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国团1937年8月10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中山县南屏乡(今属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

  容国团从小喜爱并学习乒乓球,15岁时即代表香港工联乒乓球队参加比赛。1957年11月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学习。1958年3月获得九城市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军。1958年4月在全省体育工作大会上立下“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誓言,引起轰动。1958年10月参加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成功地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入选国家队后,苦心练就了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变化多,发球精,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全面,开创了我国乒乓球“快、准、狠、变”的近台快攻技术风格。
  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先后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一举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从而实现了中国体育运动在世界比赛中“零”的突破。周恩来总理更是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 这也使得乒乓球热在全国迅速兴起。

  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男团决赛上。他振奋精神,挥拍上阵,并激情誓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最终力挫素有“凶猛雄师”之称的日本队员星野,以5:3战胜了日本队,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此,“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句名言,便流传开了,成为体育界乃社会各世界传颂的时代强音。  
   1963年容国团出任国家乒乓球男子二队教练,培养出一批乒坛新秀。在离第28届世乒赛只有4个多月之际,容国团临危受命,担当中国女队主教练,在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女子团体中,以3比0战胜蝉联四届世界冠军的日本女队,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 容国团先后出访了苏联、东欧及亚洲名国,为促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与各国人民友谊做出贡献。文革文革期间,容国团蒙受不白之冤,受到迫害。1968年6月20日,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1978年6月23日,在容国团去世十年后,国家体委召开大会为容国团平反,恢复名誉;1985年起,中国举办“三英杯”乒乓球赛,以纪念容国团对中国乒乓球的影响和贡献;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出自广州体院学子容国团之口。他不仅夺得了新中国历史第一个世界冠军获,还和队友们夺得首个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和首个女子团世界冠军。“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成为拼搏精神的象征和经典语录,他的爱国情操和拼搏精神,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