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速递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树刻标语

原标题:党史速递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树刻标语

这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早最完好的一件人民军队树刻标语——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树刻标语。 它长125厘米,宽50厘米,上面的文字从右往左纵读“从暴动中学习革命常识,从暴动中学习斗争经验,从暴动中实行土地革命”。这件文物是1954年湖北省麻城县文化馆的干部在麻城顺河镇林店茶场大枫树上采集的,1975年移交博物馆。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遭到血腥的屠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9月,麻城县委专门听取八七会议精神,并决定按照上级指示,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号召群众实行土地革命,没收地主财产,打击反革命复辟活动。秋收暴动为农民树起了土地革命的旗帜,为黄麻起义准备了重要条件。根据省委指示,1927年11月13日,麻城和黄安两县农民武装集结在一起向黄安县城发起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顺利地攻克了黄安县城,将土地革命的红旗插上了黄安城头。黄麻起义的胜利是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连续几天,人们广泛开展庆祝活动,麻城各地派出21个代表到黄安县城参加庆祝。麻城县迅速掀起了土地革命的热潮。黄麻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它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黄麻起义胜利后,黄麻两县的农民自卫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黄麻起义的胜利震惊了敌人,国民党反动派慌忙调遣部队实施武装镇压,工农革命军在当地群众的坚决支持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终因敌强我弱,解放了21天的黄安城又陷入敌手。但是黄麻两县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这次严重挫折所吓倒,黄安木城寨会议分析和讨论了黄麻地区的革命形势,决定:留少数人、枪就地坚持斗争,其余72人转移到木兰山,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28年1月1日,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四月中旬,第七军在木兰山下的陈秀冲召开扩大会议,认为第二次暴动的时间已经成熟。根据省委的指示决定“返回黄麻再组织暴动”“以原暴动地区为基础”“首先消灭民团、清乡团和大批反动分子”“建立党团组织”“实现土地革命”。1928年4月第七军返回黄麻地区,对国民党进行狠狠的反击,红军连战皆捷,革命声威远播。

在回黄麻老区开展游击战争中,他们秘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当时宣传的方式很多,标语就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用红黏土、石灰水、碳墨等写在墙上。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第七军战士用刀揭下一块树皮,刻下了这条宣传标语,标语现存三句,每句都冠以“从暴动中”四字,表明了第七军对于武装斗争的充分认识,直接反映了他们要用自己的实践来寻找正确革命道路的渴望。

这些标语使广大群众如沐春风,又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也激起了他们高昂的斗志,如在顺河区攻打陈实生的清乡团就有五六千群众赶来加入了战斗。他们还编出了歌谣到处传唱:“党员游击转回还,先打清乡团,铲土豪、除劣绅,一心要共产,谁敢来反抗,叫他狗命完,只急得土豪劣绅两眼朝上翻。”歌谣不仅抒发了革命群众对二次暴动胜利的喜悦,也把敌人的丑态描写得入木三分。

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忱,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使鄂豫皖根据地逐步形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军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1928年起至1931年底红四方面军成立,鄂豫皖苏区输送了大批的兵员,红四方面军成为中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由涓涓细流汇集成了汪洋大海,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