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军的攻城利器卡尔臼炮,口径最大的重型臼炮

原标题:二战时期,德军的攻城利器卡尔臼炮,口径最大的重型臼炮

卡尔臼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最出名的德军重型臼炮,其600毫米的巨大口径以及那短身管猪鼻式炮管成为它的典型特征,而且卡尔臼炮还是战争历史中所建造的一款最大口径的重型臼炮。德国在一战二战之时的黑科技武器真可谓是令人眼花缭乱。

在一战的时候,德国便研发出了世界上炮管最长的巴黎大炮,那超远的射程以及超长的炮管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因为巴黎大炮的成功,德国人也是对大炮情有独钟。在二战时期,为了打破法国马其诺坚固防线对德军的围困以及束缚,德国人便开始研制新型的巨炮。

一九三五年底,德国军火商莱茵金属公司便投入到了新型臼炮的研制中,次年三月的时候提交了一份可行性建议书。在预想方案里面,最为夸张的地方就是这种800毫米火炮发射的炮弹重达四吨,这么重的炮弹自然是被军方否定了。军方的要求是重型臼炮的最大射程达到三千米,火炮进入阵地的时间要小于六小时,而且还要装在自行履带的底盘上。

军方提出的这些要求表示着莱茵金属公司需要彻底改动他们之前的方案,不过对复杂机械有天然兴趣的德国设计师反倒是为此而热情高涨了。一九三七年八月之时,“4号方案”出台,火炮口径降到了600毫米,炮弹重2吨,装药350千克,初速243米/秒,最大射程4千米,高低射界-10°~75°,标准射角55°~75°,采用履带式自行底盘。

没多久,军方便批准了这款臼炮的生产,负责参与生产指导的炮兵将军卡尔·贝克对这种重炮寄予厚望,他表示一旦集中使用数门重炮一定会是无坚不摧的。但是他担心生产进度赶不及战争爆发,所以就建议打破先预产再量产的常规,先生产6门火炮。在他一再坚持下,这个完全打破标准程序的建议得以通过。6门火炮按时完工。这也是将这种重炮命名为“卡尔”的原因。6门“卡尔”重炮从1940年晚秋到1941年8月全部完工。除了有“卡尔”这样的统称外,每门炮都还具有极具北欧神话色彩的个性化名字(如亚当、夏娃、索尔等等)。

每一门卡尔臼炮配19人的炮班,其中指挥官1人,炮手18人,另外底盘还需要正副驾驶员各1人。其发射出来的炮弹重量是两吨多重,炮弹初速度是220m/s,能够直接将三点五米的水泥墙跟四百五十毫米的钢板给击穿。一吨计量的炮弹能够直接把一座楼房给彻底摧毁,射速平均是每十分钟一发。对于这样的巨炮来讲,有着这样的射速已经是十分可观了。

尽管射程只有六千米,不过其搭配上另外一种巨炮——古斯塔夫巨炮以后,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一战结束以后,法国认为德国是他们不变的强敌,在发现了德国的施里芬计划以后,便修筑了号称世界上最为坚固的马奇诺防线,想要以此去阻挡德国可能的进攻方向,卡尔臼炮最初就是为了击毁马奇诺防线而设计出来的。不过没想到的是,后来古德里安从阿登山脉率领第19装甲军爬过110千米的峡谷闪击法国,令法国迅速投降,马奇诺防线也成为了摆设,而专为此研制出来的卡尔臼炮也是没能够发射,其首次投入使用是在东部战场当中。

一九四一年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以后,德军全面侵入苏联,尽管苏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布列斯特要塞的守军还是展开了顽强的抵抗。六月二十七日,卡尔臼炮缓缓驶向其第一个目标——布列斯特堡。在第二装甲军指挥官古德里安将军的调动下,卡尔臼炮以600毫米的炮管发射2吨弹头,直接将布列斯特堡的防御结构给砸穿了,让德军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便攻下了布列斯特堡。

这次的作战成功以后,在同年年底,希特勒下令要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个要塞对于德军有着非常大的威胁,而且在苏军的长久经营下,这座要塞高度军事化,里面还设立了非常多的重型火炮,有两座高尔基炮台,四门305舰炮组成了两个双联装炮塔。在炮台外面还有406毫米的装甲,且能够进行三百六十度的射击,这般坚固的防御工事给德军带去极大的杀伤。

德军为此调集了他们国内各式的火炮,经过几个月的调整以后,他们调集到了785台德国大炮,112台罗马尼亚大炮,里面还有数量不少的古斯塔夫巨炮以及卡尔臼炮。九百台左右的大炮于要塞周边集结,有无数的炮弹射向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在众多火力的攻击下,卡尔臼炮精准地命中了其中要塞中一座高尔基炮台,令其失去了作战能力,苏军的火力优势慢慢地消失。德军在四天当中总的往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发射了42000枚炮弹,共计二千五百吨弹药。这座坚守了一个世纪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在德军的轰炸下,几近被全部摧毁,苏联守军最后也只得宣布投降。

其中卡尔臼炮贡献出了近两百发炮弹,在完成任务之后,重炮营安全撤离。后来,由于德军在战场上逐渐陷入劣势,跟之前一般的攻城战也是逐渐变少。卡尔臼炮后来也被拆解,其中一辆被保存在俄罗斯的库宾卡博物馆当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