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与海州

原标题:朱自清与海州

清代海州城图

毛泽东同志《别了,司徒雷登》手迹

朱自清雕像

老海州城北门

连云港市图书馆陈列的朱自清著作

海州仿古街

朐阳门

今日海州全景

朱自清先生在《我是扬州人》中写道:“在那儿度过童年,就算那儿是故乡,大概差不多罢?这样看,就只有扬州可以算是我的故乡了。何况我的家又是‘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呢?”朱自清18岁前主要在扬州学习、生活,而他4岁前的时光是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度过的。

朱自清出生地之谜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出生于清末海州。朱自清的祖父朱则余(字菊坡),原姓余,浙江绍兴人,因父母双亡,随养父改姓朱并迁居海州。朱自清称祖父在海州衙门里做“承审官”,实际上朱则余在刑房里负责民事和刑事案件办理,是个小吏。清代州衙、县衙设有吏、户、刑、工、礼、兵、承发等承办文案的办事机构,名“科”或“房”。与州官、州同知、县官、县丞等由朝廷任免的官员不同,这些科房的吏员并无品级,具体分为典吏、经承和散书,其中典吏有正式编制。朱则余大约是州衙刑房中的“经承”书吏。

朱则余迎娶海州花园乡(今灌南县花园村)吴氏为妻,生下朱鸿钧(字小坡),即《背影》里那位步履蹒跚的父亲。朱鸿钧娶妻周氏绮桐,生育朱自清。朱鸿钧曾在徐州任职,后被免去榷运局长职务,他与朱自清的关系并不融洽。传说朱自清出生在东海县平明镇,那是清末太子少傅、溥仪启蒙老师、进士朱路的故乡。朱自清是地道的海州人,故居大概在海州城北门与西门之间,他的三弟朱国华曾到附近街巷寻访。

朱自清在其著作中说道:“东海就是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我就生在海州。”朱自清出生时的海州为直隶州,1912年民国改州为县,海州改名东海县,县治在海州城;不久又分置出灌云县,县治设在板浦。因此,朱自清所说“东海”就是“海州”。他还提到:“海州的情形我全不记得了,只对海州话还有亲热感,因为父亲的扬州话里夹着不少海州口音。”出生在海州的朱鸿钧在扬州生活,入乡随俗,讲带有“海州口音”的扬州话就不足为奇了。

乡贤的品格与精神

明代《隆庆海州志》记载地方士人“朴而不文,实而不诈,安分而不奔竞,颇有古风”,养育朱自清4年多的故乡及其海州亲人,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朱自清先生的子女朱闰生、朱乔森、朱思俞评价父亲是位“真诚的爱国者”。何谓“真诚”,就是在抗日艰难、国人信心衰退之时,朱自清振臂高呼:“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了”;何谓“真诚”,就是在贫病交加之下,他不惜减少自己微薄的收入,抗议美国扶持日本及对中国人的侮辱欺凌,直至胃病发作离开人世。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体重不足78斤的朱自清仍然保持着“青春”的精神状态,而这正来自他骨子里的纯净与真诚。朱自清身上的文人风骨,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与尊严,不清高,不孤寒,外表平和青涩,内心坚毅不屈,是和平年代人们倾慕的精神品质。

朱自清在《论无话可说》中提到:“五四运动的时期,大伙儿蓬蓬勃勃的朝气,紧逼着我这个年轻的学生,于是乎跟着人家的脚印。”彼时的北京大学,正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思想文化精英集聚之地。1919年12月,朱自清加入平民教育讲演团,该团体在蔡元培校长支持下,由邓中夏、许德珩等人发起。朱自清作为第四组书记,在通县、城北演讲《平民教育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求知识》《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劳动节》。1920年3月,他与冯友兰等加入由罗家伦、傅斯年发起的新潮社——一个倡导新文学运动的社团。

“谈笑有鸿儒”,朱自清的“朋友圈”群英荟萃,他们青春洋溢、挥斥方遒,处处迸发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火花,掀起新风潮。也正是那个时期,朱自清在师友们的激励与影响下,创作了《睡吧,小小的人》《羊群》《满月的光》《小草》等新诗。在新诗《光明》中,他借上帝的口吻讲述救国图存之路要靠自己去奋斗,“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朱自清深知当时中华民族危在旦夕,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救国救民之路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去探索。

走上教育救国之路

自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开始了28年的教育生涯,先后在中学和高校教书育人,并且笔耕不辍。1920年9月至1925年7月,朱自清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杭州)、省立第六师范(台州)、省立第十中学(温州)、省立第四中学(宁波)、春晖中学(上虞)和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扬州)、中国公学中学部(上海)任教。颠沛流离期间他仍倾心育人,还创作了散文《冬天》《自治底意义》《新年底故事》《儿女》、新诗《转眼》《杂诗三首》、小说《笑的历史》《别》等作品。

朱自清在长诗《毁灭》中叙述:“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好友俞平伯称赞他:“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一切词曲以外另标一帜。”1923年暑期,朱自清与俞平伯游历秦淮河,写下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宁期间他还遇到老同学邓中夏,后来按捺不住情感,用火热的笔调写下《赠A.S.》:“你的手像火把,你的眼像波涛,你的言语如石头,怎能使我忘记呢?你飞渡洞庭湖,你飞渡扬子江;你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是啊,邓中夏为之奋斗的“红色天国”,不也正是他的理想之国、梦想之地吗!

彼时的朱自清,是一面旗帜,在希冀教育救国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在艰难困苦的年代,他对时代的思考与观察、对美好生活的探索与追寻,都融入他的作品中。朱自清是独特的,在创作中,他追求独到的见解;朱自清更是内心纯净的,他的笔下芳香四溢、清芬常存,给人以希望、以力量。

对于朱自清的精神与气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早有评价:“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

扬州人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意识是深入骨髓的,在主城区看不到特别高大的建筑,老街、故居、公园、城市书房处处可见。朱自清在天宁门街、弥陀巷、南皮市街、琼花巷街、南门街、东关街都生活过,其扬州故居现在安乐巷27号,是座传统结构的小四合院。朱自清在高邮市邵伯镇的私塾也得以保留。或许缺失的正是其出生地——海州的故居。

朱自清的祖母和父亲都是海州人,对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朱自清也出生在海州,这份乡愁“剪不断、理还乱”,是无论如何都磨灭不了的。海州是“东海名郡”,北宋“芙蓉城主”石曼卿、南宋“南渡十将”之一魏胜、明代名将王鸣鹤、清代“铁路大臣”沈云沛等名宦乡贤都在这里留下印迹。这座“海边之州”,奠定了朱自清朴实又浪漫的情怀,也赋予他如大海般自由宽广的思想与笔触。

朱自清先生已逝七十余载,留下《背影》《荷塘月色》《青青河畔草》等旷世佳作,余音绕梁,久而不绝。这位乡贤的品质与精神,点点滴滴,都值得人们学习、传承与弘扬。

图片由作者及海州区提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