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纪念何其芳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师范大学召开

2022-12-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曾江 赵徐州)何其芳(1912—1977),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人,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作家。2022年是何其芳诞辰110周年,为纪念这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12月17日,纪念何其芳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贵州贵阳召开,此次会议由《现代中文学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近9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一致认为,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阐释者,何其芳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国当代文艺体制的建构有着杰出的贡献,“何其芳道路”对于当下知识分子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纪念何其芳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供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表示,何其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他是20世纪30年代主情派的现代主义代表性诗人,对艺术的追求相当执着。何其芳到延安解放区实现了自我改造,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精神流变的典型。20世纪80年代,学界曾有“后期何其芳”的学术概念,由此引发持续性的学术讨论,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学术讨论,一直到今天,概念的评价和描述方式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巴金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通过1938年何其芳在成都为中学生所编的国文教材辑录的新诗、散文,以及开列的新文学小说、戏剧书目,还原何其芳当时的“新文学史观”有着重要的文献意义。

  《四川大学学报》副主编周维东以何其芳的未完成小说《无题》为考察对象,努力还原何其芳创作这篇小说的历史过程。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袁洪权立足巴金的纪念何其芳逝世周年文章《衷心感谢他——怀念何其芳同志》的创作过程为考察对象,结合巴金日记、何其芳与巴金通信、巴金与友人的通信等文献,并通过巴金《一封信》试图连接两位川籍作家文学交谊的历史史实,还原巴金、何其芳、沙汀、艾芜转入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复杂性。

 

纪念何其芳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供图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李朝平凭借其新发掘的1938年《川东文艺》上的何其芳佚文,以文体转向为切入点深度介入“何其芳道路”研究,在增益原始文献的同时也为学界重审此议题提供了新视角。对于《川东文艺》本身、载文情况及其之于何其芳的意义,学界一直不清晰,随着此刊局部“出土”,部分史实亦可得以订正。《川东文艺》所载何其芳佚文《诗歌杂论》(包括《诗歌杂论一——抗战发生以前的新诗》、《诗歌杂论二——玛耶阔夫斯基式的诗》、《诗歌杂论三——朗诵诗》)、《论文学的用途》、《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补白谈》与《创刊辞》具体地彰显了抗战伊始何其芳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以广泛动员民众抗战为出发点,在题材、内容之外何其芳更锐意于文学形式之变革,积极推动“感觉诗”向“朗诵诗”,独语散文向报告文学、杂文的转变,其文体与诗体转向序幕由此拉开。

  本次大会主题发言分为5场,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以“何其芳文献的辑佚与考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问题中的何其芳”“何其芳代表性文本的学术阐释”“学术史视野中的‘何其芳现象’”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