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有多惨?军队在平叛的途中,突然翻脸攻下了长安

原标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有多惨?军队在平叛的途中,突然翻脸攻下了长安

历史上伤害性极大、羞辱性极强的兵变,当属唐朝的“泾原兵变”:

起先,朝廷调动军队去对付反叛的藩镇,结果这支军队在路过长安时也造起了反,他们占领了京师、追杀出逃的皇帝,让雄心勃勃想要解决藩镇问题的唐德宗遭受奇耻大辱、让唐王朝的脸面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间,朝廷甚至不敢对藩镇说半个“不”字。

这起兵变发生于公元783年,是安史之乱的后遗症。

安史之乱初期,李泌曾经提出了“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即暂且不收服两京(长安、洛阳),掐断叛军范阳老巢与长安之间的联系,让敌人疲于奔命;然后先灭老巢、再在中原关门打狗,从根本上消灭叛军。

不过急于建功立业的唐肃宗李亨选择了先收复两京,这也导致后来叛军逐渐退缩河北(黄河以北、安禄山的老巢),得到了喘气的机会,其后甚至再度进军中原、攻下洛阳,战争变得旷日持久。

不过,叛军小富即安、没有长远规划的短板,以及不间断的内讧,也导致了他们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随后史思明杀掉安庆绪、取而代之;但紧接着史思明也死于儿子史朝义之手。上梁不正下梁歪,众多叛军将领也心怀叵测、不听号令,实力逐渐衰减。

公元762年,唐代宗继位,随后唐军联合回纥在昭觉寺之战中大败叛军,史朝义逃走,唐将仆固怀恩则率方军追击,连连获胜。

眼见形势不利,叛军逐渐分崩离析。下一年初,镇守莫州的叛军将领田承嗣投降,并且把史朝义的母亲、妻子绑给了朝廷;随后,李怀仙也献上了叛军老巢范阳、投降朝廷。四面楚歌的史朝义自缢而死,余部望风而降,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

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胜利而已。

首先,大将仆固怀恩有私心,为了避免兔死狗烹,他故意养寇自重,投降的叛军首领都被他授予官职、统领旧部。而朝廷也无力穷追猛打、除恶务尽,只好就势接受了现状。

不久,朝廷任命降将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范阳(卢龙/幽州)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这就是后来把大唐带进藩镇割据深渊的河朔三镇(也叫河北三镇)。

虽然他们名义上已经向朝廷投降,但作为安史之乱的发源地,两者之间想要彻底相互信任、互相谅解并不容易。此后,三镇虽然在理论上听从唐朝廷的命令,诸如打打契丹之类;但他们一来不向朝廷交纳赋税,二来可以自行任命官员,甚至连节度使长官也逐渐变成了内部世袭制(父死子代,或者部将杀掉节度使取而代之)。

财政和人事独立,这就意味着他们逐渐成了事实上的割据者。但在初期,双方基本相安无事。

其次,安史之乱爆发后,出于对边将的不信任,唐朝皇帝开始重用宦官,甚至让他们统领禁军、当藩镇的监军,比如唐肃宗重用李辅国、唐代宗偏信程元振,出现了宦官掌握朝廷兵权、制衡藩镇的苗头。虽然也出现过精明强悍的宦官,但大部分并不懂军事,而且往往为了权力、利益不顾大局,肆意排挤、迫害功臣、将领,导致安史之乱后的军政关系并不和谐。

其三,之前为了平定叛乱,藩镇也逐渐从以往的边地扩展到内地,那些镇将一方面不满朝廷对自己边驱使、边提防,又眼红河北三镇同行的威风八面,也开始变的不安分。

至于在经济、国防上的问题更无需多言了,可以说,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困境其实才刚刚开始。比如,就在安史之乱结束的同年,吐蕃大军入侵,宦官、镇将离心离德,敌人顺利攻入了长安,唐代宗仓促之间再度起用郭子仪才收复了京师。同时,因宦官骆奉先、鱼朝恩等人的诬告,为平定安史之乱出了大力、家族中共有46人为国捐躯的大将仆固怀恩,被逼联合回纥反叛,最终又是靠着郭子仪才解决了这一事件。

不过唐朝皇帝们自然不甘这样沉沦下去,首个决心解决问题的,是唐肃宗的孙子唐德宗李适(kuò)。

公元779年,李适即位,他曾经在公元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对藩镇造成的危害深有体会。此时他身居帝位,自然是想雄心勃勃地干一番大事业、恢复大唐的鼎盛荣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位初期的他重用文武、排斥宦官,任用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一时之间颇有一番拨乱反正英主的架势。而在初步理清内政后,他开始对藩镇下手,目标当然是刺儿头——河朔三镇。

此时的三镇已经逐渐成了气候。公元768年,范阳节度使李怀仙被部下朱希彩、朱泚(ci)、朱滔等杀害,后三人陆续接任节度使;公元779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去世,侄子田悦接班;到了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也寿终正寝了,其子李惟岳请求朝廷让自己按照潜规则接手节度使。

一心要找事的唐德宗自然没有答应,而李惟岳当然也咽不下这口气:凭啥范阳、魏博可以,轮到我就不行了?欺负软柿子不成?一怒之下,他联合魏博(天雄)节度使田悦、淄青(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起举兵反叛。

唐德宗早有准备,他命令范阳留守(可以理解为代理节度使)朱滔、河东节度使马燧、朝廷麾下的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对付李惟岳、田悦、李正己,让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收拾梁崇义。

对于接下来的局势发展,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平叛军队转化为叛军,几乎就是一个念头的事。

一开始,朝廷军队进展非常顺利:

李正己没多久病死,接班的儿子李纳接班继续反抗,但很快被团团围困、被打得毫无脾气;

成德将领王武俊杀掉带头反叛的李惟岳,然后向朝廷投降;

梁崇义被李希烈打得落花流水,被迫自杀;

没多久,就剩下了魏博节度使田悦一个人还在负隅顽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也要被收拾妥当。

但是,随后由于“分赃”不公,反而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战乱。

立下功劳的范阳留守朱滔请求把深州划给自己管辖,遭到了拒绝,因此怀恨在心;

诛杀李惟岳的王武俊认为自己功劳最大,理应被任命为节度使,但却被为朝廷无视,因此愤懑无比。

而在此时,正被朝廷军队胖揍的田悦趁机派人联络朱滔、王武俊两人,朱、王同仇敌忾之下,立即倒戈发兵救援田悦、李纳。如此一来,胜利的天平瞬间导向叛军一方,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被迫撤退,田悦、李纳、王武俊、朱滔四人随后正式结盟,甚至自称为王,彻底跟大唐朝廷撕破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元782年秋,四人进一步联络淮西军。早有野心的李希烈随之也自称建兴王,唐德宗一时间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但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只好到处调兵平叛。

公元783年,朝廷军队接连败于李希烈之手,9月,为了救援被淮西军围困的襄城,唐德宗命令泾原等节度使出兵。

10月,在节度使姚令言的率领下,5000泾原将士抵达长安。当时,唐朝初期的府兵制早已崩溃,军人都是招募的职业兵,他们拖家带口、几乎一辈子吃这行饭,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来源。因此,抵达长安后,按理朝廷应当提前给将士们一笔赏赐,以鼓励他们奋勇杀敌。

不过现实让这些将士们大失所望。当时的京兆尹(可以理解为首都市长)王翔出面接待,结果只是提供了一些粗茶淡饭,将士们期待的优厚赏赐影子都没见着。

饿着肚子的泾原兵随后离开长安、往东奔赴前线,但在路上他们越想越气:“我们离开父母、妻儿,豁出了性命跟敌人死战,如今却连肚子都吃不饱!家人又怎么活命?朝廷的库府里财宝堆积如山,却不愿意分给我们这些为国卖命的,干嘛不自己去取!”

于是没走多远,他们就擂鼓呐喊着掉头杀向长安,节度使姚令言连忙劝说阻拦,但被愤怒的士兵们给赶走了。

得到姚令言的报告,唐德宗这才急忙派人前去赏赐泾原兵,但已经来不及了:对方已经杀进了长安城。

唐德宗紧急征召禁军救驾,但负责征兵的神策军使白志贞平日里虚报名额、任由市井无赖混进队伍,看似规模庞大的禁军实际上不堪一击;此时眼见如狼似虎的泾原兵杀来,他们竟然没一个人敢挺身而出。

最终,还是宦官霍仙鸣、窦文场等人带着一百多侍卫保护唐德宗、太子、一些藩王跑到了奉天,七八成的王公贵戚都落入叛军之手。

紧接着,军人们在长安城大肆掳掠。为了队伍的管理,他们拥立前任范阳节度使、时任太尉朱泚当领导。

朱泚正是此时正在造反的范阳留守朱滔的哥哥,起初他还装模作样的贴出告示,声称“泾原将士不知礼仪、惊动圣上,自己暂且统辖六军”;但当真的有官员建议迎回唐德宗时,他立即翻脸。没过多久,他甚至直接撕掉伪装、自己称帝,国号“大秦”。

此后,他一边联络弟弟朱滔、相约来日会师洛阳;一边率军前往奉天,号称是迎接驾、实际上却是要斩草除根、干掉唐德宗。

至此,这次由平叛引发的巨变达到了顶峰,已经远远超出了唐德宗的设想。

不过唐德宗还是幸运的,一方面,威望远播的名将浑瑊率军昼夜奋战、抵抗朱泚叛军,同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也前来救援,双方力量逐渐发生逆转。朱泚围攻不下,随后在澧泉被李怀光击败,只好退回长安。

公元784年正月,德宗下罪己诏,把眼下乱局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并且表态要赦免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朱滔等人的罪过。其诏书中言辞恳切、态度到位,据称“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激发”。

王武俊、田悦、李纳见到赦令后,都免去了王的称号、上表认罪,与朱滔决裂。只有李希烈仗着自己兵力强盛、资金雄厚,一心要策谋称帝。

但狗血的是,没过多久,之前立下大功的李怀广跟宰相卢杞、宦官翟文秀等人不和,逐渐演变成与唐德宗之间的猜忌,到了公元784年,他干脆联合朱泚一起反叛,共同夹击正在准备收服长安的李晟。

不过,随着李怀光谋反,手下大量不愿跟随的将士离其而去,逐渐变得势单力弱。没过多久,在李晟的袭扰下,他率领残部逃回河中,长安的朱泚成了孤军。

五月,李晟在定下行军方案后,联络浑瑊、骆元光、尚可孤等将领共同夹击长安;当月底,唐军攻进长安城,朱泚在率领残军逃向吐蕃的途中被部将杀死。七月,唐德宗终于返回了长安。

至于当初的“四王”及李希烈则结局各异:

王武俊归顺朝廷后,联合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击败回纥、朱滔联军,饱受朝廷嘉奖。最终于公元801年去世,被加谥号“忠烈”;

田悦投向朝廷后,被堂弟田绪杀害;

李纳被唐德宗恢复了平卢节度使之职,其后他积极替朝廷出力打击李希烈,后于公元792年去世,儿子李师古接班;

朱滔则在被王武俊击败后退回幽州,并派人进请罪,在下一年抑郁而死;

李希烈仍旧执迷不悟,甚至自称皇帝、建国“楚”,后来在各路节度使的打击下被迫退回淮西。公元786年,他被部将陈仙奇毒死,淮西归顺朝廷。

泾原兵变对唐德宗、大唐王朝的打击是巨大的。起初的平叛之战,后来之所以演变成各路藩镇联合反抗朝廷,体现出了当时多方面的剧烈矛盾:

朝廷的官员水平不足,卢杞等人不能担负起替唐德宗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起初的顺利局面,却因他们处理不当连接导致朱滔、王武俊加入叛军;李怀光立下大功,却因与卢杞间的矛盾跟朝廷闹翻;

上至节度使、下至普通士兵,藩镇上下对朝廷不信任、不尊重、不敬服,些许不满就能导致与朝廷反目成仇;朝廷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则进一步加剧了局面的恶化。

而这次事变,对唐德宗、唐朝廷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从此之后,唐德宗一改之前的态度,转为信任宦官、对藩镇多事姑息,再也没有当初振奋朝政、扫平藩镇的豪气;朝廷中央的禁军从此之后被宦官全面掌控,甚至各地藩镇的监军也固定由宦官担任,大唐朝廷,一步步落入宦官的掌控之中,后来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废除、杀掉皇帝。另一方面,唐王朝中央的威严进一步被削弱,藩镇割据专横之势越发严峻。

但这并不意味着藩镇问题就无法解决,前提人政策得当、用人对口。

20多年后,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任用名相裴度、名将李愬(sù,李晟的儿子)等人,曾经一度全面收复了河朔三镇与淮西,所有人都认为藩镇问题终于被解决了。

但可惜的是,取得成功后的唐宪宗迅速堕落,不久后被宦官毒死;而被宦官扶上去的的唐穆宗压根没有治国的能力,朝廷政策连续失误,任命到三镇主政的官员也没什么解决问题的水平,甚至还激化了当地矛盾;没过多久,三镇将士再度反叛,他们驱赶朝廷官员、拥立当地的将领担任节度使,朝廷再度用兵,但压根打不过他们,只好对他们听之任之。

从此,大唐王朝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在宦官、藩镇、外患的多重夹击下,逐渐走向覆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