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原标题: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1619年,建州卫都指挥史努尔哈赤起兵,与明朝争夺辽东,连战连捷,直到遇见袁崇焕。宁远之战,袁崇焕严防死守,以一万兵马击败十三万,努尔哈赤郁郁而终。

1626年,皇太极继位,一改努尔哈赤时期的做法,主张对明朝“议和”,跟崇祯搞好关系。1643年,皇太极病逝之前,清军一共4次进入中原,但皇太极还是希望跟崇祯议和,还答应“借师助剿”。

清朝初年,八旗战斗力强悍,屡次击败明军,为何皇太极还想跟崇祯议和呢?对皇太极而言,他需要“时间”,跟时间进行赛跑。

相对努尔哈赤、多尔衮而言,皇太极雄才大略,目光长远。即便是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也难以跟皇太极媲美。

皇太极很清楚,想跟明朝逐鹿天下,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对清朝而言,要想一统天下,开创一个盛世,前提是内部足够稳定,皇帝要掌握大权,否则清朝将会在内斗中走向败亡。

1626年皇太极继位到1643年病逝,17年时间,皇太极都想着议和,跟明朝和平共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皇太极需要“时间”来强化皇权,削弱八旗旗主的力量,确保清朝凝聚力。

皇太极继位之初,表面是“大汗”,实则与一般的贝勒、旗主没区别。努尔哈赤时期,实行“贝勒共治”制度,大汗只掌握正黄旗、镶黄旗,军国大事都要经过八旗议会讨论。

1615年,努尔哈赤迫于“五大臣”的压力,只能丢车保帅,处死跟“五大臣”关系不好的太子褚英,这让皇太极记忆犹新。

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皇太极都不如努尔哈赤。皇太极继位时,手中只有正白旗,其余“七旗”掌握在其他贝勒手中。

大贝勒代善掌握正红旗、镶红旗,二贝勒阿敏掌握镶蓝旗,三贝勒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旗,这是“三大贝勒”,可以跟皇太极一起面南而坐。

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硕托、杜度、德格类等人则是“小贝勒”,虽说不如“三大贝勒”强,却也不容小觑。

对皇太极而言,他的主要对手不是崇祯,而是这些大贝勒、小贝勒。如果不能削弱贝勒们的力量,清朝(后金)就无法拧成一股绳,想要跟明朝争夺天下,只能是个梦想。

想当年,也先统一草原,瓦剌帝国的疆域从西域抵达辽东,占据整个漠北草原和兴安岭。结果呢?跟明军死磕,内部不稳定,身死国灭。

与明军作战,清军可否具有压倒性优势呢?答案是否定,崇祯麾下不缺乏能征惯战的名将,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吴三桂,哪一个不是帅才?

明军作战失败,除了崇祯瞎指挥,关键是三面作战,力不从心。除对付清军,明军还要对付中原的农民起义军,以及东南沿海的殖民者。

如果仅仅是对付清军,没有农民起义军、殖民者的袭扰,明朝也可以搞定辽东局势,难度不是很大。

清军内部涣散,凝聚力不强,只要遭遇几次失败,便不可避免瓦解,这是许多游牧政权的特点,清朝也不例外。

清军想要获胜,需要凝聚力,需要强化皇权,这些都需要“时间”,皇太极需要跟时间进行赛跑。

为了削弱八旗旗主的力量,皇太极以“小贝勒”对付“大贝勒”。此外,借助明朝之手,将代善家族、阿敏家族、莽古尔泰家族削弱。

1630年,皇太极召开八旗议事会,以放弃永平、遵化、滦州、迁安为由,囚禁阿敏。永平等四城在关内,阿敏坚守,会被明军打死;放弃城池,皇太极也有理由收拾他。

1632年,皇太极再次召开八旗议事会,以“御前露刃”为由,剥夺莽古尔泰数千兵马。次年,莽古尔泰暴毙。1635年,皇太极处死正蓝旗将士一千余人,暂时废除正蓝旗。

1635年,代善请姐姐莽古济吃饭,皇太极不满,认为他挑战大汗权威。八旗议事会上,皇太极直言:“君主弱小,也是君主,岂能如此。”

代善手握重兵,儿孙辈能人众多,皇太极不敢直接表态,便以退为进,主动请求辞职,不想继续当大汗。

皇太极此举,“小贝勒”们心知肚明,便联名请求皇太极亲政,废了代善大贝勒爵位。皇太极目的达到,安抚代善,保留大贝勒爵位。此后,代善引退,也时常被打击。

收拾了“三大贝勒”,皇太极将眼光投向“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成为劲敌,时常打击。

1641年,松锦之战第一阶段,多尔衮被洪承畴击败,八旗死伤惨重。多尔衮不敢跟明军硬刚,朝着沈阳方向撤退。皇太极大怒,废了多尔衮睿亲王爵位,判处死刑,后宽面,以示震慑。

1642年,松锦之战结束,清军获胜,皇太极依然想着议和。此时,明军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关内李自成、张献忠又屡次击败明军,崇祯的处境很艰难。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皇太极可以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但事情没那么简单,皇太极也有自己的难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麾下兵马众多,对君权构成了挑战。

为了腾出手来削弱多尔衮“三兄弟”,确保皇位在自家人中传承,皇太极需要与明朝议和,争取时间。为此,皇太极多次派人与明朝联络,崇祯也有此意。

可惜的是,崇祯不想承担议和的责任,不想被文官唾骂,议和没能成功。陈新甲做事不严,议和之事泄露,朝堂一片哗然,崇祯只能赐死陈新甲。

议和不成功,明清之间的战斗还在继续,但皇太极在主帅人选上,已经冷落了多尔衮三兄弟。1642年的入关之战,主帅是正蓝旗的阿巴泰,皇长子豪格麾下将领。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打宁远,牵制明军,多尔衮“三兄弟”闲居在家。

1643年,皇太极的“家天下”计划到了关键时刻,皇室拥有117牛录,在八旗中首屈一指。但是,多尔衮“三兄弟”拥有98牛录,也不容小觑。

如果能收拾多尔衮“三兄弟”,瓦解正白旗、镶白旗,皇太极的“家天下”计划就成功了。可惜,皇太极没有“时间”了。1643年,皇太极病逝,多尔衮实力雄厚,对皇位跃跃欲试,但正黄旗、镶黄旗不同意,只能作罢。

参考书目:《清史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