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最熱

走訪滬尾礮臺,遙想百年前的戰爭

你可曾留意,前往滬尾藝文休閒園區、淡水雲門劇場與淡水高爾夫球場,它們的介紹都會提到「與巨樹參天的滬尾礮臺相鄰」,追溯歷史,原來淡水在1884年曾是戰場,滬尾礮臺就是那場戰爭後的遺址。

淡水-滬尾砲台-戰爭-北門鎖鑰 圖片來源: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提供
    其他

2020年8月22日的媒體報導,記錄了一場盛事:基隆年度盛事「雞籠中元祭」招待好兄弟不分國籍,也不忘祭拜19世紀清法戰爭中客死異鄉的「阿豆仔」!

祭祀誰呢?當天準備著法國麵包、巧克力、法國葡萄酒和影印自歐元鈔票的外國紙錢,邀請法國在臺協會主任公孫孟等共同參加清法戰爭軍人公墓的普渡,公孫孟主任指出,基於人道展現對他族的尊重,安葬這些客死異鄉的官兵,讓他們歷經人世苦難後得以安息,一起在臺灣民俗鬼月以各自的傳統習俗紀念先人,是難得的情操。

這些700多位戰死沙場的法國官兵,是在西元1884年,清朝與法國為爭奪越南主權征戰時展開的清法戰爭中,於臺灣的基隆及淡水登陸戰中犧牲。法國官兵戰死沙場後,統埋於現今基隆的「清法戰爭遺址」,也就是俗稱的法國公墓內,雖多年來,法軍骨骸已陸續遷回國安葬,但法國公墓久而久之也成了「臺灣的古蹟」。

淡水曾是臺灣最大商港,兵家必爭之地

這場1884年的戰爭在淡水及基隆的土地上真實上演,砲聲隆隆之餘,肉搏戰的兩造,是大家想都沒想過的清國人與法國人,史稱淡水之役,乃近代史赫赫有名的清法戰爭。所幸勝利的一方,是我們的老祖先,因當時的行政單元是「大清福建省臺灣道臺北府淡水縣」,而法軍千里迢迢東來的近程目標,居然是想占領淡水礮臺,清除淡水港內的水雷。

廣告

法國人來打臺灣,聽起來像是「手遊」的劇情,然而實情真的發生,當時被打敗的法國軍人,就在山海交會的淡水小鎮。

在臺灣歷史進程,曾是西班牙領地,後被荷蘭人一統,再歷經清、日,直到今天,並曾是臺灣最大的商港。淡水是在清代天津條約簽訂後,1858年開放港口,並淪為海權時代東來列強,視為兵家必爭之地。正式的滬尾礮臺是建造於1886年,也是補清法戰爭後的亡羊之牢。

史料記載,淡水港區在清法戰爭前,兩側分建有兩座礮臺,淡水河口用滿載石塊的木船沉底構成梯壩,壩內外滿布水雷。軍勇(非常設正規軍,戰爭期間招募的地方部隊)則分布礮臺周圍及各處隘口,以阻法軍登陸。戰後,清代的自強運動,滬尾礮臺則正式建造,建造目的主為防衛山海交會五虎崗的淡水港。

廣告

讀這段戰爭遺址,回想那曾有的臺灣與外國人的肉搏戰,及戰爭遺跡,再遠望淡水河與觀音山,就可遙想今日的和平,是步履蹣跚的過程。


【滬尾礮臺】

位於淡水區,由第一位臺灣巡撫劉銘傳在清光緒12年(1886年)所建造。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在各海口增建砲臺以利防禦。

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MaxE.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礮臺為範本,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10座新式砲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砲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蹟。如今已成為國家第二級古蹟。(以上文字來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

相關熱門主題
關於作者 《新北市文化》季刊
關於作者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你可能有興趣
💚🌱統一超商引領綠色消費潮流,實踐地球永續💡🛒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