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2019.3.1第十三期
2019-03-01 08:14:33   
2019-03-01 08:14:33    来源:宁夏日报

11111.jpg

无怨无悔青春之选

——天南地北“支宁人”

  编者按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面对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来到宁夏。他们的脸庞青涩、稚嫩,却写满了为国家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或只身前往、或携家带口,陆陆续续在这片黄土地上“落地生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宁人”。几十年来,几代支宁人汇溪成流,奋战在宁夏的农业、工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条战线上,为宁夏的发展贡献智慧、挥洒汗水,书写了宁夏发展的新篇章。如今,宁夏的经济社会面貌已与自治区成立时有天壤之别,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支宁人功不可没。我们将陆续聚焦不同年代支宁人,讲述他们独特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

岁月一甲子  痴心付芳华

<p>  张水华在病房监护室检查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p>

张水华在病房监护室检查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核心提示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张水华在宁夏已生活了近60年。回首往事,她最常提到的,还是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护理事业。

  张水华曾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护理部原主任,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护理工作者,她现任杭州师范大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对于一个将一生都倾注在宁夏护理事业的建设者,若不是讲着一口吴侬软语,很多人不知道,她其实来自江南水乡。

  (一)

  1960年,张水华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中央直属机关第一人民医院中央结核病研究所,来到原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宁夏各项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条件非常艰苦。张水华全然不在意,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办公室安了家。

  60年代初期,全区卫生事业还未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护理力量非常薄弱。通过深入一线工作,她深感要提高宁夏的护理水平,必须做好护理教育工作。

  张水华根据医院护理人员的职称结构,对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培训计划。她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基础医学讲座,坚持每月一次的病室循环护理教学查房,同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训练。利用每月的工作检查进行技术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笔试,年终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志给予表彰,并多次派出基础理论扎实、技术操作正规的青年护士参加全区护理知识竞赛活动,每一次,医院个人和集体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此外,她还为护士长举办了“护士长讲习班”和“护士长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提高班”(每期10天);为全院护理人员组织了每月学术讲座。这种活动持之以恒,活跃了学术气氛。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年累月的系统教育培训,让全院护理队伍的素质和各项护理工作有了明显提高,张水华的心里踏实了。

  临床护理需要的是护士的基本功,这也是护士的主要工作,从病情观察到生活护理,从打针吃药到危重病人抢救,无不倾注着护士的心血。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张水华总是全身心投入到为病人服务的工作状态中,在她的脑海里,每一个念头都是病人。“每当有病人因抢救无效死亡时,我的心里都很难过。”张水华说。

  (二)

  在一篇关于护士职业道德的文章里,张水华写道:“护理是为千万人献身自己的崇高职业,护理工作涉及人的生死安危和悲欢离合,它能够为死亡带来新生,为黑暗争取光明,为痛苦赢来快乐。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所有真善美的化身。护士要忠于病人的利益,有高度的同情心,对病人不记得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虽是几句简单的文字,但张水华用几十年的热爱与忠诚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1961年冬,张水华在结核病房当护士长时,恰逢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刚满产假,自己还患有营养不良性肝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病。为了照顾病人,她不顾自己的病痛,冒着风雪严寒步行四五里路上下班。因请不到保姆,托儿所又不收半岁以下婴儿,上班时只好把孩子锁在家里。一天,她为抢救一个病人没能按时下班,待处理完工作回家后,发现儿子因饥饿把被子推到头面部挡住了呼吸,面部青紫,几乎窒息,经抢救后才脱险。

  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张水华总是随叫随到。有一天凌晨,她接到院长的电话说医院有急事,正在发高烧的张水华二话不说赶到了医院。原来,医院一位老职工去世后出现尸僵,别人穿不了衣服,张水华就在午夜时分为老职工妆点遗容。第二天,有的护士知道后为她鸣不平,张水华却说:“我觉得很正常,毕竟这是我们护理工作者能为老人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水华用博爱、真诚的心对待护理事业,也为宁夏医护人员撑起了一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大旗。

  (三)

  随着宁夏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护士编制严重奇缺的问题,1979年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了创办护士学校的任务。张水华担负办学和教学的重任。在办学过程中,从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计划、聘请教师、安排课程,到招收新生、课堂教学、后勤保障等,无不倾注着她的心血。

  在教学上,她提出加强医学基础教育是提高院办护校教育质量的关键,还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带教工作中,为保证质量,完成学生毕业前实习的任务,几十年来,她亲自安排临床轮流实习,给学生们安排岗前教育、职业道德和护士行为规范的第一课,还每周安排一次电化教学,尽全力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术。

  1993年,张水华荣获第34届南丁格尔奖章,她将自治区政府和医院奖励的2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水华护理基金”,表彰奖励在护理工作岗位上的优秀护理工作者。

  几十年间,岁月的年轮一圈圈绕过,青丝变成白发,张水华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丝毫不减。

  “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这份恩情我不能忘。为大家做点事情,是我应尽的义务。”张水华曾担任第18至22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护理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担任银川地区护理学会会长时,她恢复了每月一次的护理学术活动,为全区护理人员晋升进行辅导,并为全区各种学习班授课。她还经常抽空到全区基层医院为当地的护理人员讲学,帮助大家提升护理专业水平、树立职业自信。

      近六十年的时光漫长却也短暂,今年86岁的张水华将一颗痴心献给了宁夏的护理事业,也因此与宁夏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如今,她培养的一代代护理人仍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宁夏医疗事业默默奉献。(记者 马越)

  相关链接:

  74岁在宁夏成家

  一盘棋,铭记在记忆最深处

  与宁夏的不解之缘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