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功:为《新华字典》建奇功

原标题:魏建功:为《新华字典》建奇功

魏建功(1901.11.7—1980.2.18),江苏海安人,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开拓者之一,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奠基人。1918年毕业于南通中学。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1945年8月赴台湾推行国语。1948年回到北京大学,先后担任中文系教授、主任,副校长。1950年主持编纂《新华字典》,被誉为《新华字典》之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时至今日,《新华字典》仍然是中小学生必备的工具书之一。说起这本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启蒙教育的工具书,就不能不说到魏建功。

1950年的一天晚上,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魏建功到叶圣陶家去拜访,聊天过程中,两人说到编纂字典这个话题。时为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的叶圣陶表示,想在编审局建立一个新华辞书社,并希望魏建功能够主持新华辞书社的工作。魏建功欣然应允。当年7月,新华辞书社正式成立,魏建功出任社长,主持编纂《新华字典》。

事实上,早在1948年,魏建功就萌生了编纂一部更适合中国人认识汉字、学习文化的新字典的想法。这一想法,源自他深深的爱国情怀。

据魏建功的儿子魏至先生回忆,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魏建功就曾这样教育他:一个人,在学了一些知识、有了一些特长之后,要为社会和国家干点事。

这样的爱国思想,可以说贯穿了魏建功的一生。

上世纪20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魏建功就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留校任教后,他又投身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推行国语运动。1928年,在钱玄同的举荐下,魏建功加入“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为七名常委之一,负责编辑《国语旬刊》。他讲授的《声韵概要》,与胡适《中国文学史概要》、沈兼士《文字学概要》,并称北大中文系“三大概要”。

抗战胜利后,为清除“马关条约”后日本文化的殖民影响,魏建功被派往台湾推行国语,取得斐然成就。

1948年,魏建功回到北京大学。他约金克木等同仁,商量编纂一本新型的字典。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中国的未来系于儿童,危险在于无知,最可怕的是文盲。语言文字是普及教育的工具,字典是语言文字的工具。

魏建功草拟了《编辑字典计划》,提出“以音统字,以字统义,以义统词”的总体例,并将未来的小字典定名为《新华字典》。

从1950年8月开始,经过魏建功为主编的编委们的分工合作和共同努力,1953年12月,《新华字典》编辑工作全部完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魏建功为《新华字典》题写了书名。

《新华字典》的出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汉语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从此有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新华字典》的出版,创造了世界出版史上的奇迹。自1953年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13次,200多版次印刷,累计印刷5.67亿册,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荣获“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新华字典》还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上世纪70年代,摩纳哥国王来中国访问,赠送一套《摩纳哥百科全书》,周恩来总理回赠的礼品是一本《新华字典》。200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访问美国耶鲁大学时,把《新华字典》等书赠给耶鲁大学。

尽管魏建功主持编纂了《新华字典》,尽管后来《新华字典》修订再版过程中魏建功也倾注心血予以关心,但在《新华字典》上,魏建功的名字一直没有出现,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魏建功誉为“《新华字典》之父”。

“筹建魏建功纪念馆,是要让人们知道,我们要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的高度,站在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高度,来看待魏建功先生的推广国语活动,看待他一生的成就。”6月29日,记者在海安蓉和怡心园见到负责筹建魏建功纪念馆的海迅集团董事长仲跻和,他告诉记者,纪念馆的征地工作已经完成,有关资料的搜集工作也进入扫尾阶段。

记者毛雨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