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笙第一代表作《剑阁闻铃》

原标题:骆玉笙第一代表作《剑阁闻铃》

京韵大鼓是中国北方曲艺艺术中的一颗明珠,从百年前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三大流派创始人开始兴盛。

到上世纪30年代,白凤鸣、白凤岩创立“少白派”,京韵大鼓在北京、天津的曲艺演出舞台上呈现了繁荣景象,演唱京韵大鼓的演员多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名家高手,骆玉笙(小綵舞)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

骆玉笙演出照

她16岁拜师韩永禄正式演唱京韵大鼓,1936年,22岁的时候她到天津演出,一炮而红。一时间,在天津卫掀起了一股“到小梨园听小綵舞”的热潮。观众们也把“金嗓歌王”的称号给了年轻的骆玉笙。

从那时起,韩永禄就尝试把刘宝全、白云鹏、白凤鸣、林红玉的一些代表作传授给自己这位关门弟子。

骆玉笙晚年剧照

上世纪40年代初,骆玉笙与合作伙伴刘文有等完成了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的唱腔,一经推出马上轰动津门。《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原本是子弟书名篇《忆真妃》。

故事讲的是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在马嵬坡赐死杨玉环以后,继续入蜀。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杨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

骆玉笙晚年剧照

在京韵大鼓之前,这段作品已经经过梨花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东北大鼓等很多曲种的演绎。最终,骆玉笙以她独特的“骆派”唱腔将它推向了艺术顶峰。

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骆玉笙几十年间留下了几十种不同版本的《剑阁闻铃》,今天我们来欣赏骆玉笙上世纪80年代的实况录音,通过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感受曲艺艺术的独特魅力。

小四的曲艺外传

《曲艺外传》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

15:00—16:00

供稿丨小四

制作丨天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