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28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聚焦
人物
文化
观点
专栏
冷饭 公民意识的缺失与自省
第四十二期
2013:“公知”衰落,公民崛起
公知,攻之
见笑于大方之家——说说公知门槛的演变
我理解的公知
校园公知及其背后
宣扬民主的公知为何名声变臭
——兼谈对民主的一点粗浅认识
在世界的角落守望
——戒毒所医护工作者专访
《文学回忆录》中的木心
艾德伍德
——好莱坞浮华阴影下的造梦者
生活的醇香
同志平权,任重道远
笑话?环境出问题责任不在环保局
丽江游记(下)
大河向东流
——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
浅析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
监督与参与
——个体与集体
1
2
3
4
5
7
11
12
13
15
16
17
18
20
21
22
张闳
阿棱
小明
刘宸煜
潇梦
伟大的费德勒
Coral
喻岸
Leon. A
目目
五国一
帝国良民
王羲烈
亚瑟
阿善
Jessy
编辑部名单
主编
执行主编
副主编
对外
聚焦
冷饭
人物
文化
观点
编务
封面设计
排版设计
封底设计
林杨威
胡潇梦
牛上元
吴世坚 刘广合 郑昊阳 雷一聃
邵淇正 李重廷 杨一煜 于一韬
丘樱吉 冷一玥 张树鸿 刘心宇
郑梦芸
李林达 李唐静 谢一凌 杨达明
刘宸煜
杨安怡 王安琪 黄舒琪 曹一圳
陈嘉欣 庄国泽 郭锦岳 郑智梁
陶子微 朱嘉怡 赖蔚晨 涂晓恬
李港佳 周紫凝
方静芸 金雪琦 廖冠睿 林露露
陈诗婷 陈一桉 杨晓宇 方威凡
吴沐晓
谢靖颖 卓怡琳 余一伟 史乐天
安彦仪 陈一卓 赖鼎瑞
郑旭勤 牛上元 何湘缘 许振华
雷雪然 黄一选 周一瑞 于一韬
林柏翰 魏恬祯 钟大吕 黄舒琪
方威凡 黄渲棋 陈一桉 涂晓恬
雷浩宇 周紫凝 曹一圳 刘宸煜
李敏慧
赵思颖
赵思颖 金一山 付冠豪
刘欣怡
赞助合作 & 捐赠
《涅槃周刊》是一家完全由学生自
筹自办的纸质媒体,自负盈亏,不以盈
利为目的,售卖杂志之收入用于支付印
刷费用。我们在十余所学校有固定的读
者群体。
为保证内容的独立性,我们是一家
在资金上完全独立的学生媒体,我们需
要各位的帮助。
请联系 胡潇梦 13798588910
订阅请联系 邵淇正 18028781536
2013:“公知”衰落,公民崛起
文 / 张闳
如
果说 2012 年的开局是《24 小时》,那么,2013 年的开
局则是《新闻编辑室》。后者虽不如前者火爆,却也波澜
诡谲,同样有类似热播美剧那种扣人心弦的效果。突如其
来的“南周事件”拉开了这一年度时政大片第一季的序幕,或可视
作社会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代的一个重大信号。因为一份“新年献词”,
媒体哗变,进而引发公共舆论沸腾,这在此前的公共事件中是极为
罕见的。有关当局依然暗箱操作,一改以往过分强硬的压制手段,
迅速冷却处理,因此才在表面上保全了面子,维持了稳定。尽管如
此,实际效果却也不尽如人意,当局已经输的一干二净,公信力荡
然无存。更为糟糕的是,这表面上的稳定也没能持续多久。事件持
续发酵,引发了所谓“多米诺效应”,紧接着就是与此关联密切的“新
京报事件”,再接下来是“伊能静微博禁言”和“李承鹏签售冲突”。
短短十余天里,四起风波接踵而至。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2 年,在公共事件中扮演主导性角色的是法律工作者。律
师群体的集体发声影响力巨大,对种种不公正的现象提出了犀利的
批评,并呼吁当局健全法制。他们对——尤其是前几年发生的——
法制倒退的种种恶劣表现,作出猛烈的抨击。
2013 年一开始,媒体人走向了前台,直接表达了对当局专横
地钳制媒体等行径的愤懑和抗议。与此同时,一些公众人物通过大
众媒体——首先是微博等互联网互动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
有成为意见领袖的趋向。艺人也加入这一阵营,不仅是伊能静,其
他艺人,如姚晨、李冰冰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伊能静形成呼应。
这些艺人原本只是关注自己的文艺节目的公众影响力,关注与自己
的支持者之间,或同行之间的互动关系。而现在呢?他们也公开表
达自己的政见。
当然,一般性地在公共领域谈论公共话题,这并非知识分子的
特权,而是任何一位公民的责任和权利。然而,如何成为“知识分
子的”谈论,则是另一回事。传统的公共知识分子,即 “公知”群
体的主体首先是作家、人文学者、文艺家等知识和艺术的精英群体。
这一群体在“知识 - 权力”的架构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们的精
神影响力,往往能够跟世俗政治权力相抗衡。在历史上,我们很容
易找到知识分子介入公共事务的范例,比如雨果、左拉、萨特、索
尔仁尼琴等作家,以他们的写作,直接干预了现实事件的进程。他
们也因之被视作社会的伟大“良心”。但另一类写作者,比如普鲁
斯特、卡夫卡之类的作家,却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极度淡漠,他们
在私密的空间里完成了对内在精神空间的探索和批判的摹写。但与
他们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就对自己时代的生存经验的揭示和批判而
言,普鲁斯特、卡夫卡这样的作家,在深度和强度上,也都达到了
一个难以企及的程度。对于这一类知识分子而言,真理即至善。
事实上,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公共”的
独立性的社会群体,就已经初具雏形。而进入 90 年代,这些知识
分子群落纷纷解散,与此同时,作为知识生产空间的学院开始扩张,
成为最大的知识工厂。学院膨胀以及学院体制健全化的结果是,知
识生产不再只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与生产者的利益密切相关:通
过职称评定、职务考评、研究项目立项、学术经费的分配等一系列
行政手段,知识分子活动的范围大多被严格限定在学院体制之内。
另一方面,现代学院学术因学科专业高度细分而导致知识的整体性
不复存在,公共知识分子问题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诸如市民
社会,公共领域、公共性、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公共利益、社会
共识等等,本身也都是知识分工高度精细化的产物。21 世纪初开
始出现的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密集谈论,实际上是对学院化的知识
生产和知识分子群体蜕变状况的严重不满。人们呼吁知识分子重新
进入公共领域,关注公共事务,不希望这些受过精英化教育的群体
在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前集体失声。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这一
文化精英群体迅速蜕变,或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辩护士和合作伙伴,
或严重犬儒化。几年前,学者崔卫平曾经就某一重大政治事件,电
话访谈了诸多知识精英。得到的答复固然千差万别,但其中最触目
惊心的一个事实是——作家群体几乎万马齐喑,全军覆没。单个的
作家持何种政见,并无特别的含义,但整个群体在一系列重大的社
会政治事件中集体失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文化事故。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同样也不例外,甚至更有代表
性。莫言将自己定位为“讲故事的人”,定位为叙事艺术传统的继
承者。就作家个人的选择而言,这没有什么问题。长期以来,中国
作家经常被要求扮演某种社会阶层的“代言人”的角色,从而让文
学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干扰。80 年代中期以来的新文艺运动,以强
调文艺的“自律性”和艺术至上的方式,争取到了文艺的极大限度
的独立和解放。作家们刚刚从艺术“独立战争”的战场上解甲归来,
他们厌倦了扮演“公知”和代言人的角色,不愿意用他们刚刚赢得
独立主权的“艺术性”来担当乱七八糟的现实责任。人文学者的情
况也很类似。他们同样刚从(为政治、为党派和为公众服务的)“服
务行业”中转业回来,开始着手经营自家的“学术自留地”,而公
众却又向他们提出了关注公共事务的要求,于是,这很自然地引起
了文化精英的不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带有民粹主义倾向的道
德绑架,是公共舆论对学术独立性的侵犯。甚至,某些学术不端事
件(如汪晖抄袭案)经公共媒体披露之后,也成为大众媒体干涉学
术主权的证据。知识精英依旧抱着固有的自以为是和妄自尊大的态
度,高高在上。
“伊能静事件”是一个重大信号。这一信号意味着传统的公共
知识分子正趋于衰落,新型的公民意见领袖开始崛起。在知识分子
蜕变为成为一个自我封闭、孤芳自赏的专业知识生产群体、或为权
贵代言的利益群体的同时,公共舆论空间则在迅速膨胀,公众对于
公共事务的表达诉求亦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意见领袖
不再是局限于传统媒体和知识圈内部的人文艺术精英,而是更具公
共性的法律人(如浦志强、斯伟江、杨海鹏等)、媒体人(如梁文
道、长平、胡紫薇等)、财经人(如胡舒立、潘石屹、任志强等),
乃至艺人(如伊能静、姚晨、黄秋生等)。这一群体按照传统的观
点看,称不上是知识分子,但有着更为强大的公共影响力。他们也
介入时政谈论,在众多公共议题上发表意见,关注边缘群体,诸如
农民工、同性恋者的权益。他们有时甚至还会加入到针对“公知”
的围剿战当中,以惩罚“公知”的傲慢与偏见。事实上,“公知”
正是在这种官方与草根的合力围剿下,逐步被边缘化,走向前所未
有的衰落的。这种局面尚只是刚刚开始。
另一方面,普通公众的表达欲望在增强,表达能力在迅速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便利化和普及化,公民舆论的崛起有了知识和技
术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古典知识体系的神秘性被打破,传统专业知
识分子的知识垄断局面难以为继。普通公民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媒
体武器,有了在“自媒体”(如博客、微博等)媒介上直接表达的
能力。近年来,在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如上海教师公寓大
火事件、温州动车撞毁事件等)中,掌握新媒介的年轻一代(主要
是学生和白领阶层)公民始终在第一现场,以公开和理性的方式,
直接表达他们的意愿。在“南方周末事件”以及更早一些时候类似
的“Google 退出中国事件”和“艾未未事件”中,普通公民表现
専題 | Topic
1
出的积极态度和坚定意志,造就了未来公民社会的政治雏形。如果
说,以往的公共知识分子扮演的是公众的政治正义和道德良知的代
言人角色的话,那么,在今天,公民开始亲自扮演这种角色。这既
是因为他们对“公知”代言的失望,同时也是因为自身的公民理性
的发育成熟。陈丹青在给“2012 中国梦践行者”获奖的崔健颁奖时,
说:“《一无所有》是为 80 年代所有苦逼和屌丝呐喊,但今天的
苦逼和屌丝,没有人为他们呐喊了。”陈丹青道出了崔健的价值和
当下社会境况的某方面的本质。但我的理解有所不同:今天,确实
鲜有崔健式的代民立言的斗士,但今天的苦逼和屌丝将自己为自己
呐喊了。
公知,攻之
文 / 阿棱
每
天习惯性地刷刷热门微博,总有一些人是能定时看见的。
他们要么对社会现实痛心疾首心灰意冷,要么声声控诉政
府的无耻、制度的丑恶,一通分析完后最后的结论都是体
制问题;或者说些心灵鸡汤式的生活真谛人生哲学,再配上几幅颇
有文艺气息的图;又或者如导师一般谆谆教诲,大谈成功的秘诀、
职场的经验以及各种励志的寓言故事。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
公众唤作“公知”。
公知者,公共知识分子也。按理说,能被唤作“知识分子”本
该是多么大的“尊荣 [ 名词 ]”啊。可如今的“公知”恐怕已不是
一个褒奖的词了,反倒有讥讽的意味,意在讽刺那些发出缺乏批判
性思考、缺乏深度了解、浅薄而浮躁的言论的人。曾经受万人追随
一呼百应的公知们,却逐渐为群众所腻烦厌倦,甚至处处诟病、不
断嘲讽的群体。个别公知,甚至成为众矢之的,被公众群起攻之。
公知走下神坛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与一位报社的编辑聊天,他说:“你要是每天先看看新
闻联播,再去微博、论坛、贴吧逛逛,你的世界观就完整了。”
新闻联播的倾向性无需多言。公知们的言论里所带有的倾向性
也显而易见,并且带有顽固的定式思维。好比小贩跟城管有冲突了,
肯定是城管仗势欺人;医生跟患者有纠纷了,肯定是医生无良无德;
顾客跟商家闹矛盾了,那肯定是商家道德沦丧。对抗与拒绝仿佛是
他们的一种惯性,他们似乎总是习惯性地骂政府无能又无耻,斥权
贵无赖又无德,责国民素质之低下思想之愚钝,习惯地站在自以为
是弱势的一方,伸张着不知为何物的“正义”;他们似乎总想扮演
着启蒙者的角色,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高喊着“民主”“自
由”“解放”这种宏大而空洞的词汇,却不赋予它任何实质性的内
容;他们也乐于扮演导师的角色,习惯性地想要教育公众,教导社
会,引领国家。可是,他们所传递的思想就是真的,就是对的吗?
还是说他们的言论在某种程度上恰好迎合了人们的某种心理,恰好
是人们心目愿意相信的真相?有一句对公知的评价,笔者自以为恰
如其分,说公知是“强化观众之预设、重申并满足观众复杂愿望。”
好比出了一件事,哪怕不完全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影响作用,骂
骂政府总是没有什么损失,而且效益往往很大,一是公众就爱听这
样的话,同时公众又觉得平日里自己心里藏着掖着不敢说的话终于
能被人说了出来,心里顿时解气了不少,所以这种话总能讨得大多
数公众的欢心;二是还能为自己博得些好的名声,不明就里的人一
听,好家伙,敢跟政府对着干,有胆量有志气,有思想有人格,还
难得地有批判性精神,形象立马就屹立起来。网上流传的一个《公
知速成手册》上说:“一切只管痛心疾首地往批评体制上靠,因为
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体制问题,而病灶必然是专制与极权。练成
了逼范儿即可气吞山河如虎地点评指引众生。该造谣时只管造谣,
反正真相总是迟到。”所以事实上公知中不乏投机者,投公众之所好,
讨公众之欢心,这使得他们的观点左右摇摆,模糊暧昧,内心缺乏
对于原则的忠诚与信仰、执着与坚持,他们的思想也因此受制于人,
每多掣肘,因而束缚诸多,不得自由;这恐怕也是公众对公知逐渐
失望的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一个公知们普遍的弊病就是用定式思维套不定的事
件,即用结论解读事件,用事件佐证结论。他们习惯在知晓事件的
全部真相之前就先挑好站位,选好角度,摆好姿势,好比一个人如
果一开始就歪着身子看比萨斜塔,那么他眼中的比萨斜永远都是不
偏不倚的。所以,定式思维的一个很糟糕的结果就是,由它通向的
结论往往有失偏颇,就像你不能光看姑娘的背影就断定她很美一样,
你总得再瞧瞧正脸才能说她美不美。所以仅凭着几幅图和只言片语
就断言是城管的仗势欺人而不是小贩的泼皮无赖,是医生的无良无
德而不是患者的胡搅蛮缠,是商家的道德沦丧而不是顾客的无理取
闹,先不论对错,立马下这样的结论就是有失公正的。片面的真相,
或者说,对于真相的断章取义,比隐瞒真相更加可怕,因为后者只
是对真相的一无所知,但是前者却容易导致公众做出错误的判断却
不自知,最终误入歧途。
同时,公知们还有的特点是他们过于强调观点和立场,过早明
确对错是非,而往往忽视对事件的深度解读剖析。公知们面对事件
往往更偏向于评论而不是掘其根,寻其源。任何偶然的事件背后都
有必然,每个事件的背后,有怎样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基础?它又暴
露出了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与缺陷又应该怎样解
决与完善?当然,任何事件的剖析不是一句简单粗暴的“体制不好”
就能说全了的,也不是直截了当的一句“体制要改”就能解决的。
笔者非常反感这句话,倒不是要否认体制的缺陷或者继续改革的必
要,也不是要为它辩护。只是,这句话为人轻易所用,在任何场合
作为理由解释任何事件时,简直就是个不用经过大脑,随时都能用
上,能抵挡住任何问题的“万金油”,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句好
比口号式的宣言,不能给事件的解决带来任何作用和影响,它也不
能给公众任何带来任何启发与思考,这句话暴露出来的唯有“肤浅”、
“草率”与“盲目”。笔者以为,对于一个事件,站在什么立场,
持什么态度,如何去看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左右其实就是意见
与评论。但是,比它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从对事件的理性的分
析中,看到问题症结之所在,觉察缺口与隐患,获得经验与借鉴,
预防并阻止潜在危机的蔓延,并引发公众对于事件的思考与探讨。
相比之下,前者只是传递了一个观点,一种想法,后者却是引发一
场思考,一场可以带来无数可能的思考;事件本身的价值莫过于此。
但是,可惜的是,现在的人大多数碰到问题张口就问:“你怎么看?”,
大多数公知也总是习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做出评论与回应,
很多时候,笔者都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度地了解事
件的整个过程,还是说就只看了标题新闻,头版头条就匆匆下结论。
専題 | Topic
2
而且这些评论也多从个人情感出发,或叨叨絮絮牢骚满腹,或悲悲
戚戚怨声载道,或言辞激烈得满口骂生殖器地一通骂,或愤愤不平、
痛心疾首地指责控诉。个人感情固然能引起公众的共鸣,但它在某
种程度上,只是煽动情绪、挑起舆论的催化剂,唯有理性的思考,
才能让事件回归本来的价值。
北宋儒学家张载曾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或许能为当下公知所面临的困境带来
一些启示。
见笑于大方之家——说说公知门槛的演变
文 / 小明
偶
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公知的段子,忍俊不禁。说最近乡
村休闲游很火,有一个公知到乡下河边去玩。当他正玩得
高兴的时候,忽听一农民朝他喊:“哎,说你呢,你踩到
麦子了。”那公知瞟了农民一眼说:“没文化,这叫踏青。”农民
大怒,一脚把此公知踹到河里说:“他奶奶的,这还叫踏浪呢!”
在我们讨论公知的这一严肃的话题之下,这个段子也许显得有些粗
俗。但不可否认,若换作五六年前,“公知”还算是一个十分犀利
的头衔;而在今天,“公知”一词却已然成为了贬义词。
首先我们不妨把目光拉到 2005 年——那一年“公知”这一名
词正式出现。公知,全称公共知识分子,是《南方人物周刊》第七
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 50 人”时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
不同于西方社会的“Public Intellectual”。在当年,无论是中国大
陆,还是香港,均有许多知识分子以个人影响力,通过各种新旧媒
体,对社会公众事件以及制度发表各类观点和提议,他们的意见对
社会舆论起到了一定影响。当年选出的公共知识分子有大陆学者:
易中天、陈丹青、韩寒、茅于轼、艾未未、贺卫方等;香港学者:
梁文道、潘小涛等。当年的公知可谓明星熠熠,对整个社会风气起
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在上文有提到一个概念:西方的 Public Intellectual。其准确
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而我们把目光转向
我国,咱们的公知可就厉害了,他们不仅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
素质的知识者”,而且还被要求成为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
行动者和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当你读到这的时候,
是否还来不及将这一系列对公知特质的描述语句看完,脑海里就已
经形成了诸如“哇噻公知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的印象呢?也许是
我国的国情造就了公知与 Public Intellectual 注定划不上等号,但
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公知参与了太多公众事务的表现。在许多舆论的
风口浪尖,人们对公知的印象就是无所不知的大神,网民目光所及
之处,几乎都有公知们在出没。而且只要你能对热点时事瞎掺和搀
和几句外行看起来很高端的评论,且滴水不漏,那么你在外行眼中
就已经是一个深藏不漏的公知了。有意思的是,公知的全称虽是“公
共知识分子”,但照当今的形势看来,这个词和“知识分子”已经
没有多大关系了。
若是回到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刚被提出的那几年,做个公知
的确得费点周折,没有半肚子墨水是做不了公知的。但是到了今天,
做公知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第一,熟悉七
个关键词:自由、民主、人权、体制、宪政、选票、普世价值。这
七个关键词只要你掌握得当,基本上能解决我国的绝大多数问题。
再加上你在微博上或者平时茶余饭后扯淡的时候多提及这几个关键
词,你基本就能成为一名公知了。第二,贬低对手。公知入门之后
如果想提高,很重要的一点是贬低对手的一切。有一点基本原则就
是无论国外情况有多差,作为公知的你都要说中国的情况还要差十
倍,态度坚定不能动摇,脸皮薄不得。第三,表面为公民代言,私
下里占体制的利益和便宜。公知如果做到这份上,那就不得不称之
为高级公知了。这类高级的公知最大的特点是以最小的代价占据最
多的公共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把公众的影响最大化。第四,发言讲
技巧。因为听众都在国内,所以公知大可放心大肆宣扬国外有多好,
再借此贬低国内有多恶劣。即使人家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你大可
说中国还有更严重的危机尚未爆发诸如此类。如果有人说中国学生
的成绩远远好于外国学生的成绩,事实胜于雄辩,在无法正面否定
的前提下,你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只会考高分是没有好结果
的等等,再进行批判,要记住,在中国制度问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
必杀技。
“公知”这个概念在《南方人物周刊》被提出时,指的是就公
众事件发表观点的知识分子。但是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背景之下,
每当出现一个新名词,人们都只是片面地去了解,还没把一个概念
弄清楚就开始通过微博等方式大肆宣传那个自己主观臆断的概念或
者形象,导致公知的门槛逐渐降低,原本的“公共知识分子”都被
戏谑地称作“公知”,其称呼的意味深长溢于言表。那些写书出版
的、在电视上常露面的、闲聊扯淡时互相吹捧的,都被冠上了公知
的帽子,渐渐的就有种“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做得再好,也不如一个
‘公知’的头衔来的有面子有分量”的感觉,于是许许多多的教授
专家都纷纷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做起了公知。公知门槛如此之低,
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原本的“公共知识分子”带给社
会的是一种非常向上的能量,引领社会的风气;而如今“公知”给
公众传递的却是一种知识匮乏的形态,缺少对事件的正确的评判,
而几场骂战暴露出来的还有对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専題 | Topic
3
说到骂战,那些低素质的所谓的公知最喜欢的就是骂人。别看
公知们平时谈吐文质彬彬的,骂起人来一点也不含糊:写文章骂、
微博上骂、拉帮结派约上兄弟接着骂,在网络上掀起了许多场骂战,
不亦乐乎。另一方面,一些举止稍微文明一点的所谓的公知更喜欢
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自认为独到的见解。日本地震核泄漏,他们就说
核问题怎么怎么样;北方雾霾,他们就说空气问题如何如何;长沙
女孩落井,他们又以他们自认为专业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分析一些技
术和社会问题……等等例子不胜枚举。而且更有趣的是,我们经常
看到文学大家们在就经济问题发表意见,经济学家们在对政治和社
会问题发表见解。跨领域的发表学术意见已经不是稀罕事,而且两
个领域之间间隔越大,还越是被媒体和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当作是
富有学术素养的表现。
当今的社会正处在一个有许许多多被暴露出来的问题得不到解
决的时代,公众迫切地需要有话语权的人出来表明态度。在没有衡
量标准以及公众监督的情况下,公知暴露的失态就显得不那么意外
了。公知的门槛毫无疑问被进一步加深的信息化拉得很低很低,随
之一并变差的是公知们的素养,当我们真正明白那种公知被万人敬
仰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的时候,难免都会有些遗憾吧。我想,那
些所谓的公知在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赞赏的时候,是否有真正的
高人在幕后注视着这一切淡然一笑呢?我仿佛又看见了哪个公知抱
拳一鞠,略微自嘲地奉上一句:“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理解的公知
文 / 刘宸煜
公
知——全称为公共知识分子,百度对公知的定义为“具有
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
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而在中
国社会的实践中,“公知”一词更多是对那些貌似公正博学,实则
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判为已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多,
自认担纲启蒙责任,诲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的定义。
现代的公知相对于往日的公知,不论是言论方式,发言动机,
还是所处的社会环境都有所转变。现代公知们不再像近代的知识分
子那样,为了伸张民主正义与权力,公开发表抗议宣言,发动游行
演说,他们往往是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做一些批判,动动嘴皮子,
秀一秀自己的姿态。同时,他们也拥有了一个相对快捷自由的发言
平台——网络。他们能够在这个崭新的平台上自由地发言,积极地
评论。但是近年来他们也遭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被“污名化”。
因为公知总是以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言语,站在高处向下面看。犀
利直率的语言确实能成为一项武器,够召唤很多随从、粉丝,但它
同时是一把双刃剑,显摆太多了,容易伤到自己。
首先我想谈一谈现代公知的一些诟病,就说韩寒与方舟子的对
骂,两位著名公知,在 2012 年春节前后上演的“对掐”成为网络
上做热闹的景观。;
当韩寒遭遇方舟子,两位中国网络中的巨人就作品的真实性,
韩寒的诚信度展开了持久的口水战。方舟子,这个直白犀利,坚持
不懈的打假斗士,近年来把学术打假指向社会名流,公共人物,李
一,唐骏,刘维宁接连成为他的成功的战利品,如今,他已经把不
爽的目光射向了年轻有为的韩寒。事情是从 1 月 15 日网友麦田发
4
専題 | Topic
表长文质疑韩寒存在写作团队。尽管麦田发言后马上致歉,但韩寒
的麻烦并未就此终结。1月19日方舟子发微博明确指出韩寒作品“代
笔”、“水军“、”包装”。
这场口水战持续了很久,有人挺韩寒,有人支持方舟子,这场
辩论也不了了之了,但是结果真的重要吗?文章到底是不是韩寒写
的对我们,对方舟子,又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说方舟子真的是看到
了不顺心、“不真实”的东西就心里痒痒,想要把所有的脏东西“抠”
下来的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假的大的空的一抓一大把,为什么
偏偏打击近几年才受人追捧的韩寒?
以笔者的观点,作为现代公知的方舟子,已经成为了变味了的
公知,为了几篇文章把韩寒逼上了法庭,要一个作者证明文章是自
己写的的确是个难事,而方舟子又揪这韩寒紧紧不放,也引起了许
多作家和网友们的强烈质疑。作家慕容雪村在微博里说:“这次之
所以出来说话,就是因为方舟子的战法让我也感觉危险,让每个作
者都置身于‘韩寒困境’:你怎么证明文章是你写的?我有证人。
证人没用,可能跟你串通好了。我有手稿。手稿没用,可能是你连
夜抄的。我有……有什么都没用,我就是怀疑你。”
如果说像方舟子这样所谓的公知继续打假的话,那么以后的作
家写作之前是不是要摆一个摄像机,找一堆证人,然后才能开始写
作?毕竟,这样才能证明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嘛。如果这样的事情再
次发生的话,我们未来的作家又能有怎样的出路呢?还能像李白那
样“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畅所欲言吗?退一步说,如果那些有兴趣
有才华的作者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他们怎会甘心去做枪手,怎会甘
心让别人的名字附在自己的创作的心血上呢?
其次我想谈一谈的公知的使命,明朝思想家王阳明一生讲良知
论良知,所谓良知就是性善之性,是天道,读书人要破心中贼,致
良知,成为道德圣人。王阳明临终时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许多公知,在引领公众和指导青年人生的时候,忘了本心要正大要
光明,破不去心中的“贼”,所以终究也成不了道德圣人。亚里士
多德说,“你不是因为是好人,才去做好事,而是因为你一直在做
好事,你才是一个好人。”公知一言一行应该引导社会整体氛围积
极进取,宣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公众的激情,而不应仅仅成为
公众的代言人。当然,我们支持新闻媒体和知识分子站在公众立场
上,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合理行为。
最后我想说一说作为大众的我们。我们公众,特别是那些粉丝
们,应该学会思考,不要总是迷信、盲从媒体和公知,奉公知为神仙;
也不要唾弃公知,更没必要为了维护自己心目中的公知形象去排斥
攻击谩骂别人,而要学会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社会健康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对社会丑恶的一面时刻保持监督并予以揭露和批判。如今网
络如此便利,说不定哪一天你发了条微博,由于观点新颖,也被转
发上千次,不知不觉中,你也变成了公知。
对于方韩之战,在此借韩寒的话来表个态:“世界上再多人企
图抹黑,甚至这个世界再黑,你只需笑,而且只要咧开嘴,因为你
的牙齿永远是白的。”
随
着“公知”一词在网络上的蹿红,原先那些抛弃个人私利、
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尺度、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知识分子转
瞬之间沦为人民的“公耻”,成为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
随意发表意见并不为其负责者的代名词,“你全家都是公知”更是
成为了网络骂战中随意空降的损人语录,一枪中的,放倒一片。同
样,“公知”以此也跃跃欲试地从网络上蔓延到了校园之中,“校
园公知”名号的出现以及这些“校园公知”的行为更是引起了一波
又一波的争论和非议,在他们身后,有人说是借助网络社交通讯进
行的热捧和炒作,亦有人说这是勇于表达、敢于批判的理想主义异
见者的胜利。笔者因此将目光投向了前段时间在人人网上活跃已久
的复旦袁涛“袁公知”以及深中同届同学,“万言书”的作者罗善文,
以借这两个“独树一帜”的学生窥视所谓“校园公知”的形象内涵
及其背后“做鬼”的动机。
“校园公知”的出现,作为带着“公共”前缀的一个名词,无
疑与校园公共事件和舆论漩涡脱不了干系。最早在复旦校园食堂内,
老旧筷子迟迟不予更换的事情便得到了学生袁涛的关注。“如果南
区食堂两周内仍然不换筷子,我会悄悄把旧筷子全部自费换成新的,
然后取走所有旧筷子在食堂门口举行折筷子大赛并全程摄像。”这
般戏谑的口气首次出现在了袁涛《友情恳请复旦南区食堂更换筷子》
一文之中,与这篇点击量上万的文章一起的,还有袁涛专门拍摄的
食堂筷子的照片,以及其使用时折断损坏留下来的残渣。他将这些
照片与复旦校园附近餐厅的一次性筷子一起做了一张对比的图片,
其强烈的暗示引起了很多复旦学生的同感。此时的袁涛受到了多数
复旦学生的支持与关注。
之后,在复旦的“插班生事件”中,他一人撰写制作了近八千
字的稿件以及十八张截图照片,从其与当事学生的聊天记录、复旦
招生报名系统相关内容,到预录取协议扫描图和邮件说明,悉数插
入了这篇文章之中,其后还加上了“复旦大学 2012 年招收上海市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方案”等相关文章报道的链接。在文章末尾,
他质疑到:“如果给予补偿就可以任意违约,那么契约还有什么尊
严可言?”“一个人的才华难道会因为一场高考而有所缩减吗?英
雄不论出处。高校招生制度并不是什么回报制度,而只不过是分配
制度罢了;既然他们有能力,给他们机会会对社会更有益,那么为
什么要拒绝呢?”
这些关于名校招考的掷地有声的质问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南
方周末》以及北京、香港的一些媒体专门找到袁涛,并对其在插班
生事件的看法进行了专访,接连引发了公众对复旦的一些批评。但
是依然力挺复旦的声音也把袁涛逼到了风口浪尖,“给母校丢人。”
复旦某学生在论坛里说道,“矛头直指复旦完全就是哗众取宠。”
有网友评论道,“袁涛你这是吃里扒外。”著名文化人陈岚在江西
卫视的“深度观察”栏目指出。自此,“臭公知”的名号盖在了袁
涛身上。这些狂潮之后紧跟着又是《“薄学而渎职”的复旦》一文,
也是袁涛本人对于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又一改版,
“薄学而渎职,怯问而禁思”。在这篇文章中,袁涛对于复旦的学
风培养、教学水平、党化教育等“不良”现状进行了又一次痛斥,
并提出由于对复旦教育的彻底失望,要“主动退学”。这个“失足
少年堕落”让不少人为之痛惜,有些父母甚至在江西卫视台上声称
“若是袁涛是我儿子,我早就把他赶出家门,打死他去了”,“心
校园公知及其背后
文 / 潇梦
5
専題 | Topic
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一座山又一次压在了袁涛身上。
要说袁涛遭受引发众怒还有一个很大原因是由于他文字中偏激
和尖酸,他在网络上的骂战经常会用“傻逼”“弱智”进行回击,
很多理性的回复被一句“我不跟弱智交流”直接打回,让很多暗地
里的支持者也不禁转向。而袁涛对此在复旦校刊《浪潮》采访中说,
“我讲究的是话糙理不糙。我写文章措辞很激烈,但我思想不偏激”,
面对“深度观察”节目里的现场观众,他又一次说到“偏激不是坏
事,偏激是一个褒义词,如果不言辞激进,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过是
沉静入水底。”“这些咄咄逼人的攻击,即便是出于好的目的,却
没能注意方法和技巧,真正的道理反而因此被掩盖。”袁涛的恩师
冯玮直言。对于自身的未来,袁涛面对网民称其在退出复旦后,希
望能够自己创业,办网络媒体类的项目并创立“牛博网”,如今事
情正在筹办之中。 
同样在深中校园内,亦有一名因“万言书”而至众人皆知的高
三学生罗善文。
他的第一次发声是在去年三月《深中,学长与学长团》一文之
中,罗善文在文章的开头便坦言“我对学长团的看法是主观的,完
全是个人的看法”,紧接其后的内容是关于邪教的定义以及学长团
可能变成邪教的风险,同时指出若某些负面价值在学长团内进行传
播,是对深中后继学子的不负责任,呼吁深中人应保持谨慎、不要
受其影响。由于全文并没有直接指出具体的人名和事件,这篇文章
因“凭空捏造”“无理无据”遭到了很多人的批驳。
罗善文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去年五月份,他两篇批评深中
现任校长王占宝的文章《说了再做,做了再说》(后文简称为《说
和做》)《我,深中,教书育人》(后文简称为《教书育人》)更
是在社交网络上得到疯狂的转发。在《说和做》一文里,他指出“大
多数深中人的民主诉求很简单,无非就是说了再做,做了再说。所
谓说了再做就是在做一些行动之前,应该提前通知所有师生,要做
什么,说了再做,光明正大地做;所谓做了再说就是在说一些空话
之前,应该首先做出实际行动,要说什么,做了再说,心里有底地
说。”以此表达对于当时禁止深中合唱团去湖南卫视、更改培养目
标、校园砍树(凤凰木)、更改标语等一系列事件的愤怒,他甚至
以一种“不敬”的方式说道:“作为一名校长,连最简单的为人处
世的原则你都不去遵守,你,是不是有点过分。”并将王占宝校长
从外界评价的“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改为“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这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王占宝校长到深中后引发的改革矛盾
如同四溅的火星,随着这篇文章开始噼啪作响。
而将这个导火索彻底点燃的,更是《教书育人》,这篇之后因
篇幅长度而扬名的“万言书”。这一次罗善文贯彻了此前的风格,
在文章最开头就指出文中仅代表他“罗善文的个人观点”,对于非
直接的信息源,“选择理性选择相信一部分流言”,并回应了部分“这
些事情都不是王占宝管的”类的反驳,认为“是领导。就要做好为
所有人挡枪的准备。”基于这些前提,他之后的长篇论述,例数了
王占宝校长就任后一步步的改革措施并指出诸如社团活动由于时间
和经费上的问题受到压制;校长与学生的交流,如“校长面对面”,
纯粹浮于表面而不实质;学术压力大幅度增加,导致的学生自主学
习时间缩短等问题。罗善文还就一些王占宝校长所提出的重要口号,
如“建设学术性高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增强学术素养,培养
专业精神,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新的培养目标,分别展开了长段
的质疑:“与其说你想充实自己教育理念的内涵,不如说你只是在
玩数字游戏罢了。”“你是否过于直接地把一些僵化的体制以及流
于形式的东西按在了深中脸上?”
在笔戈校长的同时,他也不忘批判日渐对公共事务冷漠的深中
人,在砍树事件中,他独自坐在树下表示抗议,而在那半小时内,
罗善文所看到的“经过的深中人不下十五个,其中所有人都不约而
同地重复了以下的动作:掏出手机,对焦,拍照,键入各种愤慨的
话语,上传,离开。”在遭到周遭诸如“如果这样做树可以回来或
许我也会做”的式狂轰乱炸后,他又写到“你们一直光说不做,你
们除了说还能做点像样的实事来吗?现在深中人的气魄和精神到底
死在了哪里?”“我并不需要你们去接受我的思考,只希望你们自
己要去主动思考。”
他这般的直率举动立即得到了深圳多家媒体的关注,随后关于
“万言书”的报道在网上更加得到了疯狂地传播。不少周边的学生
以及家长听说过深中改革以及王占宝的,多数都知道罗善文这个名
字。他们中很多人赞扬罗善文的敢言,但也指出其词句间的挑衅与
偏激语气不够尊重师长。
对于这样的现象,罗善文在与笔者的专访中表示,决意写这些
文章的直接原因是对周边事态的不满,希望通过文字抒发内心的不
平,履行对集体“大正义”的准则。罗善文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所
谓的“校园公知”,他所做的无非只是将对事件的叙述以及自己的
想法放到互联网上,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的关注,有人支持固然是
高兴,出现不支持的意见,他也尽力理性地与对方沟通。他也坦言
当初写文章时未能顾及很多人的感受,显得“那么乖戾,那么愤世
嫉俗”,实则并不恰当,这样的反思也在他之后《大正义、小正义》
一文中有所表现。与其背着“罗公知”“罗老师”的头先,他更希
望能跳出这些使人自我膨胀和满足的光圈,秉持着对个人的“小正
义”去寻找一个属于自身的世界。
通过对于两位人物的深入了解我们明白,校园公知在我们身边
终归是一小簇人,他们在公众面前的举止与表态随时可能引起一波
舆论的潮流。袁涛面对的是复旦以及社会的群嘲,罗善文面对的是
深中学子与校方的质疑。为校园公共事件的发声,无论对于任何人
来说,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而面对这些公知们的言论时,每
个人都有其各自的反应,或有支持、或有反对、或有中立,但对待
这些观点时需要的,说是包容好像显得高高在上,确切的说应是众
人的理解,理性地思考以及积极地讨论,任何一味的谩骂和指责就
如公知名声的恶化一样,除了引起噱头以外毫无用处,反而掩盖了
更多的情理与真相。
房龙在《宽容》一书里曾有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们是少数的
时候,是考验我们勇气的时候;当我们是多数的时候,是考验我们
宽容的时候。”
以此向所有的“校园公知”以及仍然持续关注“校园公众事件”
的学生致敬。
6
専題 | Topic
宣扬民主的公知为何名声变臭
——兼谈对民主的一点粗浅认识
文 / 伟大的费德勒
前
不久,著名公知、“民主女神”刘瑜和另一著名公知慕容
雪村向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痛陈中国公知被污名化。对
两人陈述的观点和内容的反驳,刘仰先生已有洋洋之作在
前,“前面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我乃网上无名小卒,
学识浅薄,与刘仰先生一样谈民主理论,恐会贻笑大方,因此只想
谈谈个人感受。
公知们从昔日网上的一呼百应、风光无限,到今日网上的人人
喊打、处处被讽,直至沦落到要告洋状、向洋人哭诉国内民众对其
不公,其中的曲折清楚地表明中国公知公信力的丧失。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南方系媒体人树立起来并
大力推荐的中国公知,为什么在宣扬民主这个普世价值、先进理念
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抛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网友号称
“自干五”(编者按:“自干五”是指在谣言遍布的网络时代里,
自发地对针对政府的谣言进行辟谣的一群人。他们辟谣,然后被骂
5 毛,但又没工资拿,所以那些人自嘲自己是“自干五”)坚决与
公知作对?值得深思。就本人上微博几年之所见,谈谈一些看法。
一、公知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信谣传谣,误导民众。
如今公知基本上成了网上造谣传谣群体的代名词,以至于当我
看到微博上一些描述中国社会黑暗与不公的段子后面专门 @ 了一
些著名公知时,会条件反射地想到:这会不会是谣言?相信很多网
友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信谣传谣被打脸,怎么说也不是件光彩的事。公知们大多是有
头有脸的人物,被打了脸不但不汲取教训,还奋不顾身、前赴后继
地伸出脸来让人打,被打成猪头三还自以为红光满脸、精神焕发,
这种受虐精神真让人无可奈何。
造谣信谣传谣被人揪出打脸也就罢了,人难免做错事,澄清一
下,道个歉,减少对社会和他人伤害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吧。各位公
知平时在家里教育孩子说,做错了事要认错,而各位公知自己是怎
么做的呢?反正我从未看到公知有澄清与道歉的情况。
不澄清、不道歉也就罢了,从“谣言倒逼真相(程姓公知)”
到“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李姓公知)”再到“辟谣者是国家公
敌(何姓公知)”,公知不断地进行“造谣有理”的理论创新,如
此发展下去,恐怕会演进到“谣言是民主的本质”的理论高度。
所谓“现世报,来得快”。微博名角、“大嘴”姚公知前面讥
讽“辟谣”为“屁谣”,自己传谣传得心安理得,后面就扬言要用
报警来对付网民加诸自己身上的谣言。这是何等的精神分裂啊!
真相就是力量,谣言带不来民主。对事实的尊重与敬畏是宣扬
民主的前提,是公众人物的公信力所在。一名杀人犯,即使罪大恶
极、按律当诛,我们也不能将不符合定罪条件的其他罪名加之其头
上,因为那不是事实;否定文革,并不影响我们对傅苹自传中文革
经历造假的揭露,因为那不是事实。而在公知们的价值判断,只要
目标是正义的,手段就可以不顾,程序正义就可以放弃。这种思维,
说穿了叫“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公知们可能已经忘了“狼来了”的故事,更忘了那句话:你可
能在一个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一个人,但
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对善良正义之心的欺骗,只
会丧失尊重与信任,这是“自作孽,不可活”!
第二,为我所用,逻辑混乱。
有网友说,世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公知逻辑。
公知们既批评外交部在领土问题上的表态是软弱,同时又批评中国
军人发出强硬声音是好战;既义正辞严地批判国企高管贪污腐败是
损害公共利益,又将国企高管与地产商涉及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
定义为“私德”(墨姓公知);既能将村长村支书视为骄横跋扈的
国家官员,又能将国企高管看作无权少钱的“屌丝”(左姓公知)。
前不久,张鹤慈先生与章姓公知、陈姓公知就“是否真有叫孟
爽的人在文革期间受到残酷迫害”一事进行辩论。张先生认为否定
文革不能依靠虚假或空穴来风的事件,章陈两位公知便指责张先生
是在肯定文革,还顺带污辱张先生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先人。两位
公知一位号称历史学家、一位是知名法律人,道德水准、逻辑水平
让人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网友梦遗唐朝总结得很精辟:“最近有这么一帮大 V:平时总
打着为底层人民代言的幌子,这次某报的欠薪问题他却视而不见了。
平时总义愤填膺的打着反贪腐的旗帜,这次潘仁美的官商勾结事件
他却顾左右而言他了。平时谈到日本美国总教育我们要向前看放下
仇恨,这次习大访问俄罗斯取得进展他们又开喷毛子的历史问题了。
孙子,你丫忒精分!”
给网友的感受是,在“公知逻辑”之下,已不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而是“怎么说都是公知有理”。过去说“官字两个
口”,现在网民看到的却是“公知两张嘴”,无论事情正反,道理
总在他们一边。人家是搞民主的,说不过呀。
打着正义旗号的公知逻辑,公知们曾经迷惑了很多人,现在仍
在迷惑一些人。可公知们忘了网上隐名的背后,有多少是受过高等
教育甚至是外国名校教育出来的明白人哪!还真以为中国的教育体
制全盘失败,制造出了一堆劣质产品可供你们忽悠?
第三,生拉硬拽、两套标准。
发言者是否为公知,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什么事件都
能往体制上扯。动车出轨,体制问题;钓鱼岛领土争端,体制问题;
李天一涉嫌轮奸妇女,体制问题 ...... 大陆孕妇闯关赴港生子,叶姓
公知评论是“向往自由”。你采访过孕妇了?街头击毙吴克华,吴
姓公知便搞了一个“该不该当场击毙”的调查。你让美国警察情何
以堪?
在公知们的眼中,有一种体制是世间一切罪恶之源,而有一种
体制则是包治百病的大力丸。于是乎,中国成了人间地狱,而欧美
国家、印度便成了天上人间。
捧欧美发达国家咱可以理解——虽然有时捧得过于肉麻,以至
于“大山”、“雷克小流氓”等老外都看不下去,开始变成“自干五”
队伍中的国际友人——但毕竟人家是发展得好,多少有一定说服力。
可公知们觉得还不够,为彻底贬损体制,居然去捧“阿三哥”。“阿
7
専題 | Topic
三哥”那劣质民主是你捧得起来的吗?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标全
面落后于中国;文盲率达到 30%;婴儿出生死亡率与南撒哈拉沙漠
贫穷国家一样高;清廉指数的国际排名排在中国后面;每年收入几
千人民币就算中产阶级;近一半人没有厕所解决内急问题;全民医
疗只能开些治头疼脑热的药,免费动个大手术等到死都不一定排得
上队 ...... 可公知们硬是把“阿三哥”街头的堆堆牛粪夸成了朵朵莲
花,把飘着死尸与骨灰的恒河夸成了流淌着蜜与奶的圣河。甚至有
公知放言:宁要民主制下的轮奸,不要专制下的摄像头。告诉公知
们一个常识:英国街头的“CCTV”为全世界密度最高,我印象中,
至少在五年前,数量还是全世界第一。
“古有吴三桂,今有吴三炮”。“三炮部队”绝非浪得虚名,
出手那叫一个“快准狠”,往往吴姓公知夸完“阿三哥”,“阿三哥”
家里就出事,不是发生震惊世界的恶性轮奸案,就是发生行人踩跨
桥梁事件。“阿三哥”虽有些虚荣,但也算淳朴老实,人家招你惹
你了,用不着这样害人家吧?
生拉硬拽,预设立场,脑子就容易犯迷糊,就容易被钓鱼。有
好事网友统计,F16 军事专家、赵姓公知创记录地被钓 16 次,这
也催生了一批以钓公知为乐的网友。虽然公知们睁大双眼、提高警
惕,但奥巴马的同班同学、大名鼎鼎的李姓公知最近又被钓到,“唉,
防不胜防啊”。前不久,有网友无意中发明了高级钓,用西方民主
先贤言论展开钓鱼,可怜西方民主先贤也被公知粉丝打成“五毛”。
不就事论事,搞两套标准,“公知”就会变成“公痴”。我原
来挺敬佩“大眼”的,揭露足坛黑幕,有勇气有正义;文章写得犀
利俏皮,可读性强;报名参加基层选举,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是在行
动。可钱云会一案后,大眼理性全无。官方的调查你否定,民间自
发组成的调查团得出结论你不信,非说是谋杀。大白天,马路边,
四个保安抓住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将其塞到快速行驶的车下,还要保
证自己不被伤到,有这么笨拙的谋杀方式吗?你以为谋杀是演戏?
小贩杀死两名城管,无任何证据证明属正当防卫,你对城管之死露
出诡异的笑容,高喊:“杀人者,父亲!”被杀的人就不是父亲?
这就是你追求的法治?搞个新书发布会,戴黑口罩打悲情牌,人家
如约送你菜刀,挨打不说,你跳起来扔出硬币:“给你个五毛!”
这不是装逼是什么?
搞两套标准,就会左支右绌、自扇耳光。某大报的送报工在报
社门口拉横幅,抗议拖欠工资。平时公知遇到此类事件,定会群情
激愤、义愤填膺、唾沫横飞,但这回公知们又默契地保持了高贵的
沉默(于建嵘除外),而且网上删贴那叫删得一个凶。有公知粉丝
强辩:“报社是报社,小编是小编”,那我说:“党是党,官员贪
污是官员贪污”,公知们同意吗?
  
第四、以人划线、抱团取暖。
  
公知们开始溃败的标志性事件是韩寒代笔门,这也是本人对公
知群体彻底丧失信任的开始。去年春节,眼见着由南方系一手打造
树立、公知们不遗余力吹捧、意图号召和影响中国年轻一代的“青
年意见领袖”韩寒的底裤被一点点扒掉,众公知坐立不安、纷纷出
动,全方位、立体式地为韩寒洗地(只有吴稼祥、何兵认为韩寒存
在代笔)。
先有人民大学的张姓公知将质疑韩寒一事定义为:“这事挺无
聊的”,后有清华大学的郭姓公知“悲愤”地呼喊:“搞掉韩寒,
中国民主将倒退 20 年”。我的确不理解大学教授为何会说出如此
弱智言论。
以人划线、先入为主的思维害死人哪!石姓公知是某大报主编,
长期搞文字工作,多聪明一人,楞没看出短信文字表达水平的低下,
急不可耐地公之于众,一下打开尚在左右摇摆的网友的心结,也成
就了自己“深海”的大名。
“深海”不止一个。不远万里来到天朝不敢回国的美国公知查
尔斯先生、步入中年却情怀缠绵如少女的“大顺”公知,与当时焦
头烂额的苦主,共同倾情上演了一出“提袜量身高”的好戏。微博
一出,当晚网上便炸开了锅,“理呆”们纷纷出动,运用各种原理
和手段,废寝忘食地进行论证,看得我这“文傻”目瞪口呆、欢乐
无限。苦主智商有限,病急乱投医,乖巧地任尔等摆布,这我可以
理解。你们两位呢?自己弱智还是把网友当成弱智?
公知全面溃败的标志则是今年春节期间发酵的“潘任美”事件。
一开始公知们还沉得住气,但眼见风波难定,公知们真是急了眼了,
结队出动,开展轰轰烈烈的洗地运动。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的国企概
念被推翻,“公德私德”的含义被改写,质疑腐败被批为仇富,“屌
丝”的新定义让正宗屌丝网友欲哭无泪。一旦以人划线,各种歪道
理、弱智言论便会从公知嘴里层出不穷。最后,还是某红二代兼某
名导之前妻的洪姓公知代表公知们道出了真实想法:“对潘任美穷
追猛打就是为了反民主”(大意)。这大帽子扣的,继续下去,网
友不被扣上反人类的罪名算是幸运的了。
以人划线,相互吹吹捧捧就难以避免。平日里,你们相互小吹
小捧,我们忍忍也就算了。有网友汇集了公知们吹捧韩寒的言论,
那叫一个肉麻,那叫一个恶心,就差齐声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民主自由靠韩寒”了。宣扬民主不是搞宗教,不是为了树立神像让
民众匍伏崇拜,而是为了开启民智,引导民众塑造独立人格,提高
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能力。搞偶像崇拜与宣扬民主背道而驰。
第五、气量狭小、宣扬暴力。
老外骂人,不过是“FUCK、SHITE”几个词翻来覆去,了无新意,
远不如我中华之骂词丰富多彩、花样翻新。加上中国人未经历民主
辩论的充分训练,因此网上污言秽语层出不穷,没被人骂过“2B”
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网民。
普通网友骂人虽不对,但用不着去较真,公知跳起脚来与网友
对骂可就有失风度了。不仅对骂,如“木刀公知”、“鼻毛公知”
等还经常主动挑起骂战,动不动将生殖器官挂在嘴边,特别喜欢问
候别人家的女性,让人怀疑电脑后面是街头泼妇。
骂人也就罢了,还喜欢拉黑。本人到公知微博下发言从不暴粗
口,但还是被多位公知拉黑。赵公知患有“F16”恐惧症,谁提“F16”
就拉黑谁;吴公知特讨厌别人质疑,我批评其搞“吴克华该不该被
当街击毙”的投票后就被其拉黑;最令人佩服的是“鼻毛公知”,
“潇洒”地反问一句,迅速将我拉黑,营造出一副本人被其质问得
哑口无言而其得胜回营的情景;最龌龊的当属容貌惊人的易公知,
我与她辩论几句后,被其迅速拉黑,然后她连续写了几条微博将我
痛骂一顿,可怜我又“被”被驳得哑口无言,“被”被骂得理屈词穷。
如今大眼也患上了“拉黑病”,多位网友抱怨自己不过是正常的辩
论却被大眼拉黑。
拉黑也就罢了,还宣扬暴力。远一点的,“土家野夫”扬言要
对他人动粗;近一点的,“变态辣椒”宣扬要以个人暴力私下报复。
“吊路灯”的出处我不清楚,但“F16 公知”关于民主之后连坐处
罚全家的微博却是我亲眼所见。最近,“厨子公知”(不是“木刀
公知”)在与“梦遗唐朝”辩论时中恶狠狠地威胁:“不用给我扣
高帽子,小红卫兵。到时候收拾起你来的时候,你死的比老鼠还屈辱。
因为已经没有人替你讲话了“。可怜见的,现在大家好歹还有点言
论自由,跟着公知搞民主,恐怕以后只有高喊“皇上圣明”的份了。
本人写下这篇文章时已有思想准备,将来会自觉地去领受一根电线
杆,吊华表肯定不够格,不知道能否有幸位忝北京三环以内?
宣扬暴力也就罢了,还真动手。北京朝园公园,吴法天被公知
们你一拳我一脚他一板砖的吃了不少闷亏,胡杨林被诱入白虎节堂
眼镜被打飞。公知们也叫屈,左派的韩老头不也打人吗?问题是韩
打人你们齐声谴责,公知打人你们要么保持高贵的沉默、要么高喊
打得好,这是何道理?可气又可笑的是“木刀公知”,挎着木刀、
甩棍晃来荡去,动不动上门叫阵、与人约架,见真章时却又犯怂,
进得局子对警察大哥嘘寒问暖、自称高干,与龙哥对仗无果只留下
8
専題 | Topic
“两行清涕,一身孤影”。
听不得不同意见,无一点宽容精神,动不动想以拳脚解决问题。
“五毛你丫给闭嘴,我们在讨论民主”,“你再给老子提反对意见,
小心老子揍你”。请问,这是在搞民主,还是想搞专制呢?
第六、学识浅薄,移花接木。
我倒不是指公知都学识浅薄,但许多貌似学识较高的公知在分
析问题时表现出的偏颇与牵强附会、对常识的无知、对异见者的无
视实在让人大失所望。
比如半路出家搞经济学研究的茅姓公知,其著作《一个经济学
家的良知》,我几年前就读过,经济学功底差的毛病咱就就不谈了,
其中一篇否定国家 18 亿亩土地红线政策的文章,一下就露了怯。
海地那么小的国家,都曾因粮食问题发生骚乱,你主张国家放弃土
地红线,粮食不够从国际市场购买。这不是幼稚吗?国际市场能供
应多少粮食?你指望别国不坐地起价?别国同时遇到荒年,只够自
己的口粮怎么办?粮食是战略物资,别国不卖你怎么办?那就等着
国家发生内乱吧。生搬硬套市场经济理论来分析问题,我也会,要
你个“经济学家”干什么。
还有“木刀公知”写的关于贵州习水县嫖宿幼女案的文章,文
字间对法律条文和法制精神的无知与歪曲简直让人难以忍受。也就
是看了这篇文章,让我对公知产生了怀疑,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
公知群体。
搞移花接木,做标题党,这事公知微博中也不少见。网上知名
律师袁公知前不久发了一篇微博,指黄河上游某区域漂尸万余具无
人管。但实际上是过去五十多年来该流段估算漂过万余具尸体,而
且无人管之说也是很可疑的,至少公安机关会介入,以查清是否存
在被人谋杀的可能性,我就经常从报纸上看到公安机关登此类的寻
人启事。
有些不完全是学识水平问题,而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
比如,搞历史研究的袁姓公知,《百家讲坛》上亮过相,厉害吧,
可微博中经常出现对历史事件认识与分析的不严谨(本人曾反驳
过);还比如,法学教授何公知评论某案件时,居然忘了“上诉不
加刑”的讼诉规则,让人好一通笑话。普通网友出现这些错误情有
可原,可你们是专家,犯常识性、专业性错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如果仅从电视和报纸上听看某些人的言论,其实很正常。比如
我曾在凤凰台《震海听风录》节目上看过“F16 公知”的发言,在《长
江日报》上看过“民主女神”的言论,就事论事、逻辑清晰、观点
明确,虽有可讨论之处,却无太多可指责之问题。可一旦在微博上
发言,却往往判若两人。莫非微博真的是一把杀猪刀,能够杀出人
性中真实的一面?
 第七,私德不堪,名誉扫地
本来不想谈私德问题,但是要求公众人物“言行一致”、“表
里如一”、“修身方能治国”是中国民众的传统,也是令公知们丧
失公信力的因素之一,还是得谈一谈。
总是给人感觉,一些公知嘴上喊的是正义,私下做的却是生意。
尤其是有的公知表面打着慈善济贫的旗号,暗地里却干着骗人钱财
的勾当。
“水军都督”查尔斯公知的前半生和在美国的经历,以及来中
国后控制水军、以小博大、沽名钓誉的事,网友批露较多,这里无
法细说。要是细说,三天三夜讲不完。
“音乐家”左姓公知的岳父家拆迁,其利用公知身份和民众对
强拆的反感,力图挟民意索要不合理拆迁补偿。只可惜,半路杀出
个知情的“鲁 C 白日梦”好一通调戏修理,政府也决定绕道修路。
左公知不仅“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成就了“造谣一时爽,全家火
葬场”的网络名言。
“占海特”事件中,某些公知在背后操纵、获取利益以及相互
斗嘴的 QQ 聊天记录被网友放到网上,“一亮一疼一缩”、“花你妹”
等言语顿时戳中网友笑点。
某位以卖大枣和玉为生的公知变身为“超人”,居然神不知鬼
不觉,日行千里、不经海关穿越到利比亚,拿起 AK47 加入到推翻
卡扎菲的斗争当中。欺骗也得讲点技术含量嘛,而这样的人居然被
南方系评为有影响力的公知。
某些公知还相互骗。一崔姓公知被当事人揭露骗财骗色,而且
吃完一抹嘴上油,居然不认帐了。可怜“辣椒”公知被网友批露付
出 20 万的代价才当上另一公知的入帷之宾,这得要辛辛苦苦画多
少漫画才能攒下的私房钱呀。几个月前,那位替自己因受贿被判刑
的老婆叫屈的“蟹”公知与“蓬蓬”公知等人在网上打嘴仗,关系
之乱,让我等看得稀里糊涂。
公知群体中姿色出众的女性少是事实,男公知也是人有某些需
求也可以理解,但有的公知自我感觉良好到让人耻笑的地步。比如
某公知发贴说:在大学校园遇到某美女心动,但知其为党员便觉其
不堪。朋友,凭你的德性、相貌与能力,先还是问问五毛美女瞧不
瞧得上眼再说吧。
 第八,亦真亦假,污名民主
我不是说公知们批评社会、监督政府的言论都是错的,都是戴
着有色眼镜或怀着故意歪曲的目的来发表的。客观地说,公知们的
一些言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正面意义,有些评论是对的,是合乎事
实、合乎理性的。然而,由于公知们缺乏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思
维习惯以及“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特点,许多言论却是不符合事
实、缺乏理性精神的。
他们言论中的逻辑非常简单:现实所有的一切发展与进步都是
丑陋的、黑暗的、不可持续的,只要实行了他们鼓吹的民主制度,
一切会自然地美好起来,中国面临的一切政治、经济、社会、外交、
民生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某公知(忘了姓氏)曾说:只
要中国实行了西式民主,钓鱼岛主权争议问题自然解决。我就纳闷
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北方四岛、独岛(竹岛)的主权争议怎么就
没得到解决呢?
“阴阳两分”、“非黑即白”的论调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方
式,很能迎合人、蛊惑人,绝对是愚弄民众、开展洗脑的利器。我
必须承认,在半真半假、半正义半虚伪的言论之下,公知们已经对
很大一部分民众成功洗脑。你若与他们辩论,不管是什么议题,他
们基本都会扯上地沟油毒奶粉贪腐空气污染,要不就是扣上“五毛”
的帽子,说你拿人钱粮支持专制反对普世价值。
而且公知们的言行明确地向大家表示:只要你喊两句民主、支
持政改,你就是我们的人,你有什么问题,兄弟我会罩着你的,会
为你辩护甚至可以为你洗地。
公知们这种洗脑式的做法不仅让类似我这样的一部分网民变成
“自干五”,连李敖、邱毅这样在台湾冒着生命危险推动民主进步
的人士也发表言论加以批判。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李敖、邱毅被
公知粉丝痛骂为“五毛”。
公知们洗脑式的做法和他们自身的表现,带来的最大危害不在
于他们自身公信力的丧失,而是使民主在中国逐渐遭受污名化,致
使一些网民对中国发展民主心存疑虑甚至产生抵制心理。虽然公知
们不会意识到,但事实上,他们兜售的含有高浓度三聚氰胺的民主
使公知群体成为中国民主发展进步的一个极大阻碍。
  
第九,贬低爱国情怀,伤害民众感情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国,我会告诉他:我的祖先生于斯、长
于斯、葬于斯,我亦会如此,我的子孙仍将如此。作为一个人,我
的绝大多数社会关系存在于这片土地,我的眼泪、欢乐、奋斗、消
9
専題 | Topic
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刻在这片土地上。国家于我而言,就是一个大
家,无论贫穷或富有,先进或落后,无论存在多少不足和问题,无
论我个人如何不得志、不如意,我都会爱这个国家、爱这片土地、
爱这里的人民。我也会批评,但绝不会抹黑甚至诅咒他。
而公知们呢?居然“创造性”地发明了“爱国贼”的大帽子,
并将它扣到一些与他们有不同见解与看法的网友身上。中国作为世
界大国,建造航母保卫海权不应该吗?你们却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变态辣椒”却画出“自撸图“来讽刺,你自
个不觉得委琐与变态吗?摄影师贺公知认为三名航天员站在舱内与
领导人通话是造假,马上被网友搬出美国航天员整齐坐于舱内的图
片打脸;某公知用“性关系”来讽刺男女航天员同时上天,你自个
不觉得恶心和无聊吗?还有媒体人西门公知,居然在“9.18” 纪念
日调侃国人抗日。你这是幸运地生在了当下的中国,若在美国,你
敢如此调侃“9.11”试试,不仅会丢饭碗,还会被民众的唾沫给淹死。
还有小眼的石公知(不是报社的那位石公知),在美国游玩期
间发回微博,那副奴才心态直追老佛爷身边的太监。字里行间,仿
佛痛恨爹妈不争气,未让自己生下来就是美利坚的子民;又仿佛地
痛表忠心:生不能作为美利坚的人,死定要作美利坚的鬼。
有的公知在贬低民众爱国情怀时还比较注意方法,搬出一套理
论和逻辑来掩饰一下,以显示自己追求世界大同的胸怀,比如茅公
知。有的嫌麻烦,干脆赤膊上阵,赤裸裸地发表卖国言论,比如鼓
吹“信韩寒得永生”的信公知。更有甚者,有的公知对疆独、藏独
势力态度暧昧,言论时暗中维护,有的则疑似与两股势力头面人物
私下打得火热。这如何不让大家反感?
二、我对民主的一点粗浅认识
罗嗦了一大堆,可能有人会问,你对民主是如何认识的?
在我看来,所谓民主,简而言之,就是权利与权力的配置以及
以权利和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保障权利的问题。我认为,实现实质
的、优质的民主,至少要做到三方面:第一,要有科学理性精神作
为民主精神的内核;第二,要有“宽容、妥协、合作”的理念、“个
人权利的实行与个人责任的承担”的切实统一,作为民主行为的品
格和风范;第三,要有民主的规则和制度作为民主运行的保障。
在我看来,前两点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甚至高于后一点。否
则,很难理解为什么民主制度在很多国家显得“水土不服”,为什
么在实施民主过程中有时会形成“多数人的暴政”,等等。另外,
民主制度是一种公开化的利益博弈制度,缺乏前两点,很容易造成
国家管理效率的低下、社会的动荡以及族群的对抗分裂。因此,民
主制度自身也有弱点,才被称作是“最不坏的制度”。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大而物不博的国家,领土问题、民族
问题、地区发展差异问题、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都是大问题,而
这些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要么不存在,要么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得到
解决。而在实行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大国,这些问题仍是大问
题,时不时造成社会矛盾与动荡。埃及等国社会转型的巨烈动荡,
公知们大可视而不见;印度、非洲、美洲等国家建立的劣质民主,
公知们大可自信满满地认为中国不会遇到;俄罗斯经济十几年倒退、
大国地位丧失、被美国欺负到家门口的情形,公知们大可认为是杞
人忧天。但我不这样认为,相信很多人也不会这样认为。
没有民主的精神,没有民主的品格与风范,单单只有民主制度,
只会建立形式上的民主而非实质上的民主。而在公知们宣扬的民主
观中,告诉我们的却是,只要建立起了民主制度就可以解决一切矛
盾和问题,只要是市场和私有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一切经济问题。
面对这种“民主原教旨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我只能说,
要么是幼稚,要么是别有用心。
民主的精神、民主的品格与风范,我在公知们群体中基本看不
到,以人划线、立场决定是非的反面例子却比比皆是。公知们更像
是一群不受宠于君王却急于自荐枕席的怨妇,更像是一群不择手段
意图获取权力的政客,更像是一群只要求权利而不愿承担责任的无
赖。韩寒代笔作假,有着海量的证据,“认为韩寒没有代笔的,要
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而绝大多数公知至今仍不反思反省,不
愿承认,而是将脑袋拱进沙土。至少我没看到那些曾经吹捧过韩寒
或为韩寒洗地的公知公开承认过错误,或为此道过歉。如此简单清
晰的事实,都不能让公知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我如何相信你们
是理性的,是诚信的,是能够维护公平与正义的?
中国的民主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更希望看到中国的左
派与右派能够相互尊重,理性地交锋与辩论,在追求民主的过程中
展现民主精神,体现民主的品格与风范,并为普通民众做出表率。
如方舟子与司马南那样,两个政治观点完全对立的人,携手在同一
个场合接受访谈,你说你的观点,我谈我的意见,孰是孰非,交给
大家去评价。而不是搞剑拔弩张、你死我活,只强调自己的言论自
由却力图消灭他人的言论自由。
公知中,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拥有绿卡,要么被国外势力关注,
要么经常为有钱人的利益鼓与呼,要么自己就是权贵阶层,最不济
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门道与神通。如果社会动荡,你们或是会受
到保护,或是可以依附某些人,或是可以拍屁股走人。我们呢?后
果只会由我们来承担。因此,无论是出于爱国情怀,还是出于个人
利益,我所希望的中国民主进程,走的是温和的改良主义而非激进
的革命主义的道路,以减少社会变革与转型中痛苦与动荡,尽量降
低民粹主义盛行、国家分裂、族群撕裂与内斗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最大限度地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避免国家出现倒退。
 三、结束语
本人为写这篇文章,思考了较长时间,花费了很多时间,不求
名不求利,不为讨好谁,只因“如骨鲠喉,不吐不快”,外人看来
应属“吃饱了没事干”。
本人秉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但能力和认识水
平不限,文中其定会有错误与不到之处,大家尽可以批评。但希望
公知及其粉丝不要提诸如:“你为什么只批评公知不批评毛左?你
为什么不积极肯定公知推动社会进步?你承不承认自己就是个五
毛?”之类的弱智问题。
文中所举例子均有据可查,或本人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无编
造、无故意造谣污蔑,“如有雷同,纯属事实”。因时间跨度长、
例子较多,我无法一一给出链接供大家查找,但相信这些例子网友
都会有印象。如例子在细节方面有出入,当属记忆错误,大家指出
来,我会及时改正并向当事人道歉。
10
専題 | Topic
在世界的角落守望
——戒毒所医护工作者专访
文、采访 /Coral
1999
年,邓刚刚进入家乡一所普通护理学
校学习护理,那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
有一天会来到戒毒所工作。
在公众脑海里,戒毒所意味着什么?
是神秘,是边缘,是希望与绝望的交织;是人们扭曲的面孔和
瘦骨嶙峋的身体,是命运、伤痛和堕落。大多数人的眼光仅仅关注
到了戒毒所里的囚禁者,他们诚然是这样一座小型监牢的主角,更
是它们存在的原因。然而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在那里工作的人们,那
样一群极其特殊的“白衣天使”?
选择到戒毒所当医护人员,邓并没有考虑太多。一份比曾经供
职的私人医院更正规也更轻松的工作,这是她唯一的期望。经过同
事的反复引荐,她最终在 2006 年辗转来到深圳一家强制戒毒所,
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戒毒护理生涯。
在戒毒所里,医护人员都采用轮班制工作,护士们在固定的一
两天内 24 小时值班,不管有事没事都得把对讲机挂在身上,但在
过了值班日之后,他们就可以相应地休息两天。在这 24 小时里,
邓和她的同事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每日给戒毒者发药、打针这样
的普通小事,更需要她们去处理的,是戒毒所里形形色色的突发状
况。
戒毒所常常需要接收由民警在辖区里抓获的强制戒毒者进行第
一次尿检,所以不定时的尿检任务,往往是护士们需要时刻警惕的
突发状况。“民警把人押到我们戒毒所之后,就会强制那个人当着
我们的面解小便。”邓说。吸毒者经过检验后的尿样里一般会呈现
出吗啡、冰毒、K 粉、摇头丸等等毒品成分,如果提供的尿样中被
检验出类似的物质,护士们就会在化验单上填上“阳性”,反之则
填写“阴性”——这是邓和她的同事们处理这样的事件时一般的工
作流程。
然而,邓也承认,“验尿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搞小动作。”一
般到戒毒所尿检的吸毒者,会先由民警带到一个小蹲厕里取尿样。
“厕所里面会有少量的水,有些人就趁干警不留意的时候捞一点水,
当成尿给你验。”
作为护士,这样的小猫腻邓早已司空见惯。哪杯是水,哪杯是尿,
明眼人都能分辨出来;可是邓并没有权力把自己的判断强加于民警。
“我们只会管民警确不确定这一杯是你看他拉出来的尿。我看得出
来那杯是水,如果你确定那杯所谓的尿是尿的话,我照样会给验。
检验出来若是没有毒品成分,我照样会盖上阴性,不会说阳性。”
也许大多数人心中医护工作者的理想形象,都是普度众生、情
操高尚的形象,似乎拯救生灵是他们的最高使命和唯一准则。然而
现实却不尽如此:护士们的职责,更多的时候是被层层限制的,即
使自己多么想全力挽救或是帮助面前的病人,如果他们自己并未选
择如此,邓也无能为力。
“有些人刚进来验尿,当场毒瘾发作的话,我自己也是挺怕的,
不敢靠得太近。”谈到是否会害怕接触戒毒者时,邓这样说。“有
的人毒瘾犯了就真的是鼻涕和泪水一起流,或者是躲在一边哆嗦,
就好像你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但邓必须要完成自己的
工作。在戒毒者被民警或保安制服或安顿好后,邓还是需要走近他
们,把药送到他们面前,看着他们吞服下去。
戒毒所里的护士毕竟与公立医院不同。她们需要面对的是这样
一群特殊的病人——他们处在主流社会的最边缘,处在生与死的交
界处。人的欲望与痛苦在这里交织,而护士们注定无法进入他们的
生活,只能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默默守望。邓记得一位女性戒
毒者,那是她在戒毒所工作的这几年里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
“她一开始是不吸毒的,”邓说,“可是她男朋友吸毒。”她
的男朋友始终无法戒断毒瘾,也许是无法接受男友这样的软弱,她
觉得“这有什么可怕的,我自己吸然后自己戒掉给你看。”后来她
吸了,然而遗憾的是事与愿违,希望挽救恋人的她最终反而沦为了
另一个牺牲品。一次一次自己戒断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她被送到
了邓供职的强制戒毒所。
邓一直为她感到遗憾。作为戒毒所里普通的护士,她每天需要
照料所里几百名形形色色的戒毒者,没有多少机会单独接触某一个
人,还必须与他们保持距离。她们深知吸毒给人带来的悲惨命运,
“看到那些四五十岁的人还在吸毒,要他们七八十岁的父母拄着拐
杖来看他们,真的很心痛,感觉恨铁不成钢。”
但护士所能做的,仅仅是完成她们份内的工作,更多的时候她
们都是作为旁观者,无法真正插足或改变这些戒毒者的人生。
集体管理的戒毒所,戒毒者们睡的是十多个人挤在一起的通铺
间,每间只有一个小小的放风窗。每个星期只有一两天他们能被允
许外出,到一个勉强可以称之为“操场”的场地活动,而到了时间
后他们又必须各自被关押回窗。每天如例行公事一样重复的日子,
让他们的生活毫无色彩可言;除了继续生存下去,他们没有别的期
望。
因此邓说,即使平时这些人在她去送药的时候跟她开一些不合
适的玩笑,或做出某些出格的举动,她一般都会选择原谅他们。“就
好像照顾小孩子,但又和小孩子不一样。”毕竟这些戒毒者一进来
就是半年,同一个窗,同一个基地,生活百无聊赖之际,只能靠护
士——这仅仅的能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来排解寂寞。
“当时会气得想打他,但是你又会觉得要爱人家,人家只是进
来戒毒的。”站在一个普通护士的角度,邓对他们更多的是怜悯。
现在,邓已经离开戒毒所,因为在戒毒所的时候休息时间比较
多,所以她去夜校读了会计。目前她已经来到了另一座城市担任财
务文员的工作。因为是过年之后才换的工作,邓现在仍然在适应期,
但她对未来不无信心。“毕竟什么都不一样,适应还是需要一段时
间。”
未来的邓,大约是不会再回到戒毒所了。然而她也坦言,如果
以后有机会到正规医院工作,她或许会重新回到护理行业。“毕竟
如果不是在公立医院的话,始终是接触不了那些状况和操作方面的
东西。虽说如今戒毒所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保障比私立诊所来的可靠,
但在戒毒所的工作条件,和公立医院的确不可同日而语;自愿前来
戒毒所工作的护理人员,则更是少之又少。加上工作性质的边缘性,
戒毒所的护理前景仍然模糊不清。而邓更大的收获,则是得到了一
个以全新角度去接触吸毒者的机会。曾经不敢接近,乃至于害怕的
一个群体,现在在她的眼中,却像是一些可怜而无奈的“小孩子”。
也许是因为护士的特殊身份,戒毒者们对她还算客气,在送药的间
隙,她有时也会停下来和他们“唠唠嗑”。
“有时看他们一进来就关半年,也觉得挺可怜的。”邓这样说。
面对着身边形形色色的戒毒者,他们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过多
地卷入戒毒者本人的生活,会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造成过重的负担和
影响,而接触过的戒毒者们频繁往复地出入戒毒所,也会使他们产
生内心的失落感。
因为无法如同理想主义者一般存在,他们只能作为一群守望者,
努力尽到自己的职责,却也不得不保持必要的距离。 11
人物 | People
《文学回忆录》中的木心
文 / 喻岸
约
莫一个月前,我翻开了这两册厚厚的书。初看书名,每个
字都显得沉甸甸的——《文学回忆录》。封面上,是陈丹
青的话——“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
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
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
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才知道,这本书
记录了木心与 1989-1994 年在纽约给一批海外艺术家讲授世界文学
史的过程,实为陈丹青的听课笔记。
当然,这不是寻常的听课笔记。若木心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不
同时代的文学家及其作品罗列出来,那么,我可能早已将这两册书
束之高阁。木心所讲授的文学史,实际上是带有很强的个人性质的,
但恰恰因为如此,才使得它脱去了普通教科书自身的镣铐。它成为
一个有机体,将文学史,讲者,与学生联系在一起,而木心也早已
跳出文学的界限,飞出了迷楼。
之前没有接触过木心其他作品的我,便是通过这一回的阅读了
解了木心,而被他的智慧所吸引。我还很固执的认为,整本书的亮
点,就是木心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他话语中流露出的真性情。书,
能够表现人。因而,看《文学回忆录》,实际上也是在看木心。
木心是坦率的。他毫不保留地表现对个别作家的偏爱,他果断
而近乎狂妄、大胆的评说,颠覆了我对文学课的想象。他爱陶潜的
朴素,“陶渊明不在中国文学的塔内,他是中国文学的塔外人”;
他又毫不留情地批评孔子的言行体系;而讲到拜伦,他则心潮澎湃,
每句评说,都到兴致之高处,“至性、血性、男性”,是他对拜伦
的形容,能透露出他的深深崇拜;而在纪德的那句“担当人性中最
大的可能”面前,他心惊肉跳,把它作为人生的信条。
木心的这份真实,恰恰是最令我着迷的。文学对他而言,无法
用他物来衡量,在文学面前,他成了小孩,成了诗人,天真、索性、
自由。木心不看轻自己,他平等地站在众多文学家中,自信地与他
们交流、对话。每当木心发出“这样真好!”的感慨时,那位老先
生也变得无比可爱。
而木心针对社会主流价值所提出的自己的见解,亦是全书的精
华。他反感在文学中对“主义”的标榜,这种过分的自觉会演变成
做作,而无法长存于文学史中;他虽擅用比喻,也会这般的斩钉截
铁——“比喻不是好事,是苦中作乐”;在 20 世纪“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作家摒弃从前的写作方式,他会中肯地让人正视古典
文化的价值。
木心对文学的真诚就这样表露无遗,因为热爱,所以深入;因
为深入,所以有所改变。同时,他也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经历——
身处在信息被封锁的社会,仍不死心地如饥似渴地阅读,探索“窗
外”的世界;在文革中被迫害,他却能激励自己保全生命,用手绘
的琴键弹奏莫扎特……在冰冷现实面前,他能够找到令他执念的东
西,使他不被现实所缚。
此外,木心在书中所体现的机智幽默,让我欢欣。他幽默中的
智慧,更体现在他写的俳句中,我最爱这两句——“傻得可爱,毕
竟是傻。”“智慧可怕,毕竟是智慧。”幽默不是与生俱来的,他
的幽默,必是在经历了生活的起起伏伏后,所聚集而成的超脱、自
在。而木心本身也存在这种发现闪光的眼睛,这或许是对美、对艺
术的直觉吧。就这样顺着木心先生讲下去,不知不觉也积累起了情
感,突然看到这句——“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我亦惊讶,
而后如释重负般,仿佛谜团已经消散了。
在最后一课中,木心曾这样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这三句话,简洁,真实。曾想象着木心在和
我身处同样的年纪时的情景,然后想到自己所处的处境,却是完全
不同的。我们无法如当时的民国青年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
无法通过传统的活动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的变迁,文化的断层,
令人无奈,怅然;但木心又总在我低谷之时,仿佛开着玩笑般告诉
我,我能拥有更多的自由,能更加大胆地去幻想,去探索。总有有
意义的事值得我们去追寻,值得我们去守候。
看书前,对他们这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感到惊讶;而在看书
时,却不自觉地把自己也放在了他们讲课的寓所中,仿佛自己也坐
在一隅,耳畔是木心的妙语金句,不断地刷新我的观念;而当自己
终于翻完下册书的最后一页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淋漓之
感——他总能恰如其分地将许多人一闪而过的念头、直觉、观点都
痛痛快快地说出来,让人不时心潮澎湃,或被深深触动。
这本书带给了我感动。感动的,不仅是书中每个人对文学的执
着,更是木心本身。
就像木心看到纪德的话而感到心惊肉跳般,我也仿佛攫住了什
么一般,感到自己有值得相信,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感到知足了。
12
文化 | Culture
艾德伍德
——好莱坞浮华阴影下的造梦者
文 /Leon. A
电
影值得你奋斗,为什么不在你的一生中拍一个人的梦想
呢?
艾德伍德(Edward D. Wood Jr. )著名烂片导演,以拍 Z 级片
(Z 级片在美国是指独立制作的、超低成本的电影,其投资比通常所
谓 B 级片还要低得多 ) 而著称。去世两年后被评为“有史以来最烂
的导演”。他的代表作《外太空第九号计划》在 IMDB 上雄霸“得
分最低影片”头衔近半个世纪之久。伍德把自己的电影定义为“动
作电影”或“科幻恐怖片”,但是只要你看过他的其中一部作品,
你就会发现这些电影比贺岁档的幽默喜剧更能让你爆笑。
尽管他去世之后的名气跟生前比起来,已经可以算做“声名大
噪”了。但是知道他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即使是知道也是因为他“烂
片之王”的称号。由于拍摄经费常常不足,艾德伍德从不在乎“一
点点瑕疵”:毫无关系的前后剧情,塑料饭盒的盖子做的飞船,以
及被拍到导演喊“卡”,这些镜头充斥着他的作品。一场两个穿制
服的男子经过墓地的戏,部分墓碑上的字被刻反了,而且由于拍摄
时间的不同,同一场景的背景由夜晚变到白天紧接着又从白天变回
夜晚。对于团队的疑问伍德说:“这是部大制作,观众们是不会注
意到这些的。”
艾德的电影简直是些噩梦。他在好莱坞摸爬滚打的那些日子里,
可以说是从来没有成功过。他的影片被人们当成笑料,没有一部有
过好的票房回报。在 4、50 年代的双片制时代,一张电影票可以看
两部电影,他的电影经常是随票附送的第二部制作较差、题材怪异
的电影。艾德 • 伍德钟爱一些在当时看来十分怪异的边缘题材,如
异装癖、科学怪人、外星人、吸血鬼等等。而且他自身就是一个有
异装癖的边缘人士——在一次采访中艾德 • 伍德声称他参加二战时
曾穿着女士的衣服顽强作战。
然而恐怕就连伍德自己也不会想到,在他逝世十六年后的
1994 年,好莱坞的一位年轻导演为了向他致敬,分文未取地为他
拍摄了一部传记《艾德伍德》。这位导演就是蒂姆伯顿。
影片讲述了艾德 • 伍德在好莱坞拼搏的那些日子。在 50 年代
的好莱坞,艾德 • 伍德整日混迹在片场,希望能抓住一个机会说服
制片人能给自己获得一个导演拍片的机会。艾德 • 伍德什么都没有,
没有经验,没有经费支持,有的只是满怀大志和对拍片的热情。有
一天,艾德 • 伍德遇到了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很久的老影星贝拉 •
卢格西,贝拉曾经出演过 2、30 年代的一些划时代的恐怖电影角色,
但是到了 50 年代,因为常年依靠毒品,他的晚年日渐落魄,人们
都以为他早就死掉了。艾德 • 伍德成功拉到贝拉为他拍片,并以此
为噱头获得了拍摄《忽男忽女》的机会,拍摄了这部有名的异装癖
电影。后来,艾德 • 伍德又拍摄了两部科幻类的电影《原子能新娘》
和《外太空的 9 号计划》,仍然无一成功,女友也离他而去。但是
艾德 • 伍德依然继续着他的梦想——成为像奥森 • 威尔斯一样的年
轻有才华的成功导演。
导演蒂姆波顿是伍德的粉丝,他的电影中充满了对艾德伍德的
致敬。在这部传记影片的开头:阴暗的雨夜里,电闪雷鸣,观众随
着镜头进入一间阴森的哥特风格十足的木屋,一道闪电过后后,屋
子正中央的棺材打开了,一个中年人直挺挺地坐了起来,讲了一段
莫名其妙的话,然后镜头又从窗口滑出,掠过一片墓地,墓碑上刻
着的正是剧组人员的名字。波顿为这部传记片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虽然遭到了高层的反对,但他坚持把影片拍摄成黑白电影。这段费
13
文化 | Culture
心制作的开头让人叹为观止,仅仅片头制作费就超过任何一部艾得
伍德的电影预算。整部电影的制作费比所有的艾得伍德电影加起来
还多。
影片充满了喜剧色彩,伍德会在幕后充满感情的念着台上演员
的旁白,他的电影总是边拍摄边写剧本,有些作品甚至是在拍摄结
束后才确定了片名。他电影中的演员除了自己的女友,大部分也都
是只是怀有明星梦的普通人。
伍德从来都是充满自信,棘手的资金来源,低劣的胶片,滑稽
劣质的特技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每次拍完一个场景,他都会
用喇叭对着工作人员激动地喊道:“Cut! It’s perfect!”。当剧组
成员在酒吧里看报纸对他们演出的差评。整篇文章除了提到演员的
服装很“真实”之外,没有一句好话。而艾德却对沮丧的众人说:
还从来没有人提到过我们的服装呢。他的制片人看完他的《忽男忽
女》之后,在电话里告诉艾德,这是他所看过的最糟糕的电影。而
艾德的回答是:下一部一定会拍得更好。尽管他从来没有拍过大众
心目中的真正好电影。
影片中的另一条线索是艾德 • 伍德和贝拉 • 卢格西的深厚友谊,
贝拉曾经扮演过著名的恐怖片形象吸血僵尸德古拉,他是第一个也
是最成功的德古拉扮演者,晚年的他陷入了落魄不堪的境地,直到
他遇到了艾德 • 伍德。虽然他和艾德 • 伍德一同拍摄的片子都被公
认为烂片,但是贝拉却觉得他得到了真正的肯定,艾德 • 伍德从此
开始与贝拉建立了忘年交般的友谊,贝拉的晚年也因为这段友谊而
走出了多年的孤独。直至贝拉去世,艾德•伍德一直是他唯一的挚友。
影片的演员也是本片取得良好口碑的保障。主演艾德伍德的约
翰尼 • 德普和导演蒂姆 • 伯顿是有过多次合作的老搭档了,由他塑
造的伍德带着一点疯狂的嗤笑,和永远不变的盲目的自信。但是影
片中最出彩的演出当属马丁 • 兰道塑造的过气的老吸血鬼贝拉 • 卢
格西了,他在众人面前时还是时时像是自己当红时候一样,有点自
傲。在犯毒瘾时疯狂脆弱到不能自控的,在软弱时向艾德哀叹“我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在观看自己表演时的那种迷醉的吃吃的略
带幻想的神情。马丁 • 兰道也凭借在《艾德伍德》中的出色表演一
举摘得当年的奥斯卡。
看过许许多多的传记励志片,同样模式的煽情,催泪,表现出
主人公的苦不堪言。但是这一部不同,影片的基调大致上是比较轻
快的,没有过多的情感表达,艾德伍德的乐观笑容甚至让我们忘记
了他在好莱坞的不易。
伍德有自己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充满了外星人、吸血鬼、僵
尸,但也不乏真善美。他的一部充斥着外星人的科幻片中有过这样
“无厘头”的一段情节——贝拉在自己的房前摘下一枝花,然后缓
缓地离开。虽然我们无法理解把这样一个镜头放入科幻影片之中是
为了什么,但当你在《艾德伍德》中看到伍德坐在电影院里,和着
台词,静静的观看这个片段时,有多少造梦者们会有一丝心酸。也
许对伍德来说这一切都不需要理由,他只是做了他喜欢做的事。
为了几万美元的赞助,他可以屈从于一个肉类批发商的要求,
让批发商的儿子饰了片中的英雄角色。当艾德得知有家教堂有意赞
助影片的拍摄,他立即赶去为自己的科幻片剧本游说。为了让对方
满意,艾德还特地让全体人员做了洗礼,并按照教会的要求改了片
名。艾德伍德只是想拍电影而已,他的理念在众人看来都是十分可
笑的,但他自己却自认完美,不断坚持。这样一个毫无才华天赋的
可悲者的痛苦和欢乐,在好莱坞这样的金钱遍地的梦幻之都,实在
是一场噩梦般的讽刺。
影 片 中 伍 德 在 心 情 低 落 时 遇 到 了 他 最 崇 拜 的 导 演 Orson
Wellens(公民凯恩的导演),“史上最烂”和当时口碑最好的
导演一起谈论如何拉到投资商。伍德问:“你觉得这样做值得
吗?”Wellens说:“电影拍出来就是值得的,电影值得你为他它奋斗,
为什么不在你的一生中拍一个人的梦呢?”随后镜头拉远,定格在
伍德的笑容上。在这之后伍德又抖擞精神,回到片场继续拍他的烂
片。
艾德 • 伍德后来又执导了一堆烂片,或许是受易装癖的影响,
伍德后来的工作是撰写情色电影剧本。大概是他对此事过于投入,
刚刚年过半百的赤贫人士艾德 • 伍德死于心脏衰竭。就这样“烂片
大王”带着他不变的梦想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影片《艾德伍德》的最后尽管困难重重,艾德还是努力的拍
完了《外太空第九号计划》。影片终于上映了。蒂姆.伯顿为伍德
虚构了一个他一直向往却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结局,在首映式上,“史
上最大烂片”——《外太空第九号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字幕
打出来时,座无虚席的影院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也是所有造
梦者给艾德伍德的。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红极一时的老演员晚境的颓唐,
以及一个庸才的坚持。伍德就像一个技艺粗糙的建筑者,用一堆破
铜烂铁筑起自己的电影之梦,尽管受尽嘲笑,摇摇欲坠,但是他从
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就像伍德的电影所说:
“贝拉 • 卢格斯:20 年前我被我的国家赶了出去,我被断定
为疯子,胡说八道的人,在其它的科技国家徘徊,而先前我都被认
为是天才。现在在这里,这个被遗弃的地狱般的丛林里,我仍能证
明我是好样的。”
“贝拉 • 卢格斯:家?我没有家。被追捕,被蔑视,活的就像
个动物,丛林就是我的家。但是我还是要展示给这个世界,我能成
为主人。”
在影片《艾德伍德》最后,伍德与女友开着一辆顶棚坏了的车,
在暴雨中向前驶去。最后定格在 Cahuenga 山上那九个字母。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
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艾德伍德》献给所有沉沦中的造梦者。
14
文化 | Culture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NirvanaWeekly_42.pdf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8)

071019lust‧caution
071019lust‧caution071019lust‧caution
071019lust‧caution
 
影評快訊第49期
影評快訊第49期影評快訊第49期
影評快訊第49期
 
人間萬事塞翁馬
人間萬事塞翁馬人間萬事塞翁馬
人間萬事塞翁馬
 
管中祥Peopo
管中祥Peopo管中祥Peopo
管中祥Peopo
 
NirvanaWeekly_54.pdf
NirvanaWeekly_54.pdfNirvanaWeekly_54.pdf
NirvanaWeekly_54.pdf
 
公民記者分享
公民記者分享公民記者分享
公民記者分享
 
致中国公民们的公开信
致中国公民们的公开信致中国公民们的公开信
致中国公民们的公开信
 
1021
10211021
1021
 

More from PeterWilliams290 (20)

NirvanaOA102-202
NirvanaOA102-202NirvanaOA102-202
NirvanaOA102-202
 
NirvanaOA1-101
NirvanaOA1-101NirvanaOA1-101
NirvanaOA1-101
 
NirvanaOA203-303
NirvanaOA203-303NirvanaOA203-303
NirvanaOA203-303
 
NirvanaOA304-437
NirvanaOA304-437NirvanaOA304-437
NirvanaOA304-437
 
NirvanaYearly_2013-2014C.pdf
NirvanaYearly_2013-2014C.pdfNirvanaYearly_2013-2014C.pdf
NirvanaYearly_2013-2014C.pdf
 
NirvanaWeekly_05ok.pdf
NirvanaWeekly_05ok.pdfNirvanaWeekly_05ok.pdf
NirvanaWeekly_05ok.pdf
 
NirvanaWeekly_39ok.pdf
NirvanaWeekly_39ok.pdfNirvanaWeekly_39ok.pdf
NirvanaWeekly_39ok.pdf
 
NirvanaWeekly_55ok.pdf
NirvanaWeekly_55ok.pdfNirvanaWeekly_55ok.pdf
NirvanaWeekly_55ok.pdf
 
NirvanaWeekly_47ok.pdf
NirvanaWeekly_47ok.pdfNirvanaWeekly_47ok.pdf
NirvanaWeekly_47ok.pdf
 
NirvanaWeekly_30ok.pdf
NirvanaWeekly_30ok.pdfNirvanaWeekly_30ok.pdf
NirvanaWeekly_30ok.pdf
 
NirvanaWeekly_09ok.pdf
NirvanaWeekly_09ok.pdfNirvanaWeekly_09ok.pdf
NirvanaWeekly_09ok.pdf
 
NirvanaWeekly_5051ok.pdf
NirvanaWeekly_5051ok.pdfNirvanaWeekly_5051ok.pdf
NirvanaWeekly_5051ok.pdf
 
NirvanaWeekly_12ok.pdf
NirvanaWeekly_12ok.pdfNirvanaWeekly_12ok.pdf
NirvanaWeekly_12ok.pdf
 
NirvanaWeekly_50ok.pdf
NirvanaWeekly_50ok.pdfNirvanaWeekly_50ok.pdf
NirvanaWeekly_50ok.pdf
 
NirvanaWeekly_21ok.pdf
NirvanaWeekly_21ok.pdfNirvanaWeekly_21ok.pdf
NirvanaWeekly_21ok.pdf
 
NirvanaWeekly_10ok.pdf
NirvanaWeekly_10ok.pdfNirvanaWeekly_10ok.pdf
NirvanaWeekly_10ok.pdf
 
NirvanaWeekly_11ok.pdf
NirvanaWeekly_11ok.pdfNirvanaWeekly_11ok.pdf
NirvanaWeekly_11ok.pdf
 
NirvanaWeekly_06ok.pdf
NirvanaWeekly_06ok.pdfNirvanaWeekly_06ok.pdf
NirvanaWeekly_06ok.pdf
 
NirvanaWeekly_17ok.pdf
NirvanaWeekly_17ok.pdfNirvanaWeekly_17ok.pdf
NirvanaWeekly_17ok.pdf
 
NirvanaYearly_2011-2012.pdf
NirvanaYearly_2011-2012.pdfNirvanaYearly_2011-2012.pdf
NirvanaYearly_2011-2012.pdf
 

NirvanaWeekly_4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