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战:说好的海战,咋还明军不敢攻,荷兰不敢打?奥秘在一海盗

原标题:澎湖海战:说好的海战,咋还明军不敢攻,荷兰不敢打?奥秘在一海盗

1624年6月荷兰舰队新任司令官孙克率领两艘荷兰船前来澎湖,却没有强化战备。表示巴达维亚已决定从澎湖撤退,可是这项决定来迟了。

因福建海军早在年初,便渡海澎湖发动对荷兰人的攻击,雷也山写给巴达维亚总督的报告中便提及2月8日在最北方岛屿的外角,发现有以四五十艘戎克船(中国帆船)编成一舰队。

不过,福建海军的军事行动是在天启四年正月初二日(1624年2月20日)才正式誓师出战,巡抚南居益亲自浮海至金门,下令渡澎,不殄夷不得归。

1、对峙——中荷双方的盘算

明海军从正月初二日至五月二十八日(2/20-7/13)不断在增兵布防,并在镇海港筑一石城固守,企图以大军压境迫荷兰人撒离澎湖,然而,荷兰人虽已退守风柜仔,但仍未有拆城离去的打算。

这段时间,中、荷双方在澎湖各自摆开阵势,明军不敢贸然进攻,而荷兰人似在等候巴达维亚的最新指示。

这时司令官雷也山已提出辞职,当然不希望与明军开战。也不便作出离开澎湖的决定。他正在拖延时间,等候接替他的新司令官孙克(Martinus Sonck) 到来。孙克即明史所称的牛文来律,由于数月来荷兰人固守风柜仔红毛城,丝毫没有离开的打算,他们似乎得到某些人的支持。巡抚南居益会提及“非去夷之难,去倭与寇之难也。”

可见,当时与荷兰人私下贸易的海船帮颇为活跃,他们正在澎湖海域上徘徊观望,副总兵俞咨皋曾就此事向南居益报告说:

“今倭夷连和,奸盗党附,我孤军渡澎,宾主倒置。利害判于斯须,胜负殊难期,必事急矣!此兵法用间时矣。”

俞咨皋所谓“用间”就是利用被监禁的违法海商许心素,劝告海商船帮头领泉州人李旦立功赎罪。

许心素是李旦的亲信,从事非法的日本贸易活动。在明朝的海禁政策下,这些人都被定性为倭寇的同伙。俞咨皋认为李旦若我用,荷兰人势必孤立。南居益最后同意了俞咨皋的用间法,结果是“倭船果稍稍引去,寇盗皆乌散,夷孑立寡援。”就因李旦的合作,使荷兰人更加孤立。

但是,荷兰人仍然没有离开的计划,南居益已感到不用兵绝不能解决问题。

2、开战——荷兰人为何秒怂?

六月十五日(7月29日),明军誓师进攻:

“分道并进,据其要害,发火舟乘风疾赴,陞兵继之,夷舟皆披靡,直逼其巢,诸勾引接济者皆绝,不得通,夷窘甚。不能支,乃归所虏商人三百余。”

明军已迫向风柜仔的红毛城,当时南居益:

“又授方略,齐火药火器接应,即日运火登陆,令守备王梦熊等趋中墩扎营,分布要害绝其汲道,禁其登岸击其统城夷舟,又令把总洪际元等移策应兵船泊镇海营前海洋,直逼夷城,候风、水陆齐进。”

这时,南路副总兵俞咨皋坐镇澎湖石城督战,巡抚南居益及总兵谢弘仪则在厦门支援。

战争已迫在眉睫,此时新司令官孙克刚在8月3日抵达澎湖,他发现中荷危机正在扩大,形势已十分严峻。

《巴达维亚日记》记载了当时的局面:

白沙岛驻有中国军约四千人与兵船一百五十艘,以后兵数逐渐增加,至是月(指8月)中旬,增至一万。进出澎湖岛,荷兰人虽将台窝湾之岩破坏,调回其守备兵,然白人不过八百五十人,其中少年兵有一百十一人,病人亦属不少,到底难以对抗。

当时明军一战的决心已使孙克对局势有更深刻的认识,他承认:

中国人不但拥有一万人,及包括战船、击沉船,火船等合计戎克船二百艘。而且中国对我方有令人难以置信之戎克船兵士等大量准备,盖战争系奉中国国王之特命所行;福州、广东各省,奉旨从澎湖岛将我方驱逐,如不遵行,必受严罚云。

所以,孙克认为必须要考虑“中国人坚固的决心”,在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他决定与明军谈判,希望争取更有利的撤离条件。

不过,他已意识到:

“依照协定形式,因彼等可用武力收复,故我方决心忍受耻辱、损失及侮蔑,退而让步,盖以公司全力亦不能充分对抗中国兵力,而且断定我方如果在澎湖与中国人抗争,必不能开始贸易。”

事实上,当孙克来到澎湖接任后,更明白过去二年荷兰人在中国沿海所犯的错误,他以十分后悔的语气向巴达维亚总督报告:

“我们在中国沿海的行为使中国人更加反对我们,把我们看作无异于谋杀犯、暴君和海盗,我们对待中国人确实是凶狠和残酷的,而且依我看来,凭这些行为是决不可能达到同中国通商的目的。”

由此可见,孙克已下决心撤离澎湖不再与中国抗争了。

3、第五次谈判

因此,中、荷有关澎湖的的第五次谈判又告展开,《明熹宗实录》记载:

七月初二(8月15日),夷计无复之,令夷目同通事赴镇海营面见,求开一路,孙海道同刘游击严责夷目,回催速还信地。

这次谈判是由荷方首先提出,声言荷方代表将与二位中国使者前来镇海营谈判,这两位使者即6月12日随司令官孙克由巴达维亚回来的福建使者Wang san和Taug swan两人,荷方还要求与握有全权的副总兵俞咨皋会面,并要求签订友谊协定。

可是,俞咨皋以十分傲慢的态度接见荷方代表,并语气强硬的警告荷方“非确实约定先行破坏城砦而退出澎湖岛,不必再来,如无意承诺此事,可回城致力防御。”福建当局表达了不惜一战的决心,显然,荷兰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第二天(8月16日),明军兵分三路齐进,摆出进攻姿态,司令官孙克在8月18日向大评议会建议说:

“如离开澎湖岛,而以福摩萨岛台窝湾(安平)定为居处,则在该地及公司职员所驻在之其他场所准许贸易。由此可以占有比较澎湖岛更肥沃而适于健康且有丰富清水之岛屿。”

但是,他的建议似没有得到大评议会的通过,从他们没有实时拆城离去可知,大评议会是这次远征澎湖的权力核心,共有七人:即司令官一人、船队中船长一人,士兵队长一人和商务员四人等组成。相信商务员对于就此撤离澎湖必然心有不甘,他们并未放弃与中国订定贸易条约。

4、海盗的斡旋

从8月18至8月26日拆城运米下船,共有八天的时间,中、荷双方为了避免战争仍作最后努力,谈判持续进行,而在这关键时刻海商李旦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据《巴达维亚日记》记载:

“此时称为中国人甲必丹即日本华侨头人,从台窝湾(安平)前来澎湖岛,彼似对我方抱有同情,而声言愿为我方与中国人之间尽力斡旋(据他所言,彼为此事中止日本旅行)。

这位甲必丹即李旦。他在8月17日刚从台湾抵达澎湖,现时没有资料显示李旦是受中方所托从事斡旋的工作,从他突然中断回航日本的行程来判断,这是有可能的。

明朝最终目的是迫使荷兰人撤出澎湖,且尽可能避免战争的爆发,俞咨皋再度利用李旦进行游说,可说是最佳的选择。当时,李旦可说是中荷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斡旋者。

孙克说:

我方除了李旦之外,别无其他中国人可用。其后又有点后悔的说:我方要是还有其他人可用,就不至于如此信任李旦了。

也许孙克已感觉到李旦的立场倾向中国,如李旦建议荷兰人不应提出要求中国禁止船只开往马尼拉,他似乎是在替中国进行游说而不是为荷兰人争取利益。

无论如何,荷兰人只能依靠李旦,中、荷交涉再度展开,李旦已取得荷兰人愿意撤离澎湖的承诺,唯一的条件是中国允许商船前往台湾和巴达维亚与荷兰人进行贸易。

8月22日,李旦带着孙克的信函前往厦门会见总兵谢弘仪,要求中国派一名代表前往澎湖进行谈判,但谢弘仪回信孙克指责荷兰人“想年复一年的拖下去,而不愿找机会拆城离开澎湖”,并重申“目前在澎湖的总兵(俞咨皋) 拥有我们的完全授权, 阁下与他定的条约我们将完全的确认。”

5、荷兰人从澎湖撤到台湾

李旦确认了澎湖中国军主将的谈判权后即日赶回,并展开与副总兵俞咨皋的谈判,表明荷兰人愿意撤离澎湖,在这次会见中有了较具体的成果:俞咨皋向荷兰人“保证退出澎湖岛以后之贸易”。荷兰人希望通过更严肃的交涉与中国签订正式的贸易协定,8月24日指派专人前往签署文书。不过,这一要求被俞咨皋拒绝并向荷兰代表发出最后通牒,《巴达维亚日记》转述了俞咨皋的说话:

“如果对彼所言不能放心,则请退去守其船舶,并言彼业以信件约诺在台窝湾(安平)及巴达维亚永久自由贸易,故我方应以此为满足,现在中国已大加准备,最近可至澎湖岛,倘如再迁延,则于我方将有危险云。”

荷兰人对于俞咨皋的警告再不能轻视,因为明军已“直逼夷城”,所以,孙克在报告中无奈的表示

“我国人已不能再有奢求,且不可能冀得更佳之协定,故即以总爷及都督之假定约言为满足。”

因此,荷兰人在1624年8月26日,破坏澎湖一切设备,退往台湾。

荷兰人开始拆城的日期与中国史料所记吻合,《明熹宗录》记载:

“(七)十三日(8月26日),拆起运米下船,止东门大楼三层为旧高文律(司令官)所居,倘留恋不忍。乃督王梦熊等直抵风柜子,尽行拆毁,夷船十三只,俱向东番遁去。”

荷兰人拆城及运米下船等迁居准备或持续数天,于9月初旬,开始迁移,在台窝湾(安平)即北线尾岛开设商馆,而在鲲身之旧址筑城。

至此,荷兰人怀抱屈辱离开占领2年的澎湖,虽然这是荷兰人自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来最大的挫折,但是荷兰人入据台湾后,台湾的历史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动力,并继续扩展在东亚的贸易活动。

(正文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