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来话燕赵】“赤膊军长”吉鸿昌 千古遗恨泣山河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梁爽

时间:2019-08-10 17:22:07

1895年,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家落生了一个男娃娃,他就是吉鸿昌。吉鸿昌六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吉茂松在镇上开了家小茶馆维持生计。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吉鸿昌小小年纪,就在茶馆帮着父亲打下手,稍大一点儿,就帮着父亲捉蝎子、做膏药,替穷苦的乡亲治病。眼瞅着小伙伴们都上学了,可吉鸿昌家里穷,上不起学,没办法,他只好趁着空闲的时候,跑到乡塾里旁听先生讲课。因为他天生脑瓜就好使,很快就认识了不少字,读了不少书。

吉鸿昌读了不少书,从书里知道了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正是受到这些英雄的影响,吉鸿昌打小就好打抱不平,每次看到地主恶少欺负穷人家的孩子,他都会挺身而出。但是,每回打完架,父亲听说了这事,准会抡着扁担追着揍他,所以,少年时代的吉鸿昌得了一个外号,叫“扁担楞”。为了养家糊口,吉鸿昌十六七岁就离开家,到县城附近的首饰店、杂货店做学徒,吃了不少苦头。

在这乱世中,吉鸿昌不想窝窝囊囊过日子,他想去当兵,还放出豪言:大丈夫要不惜五尺血肉之躯,报效国家!”后来,他听说冯玉祥在河南郾城一带招兵买马,就把想参军的想法跟父亲说了。父亲二话没说,从箱底掏出一块银元给了吉鸿昌,支持他参军入伍。

1913年8月,吉鸿昌带着一块银元离开家乡,走上了军旅之路。冯玉祥挑选新兵比较严格,除了要身强力壮,还得看看投军的人手上有没有老茧,是不是属于劳动阶层。新来的小伙子吉鸿昌到底能不能入选呢? 

当时,吉鸿昌一米九多的大个子,人高马大,身强体壮,谈吐大方得体,手掌上又有厚厚的茧子,招募人员一眼就看上了他。那一年,吉鸿昌还不满十八岁。

1915年8月,吉鸿昌跟随冯玉祥的部队到四川南充驻防。一天,冯玉祥带着战士们在嘉陵江边洗澡,有不会水的几个战士冲到了江水深处,情况十分危急。冯玉祥焦急地问:“谁会游泳?快去救人!”吉鸿昌“扑通”一声跳进江中。其实他也不会游泳,扑腾几下很快就没劲了,后来还是别的战友救起了他。不过,他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得到了冯玉祥的认可,冯玉祥夸奖他说:“你真是个吉大胆!”从此以后,“吉大胆”的绰号很快就在军队中流传开了。

由于吉鸿昌吃苦耐劳、正直勇敢,很快被提拔为手枪连连长,不久又提升为营长。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吉鸿昌一路高升,成为西北军有名的闯将,他率领的部队骁勇善战,被誉为“铁军”。

后来,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为了保存实力,吉鸿昌的部队接受了蒋介石的改编。当时,蒋介石正向中央苏区发动反革命“围剿”,为了让吉鸿昌进攻苏区,蒋介石可以说是恩威并施:一方面,给吉鸿昌送去了河南省主席的委任状,一方面向吉鸿昌下令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吉鸿昌对蒋介石的做法十分反感,他拒绝了高官厚禄的诱惑,当场撕毁了委任状,“托病”到上海和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随后又乔装打扮一番,到鄂豫皖苏区进行考察。在那里,他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对红军非常钦佩,更不想跟红军开战。可蒋介石的命令又不能不听。怎么办呢?

吉鸿昌对红军采用了一个特别的战术,那就是:遇到红军不开战,绕着走,并把枪支弹药留给红军。正是因为这一点,当时的老百姓当中流传着一句话——“吉军一来到,红军哈哈笑,又有枪又有炮。”

吉鸿昌的心越来越向着共产党靠拢,他准备起义参加红军,但是,因为手下某些高级军官告密,起义计划最终失败。蒋介石给吉鸿昌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解除了他的兵权,把他送到国外,还美其名曰“出国考察”。

吉鸿昌刚要启程,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他主动请缨抗日,但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满腔热血无处可洒。9月23日,吉鸿昌含泪登上了去往美国的轮船。

到了美国以后,吉鸿昌接二连三受到刺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比如,他发现美国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十分讨好。还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可邮局职员竟然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听完以后十分生气,刚想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说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场痛骂:“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后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写上:“我是一个中国人!”他把木牌挂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美国的大街上。

吉鸿昌在美国度过了一段时间,又前往欧洲等国家考察。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利用记者采访的机会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他还召集当地侨胞聚会,向他们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在一次集会上,一位青年侨胞大声喊道:“吉将军,你快回国把军队整顿起来!我们一定作你的后盾!”吉鸿昌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同胞们的热望,誓死也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国人绝不能做外国人的牛马!”

1932年,上一二八事变爆发,吉鸿昌得知了这一消息,立即回国,在天津和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取得联系。同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1933年,日军进攻察哈尔,占领了察北重镇多伦等县城。在党组织的指示下,吉鸿昌积极策动冯玉祥、方振武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筹组抗日武装,准备收复失地。

经过吉鸿昌的多方奔走、联络,1933年3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由冯玉祥任总司令,吉鸿昌任第二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省警备司令。同盟军成立初期,人多枪少,武器弹药缺乏,吉鸿昌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变卖了天津的部分家产,用来购买武器、支持抗日。其中,部分长枪通过关系送到了张家口;几支短枪由吉鸿昌的夫人胡红霞藏进皮箱,冒着生命危险运往前线。

1933年6月20日,吉鸿昌率领北路军从察哈尔东部出击,三战三捷,先后收复康保、宝昌和沽源,随即又开始了扫清多伦外围的战斗。多伦是察哈尔省的商业重镇,也是河北、内蒙古的交通枢纽,日本侵略者把它作为占领察绥的战略据点,配置了重兵把守,并在丰宁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抗日同盟军呢,连一门大炮也没有。

面对强大的日伪军,吉鸿昌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在征战前一天,他在指挥部墙上写下了“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

7月7日晚上11点,抗日同盟军向多伦发起总攻,三天三夜的激战之后,战士们伤亡很大,可是多伦城仍然没有攻下。吉鸿昌见状,决定亲自率领敢死队向多伦城发起进攻。他们偷偷匍匐前进,连续三次想登上城门,但是,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抗日同盟军攻城失败。

7月11日,吉鸿昌又指挥再次攻城,这一回将士们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抗日同盟军伤亡惨重,包括团长在内共有240人牺牲。得知这一消息后,冯玉祥悲愤交加,他向前线抗日将士发出了“决战多伦,以死报国”的电令,鼓舞将士背水一战。7月12日晚上,吉鸿昌调派精兵40多人潜入城内,里应外合,最终攻下了多伦城。接着,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巷战,打得日伪军抱头鼠窜,从东门落荒而逃。经过五天五夜的浴血奋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终于收复了多伦。

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捷报传来,全国人民群情振奋,抗日热情高涨。日本侵略者却慌了神,他们对国民政府百般施压,要求停止抗日行动。迫于压力,国民政府想尽办法打压抗日同盟军,这种形势之下,吉鸿昌又将如何应对? 

国民政府迫于日本的压力,决定对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采取行动。他们先是威胁利诱,承诺只要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解散抗日同盟军,就可以在国民党政府中享受高官厚禄。但是,冯玉祥、吉鸿昌等人不为所动。

国民政府见威逼利诱不成,决定采取武装行动。1933年7月,国民党军16个师开进了察哈尔,分三路向张家口进军。他们切断了一切交通要道,对张家口进行全面封锁。日本侵略军见国民政府已经采取行动,就从热河向察哈尔东部进行反扑。

8月7日,冯玉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宣布离职下野,抗日同盟军的一部分队伍被国民党的第29军收编。而吉鸿昌、方振武拒绝收编,并且公开发表“外抗日寇、内除国贼”的声明,宣布继续抗日。

吉鸿昌率领抗日同盟军向滦河以东地区进攻,遭到了国民政府和日军的共同围剿。10月8日,抗日同盟军计划在小汤山实施突围,国民党军五个师和日军相配合,在飞机和迫击炮的狂轰滥炸下,逐渐从四面缩小包围圈。同盟军将士们在吉鸿昌的指挥下,经过几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步步逼近小汤山。吉鸿昌见夺取小汤山胜利在即,突然一跃而起,扯掉上衣,袒露胸膛,一手端枪,一手举起大刀,带头冲锋。全军战士也受到鼓舞,齐刷刷地站立起来,端着枪,呐喊着,一鼓作气击退了围剿的敌人。

这一仗虽然取得了胜利,抗日同盟军也伤亡惨重,为了保存抗日实力,吉鸿昌和方振武决定跟国民党谈判。没想到,蒋介石却秘密下令,让商震把吉鸿昌和方振武抓了起来,押送到北平审问。在去往北平的路上,两人想办法逃了出来,偷偷潜往天津。那么,到了天津以后,吉鸿昌还能继续实现抗日救国的抱负吗?

吉鸿昌秘密回到天津之后,立即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在天津的宅子成了共产党地下联络站,他在这里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抗日。一系列的抗日救亡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们下令刺杀吉鸿昌等人。

为了安全起见,吉鸿昌又在法租界国民大饭店38号房间开辟了新的秘密联络点。有一次,吉鸿昌为了和李宗仁的代表刘少南见面会谈,将会面地点安排在了38号房间,为了以防万一,又临时改在45号房间,没想到还是被特务盯上了。

当时,吉鸿昌等人以打麻将来做掩护,特务趁着饭店服务员送水的功夫,借口进入房间侦查情况。特务发现吉鸿昌穿一身白裤褂,离暖气比较近。偏也凑巧,就在特务外出汇报的时候,屋里面打牌正好四圈结束,重新换了位置。吉鸿昌坐到对面去了,刘少南坐在吉鸿昌原来的位置。

只听见大门一响,特务闯进来,也没有确认身份,就朝着吉鸿昌原来的位置打了一枪,结果刘少南当场身亡。吉鸿昌大喊一声,立刻站起来揪特务,特务扭头就跑。这时,国民饭店已经乱成一团,法国租界工部局派巡捕以杀人嫌疑为由,将吉鸿昌逮捕,之后又将他引渡到国民党天津市公安局。就这样,吉鸿昌落入蒋介石手中。

蒋介石早就对吉鸿昌恨之入骨,立刻下达了“立时处决”的命令。吉鸿昌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就义前,他在刑场上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一代抗日英雄吉鸿昌英勇就义,时年39岁。


这正是:

赤膊杀敌勇当先,壮志未酬遗恨绵。

头颅一掷山河恸,英名永垂宇宙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