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

批次:第三批

编号:3-0004-5-004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行政区域:天津,滨海新区

地址:东炮台路1号(天津大道与海滨大道交口)

天津大沽海口明代开始设防,清代嘉庆二十二年(1817)在南北两岸各建炮台一座。道光二十一年(1841)又增建炮台三座:南岸两座,北岸一座。加之原有炮台,共计五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咸丰八年(1858)开始,僧格林沁在修复五座炮台的同时,于北岸另建石头缝炮台一座。炮台建筑初以石砌就,后用三合土夯筑。配置千、万斤级铜、铁大炮多门及附属设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于1858、1859和1860年三次攻打大沽口炮台。其中,第一次攻陷炮台,兵临天津;第二次大败而归;第三次占领炮台,进兵北京。洋务运动期间(19世纪60至90年代),大沽口炮台进行了彻底改造,换装了比较先进的大炮,并架设了电报线,设置了水雷营,海防体系初步形成。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再次攻陷大沽口炮台,并由此登陆,攻占天津、北京。翌年,清政府与十一国订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按照条约规定大沽口炮台被拆毁。

如今,现存遗址包括南岸“威”“镇”“海”字炮台及北岸部分营盘。大沽口炮台遗址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内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近代海防遗址之一。其中“威”字炮台遗址在199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2月16日,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