能直接为抗战服务的相对论,毅然转向应用价值较大的流体力学难题:湍流理论的研究。1940年,他写出了第一篇论述湍流的论文,发表于该年的《物理学报》上。也就是这篇文章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是他一生中发表的最重要的论文之一。

1941年,周培源利用第二次休假机会带领全家赴美,参加美国组织的战时科学研究。他先在加州理工学院继续研究湍流。在改进、完善1940年工作的基础上,于1945年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关于速度关联和湍流脉动方程的解》的论文,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行家们的注意。湍流模式理论也由此而生,人们至今仍在引用此文。

由于他在湍流理论上做出了卓越成就,美国政府邀请他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科研工作,做鱼雷空投入水的项目,终于使他有了以科学为武器参与反法西斯斗争的舞台。二战结束后,该局解散,周培源被留下写总结报告。这个报告后来被美国海军部划为保密文件,直到1957年才解密。美国海军部还很快成立了一个海军军工实验站,继续从事军工研究,并希望周培源参加。但要求外籍人员必须加入美国国籍。周培源考虑当时赴美参加反战科研工作,是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现在二战已经结束,没有必要再留在美国,就婉言谢绝。这是他第二次拒绝加入美籍。

1946年6月,周培源代表中国中央研究院参加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的纪念牛顿诞辰300周年纪念会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9月去法国参加国际应用力学大会,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并当选为理事。同时,当选为新成立的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的理事。10月回到美国。这时,国内的战事又起,他的一些亲朋好友都劝他不要回国,他不愿把自己的生命之树定植异国他乡,毅然于1947年2月,与夫人携三个女儿,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多灾多难的祖国,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

一年以后,他再次应邀赴英国参加国际应用力学大会。由于国民党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理事会开会和会议宴请时,会议主席把他的座次排到最后和倒数第二。他深深感到,即使作为一名科学家,在他从事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的背后,也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后盾。

1948年11月7日,周培源从英国回到北平。1949年,北平解放后,周培源先后出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承担了大量的学校领导工作和教务工作,到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之后,离开清华到了北大。

从1929年学成归国,到1993年逝世,周培源对我国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青年时期和耄耋之年的研究生都说,“在我撰写的博士论文及发表的有关论文中,浸透着周老的心血。每一篇论文的完成及其英文表达,无不经周老数次悉心修改”。一位研究生提交一次学术会议的论文英文摘要,经周老审阅后,“密密麻麻地改了几十处。”“除了新添的内容外,所有的语法、单词拼写和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放过,并让我按修改后的稿子重新打印好再送他看。如此折腾几次,他才放行。当我将这两页密密麻麻改过的原稿拿回宿舍让其他同学看后,他们无不感慨地说:‘周老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样认真,实在难得。’”

原标题:周培源:中国科教界一颗明亮的星

(摘自《科技日报》)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