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的人格魅力真的有那么大吗,为什么有那么好的人缘?

原标题:明英宗朱祁镇的人格魅力真的有那么大吗,为什么有那么好的人缘?

朱祁镇人缘有多好?他率50万大军出征,被瓦剌活捉,结果瓦剌首领不杀他,瓦剌太后伺候他,公主还差点嫁给他……

明英宗朱祁镇,人送外号“大明战神”。

他最经典的战役,就是土木堡之战,即开头提到的,率军50万,居然输给了几千人的瓦剌,打得国家差点破产不说,自己还被瓦剌给活捉了。

不过,他的人缘是真好。

有句话说得好,判断人缘的最好方法,就是看困境、低谷时,旁人如何对待你。

在电视剧中,朱祁镇被抓走后,差点被瓦剌人给整死,要到牛肚子里救命。

而真实的历史,却恰恰相反。

大明战神朱祁镇被抓走后,日子过得那才叫一个舒坦。

瓦剌一族好吃好喝供着;瓦剌首领恨不能把妹妹嫁给他;瓦剌太后一心想要跟他回去;一同被俘的手下,也拼了命保护他,用体温给他捂脚,没有半句奚落之言……

宋朝的宋徽宗、宋钦宗,若是知道朱祁镇的小日子这么舒坦,估计都能从坟墓里爬出来。

同为俘虏,怎么他的日子就那么滋润?

当年,靖康之难时,金兵把宋徽宗、宋钦宗扔到寒冷的边陲小镇,废为庶人,囚禁好几年,还欺负了他们的妃子、女儿……最后,徽、钦二宗,客死他乡,再也没回过中原。

而朱祁镇呢?

在瓦剌过得舒舒服服,有人伺候,有美人相伴,和瓦剌首领称兄道弟,还有美酒和知己,唯一的烦恼是不想娶首领的妹妹,该如何婉拒。

在瓦剌住了一段时间,不用大明开口,瓦剌就好端端把人给送了回来。

同样被活捉,为何朱祁镇就能过得这么舒坦呢?怎么他的人缘就这么好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在瓦剌,朱祁镇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瓦剌,朱祁镇的生活日常

土木堡之战发生在下半年,大明战神朱祁镇被活捉时,身边御用的东西,就只剩下一个金龙绣枕头。

中秋节已过,瓦剌基本进入了冬天。

在那个没有暖气的古代,寒风呼啸,冬天可比现在难熬很多。

“嗟彼被掠之汉人,风雪侵凌,饥渴顿踣,饮恨衔哀,呼天叩地。”(取自《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

朱祁镇身上还穿着薄薄的服装,也没什么御寒之物。

瓦剌首领也先,害怕把朱祁镇冻着了,特意给他送了铺盖、皮袄子,还给了他难得的黄蟒龙貂鼠皮袄子。在新年宴席上,也先又给了他“铁脚皮”。

在饮食上,朱祁镇每两天就有一只羊,每七天就有一头牛。

到了重要的日子,也先还会给朱祁镇安排马肉。

要知道,对于蒙古部落来说,马是他们的生产和逃生工具,不会轻易宰杀。

《北史录》:“逐日进牛乳、马乳。”

为了保障朱祁镇的营养均衡,也先还给他找马乳、牛乳,允许手下被他差遣去找泉水喝……

不过即便如此,朱祁镇过得也并不开心,因为他想要吃米吃面。

对比下徽、钦二宗,朱祁镇简直活在天堂,结果人家天天抱怨,饮食不合胃口,想要吃米,想要吃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在住房上,朱祁镇有单独的帐篷。

他和其他被活捉的明朝人不一样,他的帐篷,只有朱祁镇自己同意,别人才能进入。

《北史录》:“上所居者帷帐布帏,席地而寝。”

日常生活琐事,朱祁镇也不需要烦恼,因为瓦剌部落安排了侍女给他打扫卫生、做饭。

《正统临戎录》:“忙令使女搭毡帐,请圣驾住歇,做饭进膳。”

瓦剌部落是游牧民族,他们会经常变换生活区域。

起先,朱祁镇骑着马,但他马术不佳,需要人给他牵马。但这样一来,实在走得太慢,太费事了,最后,朱祁镇就改坐更稳当的驼车。

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朱祁镇没事也骑骑马,还硬是把马术给练出来了,到后来,就可以自己骑马了。

从朱祁镇的衣食住行来看,在瓦剌,他就是一个贵客。

瓦剌首领从来没为难过他,到了后面,还想要把自己亲妹妹嫁给朱祁镇。

《否泰录》记载:“(也先)尝欲以其妹事太上”;

《中国志》记载:“……也先太师把自己的公主嫁给了朱祁镇,收养他为女婿。”

部分史书记载,朱祁镇拒绝了联姻,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但也有史书记载,朱祁镇真的当了瓦剌的女婿。

也先的母亲,也就是瓦剌的太后,对朱祁镇就更好了。

当年,她刚得知儿子抓了明朝皇帝,就哭得不行,痛骂儿子,然后发誓,要和明朝皇帝同生共死。

此后,朱祁镇的“贵客”生活,和瓦剌太后的保护密切相关。

而远在京城的孙太后,也没有对朱祁镇不闻不问,她尽可能给他送衣服、送生活用品。

而跟着朱祁镇的属下,也不曾抱怨他,还用肚子给他捂脚。

很多人感慨,朱祁镇的人缘真好,连战败被俘,都有这么多人给他卖面子。

可一个战败被俘的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人缘呢?

是他自己个人的魅力么?

我认为不是。

一个自视过高,听信宦官,带着将士们送死的皇帝,不应该有这样的个人魅力。

如果可以,我认为朱祁镇这样幸福的俘虏生活,不能叫做他的“好人缘”,而应该叫做“大明朝的强大”。

朱祁镇,只是更会投胎,生在了一个好位置上。

他受到优待和照顾的背后,都不过是利益使然。

其一,有大明朝强劲的实力做后盾,瓦剌不敢虐待朱祁镇。

瓦剌是由北元一分为二而来,其势力远远不如元朝。元顺帝尚且被朱元璋打得四处逃窜,瓦剌怎么可能挡得住明朝军队。

土木堡中之战,瓦剌首领也没想过会打赢。

他只是想要带着军队骚扰一下大明的城池,搞点好处,抢点东西。谁知道这朱祁镇要御驾亲征,带着五十万军队就来了。

也先不过就带了几千人,和几十万明军肯定没办法打,只能智取跑路。

这朱祁镇呢?

行军打仗没有经验不说,还偏听偏信太监王振的话,导致大军补给没跟上,迟迟不能前进。

这就算了,他还很冒进,和军队主力脱离,带着三百人被瓦剌兵包了饺子。

《蒙古黄金史纲》:“三百余名明军固守阵地,英勇顽强,宁死不退。”

这是一场意外。

不仅朱祁镇没预料到,连瓦剌首领也没有想到。

抓到朱祁镇之后,也先心中很是郁闷。

杀了?也先不敢。

放了?多少有点不甘心。

这样的好机会,以后没有了。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劝说他,带走朱祁镇搞点好处,朱祁镇这才开启了瓦剌的生活之旅。

由此可见,瓦剌虽然俘虏了朱祁镇,但是要是真的硬碰硬起来,瓦剌不可能能够打得过明军。

因此,俘虏朱祁镇之后,也先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能够不让瓦剌和大明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虐待朱祁镇”,自然是最不可取的事情。

不管日后,朱祁镇还有没有机会回到明朝的土地上,还能不能当上皇帝,他好歹都是大明的皇帝。

使臣一波接一波地往瓦剌来,如果看到朱祁镇被虐待,消息一定会传回明朝。

百姓、士兵,乃至官员们,都会对瓦剌同仇敌忾,瓦剌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因此,明朝强劲的实力,是瓦剌好吃好喝供着朱祁镇的原因。

而宋朝靖康之耻,金人那么猖獗,也是实力使然。

其二,无利不起早,被俘虏的朱祁镇是一个行走的香饽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朱祁镇会被善待,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代表着“利”。

瓦剌首领把朱祁镇带回瓦剌,也打的这个小算盘。

大明朝的皇帝,朝臣们会用多少金银财宝来换呢?这个问题,也先想想就乐得开花了。

不过,让也先措手不及的,是明朝臣子直接拥立了朱祁钰为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这一波操作,给瓦剌打蒙了。

也先心中郁闷,驾着朱祁镇就去进攻北京。可大明根本不受“朱祁镇”这个人型号肉盾的威胁,直接开了大炮。

最终,也先带着朱祁镇,大肆抢劫一番,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经过这一番折腾与试探,也先大概也明白了朱祁镇如今的价值,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和明朝谈判了,看看自己怎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明朝使臣来瓦剌时,也先开门见山就问了一个问题:“太上皇回到明朝后,还能再当皇帝么?”

明朝使臣也非常爽快:“大位已定,不可能随便更改的!”

《明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二百十六》:实归,善等至,致奉迎上皇意。也先曰:“上皇归,当仍作天子邪?”善曰:“天位已定,不再更。”

此话一出,也先就懂了。

日后朱祁镇回去,必将是一番腥风血雨,就看朱祁镇和朱祁钰谁更厉害了。

而在明朝和瓦剌的谈判期间,他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让朱祁镇死了。

好好对待朱祁镇,在朱祁镇回朝时,能够向明朝敲诈一大笔,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如果能够趁机要求明朝对瓦剌开放来往,那瓦剌的生产水平、各类技术将会迈上一大步。

要是朱祁镇争气,回朝之后能够再次抢来皇帝的位置,那么瓦剌对他的好,朱祁镇日后也是要报的。

当时,瓦剌首领也先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正在和脱脱不花争夺汗位,处在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得到明朝的帮助,也先的汗位基本就稳了。

目光放长远一点,也先也不会殴打朱祁镇出气。

其三,瓦剌上层下层,一致想要与明朝讲和。

战争会破坏生产,对于游牧民族而言,这种破坏力则更大。

此前,由于瓦剌属于北元的一支,难免对明朝有很大的敌意。

但经过多年的骚扰与战争,瓦剌人发现,他们想要攻下明朝根本是天方夜谭,而时不时骚扰明朝边境,对大体量的大明没什么实质性影响,而对自己却伤害极大。

经历了多年的“损人不利己”之后,瓦剌的上下层都希望能够和大明讲和,也先也是这个态度。

《明英宗实录》:(瓦剌部下)凡我下人,扬。明朝政权尽管在推翻蒙元政权后一度提倡华夷皆欲讲和。如朝廷不信,留我一人为质。……闻为议和使臣,皆举手加额,欣幸其来。

既然有心讲和,自然是要对人家的皇帝好一点,这也是朱祁镇在瓦剌受到优待的重要原因。

上至瓦剌首领,下至瓦剌民众,他们都将这一次抓获朱祁镇,看作了两方讲和的关键人物。

不得不说,朱祁镇这个俘虏,不仅生在了明朝的好时代,还选在了瓦剌民众和平呼声最高的时候,运气十足。

综上所述,朱祁镇的“好人缘”只是一种表象。

没有人能单纯靠着人格魅力,征服其他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因为有利所图,瓦剌部落才会对朱祁镇格外好,首领的兄妹也会和他称兄道弟。

而这一切,总结来说,算得上朱祁镇运气好。

只是,朱祁镇的这种好运,全部都用在了他自己身上。

对于大明而言,他的两次登基,仿佛就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当朱祁镇一意孤行杀掉于谦后,明朝的军事战斗力一落千丈,再也不复当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